一种水产养殖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1279发布日期:2018-12-14 21:33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养殖一些鲟类、观赏鱼类等对水质要求较高的产品时,需要采用活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质的清澈以及水中氧含量。针对上述鱼类的过滤系统,主要包括过滤池,在养殖池的两端设有与过滤池连接的进出水口,过滤池内设有滤网和消毒液,实现养殖池内的水循环和过滤。进出水口设在养殖池的两端,虽然水流量较大,但是在养殖池底部的鱼类排泄物,以及外界落入的漂浮物很少能跟随循环流动,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消毒剂一般采用氯化物,虽然主要针对细菌等进行杀灭,但是长期使用,依然会对鱼类健康造成一定伤害,水中的一些藻类、孢子等也不容易过滤,过滤效果较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水产养殖存在过滤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产养殖过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过滤系统,它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一侧设有蓄水池、吸附池、消毒池和过滤池;所述蓄水池、吸附池、消毒池和过滤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养殖池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多根带开闭阀的回水管;所述蓄水池通过输送管与进水管连通;所述养殖池的底部为起伏底;所述起伏底上设有吸污管;所述吸污管上设有多个吸污孔;所述吸污管的一端与养殖池上的回水管连接;所述养殖池内设有浮块;所述浮块上设有与液面平齐的开槽;所述浮块的下面设有配重块和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上面与开槽连通,下面通过软管与养殖池上的回水管连接;所述回水管末端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过滤池连接;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泵组。进一步的,所述浮块采用木质,底部配重块为金属质;所述浮块的开槽为从一侧的矩形开槽,开槽的下边缘设有一道凸起条;养殖池内的液面与凸起条的顶面平齐;所述软管为塑料软管或塑料伸缩管,让浮块随着液面的升高或下降不受约束。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池采用实心烧结砖砌墙,两面均抹有防水层和水泥层,砖砌墙可以位于地表以上或以下,位于地表以上时,墙体厚度为37-48cm;位于地表以下时,墙体厚度为24cm,并在墙体周围安装护栏。进一步的,所述起伏底的横截面为1个或多个倒三角形;所述吸污管位于起伏底每个倒三角形的最低端;所述吸污管与养殖池等长,吸污管的两侧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吸污孔。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内至少设有3道滤网,从沉淀池引出水流依次经过每道滤网,滤网的网眼依次变小,所述每道滤网分别设有对应的清理口。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池内设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用纤维编织网进行包裹,以方便取出;所述吸附剂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1)将坡缕石破碎,然后投入到球磨机中进行球磨12h,停止球磨,过200目筛,收集筛下物,得到组分a;2)将沸石粉、硅藻土、膨润土以及水按照5:2:3:1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组分b;3)将组分a、组分b、碳酸氢铵以及尿素按照10:30:1:1的质量比投入到搅拌器中,300rpm搅拌5min,得到混合物料,然后投入到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制成粒径为5mm的球状物;将球状物置于80℃的烘箱中干燥60min,再进行煅烧,煅烧温度600℃,保温30min,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吸附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但是并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以对池底和水面进行清理,将池底的杂物以及水面上的漂浮物进行彻底清理;本发明吸附剂可以对水中cod、氨氮、残留抗生素以及杂质进行吸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养殖系统存在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吸附剂选用多种原料制备成大孔径颗粒吸附物质,孔径密集,比表面积大,可以有效地吸附去除cod、氨氮、抗生素类物质以及杂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养殖系统存在过滤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坡缕石作为粘结剂,还具备一定的离子交换能力;沸石粉、硅藻土以及膨润土的表面含有大量活性基团,能够吸附cod以及氨氮等化学物质;碳酸氢铵和尿素作为造孔剂,相互协调,能够产生数目较多的开放式空隙,有利于氨氮、抗生素物质的吸附。本发明的吸附剂粒径较大,强度高,不会破裂,较容易从废水中脱除,还可以通过煅烧洗涤后重复利用,有效地避免了材料浪费,给企业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养殖池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浮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养殖池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水池2、输送管3、养殖池4、吸污管5、进水管6、吸污孔7、吸附池8、吸附剂9、消毒池10、过滤池11、滤网12、清理口13、沉淀池14、回水管15、泵组16、软管17、浮块18、开闭阀19、开槽20、配重块21、连通管22、起伏底23、液面24、凸起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显然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根据图1-图4,一种水产养殖过滤系统,它包括养殖池3;所述养殖池的一侧设有蓄水池1、吸附池8、消毒池9和过滤池10;所述蓄水池、吸附池、消毒池和过滤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养殖池3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5和多根带开闭阀18的回水管;所述蓄水池3通过输送管2与进水管5连通;所述养殖池3的底部为起伏底22;所述起伏底上设有吸污管4;所述吸污管上设有多个吸污孔6;所述吸污管的一端与养殖池上的回水管14连接;所述养殖池内设有浮块17;所述浮块上设有与液面平齐的开槽19;所述浮块的下面设有配重块20和连通管21;所述连通管21的上面与开槽19连通,下面通过软管16与养殖池3上的回水管14连接;所述回水管14末端设有沉淀池13;所述沉淀池13与过滤池10连接;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泵组15。所述输送管2上设有多根进水管5,养殖池3设有多个,每个养殖池分别对应1根进水管5。蓄水池1通过输送管2和分支的进水管5对养殖池3进行供水,回水通过回水管14进入沉淀池13,然后进入过滤池10,在过滤池10过滤后进入消毒池9,在消毒池9消毒后进入吸附池7,吸附后进入蓄水池1实现循环,并将水中的cod、氨氮、残留药水以及其他杂质等进行有效清理。养殖池3的底部产生鱼类粪便、沉积物等杂质时,通过吸污管4两侧的吸污孔6,将粪便和沉积物吸入沉淀池13进行沉淀;养殖池3的水面上的漂浮杂物落入浮块的开槽19后,经过连通管21、软管16和回水管14进入后面的沉淀池13进行集中打捞处理。所述浮块17采用木质,底部配重块20为金属质;所述浮块的开槽19为从一侧的矩形开槽,开槽的下边缘设有一道凸起条24;养殖池内的液面23与凸起条的顶面平齐;所述软管16为塑料软管或塑料伸缩管,让浮块随着液面的升高或下降不受约束。浮块17在养殖池3中,凸起条的顶面与液面23平齐,漂浮杂物在受到水面波纹推动下,在开槽内聚集,开启连通管21所连接的泵组后,开槽内的水被抽走,从养殖池3进入开槽的进水量小于连通管21的抽水量,浮块17上浮,开槽内的水和漂浮物一同被抽走至沉淀池,泵组关停,一个工作流程结束。泵组的工作时间可人工开闭,也可以设置编程定期开闭。所述养殖池采用实心烧结砖砌墙,两面均抹有防水层和水泥层,砖砌墙可以位于地表以上或以下,位于地表以上时,墙体厚度为37-48cm;位于地表以下时,墙体厚度为24cm,并在墙体周围安装护栏。所述起伏底22的横截面为1个或多个倒三角形;所述吸污管位于起伏底每个倒三角形的最低端;所述吸污管与养殖池等长,吸污管的两侧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吸污孔。吸污管连接的泵组为常开状态,落入水底的杂物在起伏底上回向下滑落,靠近吸污管时,便被吸走至沉淀池。所述养殖池3上设有排水孔和溢流孔,排水孔位于养殖池的底部,可以将养殖池3内的水快速排出,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应对突发状况;溢流孔的高度距离养殖池顶面高度为20-30cm,防止因暴雨等情况引起鱼群外出。所述过滤池内至少设有3道滤网,从沉淀池引出水流依次经过每道滤网,滤网的网眼依次变小,所述每道滤网分别设有对应的清理口。所述过滤池内的3道滤网的目数依次为20目、45目和80目。所述消毒池9内投放的消毒液为二氧化氯。所述吸附池内设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由纤维编织网包裹,以方便取出。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以对池底和水面进行清理,将池底的杂物、水面上的漂浮物、cod、氨氮和残留药水进行彻底清理,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养殖系统存在过滤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实施例2一种吸附剂,其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将坡缕石破碎,然后投入到球磨机中进行球磨12h,停止球磨,过200目筛,收集筛下物,得到组分a;将沸石粉、硅藻土、膨润土以及水按照5:2:3:1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组分b;将组分a、组分b、碳酸氢铵以及尿素按照10:30:1:1的质量比投入到搅拌器中,300rpm搅拌5min,得到混合物料,然后投入到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制成粒径为5mm的球状物;将球状物置于80℃的烘箱中干燥60min,再进行煅烧,煅烧温度600℃,保温30min,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吸附剂。废水指标:cod612.9mg/l,氨氮115.6mg/l,土霉素1358.1ug/l,磺胺类抗生素65.3ug/l,对照组分别选用常规的活性炭和聚丙烯酰胺;各组吸附剂处理时间为2h,投放比例为每吨废水投加50g;处理后的水参数指标见表1:表1组别本发明活性炭聚丙烯酰胺codmg/l38.989.6154.1氨氮mg/l14.943.238.7土霉素ug/l34.1234.6289.1磺胺类抗生素ug/l6.518.437.2结论:通过表1可见,本发明吸附剂对cod、氨氮以及抗生素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活性炭和聚丙烯酰胺。本发明吸附剂还可以再生,再生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使用后的吸附剂取出,置于400℃煅烧5min,然后冷却,再用清水洗净,烘干,即完成了吸附剂的再生。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