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水下供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1268发布日期:2018-12-14 21:3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水下供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水产养殖水下供氧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水产养殖中,水体的氧气含量是极为重要的,现有的水产养殖所使用的的水下供氧装置只够对水体表面进行供氧,无法更加深沉的对水体内部进行供氧,供氧的面积较为狭隘并且氧气的溶解度较低,使用的功能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水下供氧装置,以改善现有的水下供氧装置的供氧面积范围小与氧气溶解度低,使用功能性较差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产养殖水下供氧装置,其结构包括配重底座、固定框架、轮毂、桨叶、框架轴承、控制装置,所述配重底座设有两个,之间通过上端固定安装的固定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架的中部位置通过框架轴承机械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轮毂的外表面焊接有两个以上的桨叶,所述轮毂设有两个并且机械连接于固定框架的左右两端与控制装置相配合,所述控制装置的内部由供氧机、控制腔、牵引机构、第一蜗杆传动机构、伸缩供氧通道、收线装置、第二蜗杆传动机构、齿轮传动装置、驱动机构组成,所述控制腔的内顶端固定有供氧机,所述供氧机左右两端的供氧输出通道分别固定有伸缩供氧通道并相互贯通,所述供氧机的底端外侧通过焊接的第二蜗杆传动机构固定于控制腔的内部并与驱动机构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蜗杆传动机构的传动端与齿轮传动装置相配合,所述伸缩供氧通道的底端贯穿于控制腔的底端,所述供氧伸缩通道的左端分别安装有牵引机构、第一蜗杆传动机构与收线装置,且三者相互传动配合,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框架位于控制腔内部的中心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由第一导线轮、第二导线轮、牵引导线、第三导线轮、第一带轮、传动带、传动齿轮、第二带轮组成,所述第一导线轮与第二导线轮安装于同一水平面上并通过分别外表面缠绕的牵引导线与第三导线轮相配合,所述第三导线轮与第一带轮同轴,所述第一带轮通过传动带与第二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与传动齿轮同轴安装,所述传动齿轮通过啮合的第一蜗杆传动机构与收线装置间接传动配合,所述牵引导线经过第一导线轮的一端扣接于齿轮传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蜗杆传动机构由第一传动蜗杆、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连杆、第一移动盘、传动皮带、第二移动盘组成,所述第一传动蜗杆的底端通过安装的第一斜齿轮传动啮合于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水平端焊接有连杆贯穿于第一移动盘的轴心位置,且采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盘与传动皮带、第二移动盘构成第二斜齿轮的传动系统与收线装置传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伸缩供氧通道由供氧内通道、限位卡扣、伸缩供氧外通道、密封圈组成,所述供氧内通道通过底端固定的限位卡扣机械连接于伸缩供氧外通道的内部,且供氧内通道的外管壁与伸缩供氧外通道的内管壁间隙配合,所述伸缩供氧外通道的底端贯穿于控制腔底部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机械密封。

优选的,所述收线装置由第一固定圆盘、收线辊、固定滚轴、第一拉绳、收线轮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圆盘设于伸缩供氧外通道的左端外壁,所述第一固定圆盘通过焊接的第一拉绳经过环绕配合的收线轮缠绕在收线辊的外表面,所述收线辊的内部固定在固定滚轴上,且固定滚轴的右端与第二移动盘的轴心轴承连接并采用传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蜗杆传动机构由固定柱、连接轴承、连接杆、第一转轴、第一伞齿轮组成,所述固定柱焊接在供氧机的正底部外侧,所述固定柱的底端通过连接轴承轴承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用于啮合齿轮传动装置的螺纹齿,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贯穿的第一转轴通过固定的第一伞齿轮与驱动机构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齿轮传动装置由第二固定圆盘、第二拉绳、限位弹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组成,所述第二固定圆盘安装在伸缩供氧外通道的右端并与第一固定圆盘同一高度且相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圆盘通过焊接的第二拉绳一端机械连接于第一齿轮的内径轮,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圆盘相扣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齿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左端固定焊接有用于限位第二固定圆盘的限位弹簧,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连接杆外表面设有的螺纹齿。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由驱动电机、第二转轴、第二伞齿轮、第二传动蜗杆组成,所述驱动电机轴承安装在伸缩供氧外通道之间,所述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相对于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的第二伞齿轮啮合于第二传动蜗杆,所述第二传动蜗杆安装在固定框架上且位于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之间,三者之间相互传动配合。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供氧机实现水下供氧,供氧机设计在控制装置的内部,控制装置可有效的隔绝供氧机与外接水体的接触,实现供氧机高效的工作下又具备着安全性,有效的提高其使用寿命,由于在水体中供氧需要考虑到氧气的溶解度与溶解速率的问题,为了实现向水体增氧必须直接或者间接的改变氧气分压、水-气的接触面积和方式、水的运动状况个因素,针对该情况,供氧机在设计中与桨叶、伸缩供氧通道相互配合,供氧机工作时,控制装置内部的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框架位于控制腔内部的位置上,当驱动机构启动时,驱动电机工作,该传动输出通过第二转轴传动输出到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转动啮合于第二传动蜗杆间接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当三者实现旋转的同时,由于第二传动蜗杆安装在固定框架上,在实现转动的过程中同步带动外部两侧安装固定的轮毂,轮毂在实现高速转动的工作下带动焊接的桨叶搅拌拍打水体表面,利用机械部件搅动水体,促进水体对流和界面更新,提高在水体中供氧时氧气的溶解度,在促进水体对流和界面更新的同时,为增加水体内层的供氧面积,实现的水体表面与内部的同时供氧的过程中,在控制装置内部设有的伸缩供氧通道通过驱动机构启动,第一伞齿轮在旋转的工作下,该旋转输出信号通过连接的第一转轴带动同轴安装的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下由于在其外表面设有螺纹齿分别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同时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为了实现第二拉绳的收线拉动伸缩供氧外通道升降,第二齿轮正转通过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实现反转,第一齿轮反转,将缠绕着的第二拉绳沿着圆周运动轨迹实现收线工作,带动第二固定圆盘驱动固定着的伸缩供氧外通道向下竖直移动,为了配合伸缩供氧外通道更加稳定高效的实现升降功能,以达到水体深处更加充分的供氧,第一齿轮实现反转的同时,放松牵引导线,牵引导线在被放松的过程中带动与之相配合的第三导线轮反转,第一带轮在同轴安装的第三导线轮的反转带动下,启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啮合第一传动蜗杆,第一传动蜗杆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与之间接传动配合的第二斜齿轮的传动系统启动,进而实现收线装置的收线作业,收线辊实现收线时,第一拉绳沿着收线轮的顺时针圆周运动轨迹将第一固定圆盘竖直向下拉动,通过与第二固定圆盘的配合下,实现伸缩供氧外管道的稳定推出,全面实现水体深处的进出供氧,提高供氧范围。

为保证水产养殖的水环境中能够更加充分的得到氧气,设有的供氧机通过伸缩供氧通道可同时实现水体表面与更深水位的供氧,结合的桨叶与轮毂的设计,在桨叶的高效拍大下,可加速水体的对流,提高水体中、下层的溶氧,有利于鱼虾快速生长,降低饵料系数,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的大面积的供氧范围的同时还有效的促进养殖环境的初级生产力和自净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多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产养殖水下供氧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第一局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的第二局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的第三局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配重底座-1、固定框架-2、轮毂-3、桨叶-4、框架轴承-5、控制装置-6、供氧机-61、控制腔-62、牵引机构-63、第一蜗杆传动机构-64、伸缩供氧通道-65、收线装置-66、第二蜗杆传动机构-67、齿轮传动装置-68、驱动机构-69、第一导线轮-630、第二导线轮-631、牵引导线-632、第三导线轮-633、第一带轮-634、传动带-635、传动齿轮-636、第二带轮-637、第一传动蜗杆-641、第一斜齿轮-642、第二斜齿轮-643、连杆-644、第一移动盘-645、传动皮带-646、第二移动盘-647、供氧内通道-651、限位卡扣-652、伸缩供氧外通道-653、密封圈-654、第一固定圆盘-661、收线辊-662、固定滚轴-663、第一拉绳-664、收线轮-665、固定柱-671、连接轴承-672、连接杆-673、第一转轴-674、第一伞齿轮-675、第二固定圆盘-681、第二拉绳-682、限位弹簧-683、第一齿轮-684、第二齿轮-685、驱动电机-691、第二转轴-692、第二伞齿轮-693、第二传动蜗杆-69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图1~图6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水下供氧装置的结构,下

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水下供氧装置,其结构包括配重底座1、固定框架2、轮毂3、桨叶4、框架轴承5、控制装置6,所述配重底座1设有两个,之间通过上端固定安装的固定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架2的中部位置通过框架轴承5机械连接有控制装置6,所述轮毂3的外表面焊接有两个以上的桨叶4,所述轮毂3设有两个并且机械连接于固定框架2的左右两端与控制装置6相配合,所述控制装置6的内部由供氧机61、控制腔62、牵引机构63、第一蜗杆传动机构64、伸缩供氧通道65、收线装置66、第二蜗杆传动机构67、齿轮传动装置68、驱动机构69组成,所述控制腔62的内顶端固定有供氧机61,所述供氧机61左右两端的供氧输出通道分别固定有伸缩供氧通道65并相互贯通,所述供氧机61的底端外侧通过焊接的第二蜗杆传动机构67固定于控制腔62的内部并与驱动机构69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蜗杆传动机构67的传动端与齿轮传动装置68相配合,所述伸缩供氧通道65的底端贯穿于控制腔62的底端,所述供氧伸缩通道65的左端分别安装有牵引机构63、第一蜗杆传动机构64与收线装置66,且三者相互传动配合,所述驱动机构69安装在固定框架2位于控制腔62内部的中心位置上。

所述牵引机构63由第一导线轮630、第二导线轮631、牵引导线632、第三导线轮633、第一带轮634、传动带635、传动齿轮636、第二带轮637组成,所述第一导线轮630与第二导线轮631安装于同一水平面上并通过分别外表面缠绕的牵引导线632与第三导线轮633相配合,所述第三导线轮633与第一带轮634同轴,所述第一带轮634通过传动带635与第二带轮63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轮637与传动齿轮636同轴安装,所述传动齿轮636通过啮合的第一蜗杆传动机构64与收线装置66间接传动配合,所述牵引导线632经过第一导线轮630的一端扣接于齿轮传动装置68。

所述第一蜗杆传动机构64由第一传动蜗杆641、第一斜齿轮642、第二斜齿轮643、连杆644、第一移动盘645、传动皮带646、第二移动盘647组成,所述第一传动蜗杆641的底端通过安装的第一斜齿轮642传动啮合于第二斜齿轮643,所述第二斜齿轮643的水平端焊接有连杆644贯穿于第一移动盘645的轴心位置,且采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盘645与传动皮带646、第二移动盘647构成第二斜齿轮643的传动系统与收线装置66传动配合。

所述伸缩供氧通道65由供氧内通道651、限位卡扣652、伸缩供氧外通道653、密封圈654组成,所述供氧内通道651通过底端固定的限位卡扣652机械连接于伸缩供氧外通道653的内部,且供氧内通道651的外管壁与伸缩供氧外通道653的内管壁间隙配合,所述伸缩供氧外通道653的底端贯穿于控制腔62底部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654机械密封。

所述收线装置66由第一固定圆盘661、收线辊662、固定滚轴663、第一拉绳664、收线轮665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圆盘661设于伸缩供氧外通道653的左端外壁,所述第一固定圆盘661通过焊接的第一拉绳664经过环绕配合的收线轮665缠绕在收线辊662的外表面,所述收线辊662的内部固定在固定滚轴663上,且固定滚轴663的右端与第二移动盘647的轴心轴承连接并采用传动配合。

所述第二蜗杆传动机构67由固定柱671、连接轴承672、连接杆673、第一转轴674、第一伞齿轮675组成,所述固定柱671焊接在供氧机61的正底部外侧,所述固定柱671的底端通过连接轴承672轴承连接有连接杆673,所述连接杆673上设有用于啮合齿轮传动装置68的螺纹齿,所述连接杆673的内部贯穿的第一转轴674通过固定的第一伞齿轮675与驱动机构69相啮合。

所述齿轮传动装置68由第二固定圆盘681、第二拉绳682、限位弹簧683、第一齿轮684、第二齿轮685组成,所述第二固定圆盘681安装在伸缩供氧外通道653的右端并与第一固定圆盘661同一高度且相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圆盘681通过焊接的第二拉绳682一端机械连接于第一齿轮684的内径轮,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圆盘681相扣接,所述第一齿轮684的外齿与第二齿轮685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685的左端固定焊接有用于限位第二固定圆盘681的限位弹簧683,所述第二齿轮685啮合于连接杆673外表面设有的螺纹齿。

所述驱动机构69由驱动电机691、第二转轴692、第二伞齿轮693、第二传动蜗杆694组成,所述驱动电机691轴承安装在伸缩供氧外通道653之间,所述驱动电机691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转轴69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92相对于驱动电机691的一端固定的第二伞齿轮693啮合于第二传动蜗杆694,所述第二传动蜗杆694安装在固定框架2上且位于第一伞齿轮675与第二伞齿轮693之间,三者之间相互传动配合。

本发明通过供氧机61实现水下供氧,供氧机61设计在控制装置6的内部,控制装置6可有效的隔绝供氧机61与外接水体的接触,实现供氧机61高效的工作下又具备着安全性,有效的提高其使用寿命,由于在水体中供氧需要考虑到氧气的溶解度与溶解速率的问题,为了实现向水体增氧必须直接或者间接的改变氧气分压、水-气的接触面积和方式、水的运动状况3个因素,针对该情况,供氧机61在设计中与桨叶4、伸缩供氧通道65相互配合。

具体的,供氧机61工作时,控制装置6内部的驱动机构69安装在固定框架2位于控制腔62内部的位置上,当驱动机构69启动时,驱动电机691工作,该传动输出通过第二转轴692传动输出到第二伞齿轮693,第二伞齿轮693转动啮合于第二传动蜗杆694间接带动第一伞齿轮675转动,当三者实现旋转的同时,由于第二传动蜗杆694安装在固定框架2上,在实现转动的过程中同步带动外部两侧安装固定的轮毂3,轮毂3在实现高速转动的工作下带动焊接的桨叶4搅拌拍打水体表面,利用机械部件搅动水体,促进水体对流和界面更新,提高在水体中供氧时氧气的溶解度。

具体的,在促进水体对流和界面更新的同时,为增加水体内层的供氧面积,实现的水体表面与内部的同时供氧的过程中,在控制装置6内部设有的伸缩供氧通道65通过驱动机构69启动,第一伞齿轮675在旋转的工作下,该旋转输出信号通过连接的第一转轴674带动同轴安装的连接杆673转动,连接杆673转动下由于在其外表面设有螺纹齿分别与第二齿轮685相互啮合,同时带动第二齿轮685转动,为了实现第二拉绳682的收线拉动伸缩供氧外通道653升降,第二齿轮685正转通过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684实现反转,第一齿轮684反转,将缠绕着的第二拉绳682沿着圆周运动轨迹实现收线工作,带动第二固定圆盘681驱动固定着的伸缩供氧外通道653向下竖直移动。

具体的,为了配合伸缩供氧外通道653更加稳定高效的实现升降功能,以达到水体深处更加充分的供氧,第一齿轮684实现反转的同时,放松牵引导线632,牵引导线632在被放松的过程中带动与之相配合的第三导线轮633反转,第一带轮634在同轴安装的第三导线轮633的反转带动下,启动传动齿轮636转动,传动齿轮636啮合第一传动蜗杆641,第一传动蜗杆641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与之间接传动配合的第二斜齿轮643的传动系统启动,进而实现收线装置66的收线作业,收线辊662实现收线时,第一拉绳664沿着收线轮665的顺时针圆周运动轨迹将第一固定圆盘661竖直向下拉动,通过与第二固定圆盘681的配合下,实现伸缩供氧外管道653的稳定推出,全面实现水体深处的进出供氧,提高供氧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关于第二蜗杆传动机构67对称分布大小结构功能均一致的牵引机构63、第一蜗杆传动机构64、伸缩供氧通道65、收线装置66、齿轮传动装置6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固定圆盘661与第二固定圆盘681实现竖直向下运动的同时,为保证移动的规范性,设有的限位弹簧683可有效的控制伸缩供氧外通道653在有效的运动轨迹内进行自由伸缩,避免偏离运动轨道时造成的设备内部故障,不利于后期的检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伸缩供氧外通道653裸露在水体中的一端设有若干个细小的微孔,令通道内部的气体通过负压吸气的同时,分散为微气泡,压入水中,增加水一气的接触面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