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桑新品种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38927发布日期:2018-11-24 10:18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桑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桑树品种是以采叶养蚕为目的培育而成的,不结桑果或结果较小,不能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而果桑是以结果为主、果叶兼用桑树的统称,具有极其丰富的营养和多种医疗保健功能,而且口味鲜美,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申请号为201510151801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果、叶两用桑品种选育及高效模式,其步骤包括:1)果桑资源收集;2)果桑资源鉴定;3)易采摘树型养成;4)果用桑树早春温床嫁接一步建园;5)果、叶两用桑栽培管理。其解决了国内外现有的果用桑品种在色泽、果味、营养成分、抗病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各自存在缺点,是一种选育出果叶兼用、椹量高、口味好、抗病性强、适合江苏省的果用桑品种。但是,其仅进行嫁接培育,果桑树生长的果和叶,其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果桑新品种的选育方法,通过多代筛选和培育,选育出果叶兼用且果形大、产果量高的果桑新品种。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果桑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生长健壮的台湾长果桑桑树,采摘其个大、肉厚的成熟桑椹;

步骤2、搓去果肉,洗净种子,并将种子保存;

步骤3、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按行株距25-35厘米开沟,沟深1-2厘米,撒种后覆土;

步骤4、待果桑苗高5-7cm时进行间苗;

步骤5、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选择生长良好的果桑苗进行定植:定植沟深5-10cm,覆2-6cm表土后,在表土上施用农家肥后再回填全部表土,定植株亩栽100-120株;

步骤6、新栽果桑苗新梢长到20-25cm时,先后分3次摘心,摘去枝梢顶端2.5-3.5cm;

步骤7、在新栽果桑苗的生长周期中,向果桑苗多次施加肥料和进行病虫害预防;

步骤8、选择生长良好的果桑苗,在来年的3月下旬,选择生长健壮、直径0.4cm-0.8cm的一年生实生果桑树木为砧木树,将果桑苗嫁接于砧木树上;

步骤9、每间隔1个月向嫁接后的果桑苗喷施化学诱变剂,持续时间8-12个月;

步骤10、选择长势良好、果形大、产果量高的变异果桑植株进行组培扩繁,得到新品种。

优选,播种前,用40-45℃温水浸种,待自然冷却后,再浸泡8-10小时,放湿砂中贮藏催芽,保持湿润,待种皮破裂露白时播种。

优选,步骤6中,每间隔2周进行一次摘心。

优选,选择日本富士红果桑为砧木树,或者,选择红果2号果桑为砧木树。

优选,所述化学诱变剂为烷化剂。

优选,所述烷化剂为甲基磺酸乙酯。

优选,每棵果桑苗喷施甲基磺酸乙酯1-1.5毫升。

优选,步骤7中,施加的肥料包括农家肥、尿素、桑树专用复合肥和有机硒肥的一种或组合。

优选,每2-3个月施加一次尿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选用生长健壮的台湾长果桑的优良种子作为第一代进行育苗,通过嫁接和喷施化学诱变剂培育第二代果桑苗,从第二代果桑苗中选择长势良好、果形大、产果量高的变异果桑植株进行组培扩繁,得到新品种。不仅果形大,而且产果量高。

第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果桑植株生长健壮、树冠面积占整个果桑园的70%左右,且无病虫害。

第三、新的果桑品种,桑果成熟后为紫黑色,果质酸甜适口,个大、肉厚,其果长10~15厘米,最长22厘米,且落果现象大大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果桑是以采摘果实桑椹为主的一类桑树,根据栽培密度、剪伐形式、肥培管理等方面技术措施来调节控制果椹和叶子产量,达到果品与产茧双丰收,提高果桑的综合经济效益。果桑常见的品种有:红果2号、无籽大十、台湾长果桑系列、日本富士红等品种。本发明第一代选用的种子即基于台湾长果桑系列,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种果桑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生长健壮的台湾长果桑桑树,采摘其个大、肉厚的成熟桑椹。

台湾长果桑,别名紫金蜜桑,是由台湾专家将大果桑和其他几种野生长果桑经几次授粉后改良而成的优良品种,它生长旺盛,叶片中等,成熟期早,桑椹富含多种维生素,包括维他命a、b1、b2、c,以及铁、钙等,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多种医疗保健功能。

步骤2、采收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肉,洗净种子,并将种子保存,一般进行湿砂贮藏。

步骤3、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按行株距25-35厘米开沟,沟深1-2厘米,撒种后覆土。

优选,播种前,用40-45℃温水浸种,待自然冷却后,再浸泡8-10小时,放湿砂中贮藏催芽,保持湿润,待种皮破裂露白时播种。比如,在3月底,将土地平整、清除杂物,按行株距30厘米左右开沟,沟深1.5厘米,撒种后覆土,播种时可以施加一些农家肥。

步骤4、待果桑苗高5-7cm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

步骤5、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选择生长良好的果桑苗进行定植:定植沟深5-10cm,覆2-6cm表土后,在表土上施用农家肥后再回填全部表土,定植株亩栽100-120株。

步骤6、新栽果桑苗新梢长到20-25cm时,先后分3次摘心,摘去枝梢顶端2.5-3.5cm。

优选,每间隔2周进行一次摘心,实地观察新栽果桑苗单株生长的情况,其中,长得快的先摘,长得慢的后摘。当预留的主干、基本枝、侧枝长到一定长度时,将其顶端生长点摘除,摘心可控制加高和抽长生长,有利于加粗生长和加速果实发育,宜在上午或阴天进行。

移栽后,还需要进行其他的管理,包括剪干、疏芽、排灌、除草等,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在新栽果桑苗的生长周期中,向果桑苗多次施加肥料和进行病虫害预防。

根据果苗的生长情况,施加的肥料包括农家肥、尿素、桑树专用复合肥和有机硒肥的一种或组合,其中,每2-3个月施加一次尿素。主要的施肥情况如下:

在桑芽萌动时施每亩12公斤左右的尿素、农家肥5公斤左右;

在春蚕结束后施每亩20公斤左右的尿素、桑树专用复合肥25公斤左右、有机硒肥6公斤左右;

在秋蚕结束后施每亩6公斤左右的尿素、桑树专用复合肥8公斤左右、有机硒肥3公斤左右。

需说明的是,台湾长果桑品种表现出特强抗病能力,在我国内地布点试种均表现高抗菌核病和白粉病,也未发现其他病害。一般年份不需农药防治病害,如发现虫害,可采用当地低残毒农药治虫。

步骤8、选择生长良好的果桑苗,在来年(第二年)的3月下旬,选择生长健壮、直径0.4cm-0.8cm的一年生实生果桑树木为砧木树,将果桑苗嫁接于砧木树上。

可以选用日本富士红果桑为砧木树,或者,选择红果2号果桑为砧木树,果桑丰产,植株健壮,采用正常的嫁接方法即可。

步骤9、每间隔1个月向嫁接后的果桑苗喷施化学诱变剂,持续时间8-12个月。

化学诱变剂使果桑苗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达到自然水平以上,其中,烷化剂是栽培作物诱发突变的最重要的一类诱变剂,本发明,优选烷化剂为甲基磺酸乙酯,每棵果桑苗喷施甲基磺酸乙酯1-1.5毫升,持续时间8-12个月。

步骤10、选择长势良好、果形大、产果量高的变异果桑植株进行组培扩繁,得到新品种。

叶为桑蚕饲料,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具有生津止渴、滋阴补血、明目安神等功效,桑椹营养丰富,具有酸甜可口、药性平和等特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椹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造血细胞的生长、防止人体动脉硬化、促进新陈代谢作用,长期食用桑椹可以延年益寿。

另外,桑椹不仅作为中药在中医临床和医药工业上应用,而且在食品工业中也越来越广泛的被开发利用,可以利用新品种种植的桑椹制备桑椹饮料、桑椹酒、桑果酱和桑椹提取物花青素等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选用生长健壮的台湾长果桑的优良种子作为第一代进行育苗,通过嫁接和喷施化学诱变剂培育第二代果桑苗,从第二代果桑苗中选择长势良好、果形大、产果量高的变异果桑植株进行组培扩繁,得到新品种。不仅果形大,而且产果量高。

第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果桑植株生长健壮、树冠面积占整个果桑园的70%左右,且无病虫害。

第三、新的果桑品种,桑果成熟后为紫黑色,果质酸甜适口,个大、肉厚,其果长10~15厘米,最长22厘米,且落果现象大大降低。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