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枸杞采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7258发布日期:2018-12-22 07:5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枸杞采摘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枸杞采摘机,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枸杞采摘机。

背景技术

枸杞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经常食用可提高免疫力,具有抗肿瘤、抗疲劳、抗辐射、保肝护肝等功效。目前,国内的枸杞需求量越来越大,枸杞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由于成熟的枸杞皮薄,水分含量高,采摘时非常容易破损,因此采摘枸杞时需要轻拿轻放,对采摘工具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减少采摘过程中发生的破损问题,目前,枸杞主要依靠人工采摘。但人工采摘需要付出大量人工劳动,且劳动强度大,采摘效率低;人体手部产生的汗水残留在枸杞表面会造成污染,不利于枸杞的卫生,影响枸杞保鲜。

现有的枸杞采摘设备,一种是大型机械式震荡采摘设备,通过震荡枸杞的枝干枝条使枸杞果实脱落,同时进行果实的收集。这种采摘方式对枸杞果树本身损伤极大,且落果量多,所以实施性不强。

另一种是小型采摘设备,通过负压或拨齿将枸杞果实吸入或卷入采摘设备中,使其与枝条脱离。负压吸入式采摘方式,气吸压力小不能使枸杞果实成功脱离枝条完成采摘,气吸压力大会导致果树和果实破损,同时会将树叶和树枝吸入,划破枸杞果实。拨齿卷入式采摘方式,由于设备的捕捉口不能进行调节,不便于设备对枸杞进行捕获,且拨齿的卷入力不可调节,容易损坏枸杞枝条和果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枸杞采摘机,设有大小可调节的枸杞果实捕获装置,并设有保护装置,可实现枸杞的快速捕捉,稳定收集,在不损伤枸杞果实的同时提供更加高速的采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持式枸杞采摘机,包括采摘机本体,采摘机本体包括前口组件和后口组件,前口组件与后口组件可相互靠近,以捕捉位于前口组件和后口组件之间的枸杞并进行摘取,采摘机本体内部形成有空腔,摘取下来的枸杞落入空腔内;软管组件,软管组件与采摘机本体内部的空腔相连通,摘取下来的枸杞经空腔落入软管组件内;收集组件,收集组件设置在软管组件末端,与软管组件相连通,枸杞经软管组件落入收集组件内进行暂时存储。

进一步,采摘机本体包括钳身,钳身内形成有表面光滑的空腔,前口组件与后口组件设置在钳身上部,软管组件设置在钳身下部。

进一步,前口组件包括前滚轮,后口组件包括后滚轮,前滚轮与后滚轮可转动,前口组件上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可带动前滚轮向后滚轮处移动。

进一步,前滚轮与后滚轮为软质滚轮,前滚轮与后滚轮的表面覆有具有摩擦力的材料。

进一步,移动组件包括支架,前滚轮设置在支架的上端,支架的下部通过销轴结构与采摘机本体活动连接,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活动连杆,活动连杆可往复移动,以拉动支架绕销轴结构转动,带动前滚轮靠近或远离后滚轮。

进一步,包括压手,压手设置在采摘机本体一侧,与活动连杆相连,按压压手可推动活动连杆,压手与采摘机本体通过复位装置活动连接,复位装置可使被按压后的压手复位。

进一步,后口组件包括后口支架,后滚轮设置在后口支架的上端,后口支架的下端连接在采摘机本体的上部,在后口支架与采摘机本体相连接的位置设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可根据后滚轮的受力大小调节后滚轮的位置。

进一步,后口支架与采摘机本体通过销轴结构活动连接,保护装置包括扭簧,扭簧套设在销轴结构外部,扭簧的一端抵靠在后口支架上,另一端抵靠在采摘机本体上。

进一步,前滚轮的位置高度低于后滚轮的位置高度。

进一步,采摘机本体的下端设有软管转接头,软管转接头呈漏斗状,与采摘机本体可拆卸连接,软管组件包括波纹软管,波纹软管与软管转接头相连。

本发明的手持式枸杞采摘机采用手持式操作,操作方法简单易掌握,设备小巧方便携带,可对枸杞果实进行快速精准的捕捉,且能够在不损伤枸杞的同时提供更加高速高效的采集;设备的前后捕捉口之间的距离可通过手动进行调节,以方便对不同大小的枸杞进行采摘,且捕捉口处设有保护装置,可对前后捕捉口之间的最大加紧力进行限制,防止枸杞果实因夹紧力过大造成破损;前后捕捉口可对捕获的枸杞果实施加一个掰扭力,使枸杞果实更容易从果梗上脱落,既提高了采摘效率,又减少了果实采摘过程中的破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手持式枸杞采摘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手持式枸杞采摘机的采摘机本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手持式枸杞采摘机的采摘机本体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手持式枸杞采摘机的采摘机本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手持式枸杞采摘机的前口组件活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手持式枸杞采摘机的前口组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手持式枸杞采摘机的后口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手持式枸杞采摘机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手持式枸杞采摘机包括采摘机本体100,采摘机本体100的下端连接有软管组件200,软管组件200的末端与收集箱300相连。采摘时,手持采摘机本体100对枸杞进行采摘,采摘下来的枸杞果实落入采摘机本体100内,并沿软管组件200继续下落,最终进入收集箱300内。

如图2和图3所示,采摘机本体100包括钳身102,钳身102为竖直设置的空心柱体结构,内表面光滑,钳身102的一侧设置有压手101,压手101与钳身102活动连接,可相对于钳身102沿水平方向做往复移动。

具体的,压手101包括按压部107和滑动部108,按压部107为竖直设置的板件结构,贴靠钳身102的一侧设置;滑动部108为水平设置的细长板件结构,固定设置在按压部107上,且向钳身102一侧延伸。钳身102上开设有水平的细长滑道,滑动部108可伸入至滑道内。优选地,压手101包括两个或多个滑动部108,两个或多个滑动部108相互平行设置。

压手101与钳身102通过复位装置(如弹簧)活动连接,在非工作状态下,滑动部108位于滑道内,但滑动部108与钳身102之间仍间隔有一段距离。按压压手101的按压部107可压缩复位装置,使压手101向靠近钳身102的方向移动;松开按压部107可使复位装置还原,即压手101复位。

进一步,钳身102的上端端口处设置有后口组件110和前口组件120,后口组件110位于压手101的上方,与钳身102活动连接;前口组件120位于后口组件110的对侧,与钳身102活动连接。前口组件120可向后口组件110所在一侧移动,与后口组件110相配合以摘取枸杞果实。

如图6所示,前口组件12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前口支架124,前口支架124沿竖直方向设置,顶端水平设置有前软滚轮121。前软滚轮121呈长圆柱状,表面附有柔软且具有一定摩擦力的材料,例如硅胶层。前软滚轮121的下方设有电机组件125,电机组件125固定设置在前口支架124上。前软滚轮121与电机组件125之间通过带轮122和同步带123相连接,使前软滚轮121可在电机组件125的带动下进行转动。电机组件125的转动速度可通过转速调节装置进行调节。

前口支架124的下部连接有支架连杆126,支架连杆126倾斜设置。支架连杆126的下端设有连接孔,支架连杆126通过连接孔与钳身102活动连接。在相互平行的两前口支架124和两支架连杆126之间设有加强板,以使支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如图7所示,后口组件11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后口支架114,后口支架114沿竖直方向设置,顶端水平设置有后软滚轮112。后软滚轮112呈长圆柱状,表面附有柔软且具有一定摩擦力的材料,例如硅胶层。后软滚轮112的下方设有电机组件113,电机组件113固定设置在后口支架114上。后软滚轮112与电机组件113之间通过带轮116和同步带111相连接,使后软滚轮112可在电机组件113的带动下进行转动。电机组件113的转动速度可通过转速调节装置进行调节。

后口支架114的下端设有连接孔,如图2所示,后口支架114下端的连接孔与后口销轴105活动连接,使后口支架114与钳身102活动连接。连接孔凸出于后口支架114的表面设置,扭簧115套设在连接孔及后口销轴105的外部。扭簧115的一端抵靠在后口支架114上,另一端抵靠在钳身102的上表面上。在相互平行的两后口支架114之间设有加强板,以使支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进一步,如图4和图5所示,钳身102的上端开口呈漏斗状,上端开口的宽度大于钳身102中部的宽度。上端开口的边缘为向内倾斜的斜面结构,与前口组件120的支架连杆126的倾斜角度相同,当前口组件120安装在钳身102上时,前口支架124的外侧壁与上端开口的外侧壁位于同一平面,支架连杆126的外侧边抵靠在上端开口的斜面结构上,以使前口组件120的上部稳定不动,不会翻转至钳身102外。

支架连杆126的下部并列设有两个连接孔,两连接孔上下排列,位于上部的连接孔与钳身102上的前口销轴104转动连接,前口销轴104固定连接在钳身102上,与钳身102相对不动。支架连杆126的下方设置有活动连杆106,活动连杆106的一端与支架连杆126位于下部的连接孔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滑动部108转动连接。

当采摘枸杞时,手握住采摘机本体100,按压按压部107,使按压部107和滑动部108同时向钳身102一侧运动,此时,滑动部108拉动活动连杆106,进一步使活动连杆106拉动支架连杆126;支架连杆126绕前口销轴104转动,并带动前口支架124和前软滚轮121向后软滚轮112一侧运动。松开按压部107,压手101可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回弹,前软滚轮121复位。

将枸杞果实置于前软滚轮121与后软滚轮112之间,并按压压手101使前软滚轮121靠近后软滚轮112,以将枸杞果实夹住;前软滚轮121与后软滚轮112同时向内侧连续转动,由于滚轮表面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当前软滚轮121与后软滚轮112同时向内侧转动时,枸杞果实可在滚轮的拉力与摩擦力作用下从枝条上脱离,落入钳身102内。

进一步,如图4所示,后口组件110通过后口支架114下端的连接孔与钳身102的上端开口转动连接。结合图7,由于后口组件110的下端设有扭簧115,且扭簧115的一端抵靠在后口支架114上,另一端抵靠在钳身102的上表面上,因此,后口支架114在扭簧115的支撑下可竖直设置在钳身102的上方,后口支架114可随扭簧115的压缩进行转动。

进一步,后口支架114的下端呈圆弧形,且钳身102与后口支架114相靠近的位置呈缺口状,因此,当后口支架114受到一个由内侧向外侧的推力时,后口支架114可向钳身102的外侧方向翻转。即,当前口组件121向后口组件112的移动距离过大时,前口组件121会对后口组件112产生一个过大的推力,此时,扭簧115被压缩,使后口组件112可在推力下向外翻转,以避免前口组件121与后口组件112之间的夹紧力过大,夹伤枸杞果实。当前口组件121远离后口组件112后,失去推力的扭簧115复位,同时带动后口组件112复位。由此,后口组件112的位置可根据所受推力进行自动调节,防止枸杞被过力挤压破坏,保护枸杞果实。

如图4所示,前软滚轮121的高度略低于后软滚轮112的高度,当前软滚轮121靠近后软滚轮112时,两者的上下位置可产生一定错位。由此,在采摘枸杞果实时,前软滚轮121靠近后软滚轮112以夹住枸杞,此时,由于两者的上下位置有一定错位,因此可对枸杞果实产生一个掰扭力,使果实相对于果梗发生倾斜和弯折,以使枸杞果实更容易从果梗上脱离下来,且不损伤果实本身。前软滚轮121与后软滚轮112在夹住枸杞的同时会一同进行逆向滚动,以将枸杞果实轻轻摩擦推送至钳身102的内部空腔中,且由于前软滚轮121的高度位置较低,因此枸杞果实的推送方向会向前软滚轮121的下方偏移,以进一步确保枸杞落入钳身中,而不会从后软滚轮112的下方落至钳身外部。

枸杞果实落入钳身102内后,自钳身下方的软管转接头103进入软管组件200中。软管转接头103呈漏斗状,枸杞果实沿漏斗状侧壁向下滚落,可起到减速下落的效果。优选地,软管转接头103为可拆卸式的设置在钳身102下端,当软管转接头103与软管连接部位发生堵塞时,可将软管转接头103拆卸下来以进行维修。

软管组件200的软管优选为波纹软管,波纹结构可对枸杞果实的下落过程做进一步缓冲,以保护枸杞果实在下落过程中不受损伤。经过软管组件200后,枸杞果实进入收集箱300进行暂时存储。

本发明的手持式枸杞采摘机采用手持式操作,操作方法简单易掌握,设备小巧方便携带,可对枸杞果实进行快速精准的捕捉,且能够在不损伤枸杞的同时提供更加高速高效的采集;设备的前后捕捉口之间的距离可通过手动进行调节,以方便对不同大小的枸杞进行采摘,且捕捉口处设有保护装置,可对前后捕捉口之间的最大加紧力进行限制,防止枸杞果实因夹紧力过大造成破损;前后捕捉口可对捕获的枸杞果实施加一个掰扭力,使枸杞果实更容易从果梗上脱落,既提高了采摘效率,又减少了果实采摘过程中的破损率。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