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南地区软枣猕猴桃周年病虫害防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09092发布日期:2018-12-19 05:12阅读:8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软枣猕猴桃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南地区软枣猕猴桃周年病虫害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软枣猕猴桃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大型落叶藤本植物;小枝基本无毛或幼嫩时星散地薄被柔软绒毛或茸毛,叶膜质或纸质,卵形、长圆形、阔卵形至近圆形,顶端急短尖,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背面绿色,花序腋生或腋外生,苞片线形,花绿白色或黄绿色,芳香,萼片卵圆形至长圆形,花瓣楔状倒卵形或瓢状倒阔卵形,花丝丝状,花药黑色或暗紫色,长圆形箭头状,果圆球形至柱状长圆形,长2-3厘米,成熟时绿黄色或紫红色。种子纵径约2.5毫米。该种分化强烈,分布广阔。中国从最北的黑龙江岸至南方广西境内的五岭山地都有分布。

该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但是现有的软枣猕猴桃通常简单地套用其他品种的猕猴桃的种植方法。但是,软枣猕猴桃与其他品种的猕猴桃(如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相比,易染的病虫害不同。因而,直接套用其他品种的猕猴桃的种植方法,使得软枣猕猴桃树感染病虫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软枣猕猴桃通常简单地套用其他品种的猕猴桃的种植方法,使得软枣猕猴桃树感染病虫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西南地区软枣猕猴桃周年病虫害防控方法,其目的在于:针对软枣猕猴桃树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结合我国西南地区气候特点,设置合理的杀灭病菌和害虫的施药程序,达到良好的防控病虫害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西南地区软枣猕猴桃周年病虫害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每一年的3月至5月,进行煤污病和黑斑病的防控,同时对介壳虫类、蚜虫和鳞翅目害虫进行杀灭;

[2]在每一年的5月至6月,进行煤污病和黑斑病的防控,同时对鳞翅目害虫和蓟马进行杀灭;

[3]在每一年的7月至10月,进行煤污病和黑斑病的防控;

[4]在每一年的11月至次年2月,对病原和虫卵进行杀灭。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该方案总结西南地区软枣猕猴桃周年发生的病虫害的规律,针对性地对各阶段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提前的防控,指导果园生产,提高软枣猕猴桃的产量。

优选的,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分别采用多菌灵、肟菌酯或苦参碱中的一种对煤污病和黑斑病进行防控。

优选的,步骤[1]中采用螺虫乙酯或噻嗪酮对介壳虫类进行杀灭。

优选的,步骤[1]中采用噻虫嗪或吡虫啉对蚜虫进行杀灭。

优选的,步骤[1]中采用氯虫本甲酰胺或甲氧虫酰肼对鳞翅目害虫进行杀灭。

优选的,步骤[1]中在4月下旬-5月上旬还采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稻纵卷叶螟进行杀灭。

优选的,步骤[2]中采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苏云金芽孢杆菌、乙基多杀菌素或多杀菌素中的一种对鳞翅目害虫进行杀灭。

优选的,步骤[2]中采用除虫菊酯类、乙基多杀菌素或多杀菌素中的一种对蓟马进行杀灭。

优选的,步骤[4]中采用石硫合剂对病原和虫卵进行杀灭。该优选方案在休眠期内,通过杀灭病原和虫卵,减少虫口基数,并且清除病原,从而提前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方案总结西南地区软枣猕猴桃周年发生的病虫害的规律,针对性地对各阶段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提前的防控,指导果园生产,提高软枣猕猴桃的产量。

2.在休眠期内,通过杀灭病原和虫卵,减少虫口基数,并且清除病原,从而提前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3.对同一种害虫或病变,在一年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药剂,避免病原或害虫产生抗药性,保持药剂良好的杀灭害虫和病原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

一种西南地区软枣猕猴桃周年病虫害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每一年的3月至5月,为果树萌芽至开花前的阶段,在此阶段内对病虫害的防治包括如下内容。

采用多菌灵进行煤污病和黑斑病的防控,本阶段内多菌灵的使用次数最多为1次。

采用螺虫乙酯或噻嗪酮对介壳虫类(如粉蚧、桑白盾蚧)的成虫和若虫进行杀灭,本阶段内螺虫乙酯的使用次数最多为2次,噻嗪酮的使用次数最多为1次。

采用噻虫嗪或吡虫啉对蚜虫的成虫和幼虫进行杀灭,本阶段内噻虫嗪的使用次数最多为1次,本阶段内吡虫啉的使用次数最多为1次。

采用氯虫本甲酰胺或甲氧虫酰肼对鳞翅目害虫(包括稻纵卷叶螟和蝙蝠蛾等)的幼虫进行杀灭,本阶段内氯虫本甲酰胺的使用次数最多为2次,甲氧虫酰肼的使用次数最多为1次。

进一步的,在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上旬,此阶段为花期,即有5%的花开放至坐果前,应采用肟菌酯对煤污病和黑斑病进行防治,此阶段内肟菌酯的使用次数最多为1次。同时应当采用噻嗪酮对介壳虫类(如粉蚧、桑白盾蚧)的成虫和若虫进行杀灭,采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进行灭杀。

[2]在每一年的5月至6月,即有90%的花坐果至采果完成的阶段,在此阶段内对病虫害的防治包括如下内容。

采用苦参碱进行煤污病和黑斑病的防控,本阶段内苦参碱的使用次数最多为1次。

采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苏云金芽孢杆菌、乙基多杀菌素或多杀菌素中的一种对鳞翅目害虫(如稻纵卷叶螟、苹小卷叶蛾等菜粉蝶)的幼虫进行杀灭,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本阶段的使用次数最多为2次,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本阶段的使用次数最多为3次,乙基多杀菌素在本阶段的使用次数最多为2次,多杀菌素在本阶段的使用次数最多为2次。

采用除虫菊酯类、乙基多杀菌素或多杀菌素中的一种对蓟马的成虫和若虫进行杀灭。其中除虫菊酯类在本阶段的使用次数最多为3次。

[3]在每一年的7月至10月,为采后的阶段,本阶段采用多菌灵进行煤污病和黑斑病的防控;

[4]在每一年的11月至次年2月,为休眠阶段,该阶段利用石硫合剂对病原和虫卵进行杀灭,本阶段内石硫合剂的使用次数最多为3次。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软枣猕猴桃还会出现根腐病、螨虫和蝗虫。根腐病可采用精甲霜灵或咯菌腈进行防控;螨虫可采用阿维菌素、乙螨唑或哒螨灵中的一种进行杀灭;蝗虫可采用除虫菊酯类进行杀灭。

本实施例中,用于防控根腐病的精甲霜灵或咯菌腈灌注到根部使用,其他药物喷施茎叶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

本技术:
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软枣猕猴桃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南地区软枣猕猴桃周年病虫害防控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软枣猕猴桃通常简单地套用其他品种的猕猴桃的种植方法,使得软枣猕猴桃树感染病虫害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1]在每一年的3月至5月,进行煤污病和黑斑病的防控,同时对介壳虫类、蚜虫和鳞翅目害虫进行杀灭;[2]在每一年的5月至6月,进行煤污病和黑斑病的防控,同时对鳞翅目害虫和蓟马进行杀灭;[3]在每一年的7月至10月,进行煤污病和黑斑病的防控;[4]在每一年的11月至次年2月,对病原和虫卵进行杀灭。本发明适用于软枣猕猴桃。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静;范晋铭;周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益诺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8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