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脆李流胶病的高效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09075发布日期:2018-12-19 05:12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生产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脆李流胶病的高效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青脆李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别名清翠李、羌脆李、土李子。其果实7~8月间成熟,晚熟可至9月下旬。青脆李在四川和重庆的栽培历史久远,分布范围广,资源丰富,有着相当强的适应性、抗逆性,能耐严寒也耐高热,在湿润和干旱地方都能生长。青脆李平均单果重45克,果皮浅黄绿色、果肉淡黄白色,脆、硬、汁多、味甜中微带苦,回味清爽,花期3月下旬,果实发育期145天左右,果实具有果形美,皮薄肉厚化渣,酸甜适度,香脆可口,风味纯正,营养丰富,耐贮藏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青脆李营养丰富,果实中含糖、微量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钙、磷、铁、谷酰胺、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营养成分。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系分析,每100克青脆李的可食部分中,含有能量117.2~221.9千焦,糖8.8克,蛋白质0.7克,脂肪0.25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100--360微克,烟酸0.3毫克,钙6毫克以上,磷12毫克,铁0.3毫克,钾130毫克,维生素c2~7毫克,另外含有其他矿物质、多种氨基酸、天门冬素以及纤维素等。提高青脆李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是农业种植用户迫切的追求。

然而由于李树容易受流胶病的影响,青脆李流胶病对其生长影响很大,轻者造成李树树势衰弱,减产严重,重者会造成整树死亡。以往防治李树流胶病,均是采用杀菌剂防治,即在病树流胶的伤口涂抹杀菌剂,由于浸染李树的流胶病菌遍布李树全身,喷杀菌剂只能杀死树体表面的病菌,而树体内部的病菌依然存在,导致李树流胶病难以治愈,多次连续用药后治愈率不超过50%,防治流胶病成为李树的一大难题。

现有的关于桃树流胶病的防治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李树流胶病特别是青脆李流胶病的防治研究报道较少。而由于不同的果树品种防治方法并不能相互适应,如何有效防治青脆李流胶病的发生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且现有防治技术中,为了防治流胶病大多采用冬季涂白以及大量喷施杀菌剂,所使用的涂白剂挂树效果差、易脱落,涂白剂中加入大量食盐易造成土壤盐碱化,大量杀菌剂的使用造成土壤等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因此急需寻求一种新的能够很好防治青脆李流胶病又能够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土壤和环境污染的方法。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青脆李流胶病的高效防治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结合现有已经盐碱化的土壤仍进行大量青脆李种植的情况下,结合青脆李流胶病防治效果差且容易反复发生的特点,而提供一种可以从源头上防治流胶病的方法,后期的种植过程中流胶病发生率低,流胶病防治效果好,且是一种更为环保的防病害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青脆李流胶病的高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三段农业生态防控手段:

(1)施加矿质营养:于青脆李果树发芽前15~20天内,向果园土壤中施加矿质营养,所述矿质营养配方为:按重量份计包括,氯化钙7~9份、氯化镁5~6份、氧化铁1~2份、氧化铜0.2~0.5份、锌0.5~0.8份、钼0.5~0.8份;

(2)喷施复合有机肥:青脆李果树发芽后,进行施肥预防,于叶面和果面喷施复合有机肥,所述复合有机肥配方为:按重量份计,包括腐植酸3~9份、动物皮毛2~4份、蚯蚓粪4~6份、锯木屑4-6份、杏仁粉4-7份、苜蓿粉5~8份;

(3)果树农业管理:在果树生长期间,对果树进行合理整形修剪,及时疏花疏果,剪除病虫枝,减少初侵染源;在暴雨和久旱特殊天气情况下,及时进行排灌和遮阳处理;

(二)两段化学药剂防治手段:

a、整树防治:于青脆李果树发芽前5~7天内,全树喷洒3~5°be石硫合剂,以叶片滴水为限;

b、叶面喷洒: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对果树根部和叶面喷洒1.9%辛菌胺醋酸盐700倍液和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两者交替使用,每10-15天喷施一次,共喷施2-3次,以叶片滴水为限。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具有高效的抵抗青脆李流胶病害的特性。发明人发现经过上述农业生态防控手段和化学药剂防治手段的结合,流胶病菌难以进行存活,可以达到高效防治流胶病害的目的,而且该方法的有效期长,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一次防治养护管理,可以实现连续三年内大幅度降低流胶病害的显著效果。

本发明中选择的矿质营养配方和复合有机肥配方,是结合果园土壤恶化的情况,以及青脆李生长所需进行配方设置,该配方下能够增加青脆李生长土壤的通透性,保证了地表水的蒸发速度以及夜间温度散发能够更好利于青脆李的生长,其矿质营养的补充和辅以施加有机肥,能够使得青脆李从幼苗萌发于果实成熟阶段,均能够高效抵抗流胶病害,其果树生长发育好,土壤环境适宜,抗病性优良,能够起到显著降低流胶病害的发生率。

本发明的化学药剂防治手段,其化学药剂使用量少,只需按照上述两个步骤进行少量处理即可,后续的管理养护处理过程中无需再施加化学药剂,其中采用1.9%辛菌胺醋酸盐700倍液和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交替使用的方法,能够在病害高发期起到对病菌孢子显著的抑制作用,使得其大量死亡从而达到高效的防治目的,而现有的方法中往往需要在流胶部位施用大量药剂或者剪掉病枝后仍采用大量药剂进行喷施处理,才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进一步的是,步骤(1)中所述矿质营养的施用量为3-5公斤/亩,于果树根部土壤中进行施加。本发明选择的矿质营养配方,是根据土壤性质以及青脆李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行搭配,能够很好促进树苗的生长发育,满足根系所需营养,促进根系生长,使其能够更好抵抗流胶病的侵害。在本发明的矿质营养配方下,营养物质只需施用少量即可达到显著的防治病害效果。

进一步的是,步骤(2)中所述复合有机肥的喷施方法为:在开花前10天开始喷施,开花后每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2次,共喷施3次;复合有机肥每次施用量为10~20公斤/亩。复合有机肥的施用量也较少,利于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是,步骤(3)中,待青脆李萌芽后,进行一次烟熏处理。采用该处理能够更好利于后续的管理养护,对流胶病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进一步的是,步骤(3)中,待青脆李落花后,在流胶位点将坏死韧皮部组织切掉,刮除胶体,伤口切面要光滑,用黄油进行涂抹,涂抹面积大于发病面积,然后用塑料薄膜包严扎紧保湿。

进一步的是,步骤(3)中,待青脆李落叶后,去除感病树枝,在新鲜叶痕、皮孔及伤口处涂抹一层黄油,保护伤口。

进一步的是,步骤(3)中所述整形修剪以冬剪为主、夏剪为辅,修剪后的枝条伤口,涂抹一层黄油进行保护。

本发明在病害高发期进行养护管理时,无需再大量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对感病树枝或流胶伤口只需进行切除后涂抹上一层黄油用于保护伤口即可,由于本发明可实现在源头上对流胶病菌孢子的生长抑制作用,因而后期的病害发生率大大降低,养护管理工作更省时。

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b中,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105个孢子/克。该有效成分用量的确定是根据农业生态防控手段和化学防治手段前期所达到的效果,对于青脆李生长状况和抗流胶病害植株的建立,从而实现了降低该可湿性粉剂用量的目的。

进一步的是,所述农业生态防控手段还包括在暴雨和久旱特殊天气情况下,及时进行排灌和遮阳处理。

进一步的是,所述动物皮毛包括猪、牛、羊的皮毛或皮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青脆李流胶病害防治方法,能够在盐碱地土壤中进行栽培,很好保证了作物根系的营养组成以及通透性,利于培育抗病植株和抗逆品种;

(2)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高效防治青脆李流胶病的发生,对流胶病的防效可达90%以上,大大降低了流胶病的发病率;

(3)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使用大量的杀菌剂进行防治,也不采用大量盐进行涂白,有助于缓解土壤盐碱化的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描述,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解释和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要素:
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效防治青脆李流胶病的方法,是由三段农业生态防控手段和两段化学药剂防治手段组合而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三段农业生态防控手段:

(1)施加矿质营养:于青脆李果树发芽前15天内,向果园土壤中施加矿质营养,所述矿质营养配方为:按重量份计包括,氯化钙7份、氯化镁5份、氧化铁1份、氧化铜0.2份、锌0.5份、钼0.5份,矿质营养的施用量为3公斤/亩,于果树根部土壤中进行施加;

(2)喷施复合有机肥:青脆李果树发芽后,进行施肥预防,于叶面和果面喷施复合有机肥,所述复合有机肥配方为:按重量份计,包括腐植酸3份、动物皮毛(选择羊毛)2份、蚯蚓粪4份、锯木屑4份、杏仁粉4份、苜蓿粉5份;复合有机肥的喷施方法为:在开花前10天开始喷施,开花后每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2次,共喷施3次;复合有机肥每次施用量为10公斤/亩;

(3)果树农业管理:待青脆李萌芽后,进行一次烟熏处理;待青脆李落花后,在流胶位点将坏死韧皮部组织切掉,刮除胶体,伤口切面要光滑,用黄油进行涂抹,涂抹面积大于发病面积,然后用塑料薄膜包严扎紧保湿;待青脆李落叶后,去除感病树枝,在新鲜叶痕、皮孔及伤口处涂抹一层黄油,保护伤口;在果树生长期间,对果树进行合理整形修剪,及时疏花疏果,剪除病虫枝,减少初侵染源;在暴雨和久旱特殊天气情况下,及时进行排灌和遮阳处理。

二、两段化学药剂防治手段:

a、整树防治:于青脆李果树发芽前7天内,全树喷洒3°be石硫合剂,以叶片滴水为限;

b、叶面喷洒: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对果树根部和叶面喷洒1.9%辛菌胺醋酸盐700倍液和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两者交替使用,每10天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以叶片滴水为限。其中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105个孢子/克。

按照上述方法栽培出的青脆李树具有抗病性强以及耐盐碱的特性,青脆李树根系发达,其树苗长势快、成型早、果实品质优良。在种植单年统计100亩青脆李的流胶病发病率仅为15.3%,而未按照本方法进行防治的对照组一(仅采用农业防控手段)和对照组二(仅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手段),其流胶病发病率分别为56.8%和73.2%。

选择已经重度感染流胶病的青脆李田地的嫁接幼苗按照本发明方法进行病害防治,种植3年后统计500株染病植株的流胶病防治率,其防效达90%。

实施例2

一种高效防治青脆李流胶病的方法,是由三段农业生态防控手段和两段化学药剂防治手段组合而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三段农业生态防控手段:

(1)于青脆李果树发芽前20天内,向果园土壤中施加矿质营养,所述矿质营养配方为:按重量份计包括,氯化钙9份、氯化镁6份、氧化铁2份、氧化铜0.5份、锌0.8份、钼0.8份,矿质营养的施用量为5公斤/亩,于果树根部土壤中进行施加;

(2)青脆李果树发芽后,进行施肥预防,于叶面和果面喷施复合有机肥,所述复合有机肥配方为:按重量份计,包括腐植酸9份、动物皮毛(选择牛毛)4份、蚯蚓粪6份、锯木屑6份、杏仁粉7份、苜蓿粉8份;复合有机肥的喷施方法为:在开花前10天开始喷施,开花后每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2次,共喷施3次;复合有机肥每次施用量为20公斤/亩;

(3)果树农业管理:待青脆李萌芽后,进行一次烟熏处理;待青脆李落花后,在流胶位点将坏死韧皮部组织切掉,刮除胶体,伤口切面要光滑,用黄油进行涂抹,涂抹面积大于发病面积,然后用塑料薄膜包严扎紧保湿;待青脆李落叶后,去除感病树枝,在新鲜叶痕、皮孔及伤口处涂抹一层黄油,保护伤口;在果树生长期间,对果树进行合理整形修剪,及时疏花疏果,剪除病虫枝,减少初侵染源;在暴雨和久旱特殊天气情况下,及时进行排灌和遮阳处理。

二、两段化学药剂防治手段:

a、于青脆李果树发芽前5天内,全树喷洒5°be石硫合剂,以叶片滴水为限;

b、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对果树根部和叶面喷洒1.9%辛菌胺醋酸盐700倍液和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两者交替使用,每15天喷施一次,共喷施2次,以叶片滴水为限。其中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105个孢子/克。

按照上述方法栽培出的青脆李树具有抗病以及抗盐碱的特性,青脆李树根系发达,其树苗长势快、成型早、果实品质优良。在种植收获单年统计200亩青脆李的流胶病发病率为14.6%,而未按照本方法进行防治的对照组一(仅采用农业防控手段)和对照组二(仅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手段),其流胶病发病率分别为59.7%和72.8%。

选择已经重度感染流胶病的青脆李田地的嫁接幼苗按照本发明方法进行种植,种植3年后统计移栽1000株染病植株的流胶病防治率,其防效达92.3%。

实施例3

一种高效防治青脆李流胶病的方法,是由三段农业生态防控手段和两段化学药剂防治手段组合而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三段农业生态防控手段:

(1)于青脆李果树发芽前18天内,向果园土壤中施加矿质营养,所述矿质营养配方为:按重量份计包括,氯化钙8份、氯化镁5份、氧化铁2份、氧化铜0.3份、锌0.6份、钼0.7份,矿质营养的施用量为4公斤/亩,于果树根部土壤中进行施加;

(2)青脆李果树发芽后,进行施肥预防,于叶面和果面喷施复合有机肥,所述复合有机肥配方为:按重量份计,包括腐植酸5份、动物皮毛(选择猪毛)3份、蚯蚓粪5份、锯木屑5份、杏仁粉6份、苜蓿粉7份;复合有机肥的喷施方法为:在开花前10天开始喷施,开花后每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2次,共喷施3次;复合有机肥每次施用量为15公斤/亩;

(3)果树农业管理:待青脆李萌芽后,进行一次烟熏处理;待青脆李落花后,在流胶位点将坏死韧皮部组织切掉,刮除胶体,伤口切面要光滑,用黄油进行涂抹,涂抹面积大于发病面积,然后用塑料薄膜包严扎紧保湿;待青脆李落叶后,去除感病树枝,在新鲜叶痕、皮孔及伤口处涂抹一层黄油,保护伤口;在果树生长期间,对果树进行合理整形修剪,及时疏花疏果,剪除病虫枝,减少初侵染源;在暴雨和久旱特殊天气情况下,及时进行排灌和遮阳处理。

二、两段化学药剂防治手段:

a、于青脆李果树发芽前6天内,全树喷洒5°be石硫合剂,以叶片滴水为限;

b、于4月上旬至7月上旬,对果树根部和叶面喷洒1.9%辛菌胺醋酸盐700倍液和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两者交替使用,每10天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以叶片滴水为限。其中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105个孢子/克。

按照上述方法栽培出的青脆李树具有抗病以及抗盐碱的特性,青脆李树根系发达,其树苗长势快、成型早、果实品质优良。在种植收获单年统计500亩青脆李的流胶病发病率为13.7%,而未按照本方法进行防治的对照组一(仅采用农业防控手段)和对照组二(仅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手段),其流胶病发病率分别为59.1%和76.5%。

选择已经重度感染流胶病的青脆李田地的嫁接幼苗按照本发明方法进行种植,种植3年后统计移栽1000株染病植株的流胶病防治率,其防效达95.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