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9076发布日期:2018-12-19 05:1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驱动马达等驱动部而控制安全带的收卷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利用马达等驱动部来收卷安全带的座椅安全带收卷装置,例如提出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具备:收卷带的带卷轴、将带卷轴旋转驱动的马达、控制向马达的通电量的控制装置、以及检测带卷轴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位置检测部的座椅安全带装置。详细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控制装置具备:在规定的车辆行驶状态时对马达给予规定的恒流所涉及的通电量的单元;和当在给予规定的恒流所涉及的通电量的过程中,基于由旋转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旋转位置判断为带卷轴达到规定的旋转位置时,给予保持该规定的旋转位置的通电量的单元。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74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能够在规定的行驶状态时收卷带而约束乘坐者。然而,在控制车辆姿势等的车辆稳定化系统等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会因是否执行使车辆稳定化的控制而在乘坐者产生不同的横向加速度等,专利文献1中,没有考虑这样的控制的有无,因此存在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与车辆状况匹配的适当的收卷载荷来收卷安全带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式具备:驱动部,其驱动安全带的收卷;和设定部,其在由对车辆姿势进行控制的姿势控制部控制车辆姿势的情况下,将基于上述驱动部产生的收卷载荷设定为预先决定的第一载荷,在不由上述姿势控制部控制车辆姿势的情况下,将上述收卷载荷设定为比上述第一载荷大的第二载荷。

根据第一方式,通过驱动驱动部而收卷安全带。

设定部在通过控制车辆姿势的姿势控制部来控制车辆姿势的情况下,将基于驱动部的收卷载荷设定为预先决定的第一载荷。另一方面,在未通过姿势控制部控制车辆姿势的情况下,将收卷载荷设定为比第一载荷大的第二载荷。

由此,在进行车辆姿势的控制的情况下,以第一载荷收卷安全带,在不进行车辆姿势的控制的情况下,以比第一载荷更高的第二载荷收卷安全带,因此能够以与车辆状况匹配的适当的收卷载荷收卷安全带。

另外,第二方式具备:驱动部,其驱动安全带的收卷;和设定部,其在对是否由姿势控制部实施控制进行切换的开关部的切换状态为由上述姿势控制部实施控制的状态的情况下,将基于上述驱动部产生的收卷载荷设定为预先决定的第一载荷,在上述开关部的切换状态为不由上述姿势控制部实施控制的状态的情况下,将上述收卷载荷设定为比上述第一载荷大的第二载荷,其中,上述姿势控制部对车辆姿势进行控制。

根据第二方式,通过驱动驱动部而收卷安全带。

设定部在对是否由控制车辆姿势的姿势控制部实施控制进行切换的开关部的切换状态为由姿势控制部实施控制的状态的情况下,将基于驱动部产生的收卷载荷设定为预先决定的第一载荷。另一方面,在开关部的切换状态为不由姿势控制部实施控制的状态的情况下,将收卷载荷设定为比第一载荷大的第二载荷。

由此,在进行车辆姿势的控制的情况下,以第一载荷收卷安全带,在未进行车辆姿势的控制的情况下,以比第一载荷更高的第二载荷收卷安全带,因此能够以与车辆状况匹配的适当的收卷载荷收卷安全带。

此外,设定部也可以在由预测车辆碰撞的碰撞预测部预测到碰撞的情况下,还进行以设定的收卷载荷收卷安全带的收卷控制。

另外,设定部也可以在由检测车辆侧滑的侧滑检测部检测到车辆侧滑的情况下,进行收卷载荷的设定。

另外,第一载荷也可以为收卷载荷相比第二载荷更平缓地上升的载荷。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提供能够以与车辆状况匹配的适当的收卷载荷收卷安全带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成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控制对象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的(a)是表示安全带的收卷载荷的一个例子的图,(b)是表示相比高载荷而使低载荷的情况下的载荷的上升更平缓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由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由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由变形例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座椅安全带装置;16...安全带;30、31、32...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40...碰撞预测部;50...控制装置;52...马达;54...vsc切断开关;56...vsc控制部;60...侧滑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个例子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成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控制对象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主视图。此外,在图1中,用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外侧(车辆右方),用箭头up表示上方。

如图1所示,座椅安全带装置10装备于车辆的座椅12,座椅12的前方、右方以及上方分别朝向车辆的前方、右方以及上方。在座椅12的下部设置有座垫12a,并且在座椅12的后部设置有座椅靠背12b,车辆的乘坐者14能够就座于座椅12。

另外,座椅安全带装置10具备:具有挠性的长条带状的安全带16(带)。

安全带16从长边方向基端侧被收卷装置18收卷而储存,收卷装置18固定于座椅12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并且下部的车身(也可以是座椅12),并且安全带16可向车辆前侧被拉出。

在收卷装置18设置有未图示的锁定机构,在碰撞时(安全带16从收卷装置18的急剧的拉出时以及车辆的急减速时)等车辆的紧急情况时,锁定机构工作而锁定安全带16从收卷装置18的拉出。另外,在收卷装置18设置有作为驱动部的一个例子的马达52(参照图2),能够通过马达52的驱动而进行安全带16向带轴18a的收卷。

在座椅12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并且上部的车辆后侧的车身(也可以是座椅12),固定有肩部锚固件20,在肩部锚固件20贯通形成有长条矩形状的插通孔。

在肩部锚固件20的插通孔插通有安全带16,安全带16在肩部锚固件20的插通孔折返的状态下被支承。

另外,安全带16的长边方向前端被锚固件22支承,锚固件22固定于座椅12后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并且下侧的车身(也可以是座椅12)。

在安全带16的肩部锚固件20与锚固件22之间的部分设置有舌片24。在舌片24贯通形成有长条矩形状的插通孔,安全带16以能够沿长边方向移动的方式插通于在插通孔。

另外,在座椅12后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并且下侧的车身(也可以是座椅12)固定有带扣26。舌片24相对于带扣26能够拆装,通过从收卷装置18拉出安全带16,并且将舌片24安装于带扣26,从而安全带16从前侧佩戴于就座在座椅12的乘坐者14。

由此,安全带16在舌片24的插通孔折返的状态下被支承,从而安全带16的肩部锚固件20与舌片24之间的部分(舌片24一侧方的部分)成为肩部安全带16a(肩带),沿着倾斜方向佩戴于乘坐者14的肩部以及胸部等。

另外,安全带16的舌片24与锚固件22之间的部分(舌片24另一侧方的部分)成为腰部安全带16b(腰部带),沿着横向佩戴于乘坐者14的腰部。

此外,在腰部安全带16b安装有从腰部安全带16b的两面突出的舌片限位器28,通过舌片限位器28,限制舌片24向安全带16的长边方向前端侧的的移动。

(第一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30具备:作为对进行安全带16的收卷的马达52的驱动进行控制的设定部的一个例子的控制装置50。

控制装置50通过cpu50a、rom50b、ram50c、以及i/o(输入输出接口)50d连接于总线50e的计算机构成。

在rom50b存储有用于控制座椅安全带装置10的安全带16的收卷的程序。通过将存储于rom50b的程序在ram50c展开而由cpu50a执行,从而进行安全带16的收卷控制。

在i/o50d连接有马达52,并且连接有碰撞预测部40以及vsc(vehiclestabilitycontrol)切断开关54。

马达52如上述那样进行安全带16向带轴18a的收卷。具体而言,通过将收卷有安全带16的带轴18a旋转驱动,从而使安全带16收卷于带轴18a。

碰撞预测部40利用公知的技术预测车辆的碰撞而将预测结果输出至控制装置50。碰撞预测部40例如使用各种雷达、传感器、照相机等拍摄图像而监视车辆周边,预测向车辆的碰撞、向障碍物等的碰撞。

vsc切断开关54是用于进行作为姿势控制部的vsc控制部的工作的接通和断开的开关。通过将vsc切断开关54接通,取消基于vsc控制部的控制,通过断开,进行基于vsc控制部的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vsc切断开关54的状态输入至控制装置50。

此处,对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30的控制装置50进行的安全带16的收卷控制进行说明。

对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30而言,在通过碰撞预测部40预测出车辆的碰撞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控制:即在碰撞前驱动马达52而收卷安全带16,由此约束乘坐者的所谓psb(预碰撞座椅安全带)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psb控制驱动马达52时,进行变更安全带16的收卷载荷的控制。具体而言,控制装置50进行获取vsc切断开关54的状态而根据vsc切断开关54的状态来变更安全带16的收卷载荷的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变更向马达52的通电量,来变更安全带16的收卷载荷。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的(a)所示,收卷安全带16的载荷能够变更为作为第二载荷而预先决定的高载荷、和作为第一载荷而预先决定的低载荷。

在vsc切断开关54断开的情况下,通过vsc控制部的控制,使车辆稳定化。另一方面,在vsc切断开关54接通的情况下,不进行vsc控制部的控制,因此车辆不稳定。因此,由于vsc切断开关54的接通和断开,产生于车辆的横向加速度不同,从而座椅安全带的约束所需要的载荷也不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vsc切断开关54断开的情况下,将安全带16的收卷载荷设定为低载荷,在vsc切断开关54接通的情况下,将安全带16的收卷载荷设定为高载荷。

其中,作为在高载荷的情况与低载荷的情况下不同的载荷的上升,如图3的(b)所示,可以形成为相比高载荷而使低载荷的情况下的载荷的上升平缓。由此,不惊动乘坐者并且能够抑制乘坐者的活动的阻碍。

接着,对由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30的控制装置50进行的详细的处理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30的控制装置50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此外,图4的处理在未图示的点火开关接通并检测出座椅安全带的佩戴(舌片24向带扣26插入)的情况下开始。

在步骤100中,cpu50a检测出vsc切断开关54的状态而移至步骤102。

在步骤102中,cpu50a对vsc切断开关54是否断开进行判定,在做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移至步骤104,在做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移至步骤106。

在步骤104中,cpu50a将马达52的收卷载荷设定为低载荷而移至步骤108。由此,利用碰撞预测部40来预测碰撞而在收卷安全带16时以低载荷进行安全带16的收卷。

另一方面,在步骤106中,cpu50a将马达52的收卷载荷设定为高载荷而移至步骤108。由此,利用碰撞预测部40预测碰撞而在收卷安全带16时以高载荷进行安全带16的收卷。

在步骤108中,cpu50a对是否利用碰撞预测部40预测到碰撞进行判定,在做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返回步骤100而重复上述的处理,在做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移至步骤110。

在步骤110中,cpu50a以步骤104或者步骤106中设定的载荷驱动马达52而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即,在vsc切断开关54断开的情况下以低载荷收卷安全带16,在vsc切断开关54接通的情况下以高载荷收卷安全带16。

这样,通过根据vsc切断开关54的状态来变更安全带16的收卷载荷,从而能够不使用复杂的传感器而适当地约束乘坐者。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vsc切断开关54的状态而变更了安全带16的收卷载荷的设定,但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31中,根据vsc控制部56的控制的执行的有无而变更收卷载荷。

即,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31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取代vsc切断开关54,转而将作为姿势控制部的vsc控制部56连接于控制装置50。由于其他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vsc控制部56根据来自控制装置50的获取请求等而将使车辆稳定化的vsc控制的执行的有无通知给控制装置50。或者,vsc控制部56也可以形成为在执行vsc控制时输出控制信号,在不执行vsc控制时不输出控制信号的方式。

另外,控制装置50根据来自vsc控制部56的vsc控制的执行的有无而变更安全带16的收卷载荷的设定。具体而言,在执行vsc控制的情况下,将收卷载荷设定为低载荷,在未执行vsc控制的情况下,将收卷载荷设定为高载荷。

接着,对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31的控制装置50进行的具体的处理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31的控制装置50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此外,图6的处理在未图示的点火开关接通并检测出座椅安全带的佩戴(舌片24向带扣26插入)的情况下开始。另外,对与图4的处理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而进行说明。

在步骤101中,cpu50a从vsc控制部56获取vsc控制信号而移至步骤103。

在步骤103中,cpu50a对是否处于由vsc控制部56实施vsc控制的状态进行判定,在做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移至步骤104,在做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移至步骤106。

在步骤104中,cpu50a将马达52的收卷载荷设定为低载荷而移至步骤108。由此,利用碰撞预测部40预测碰撞而在收卷安全带16时以高载荷进行安全带16的收卷。

另一方面,在步骤106中,cpu50a将马达52的收卷载荷设定为高载荷而移至步骤108。由此,利用碰撞预测部40预测碰撞而在收卷安全带16时以低载荷进行安全带16的收卷。

在步骤108中,cpu50a对是否由碰撞预测部40预测到碰撞进行判定,在做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返回步骤101而重复上述的处理,在做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移至步骤110。

在步骤110中,cpu50a以步骤104或者步骤106中设定的载荷驱动马达52而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即,在通过vsc控制部56执行vsc控制的情况下以低载荷收卷安全带16,在未通过vsc控制部56执行vsc控制的情况下以高载荷收卷安全带16。

这样,即使直接检测基于vsc控制部56的控制状态而根据控制状态来变更安全带16的收卷载荷,也能够不使用复杂的传感器而适当地约束乘坐者。

此外,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50进行的处理也可以在产生了车辆的侧滑的情况下进行。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32的结构的框图。即,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在图7所示的变形例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32中,在控制装置50还连接有侧滑检测部60。侧滑检测部60检测车辆的侧滑,并将检测结果输出至控制装置50。例如,侧滑检测部60从舵角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以及偏航率传感器获取信号而检测侧滑。作为侧滑的检测方法,例如在根据舵角传感器以及车速传感器而推断的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旋转速度、与由偏航率传感器检测的实际的旋转速度有差异的情况下,判断为产生侧滑。而且,控制装置50在侧滑检测部60检测出侧滑后,以此为契机进行安全带16的收卷载荷的设定。即,在产生了侧滑的情况下,根据vsc切断开关54的状态而将安全带16的收卷载荷设定为高载荷、或者低载荷。该情况下的处理例如图8所示,相对于图4的处理而追加步骤99的处理即可。即,在步骤99中,cpu50a对是否根据侧滑检测部60的检测结果而检测出侧滑进行判定。在得到肯定判定以前待机,在得出肯定判定后移至步骤100。此外,也可以与图7同样,形成为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收卷控制装置31而在控制装置50还连接侧滑检测部60的结构。

另外,对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50进行的处理作为软件的处理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为由硬件进行的处理,也可以为将硬件与软件双方组合的处理。

另外,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50进行的处理也可以作为程序存储于存储介质而流通。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情况,除此之外,当然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