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2243发布日期:2019-03-27 10:0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农业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旋耕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农业旋耕机。



背景技术:

旋耕机是现代农业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农耕机中,为了达到松土的效果,通常设置旋挖刀首先对土地进行耕犁,然后使用碎土刀将土块切碎,这样的农耕机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1.农耕机在使用时由于农耕的环境具有干、湿两种耕地类型,现有的农耕机多适用于干耕地或湿耕地的单独类型耕犁工作。

2.当其工作区域处于干湿混合耕地时,旋耕机仅适用对其中一部分进行耕犁,对于耕地的耕犁操作需要返回进行更换行进耕具,需要花费较多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农业旋耕机,其结构包括皮带盒、支撑轴套、水陆两耕式转换装置、旋耕刀、发动机、变速箱、扶手杆、手把,所述手把共设有两个且嵌套在扶手杆顶端,所述扶手杆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变速箱顶端,所述,所述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皮带盒顶端远离发动机一端,所述发动机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皮带盒顶端,所述支撑轴套远离水陆两耕式转换装置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皮带盒底端,所述旋耕刀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皮带盒底端。

所述水陆两耕式转换装置包括顶压制动机构、滚盘两栖机构、联动转换组,所述顶压制动机构远离联动转换组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皮带盒底端,所述顶压制动机构底端与联动转换组顶端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滚盘两栖机构共设有两个且分别活动安装在联动转换组左右两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顶压制动机构包括顶杆、槽孔、活动销杆、复位弹簧、固定环,所述槽孔共设有两个且与顶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销杆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槽孔内部且与顶杆相互垂直,所述固定环外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支撑轴套内环面,所述复位弹簧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固定环顶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滚盘两栖机构包括橡胶套、轮盘、接线端、固定杆、接线口,所述固定环内表面与轮盘外表面贴合,所述接线端共设有两个且其一端与轮盘内部相焊接,所述固定杆与轮盘内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线端与联动转换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联动转换组包括多旋盘绕线机构、定位协动机构、辅助夹紧机构、连接滑动机构、软胶触发机构,所述连接滑动机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协动机构,所述辅助夹紧机构远离连接滑动机构一端与多旋盘绕线机构外环面贴合,所述多旋盘绕线机构顶端与定位协动机构底端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软胶触发机构顶端与辅助夹紧机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多旋盘绕线机构包括一级扭簧接线轮、二级扭簧接线轮、第一牵引线、第二牵引线,所述一级扭簧接线轮顶端与定位协动机构底端贴合,所述一级扭簧接线轮与二级扭簧接线轮为同一轴心,所述二级扭簧接线轮与第二牵引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一级扭簧接线轮与第二牵引线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协动机构包括弹簧固定板、顶出弹簧、正向压块、顶压架、横接杆,所述弹簧固定板顶端与连接滑动机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出弹簧远离正向压块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弹簧固定板靠近正向压块一端,所述横接杆贯穿于正向压块且其底端与辅助夹紧机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压架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横接杆远离顶出弹簧一端,所述正向压块底端与一级扭簧接线轮顶端贴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辅助夹紧机构包括第一短支杆、连接块、长支杆、第二短支杆,所述长支杆顶端通过销钉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块共设有两个且其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横接杆底端,所述长支杆远离连接块一端通过销钉与短支杆顶端,所述第一短支杆靠近第二短支杆一端通过销钉与长支杆底端活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滑动机构包括滚球、轴承环、防护外壳,所述轴承环共设有两个且其一端固定安装在防护外壳外表面左右两端,所述滚球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轴承环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软胶触发机构包括连接筒、按键管、防护软壳、第二复位弹簧,所述连接筒顶端与顶压架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筒远离顶压架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按键管顶端,所述按键管贯穿于第二复位弹簧轴心位置,所述按键管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软壳。

有益效果

本发明农业旋耕机,当其工作区域处于干湿混合耕地时,旋耕机在对其中一部分干耕地进行耕犁完成后,对于耕地的另一部分的耕犁操作时,通过拔掉活动销杆时,顶杆在发动机自身重力的向下移动,顶杆被动推动至防护外壳上方,当防护外壳在旋转半周后将软胶触发机构向上端靠近顶杆一端朝向,顶杆挤压在防护软壳上端,防护软壳被动向内部压缩在贴近按键管时,推动按键管向内部移动,当推力通过内部联动将正向压块推离二级扭簧接线轮的外环固定面时,贯穿于正向压块的横接杆拉动横接杆,令二级扭簧接线轮的侧面两端固定夹一同松开,耕犁人掰动安装在连接滑动机构左右两端的,两侧的定位协动机构在伸展的过程中,拉动定位协动机构与第二牵引线,而在解除束缚的二级扭簧接线轮与一级扭簧接线轮任由第一牵引线页第二牵引线向外伸出,当轮盘完全伸展后,松开对按键管的制动限位,而轮盘相邻的一端嵌入在防护外壳底端完成固定,旋耕机继续对另一部分湿耕地进行耕犁工作。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主要利用定位协动机构控制多旋盘绕线机构对牵引线进行松动从而实现外部的调节,从而使农耕机在使用时即使面对不同的耕地类型,在无需返回即可完成适合不同型耕地需求的耕犁条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农业旋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农业旋耕机的水陆两耕式转换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农业旋耕机的水陆两耕式转换装置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农业旋耕机的联动转换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农业旋耕机的联动转换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农业旋耕机的联动转换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农业旋耕机的水陆两耕式转换装置运动状态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皮带盒-1、支撑轴套-2、水陆两耕式转换装置-3、旋耕刀-4、发动机-5、变速箱-6、扶手杆-7、手把-8、顶压制动机构-31、滚盘两栖机构-32、联动转换组-33、顶杆-311、槽孔-312、活动销杆-313、复位弹簧-314、固定环-315、橡胶套-321、轮盘-322、接线端-323、固定杆-324、接线口-325、多旋盘绕线机构-331、定位协动机构-332、辅助夹紧机构-333、连接滑动机构-334、软胶触发机构-335、一级扭簧接线轮-3311、二级扭簧接线轮-3312、第一牵引线-3313、第二牵引线-3314、弹簧固定板-3321、顶出弹簧-3322、正向压块-3323、顶压架-3324、横接杆-3325、第一短支杆-3331、连接块-3332、长支杆-3333、第二短支杆-3334、滚球-3341、轴承环-3342、防护外壳-3343、连接筒-3351、按键管-3352、防护软壳-3353、第二复位弹簧-335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8,本发明提供农业旋耕机,其结构包括皮带盒1、支撑轴套2、水陆两耕式转换装置3、旋耕刀4、发动机5、变速箱6、扶手杆7、手把8,所述手把8共设有两个且嵌套在扶手杆7顶端,所述扶手杆7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变速箱6顶端,所述,所述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皮带盒1顶端远离发动机5一端,所述发动机5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皮带盒1顶端,所述支撑轴套2远离水陆两耕式转换装置3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皮带盒1底端,所述旋耕刀4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皮带盒1底端。

所述水陆两耕式转换装置3包括顶压制动机构31、滚盘两栖机构32、联动转换组33,所述顶压制动机构31远离联动转换组33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皮带盒1底端,所述顶压制动机构31底端与联动转换组33顶端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滚盘两栖机构32共设有两个且分别活动安装在联动转换组33左右两端。

所述顶压制动机构31包括顶杆311、槽孔312、活动销杆313、复位弹簧314、固定环315,所述槽孔312共设有两个且与顶杆3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销杆313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槽孔312内部且与顶杆311相互垂直,所述固定环315外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支撑轴套2内环面,所述复位弹簧314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固定环315顶端。

所述滚盘两栖机构32包括橡胶套321、轮盘322、接线端323、固定杆324、接线口325,所述固定环315内表面与轮盘322外表面贴合,所述接线端323共设有两个且其一端与轮盘322内部相焊接,所述固定杆324与轮盘322内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线端323与联动转换组33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联动转换组33包括多旋盘绕线机构331、定位协动机构332、辅助夹紧机构333、连接滑动机构334、软胶触发机构335,所述连接滑动机构334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协动机构332,所述辅助夹紧机构333远离连接滑动机构334一端与多旋盘绕线机构331外环面贴合,所述多旋盘绕线机构331顶端与定位协动机构332底端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软胶触发机构335顶端与辅助夹紧机构333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多旋盘绕线机构331包括一级扭簧接线轮3311、二级扭簧接线轮3312、第一牵引线3313、第二牵引线3314,所述一级扭簧接线轮3311顶端与定位协动机构332底端贴合,所述一级扭簧接线轮3311与二级扭簧接线轮3312为同一轴心,所述二级扭簧接线轮3312与第二牵引线331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一级扭簧接线轮3311与第二牵引线3314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定位协动机构332包括弹簧固定板3321、顶出弹簧3322、正向压块3323、顶压架3324、横接杆3325,所述弹簧固定板3321顶端与连接滑动机构334内部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出弹簧3322远离正向压块3323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弹簧固定板3321靠近正向压块3323一端,所述横接杆3325贯穿于正向压块3323且其底端与辅助夹紧机构333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压架3324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横接杆3325远离顶出弹簧3322一端,所述正向压块3323底端与一级扭簧接线轮3311顶端贴合。

所述辅助夹紧机构333包括第一短支杆3331、连接块3332、长支杆3333、第二短支杆3334,所述长支杆3333顶端通过销钉与连接块333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块3332共设有两个且其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横接杆3325底端,所述长支杆3333远离连接块3332一端通过销钉与短支杆3334顶端,所述第一短支杆3331靠近第二短支杆3334一端通过销钉与长支杆3333底端活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连接滑动机构334包括滚球3341、轴承环3342、防护外壳3343,所述轴承环3342共设有两个且其一端固定安装在防护外壳3343外表面左右两端,所述滚球3341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轴承环3342内部。

所述软胶触发机构335包括连接筒3351、按键管3352、防护软壳3353、第二复位弹簧3354,所述连接筒3351顶端与顶压架3324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筒3351远离顶压架3324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按键管3352顶端,所述按键管3352贯穿于第二复位弹簧3354轴心位置,所述按键管3352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软壳3353。

当其工作区域处于干湿混合耕地时,旋耕机在对其中一部分干耕地进行耕犁完成后,对于耕地的另一部分的耕犁操作时,通过拔掉活动销杆313时,顶杆311在发动机5自身重力的向下移动,顶杆311被动推动至防护外壳3343上方,当防护外壳3343在旋转半周后将软胶触发机构335向上端靠近顶杆311一端朝向,顶杆311挤压在防护软壳3353上端,防护软壳3353被动向内部压缩在贴近按键管3352时,推动按键管3352向内部移动,当推力通过内部联动将正向压块3323推离二级扭簧接线轮3312的外环固定面时,贯穿于正向压块3323的横接杆3325拉动横接杆333,令二级扭簧接线轮3312的侧面两端固定夹一同松开,耕犁人掰动安装在连接滑动机构334左右两端的332,两侧的定位协动机构332在伸展的过程中,拉动定位协动机构3313与第二牵引线3314,而在解除束缚的二级扭簧接线轮3312与一级扭簧接线轮3311任由第一牵引线3313页第二牵引线3314向外伸出,当轮盘322完全伸展后,松开对按键管3352的制动限位,而轮盘322相邻的一端嵌入在防护外壳3343底端完成固定,旋耕机继续对另一部分湿耕地进行耕犁工作。

本发明所述的旋耕刀4用于农田挠地使用的旋耕机配件,呈刀状,因此称为旋耕刀,所述复位弹簧314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农耕机在使用时由于农耕的环境具有干、湿两种耕地类型,现有的农耕机多适用于干耕地或湿耕地的单独类型耕犁工作,.当其工作区域处于干湿混合耕地时,旋耕机仅适用对其中一部分进行耕犁,对于耕地的耕犁操作需要返回进行更换行进耕具,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主要利用定位协动机构控制多旋盘绕线机构对牵引线进行松动从而实现外部的调节,从而使农耕机在使用时即使面对不同的耕地类型,在无需返回即可完成适合不同型耕地需求的耕犁条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