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用花木移栽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8265发布日期:2019-01-14 17:4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园林用花木移栽铲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园林用花木移栽铲。



背景技术:

在园林绿化是,需要对苗木进行集中繁殖,一般是在苗圃地先培育合格的实生苗或嫁接苗,再起苗、装袋进行炼苗,以备出圃苗木;由于一些园林植被根系比较发达,常规的做法是对植被进行根系裁切,这样就导致植根系被缺失、泥土粘连较少,最终造成植被成活率较低;如果对植被根系进行全部挖出,需要进行大范围掘土,劳动强度较大;步进如此,由于苗圃内的植被密度大,无法进行掘土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对植被进行移栽的工具,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园林用花木移栽铲。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园林用花木移栽铲,包括主体、挤压板和压柄,主体包括相互抱合形成筒状结构的第一铲体和第二铲体,所述第一铲体或第二铲体中部设有缺口,缺口上端延伸至铲体上端面,所述缺口内装配有弧形挤压板,第一铲体或第二铲体内壁设有缺口两侧的耳板,挤压板两侧伸出有对应铰接耳板的铰轴,所述耳板上设有对应铰轴的滑槽,滑槽一端延伸至缺口内壁,另一端指向主体内部且向下倾斜;第一铲体或第二铲体上端设有压柄,所述压柄通过连杆固连在铲体上端;第一铲体和第二铲体其中一侧相互铰接,另一侧通过相互匹配的企口连接,第一铲体或第二铲体非铰接侧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挤压板外壁沿其径向伸出有压柱。

作为优选地,第一铲体或第二铲体下端设有向下凸出的刃体,所述刃体两侧通过圆滑曲面延伸至第一铲体或第二铲体侧沿。挤压板内壁伸出有呈阵列分布的棘齿,棘齿末端向上倾斜。

作为优选地,缺口内壁设有至少两组对应挤压板的耳板,所述耳板下端面为刃部,耳板内壁与缺口内部处于同一平面上。挤压板下端面与缺口之间设有缝隙。

作为优选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卡柱,所述连接板其中一端铰接在第二铲体端部,卡柱设置在第一铲体端部,连接板末端设有对应卡柱的限位缺口,所述连接板绕铰轴旋转卡接或者放开卡柱。所述连杆向铲体外侧折弯,连杆末端对应固连压柄。

作为优选地,所述滑槽为燕尾槽,铰轴末端设有对应燕尾槽的凸缘。所述两铲体通过合页铰接。所述企口包括设置在第一铲体侧沿的条形限位槽和设置在第二铲体侧沿的凸条,所述限位槽和凸条相互匹配。

有益技术效果:两铲体相互扣合形成筒状结构,通筒状结构向下按压入地面从而抱合植被根系,结构简单,通过向下按压挤压板,按压版沿滑槽移动向内挤压根系,从而保证根系的完整度,向上拉动压柄,即可将根系连同植被一起掘出,保证根系的完整性和根系的粘结的土壤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第一铲体、2.挤压板、3.压柄、4.压柱、5.刃体、6.连接板、7.卡柱、8.耳板、9.滑槽、10.棘齿、11.第二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园林用花木移栽铲,参见图1-2:包括主体、挤压板2和压柄3,主体包括相互抱合形成筒状结构的第一铲体1和第二铲体11,所述第一铲体1或第二铲体11中部设有缺口,缺口上端延伸至铲体上端面,所述缺口内装配有弧形挤压板2,第一铲体1或第二铲体11内壁设有缺口两侧的耳板8,挤压板2两侧伸出有对应铰接耳板8的铰轴,所述耳板8上设有对应铰轴的滑槽9,滑槽9一端延伸至缺口内壁,另一端指向主体内部且向下倾斜;第一铲体1或第二铲体11上端设有压柄3,所述压柄3通过连杆固连在铲体上端;第一铲体1和第二铲体11其中一侧相互铰接,另一侧通过相互匹配的企口连接,第一铲体1或第二铲体11非铰接侧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挤压板2外壁沿其径向伸出有压柱4。

第一铲体1或第二铲体11下端设有向下凸出的刃体5,所述刃体5两侧通过圆滑曲面延伸至第一铲体1或第二铲体11侧沿。挤压板2内壁伸出有呈阵列分布的棘齿10,棘齿10末端向上倾斜。设置刃体5,能够是第一铲体1和第二铲体11抱合形成的主体更轻易的插入土壤,还能保证刃体5带动第一铲体1或第二铲体11竖向插入土壤,对根系进行掘起以便于移栽。

缺口内壁设有至少两组对应挤压板2的耳板8,所述耳板8下端面为刃部,耳板8内壁与缺口内部处于同一平面上。保证挤压板能够随滑槽在耳板及挤压板内壁之间运动或位移。

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6和卡柱7,所述连接板6其中一端铰接在第二铲体11端部,卡柱7设置在第一铲体1端部,连接板6末端设有对应卡柱7的限位缺口,所述连接板6绕铰轴旋转卡接或者放开卡柱7。所述连杆向铲体外侧折弯,连杆末端对应固连压柄3。

所述滑槽9为燕尾槽,铰轴末端设有对应燕尾槽的凸缘。所述两铲体通过合页铰接。所述企口包括设置在第一铲体1侧沿的条形限位槽和设置在第二铲体11侧沿的凸条,所述限位槽和凸条相互匹配。

使用时,通过第一铲体1和第二铲体11抱合植被枝干,向下按压压柄3,铲体带动挤压板2插入土壤,然后通过压柱4向下按压挤压板2,挤压板2随按压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沿耳板8内侧的滑槽9向内挤压植被根系,能够提高对根系的抱合能力,向上拉动压柄3,第一铲体1和第二铲体11带动挤压板2向上位移,由于挤压板2受向下摩擦力,向上拉起时挤压板2保持对根系和土壤的抱合力;挤压板2内壁设有棘齿10,通过棘齿10对插入根系中,进一步保持对根系的锁紧能力,保证在拉起时对根系的限位能力,保证根系完整拉出,进一步地,可在挤压板2压下后对第一铲体1或者第二铲体11进行转动,一方面通过转动使根系脱离底部土壤,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棘齿10对根系的作用点,加强对棘齿10的限位能力。

耳板8下端面设置刃部,保证第一铲体1或第二铲体11下压的过程中切开地面或根系,保证第一铲体1或第二铲体11插入土壤时较为省力。

挤压板2下端面与缺口之间设有缝隙。在向下挤压挤压板2过程中为挤压板2下端面进行让位,保证挤压部顺利向下位移和向内挤压。

第一铲体1、第二铲体11非铰接侧采用企口装配,能够提高二者扣合后形成筒状或者柱状体的圆整度,保证二者契合度,第一铲体1、第二铲体11通过铰接的形式抱合植被枝干,简化主体形成过程,还能避免植被枝叶茂密时因第一铲体1、第二铲体11破坏枝叶;设置连接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保证第一铲体1、第二铲体11形成主体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用花木移栽铲,包括主体、挤压板和压柄,主体包括相互抱合形成筒状结构的第一铲体和第二铲体,所述第一铲体或第二铲体中部设有缺口,缺口上端延伸至铲体上端面,所述缺口内装配有弧形挤压板,第一铲体或第二铲体内壁设有缺口两侧的耳板,两铲体相互扣合形成筒状结构,通筒状结构向下按压入地面从而抱合植被根系,结构简单,通过向下按压挤压板,按压版沿滑槽移动向内挤压根系,从而保证根系的完整度,向上拉动压柄,即可将根系连同植被一起掘出,保证根系的完整性和根系的粘结的土壤量。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杨金鹤;和巍;刘光甫;徐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顶山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10.25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