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丁吡吗啉与抑霉唑的杀菌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7883发布日期:2019-01-28 12:45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丁吡吗啉与抑霉唑的杀菌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柑橘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柑橘已成为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由于85%以上的柑橘集中在10~12月采收,季节性贮藏保鲜压力较大,每年约有10~30%的果实因感染柑橘青霉病、绿霉病腐烂变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化学防治仍然是当前解决贮藏保鲜过程中柑橘青霉病害的主要措施,但长期大量使用单一农药品种,容易引起抗药性的产生。柑橘青霉病对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的抗性问题就导致其失去继续使用的价值。通过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品种进行复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抗药性的产生,延缓杀菌剂的使用寿命。

抑霉唑(imazalil)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防治蔬菜、瓜果和观赏植物上多种真菌病害的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对环境十分友好,同时对抗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也具有较高的活性,尤其对霉菌效果显著,不仅可以通过影响细胞膜的渗透性、生理功能和脂类合成代谢等途径破坏霉菌细胞膜,而且可以抑制霉菌孢子的形成,因此,抑霉唑是一种优良的贮藏保鲜剂,通过喷施、浸渍柑橘、香蕉和其它水果能有效防止采后腐烂变质。但由于长期大量单一使用,霉菌等病原菌已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抗性,我们的最新研究表明,抑霉唑对柑橘青霉病原菌的ec50值已由2006年的0.0136μg/ml上升至13.425μg/ml(见江西农业学报,2006年18卷第5期)。

丁吡吗啉是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含吡啶杂环的丙烯酰胺类新型双作用机理杀菌剂,不仅能调控真菌细胞壁合成物质的极性分布,还能抑制真菌的能量合成系统,是第一个发现的caa类线粒体呼吸链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iii)抑制剂,对各类作物疫病、霜霉病、炭疽病以及烟草黑胫病等具有优异的保护和治疗效果,高效、低毒、环境安全性好,抗性风险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广谱性杀菌剂,丁吡吗啉原药及其20%悬浮剂也已获得国家农药正式登记证。

尽管抑霉唑复配组合物较多,但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与新型杀菌剂丁吡吗啉进行复配的相关报道。抑霉唑与丁吡吗啉均为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广谱性杀菌剂,如果将其在一定比例范围内复配能起到协同增效作用,这在降低农药使用量、增强食品安全、延缓抗性产生风险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丁吡吗啉与抑霉唑的杀菌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丁吡吗啉与抑霉唑的杀菌复配组合物,该杀菌复配组合物的有效组分由丁吡吗啉与抑霉唑按照1:80~50:1的质量比组成,所述有效组分为杀菌复配组合物总质量的5~60%。

进一步,所述丁吡吗啉与抑霉唑的质量比为1:16~16:1。

进一步,所述丁吡吗啉与抑霉唑的质量比为1:2~8:1。

进一步,所述丁吡吗啉与抑霉唑的质量比为1:2。

进一步,所述杀菌复配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

进一步,所述杀菌复配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该可湿性粉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丁吡吗啉1.67%、抑霉唑3.33%、润湿剂3%、分散剂4%、填料88%;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morwetefw、terwet1004、二丁基萘磺酸钠、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分散剂选自nno、木质素磺酸钠、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morwetd-425、morwetd-110、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填料选自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陶土、凹凸棒土、活性白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杀菌复配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该悬浮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丁吡吗啉10%、抑霉唑20%、润湿剂2%、分散剂4%、增稠剂2%、防冻剂5%、消泡剂0.5%、余量去离子水;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morwetefw、terwet1004、二丁基萘磺酸钠、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分散剂选自nno、木质素磺酸钠、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morwetd-425、morwetd-110、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硅酸铝镁、海藻酸钠、阿拉伯树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三醇、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酮类、硅油、c8-10脂肪醇、c10-20饱和脂肪酸类及酯醚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杀菌复配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该水分散粒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丁吡吗啉20%、抑霉唑40%、润湿剂3%、分散剂5%、黏结剂3%、崩解剂4%、填料25%;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morwetefw、terwet1004、二丁基萘磺酸钠、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分散剂选自nno、木质素磺酸钠、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morwetd-425、morwetd-110、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填料选自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陶土、凹凸棒土、活性白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崩解剂选自硫酸铵、氯化铵、尿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黏结剂选自蔗糖、聚维酮、淀粉、可溶性淀粉、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丁吡吗啉与抑霉唑的杀菌复配组合物在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尤其是用于对柑橘青霉病菌的防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复配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丁吡吗啉与抑霉唑的杀菌作用机制不同,两者相互复配不会产生拮抗作用。

(2)增效作用明显。丁吡吗啉与抑霉唑以质量比1:2~8:1范围内进行复配时,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配比为1:2时,共毒系数ctc的值为325.9,增效显著。

(3)防效显著。在通过浸泡进行的柑橘贮藏保鲜实验中,制成的5%丁吡吗啉·抑霉唑(质量比1:2)可湿性粉剂,与市售500g/l抑霉唑乳油相比,前者200μg/ml药液浓度的防效优于后者600μg/ml防效。

(4)安全性高。丁吡吗啉与抑霉唑均为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杀菌剂,复配时未使用有机溶剂,且复配后药剂使用量大大降低。因此,对作物、环境和瓜果食用者更为安全。

(5)抗性风险降低。一方面因为,丁吡吗啉是一种具有双作用机理的新型杀菌剂,不易诱发抗性的产生;另一方面因为,复配后,组合物的使用量大大降低,延缓了抗性产生的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丁吡吗啉与抑霉唑复配对柑橘青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与复配比例筛选。

供试药剂

99.9%丁吡吗啉原药,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农药化学及使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提供。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后定容配成20000μg/ml母液备用。

98%抑霉唑原药,湖北孝感深远化工有限公司提供。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后定容配成20000μg/ml母液备用。

丁吡吗啉与抑霉唑复配组合物按有效成分质量比1:8、1:4、1:2、1:1、1:2、1:4、1:8分别称量,并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后定容配成20000

μg/ml不同配比的母液备用。

供试菌株

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italicum),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

4℃冰箱内保存,使用前活化。

实验方法

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设n,n-二甲基甲酰胺为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柑橘青霉病的毒力。

含药平板的制备

药剂复配方案

表1丁吡吗啉与抑霉唑的复配比例

表2各药剂系列稀释浓度梯度

含药平板的制备

按照表1各复配比例,用移液枪移取药液加入液态pda培养基中,配制成表2所设定的各药剂浓度梯度,以n,n-二甲基甲酰胺配制相应浓度梯度作为对照,每浓度重复3次。

接菌培养

用移液枪移取50μl新制柑橘青霉孢子悬浮液于已凝固的pda培养基中央,涂布均匀后置于25℃下培养,待其菌丝布满培养皿而未出现孢子时准备接菌。接菌时,用直径5mm打孔器沿菌落边缘打取菌饼,并将菌饼反转置于平板中央,置于25℃条件下培养7~8天。

结果检查

以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

统计分析

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和ec50。

根据我国农药登记要求,室内混剂配方筛选通常采用suny.p.和e.r.

johnson介绍的共毒系数法。以抑霉唑作为标准药剂a,丁吡吗啉为单剂b,则单剂a的相对毒力指数(tia)和b的相对毒力指数(tib)计算公式为:

混剂(a+b)的实测毒力指数(atim)、理论毒力指数(ttim)和共毒系数(ctc)的计算公式如下:

ttim=tia×pa+tib×pb

pa和pb分别是各混剂中单剂a和单剂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小于70为拮抗作用;在70~150为相加作用,在150~200有较弱的增效作用,大于200为有显著增效作用。

实验结果

通过室内毒力实验,从共毒系数ctc数值可以看出丁吡吗啉与抑霉唑质量比在8:1~1:8范围内均具有相加作用,在1:2~8:1范围内均具有增效作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丁吡吗啉与抑霉唑质量比为8:1时,共毒系数ctc数值高达10356,但其复配组合物在50μg/ml浓度下对柑橘青霉的抑制率却明显低于相同浓度时丁吡吗啉与抑霉唑质量比为1:2时,这也与丁吡吗啉的作用特点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最佳的复配比例为丁吡吗啉与抑霉唑质量比为1:2,此时共毒系数ctc数值为326,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表3抑霉唑与丁吡吗啉最佳复配比例筛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丁吡吗啉与抑霉唑的杀菌复配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丁吡吗啉1.67%、抑霉唑3.33%、十二烷基硫酸钠3%、木质素磺酸盐4%、白炭黑18%、高岭土30%、硅藻土4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5%丁吡吗啉·抑霉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丁吡吗啉与抑霉唑的杀菌复配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丁吡吗啉10%、抑霉唑20%、morwetefw2%、morwetd-4254%、硅酸铝镁2%、乙二醇5%、c8-10脂肪醇0.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砂磨制得30%丁吡吗啉·抑霉唑悬浮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丁吡吗啉与抑霉唑的杀菌复配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丁吡吗啉20%、抑霉唑40%、十二烷基硫酸钠3%、木质素磺酸钠3%、nno2%、淀粉3%、羧甲基纤维素钠4%、硅藻土25%,混合造粒制得60%丁吡吗啉·抑霉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5

贮藏保鲜试验

供试药剂

根据室内复配比例筛选实验筛选出丁吡吗啉与抑霉唑质量比为1:2时为最佳配比,我们按照最佳配比制成了5%丁吡吗啉·抑霉唑复配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

500g/l抑霉唑乳油,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

供试柑橘

纽荷尔脐橙(国内主要种植品种,每年11月采收)、伦晚脐橙(晚熟品种,每年3月左右采收)。

试验方法

采用药液浸果法,具体如下:

(1)药液的配制:用于柑橘贮藏保鲜时,参考市售500g/l抑霉唑乳油浸果的稀释倍数,配制600μg/ml抑霉唑药液;5%丁吡吗啉·抑霉唑复配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根据有效成分配制200μg/ml、400μg/ml、600μg/ml的浓度梯度;ck对照为清水。

(2)浸果:柑橘采后去除田间热后,剔除病虫果和机械损伤的果,挑选果型大小、成熟度基本一致的果实分别倒入各浓度药液中浸泡1分钟,捞起晾干后,装箱(果实未套袋),每箱装100个脐橙,每个浓度重复3次,然后放置于贮藏室保鲜,贮藏室温度设定为10~15℃,相对湿度80%~90%。

药效计算方法

柑橘贮藏后60天进行第一次调查,之后每隔15天调查1次,共查7次。由于在同一果实上青霉病和绿霉病常混合发生,所以把青霉病和绿霉病造成的烂果统计在一起计算烂果率。

在室内筛选的基础上制成的5%丁吡吗啉·抑霉唑复配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在贮藏保鲜试验中表现突出,贮藏保鲜60天、75天、90天、105天、120天、135天、150天,其浓度为200μg/ml、400μg/ml和600μg/ml时对纽荷尔脐橙和伦晚脐橙的防效均超过90%,明显优于500g/l市售抑霉唑乳油浓度为600μg/ml的药液,具体防效数据见表4和表5。

表45%丁吡吗啉·抑霉唑复配组合物可湿性粉剂对纽荷尔脐橙的贮藏保鲜效果

表55%丁吡吗啉·抑霉唑复配组合物可湿性粉剂对伦晚脐橙的贮藏保鲜效果

本发明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贮藏保鲜试验,确定了新型杀菌剂丁吡吗啉与抑霉唑单独使用和复配后对柑橘青霉病原菌的杀菌和贮藏保鲜效果,筛选出了两种杀菌剂的最优配比,可供生产使用,以达到减少农药使用量和环境污染,提高防效以及减缓病原菌对杀菌剂抗性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