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套种双孢菇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4717发布日期:2019-01-05 08:58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树套种双孢菇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双孢菇(agaricusbisporus),又名白蘑菇,属真菌门,担子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其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等,鲜菇蛋白质含量为35%~38%,营养价值非常高,鲜食最佳,因此享有“植物肉”的美称。规模种植时,可加工出口创汇。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约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45%以上。味道鲜美,越来越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中国专利201410518058.5报道了一种种植双孢菇培养料的配方,摘要:涉及一种种植双孢菇培养料的配方,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份组成牛粪150~250份,鸡粪150~250份,油菜泊200~300份,新鲜木屑300~500份,新鲜米糠50~70份,过磷酸钙40~50份,尿素10~20份,磷酸二氢钾5~10份,硫酸镁2~5份,石膏10~20份,石灰40~50份,硫胺10~20份。

份。本发明考虑了双孢菇生长过程中营养需求,科学合理的搭配方案,为双孢菇的生长提供均衡且充足的营养,利用本发明种植双孢菇,能缩减生长周期10~15天,增产10%左右。

中国专利201610219726.3报道了一种富铁双孢菇的高产种植方法,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铁双孢菇的高产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母种扩繁;s2、原种培养;s3、培养料制备:将稻草、高粱壳、木屑、米糠、麸皮、豆粕和干牛粪混合均匀,然后研磨至200~300目的超微粉,接着加入水混合均匀,50~70℃发酵20~40h,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生石灰调节ph至7.5~8.5,接着加入磷肥、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锌、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石膏粉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至含水量为5~15%的培养料;s4、接种;s5、管理;s6、采收。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双孢菇的产量,收获的双孢菇还含有丰富的铁元素。

但是目前很多地区有不少原料没能充分利用,例如桑杆枝条、甘蔗渣等农作物秸秆,在农民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以后,农作物秸秆大多堆放在田间地头,没有利用,任其日晒雨淋,不仅浪费了资源,还污染了环境。所以本发明将充分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培育出营养价值高的双孢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套种双孢菇的种植方法,通过备料、配料、接种、培养、种菇、采收,种植双孢菇,由火龙果枝条、桑树枝等物料组成的培养基,含有双孢菇所需的营养成分,防病高,产量高,全生态种植,不添加任何肥料与农药,培育过程保温保湿,杀菌效果好,菌伞不易打开,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树套种双孢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份组成:

火龙果枝条20份~50份

桑树枝60份~70份

糖蜜1份~1.5份

石灰2份~3份

甘蔗渣20份~30份

玉米芯或玉米杆20份~30份

牛粪10份~15份

2、配料:上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火龙果枝条、桑树枝切成小段,压榨机压榨成汁,汁经渣液分离,得一次压榨液和一次滤渣;一次滤渣和清水混合浸泡10~20分钟,得渣液混合物;再将渣液混合物过压榨机压榨;再经渣液分离,得二次压榨液和二次滤渣;合并两次压榨液,备用;

(2)选择新鲜的原料,甘蔗渣、玉米芯或玉米杆和火龙果枝条渣、桑树枝渣均晒干,其不能有霉变现象,然后将晒干的甘蔗渣、玉米芯或玉米杆和火龙果枝条渣、桑树枝渣粉碎至直径3毫米以下颗粒,适当烘干至含水量在12~15%,加入新鲜石灰粉,牛粪,搅拌以后再加入火龙果枝条、桑树枝汁和糖蜜混合均匀,经过巴氏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然后烘干至含水量在10~15%,得到培养料;

(3)将培养料用聚乙烯菌袋按照份数装袋,堆料;

(4)培养料进菇棚前高温蒸汽6小时,温度100℃~110℃,自然晾晒温度降至25℃~30℃

3、接种:用经消毒的桑树枝将菌种接种到菌袋中间,在整个接种过程都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到严和快,以减少杂菌污染;

4、培养:此期间菇棚温度控制在24~28℃,接种后要通风透气,保持菌袋含水率在60~70%,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90%,蘑菇种植棚,光线不足时,利用补光灯照射菌袋,每天2~4小时,棚内湿度是人工利用喷雾式加湿器喷淋菌袋来保持湿度。在每天中午时分,采用短时间小通风的方式换气。50~60天可长满菌丝体。在培养期间,有病虫,升温消毒,温度在30℃~50℃,还未能杀死病虫,将有病虫的菌袋取出;

5、种菇:在茶树栽种行中间留0.4~0.5m的人行道,道两边至茶株8~10㎝处种植双孢菇,两边各挖一个宽0.35~0.6m、深0.1~0.15m的播种沟;播种沟内前1d,大水灌沟1次,使畦四周含足水分,然后撒一层石灰,喷500倍辛硫磷,待水渗透后,将步骤2得到混合料的1/2倒入沟中后摊平,再将在室内发好的菌袋经过脱袋,得到菌种的2/5均匀洒放入沟中,然后将剩下的1/2混合料倒入沟内摊平,将剩下的3/5菌种撒在料上面,然后压实,上面盖上地膜,地膜上盖1~3cm厚的细湿土即可;

6、采收:通过管理,当菌盖充分长大而未开伞前为采收适宜时期,采收时可将菇体从茎部轻轻拔起,不要将培养基拔起,每次采菇后,将残菇碎屑清理干净,然后待菌丝恢复生长2~3d后浇1次透水,重新盖塑料薄膜,让菌丝恢复生长,6~7d后幼菇再次长出,可以反复采收3~4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有:

1、火龙果枝条

火龙果(hylocereusundulatusbritt),又称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火龙果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植株无主根,侧根大量分布在浅表土层,同时有很多气生根,可攀援生长。根茎深绿色,粗壮,长可达7米,粗10~12厘米,具3棱。棱扁,边缘波浪状,茎节处生长攀援根,可攀附其他植物上生长,肋多为3条,每段茎节凹陷处具小刺。由于长期生长于热带沙漠地区,其叶片已退化,光合作用功能由茎干承担。茎的内部是大量饱含粘稠液体的薄壁细胞,有利于在雨季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

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c、铁、磷、钙、镁、钾等。富含大量果肉纤维,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他命b1、b2、b3、b12、c等,更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及各种酶、白蛋白、纤维质及高浓度天然色素花青素。

火龙果是一种低能量的水果,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减肥、降低胆固醇、预防便秘、大肠癌等功效,还有丰富的纤维,能够预防便秘。火龙果中含有一般蔬果中较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这种白蛋白会与人体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而起到解毒的作用。它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c,能美白皮肤防黑斑。除此之外,火龙果中铁的含量也非常丰富。

白蛋白是具黏性、胶质性的物质,对重金属中毒具有解毒的功效。由于工业废水、废弃物处理回收未获重视,以致各种水资源受到了严重重金属污染,除了直接饮用水中毒外,人类摄人食品重金属含量超标也易中毒。而白蛋白在人体内遇到重金属离子时,会自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由排泄系统排除体外,起到解毒的作用。因此,食用含白蛋白丰富的火龙果,可避免重金属离子的吸收而中毒。白蛋白对胃壁还有保护作用。而且火龙果花、果、茎中的白蛋白十分优良,稳定性极佳。

2、桑树枝

南方养蚕地区种植有很多的桑树,桑树枝作为培养料,可取自当地,并且桑树枝有很多双孢菇所需的微量元素,不需要添加任何肥料,防病高,产量高,全生态种植,不添加任何肥料与农药;

桑树,(学名:morusalbal.):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5米。树体富含乳浆,树皮黄褐色。叶卵形至广卵形,叶端尖,叶基圆形或浅心脏形,边缘有粗锯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叶面无毛,有光泽,叶背脉上有疏毛。雌雄异株,5月开花,葇荑花序。果熟期6~7月,聚花果卵圆形或圆柱形,黑紫色或白色。喜光,幼时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干旱,耐水湿能力极强。桑树原产中国中部和南方。中国东北至西南各省区,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朝鲜、日本、蒙古、中亚各国、俄罗斯、欧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酿酒,叶、果和根皮可入药。桑树枝条含芸香甙、槲皮素、异槲皮甙、槲皮素-3-三葡糖甙、微量的β-谷甾醇,和菜油甾醇、β-谷甾醇、β-d-葡糖甙、蛇麻脂醇、内消旋肌醇、昆虫变态激素牛膝甾酮和蜕皮甾酮、溶血素、绿原酸。挥发油成分中有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己酸、异己酸、水杨酸甲酯、愈创木酚、酚、邻苯甲酚、间苯甲酚、丁香油酚等,又含草酸、延胡索酸、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棕榈酸、棕榈酸乙酯、三十一烷、羟基香豆精、蔗糖、果糖、葡萄糖、天门冬氨基酸和谷氨酸等氨基酸。并含维生素c-200-300毫克%,谷胱甘肽140~400毫克%,叶酸105微克%,5-甲酰四氢叶酸22微克%,维生素b1-460微克%,维生素b2-300~800微克%,腺嘌呤、胆碱、胡芦巴碱,以及铜10ppm.、锌16ppm.、硼35ppm.、锰270ppm。

桑树枝一般采用夏伐的桑枝,因为每年的7~8月份,在大蚕结茧到下一批小蚕养蚕季节的替换,需要砍伐桑树,使其萌发新芽,所以每年养桑蚕的地区砍下很多桑杆,目前农民大都将其堆放在地头,腐烂变质污染环境,所以将桑树枝用于双孢菇的培养料,可以成分利用资源。

3、糖蜜

糖蜜是制糖工业的副产品,组成因制糖原料、加工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其中主要含有大量可发酵糖(主要是蔗糖),因而是很好的发酵原料,可用作酵母、味精、有机酸等发酵制品的底物或基料,可用作某些食品的原料和动物饲料;

糖蜜产量较大的有甜菜糖蜜、甘蔗糖蜜、葡萄糖蜜、玉米糖蜜,产量较小的有转化糖蜜和精制糖蜜。

制糖业的副产品之一。制糖过程中,糖液经浓缩析出结晶糖后,残留的棕褐色黏稠液体。属能量饲料,因味甜,多用作调味料。按制糖原料不同可分为甘蔗糖蜜、甜菜糖蜜和淀粉糖蜜等。各种糖蜜的营养成分有差异。一般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以转换糖量表示,其总糖量分别为48.0%、49.0%;水分25.0%、23.0%;粗蛋白质3.0%和6.5%。淀粉糖蜜是以谷物淀粉经酶水解后制造葡萄糖的副产品,以葡萄糖量表示,其总糖量50.0%以上,水分27.0%,粗蛋白量甚微。[2]

糖蜜的营养特性,含有少量粗蛋白质,一般为3%~6%,多属于非蛋白氮类,如氨、酰胺及硝酸盐等,而氨基酸态氮仅占38%~50%,且非必需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含量较多,因此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低,但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均为呈味氨基酸,故用于动物饲料中可大大刺激动物食欲。

糖蜜的主要成分为糖类,甘蔗糖蜜含蔗糖约24%~36%,其他糖约12%~24%;甜菜糖蜜所含糖类几乎全为蔗糖,约47%之多。此外还含有3%~4%的可溶性胶体,主要为木糖胶、阿拉伯糖胶和果胶等。

糖蜜的矿物质含量较高,约8%~10%,但钙、磷含量不高,甘蔗糖蜜又高于甜菜糖蜜。矿物元素中钾、氯、钠、镁含量高,因此糖蜜具有轻泻性。一般糖蜜维生素含量低,但甘蔗糖蜜中泛酸含量较高,达37mg/kg,此外生物素含量也很可观。

将提纯的甘蔗汁或甜菜汁蒸浓至带有晶体的糖膏,用离心机分出结晶糖后所余的母液,叫“蜜糖”。这种第一糖蜜中还含有多量蔗糖,可重复上法而得是第二、第三糖蜜等。最后得到一种母液,无法再蒸浓结晶,称废糖蜜(wastemolasses)。一般单称糖蜜指的就是废糖蜜,可用作食物或饲料,也可用于发酵工业的原料。

4、石灰

石灰粉可以杀灭部分害虫和病菌,促进蘑菇生长。

5、甘蔗渣和玉米芯

甘蔗渣和玉米芯,以甘蔗渣和玉米芯替代传统木料培养基原料进行双孢菇的培养料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渣和玉米芯可以作为双孢菇的培养料,双孢菇的培养料实体形态较好,生物学转化率达到85.7%,比传统栽培基质提高了15%。

6、牛粪

好氧堆肥处理后的牛粪养分丰富,富含益微生物,是一种良好的培养基质原料。用于培养双孢菇,是很好的培养料。

8、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经过两次高温消毒,能更好的杀菌,保证菌袋减少杂菌污染,让菌种更好的培育;培育过程,不需要添加任何肥料,防病高,产量高,全生态种植,不添加任何肥料与农药;菌伞不易打开,营养价值提高。

9、本发明利用茶树枝叶生长在上部,双孢菇种在地下,茶叶吸收上层阳光用于光和作用,茶叶片大量生长为下面双孢菇遮荫挡光,叶片蒸腾作用为田间相对湿度保架护航,下部充足的水分和废弃菌棒为茶树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双孢菇和茶树水分、空气、阳光互相利用,事半功倍,相得益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茶树套种双孢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份组成:火龙果枝条20份;桑树枝60份;糖蜜1份;石灰2份;甘蔗渣20份;玉米芯20份;牛粪10份;

2、配料:上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火龙果枝条、桑树枝切成小段,压榨机压榨成汁,汁经渣液分离,得一次压榨液和一次滤渣;一次滤渣和清水混合浸泡10分钟,得渣液混合物;再将渣液混合物过压榨机压榨;再经渣液分离,得二次压榨液和二次滤渣;合并两次压榨液,备用;

(2)选择新鲜的原料,甘蔗渣、玉米芯和火龙果枝条渣、桑树枝渣均晒干,其不能有霉变现象,然后将晒干的甘蔗渣、玉米芯和火龙果枝条渣、桑树枝渣粉碎至直径3毫米以下颗粒,适当烘干至含水量在12%,加入新鲜石灰粉,牛粪,搅拌以后再加入火龙果枝条、桑树枝汁和糖蜜混合均匀,经过巴氏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然后烘干至含水量在10%,得到培养料;

(3)将培养料用聚乙烯菌袋按照份数装袋,堆料;

(4)培养料进菇棚前高温蒸汽6小时,温度100℃,自然晾晒温度降至25℃;

3、接种:用经消毒的桑树枝将菌种接种到菌袋中间,在整个接种过程都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到严和快,以减少杂菌污染;

4、培养:此期间菇棚温度控制在24℃,接种后要通风透气,保持菌袋含水率在60%,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蘑菇种植棚,光线不足时,利用补光灯照射菌袋,每天2小时,棚内湿度是人工利用喷雾式加湿器喷淋菌袋来保持湿度。在每天中午时分,采用短时间小通风的方式换气。50天可长满菌丝体。在培养期间,有病虫,升温消毒,温度在30℃,还未能杀死病虫,将有病虫的菌袋取出;

5、种菇:在茶树栽种行中间留0.4m的人行道,道两边至茶株8㎝处种植双孢菇,两边各挖一个宽0.35m、深0.1m的播种沟;播种沟内前1d,大水灌沟1次,使畦四周含足水分,然后撒一层石灰,喷500倍辛硫磷,待水渗透后,将步骤2得到混合料的1/2倒入沟中后摊平,再将在室内发好的菌袋经过脱袋,得到菌种的2/5均匀洒放入沟中,然后将剩下的1/2混合料倒入沟内摊平,将剩下的3/5菌种撒在料上面,然后压实,上面盖上地膜,地膜上盖1cm厚的细湿土即可;

6、采收:通过管理,当菌盖充分长大而未开伞前为采收适宜时期,采收时可将菇体从茎部轻轻拔起,不要将培养基拔起,每次采菇后,将残菇碎屑清理干净,然后待菌丝恢复生长2d后浇1次透水,重新盖塑料薄膜,让菌丝恢复生长,6d后幼菇再次长出,可以反复采收3次。

实施例2

一种茶树套种双孢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份组成:火龙果枝条50份;桑树枝70份;糖蜜1.5份;石灰3份;甘蔗渣30份;玉米杆30份;牛粪15份;

2、配料:上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火龙果枝条、桑树枝切成小段,压榨机压榨成汁,汁经渣液分离,得一次压榨液和一次滤渣;一次滤渣和清水混合浸泡20分钟,得渣液混合物;再将渣液混合物过压榨机压榨;再经渣液分离,得二次压榨液和二次滤渣;合并两次压榨液,备用;

(2)选择新鲜的原料,甘蔗渣、玉米杆和火龙果枝条渣、桑树枝渣均晒干,其不能有霉变现象,然后将晒干的甘蔗渣、玉米杆和火龙果枝条渣、桑树枝渣粉碎至直径3毫米以下颗粒,适当烘干至含水量在15%,加入新鲜石灰粉,牛粪,搅拌以后再加入火龙果枝条、桑树枝汁和糖蜜混合均匀,经过巴氏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然后烘干至含水量在10~15%,得到培养料;

(3)将培养料用聚乙烯菌袋按照份数装袋,堆料;

(4)培养料进菇棚前高温蒸汽6小时,温度100℃~110℃,自然晾晒温度降至25℃~30℃

3、接种:用经消毒的桑树枝将菌种接种到菌袋中间,在整个接种过程都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到严和快,以减少杂菌污染;

4、培养:此期间菇棚温度控制在24~28℃,接种后要通风透气,保持菌袋含水率在60~70%,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90%,蘑菇种植棚,光线不足时,利用补光灯照射菌袋,每天2~4小时,棚内湿度是人工利用喷雾式加湿器喷淋菌袋来保持湿度。在每天中午时分,采用短时间小通风的方式换气。50~60天可长满菌丝体。在培养期间,有病虫,升温消毒,温度在30℃~50℃,还未能杀死病虫,将有病虫的菌袋取出;

5、种菇:在茶树栽种行中间留0.4~0.5m的人行道,道两边至茶株8~10㎝处种植双孢菇,两边各挖一个宽0.35~0.6m、深0.1~0.15m的播种沟;播种沟内前1d,大水灌沟1次,使畦四周含足水分,然后撒一层石灰,喷500倍辛硫磷,待水渗透后,将步骤2得到混合料的1/2倒入沟中后摊平,再将在室内发好的菌袋经过脱袋,得到菌种的2/5均匀洒放入沟中,然后将剩下的1/2混合料倒入沟内摊平,将剩下的3/5菌种撒在料上面,然后压实,上面盖上地膜,地膜上盖1~3cm厚的细湿土即可;

6、采收:通过管理,当菌盖充分长大而未开伞前为采收适宜时期,采收时可将菇体从茎部轻轻拔起,不要将培养基拔起,每次采菇后,将残菇碎屑清理干净,然后待菌丝恢复生长2~3d后浇1次透水,重新盖塑料薄膜,让菌丝恢复生长,6~7d后幼菇再次长出,可以反复采收3~4次。

实施例3

一种茶树套种双孢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份组成:火龙果枝条20份~50份;桑树枝60份~70份;糖蜜1份~1.5份;石灰2份~3份;甘蔗渣20份~30份;玉米芯或玉米杆20份~30份;牛粪10份~15份;

2、配料:上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火龙果枝条、桑树枝切成小段,压榨机压榨成汁,汁经渣液分离,得一次压榨液和一次滤渣;一次滤渣和清水混合浸泡10~20分钟,得渣液混合物;再将渣液混合物过压榨机压榨;再经渣液分离,得二次压榨液和二次滤渣;合并两次压榨液,备用;

(2)选择新鲜的原料,甘蔗渣、玉米芯或玉米杆和火龙果枝条渣、桑树枝渣均晒干,其不能有霉变现象,然后将晒干的甘蔗渣、玉米芯或玉米杆和火龙果枝条渣、桑树枝渣粉碎至直径3毫米以下颗粒,适当烘干至含水量在12~15%,加入新鲜石灰粉,牛粪,搅拌以后再加入火龙果枝条、桑树枝汁和糖蜜混合均匀,经过巴氏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然后烘干至含水量在10~15%,得到培养料;

(3)将培养料用聚乙烯菌袋按照份数装袋,堆料;

(4)培养料进菇棚前高温蒸汽6小时,温度100℃~110℃,自然晾晒温度降至25℃~30℃

3、接种:用经消毒的桑树枝将菌种接种到菌袋中间,在整个接种过程都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到严和快,以减少杂菌污染;

4、培养:此期间菇棚温度控制在24~28℃,接种后要通风透气,保持菌袋含水率在60~70%,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90%,蘑菇种植棚,光线不足时,利用补光灯照射菌袋,每天2~4小时,棚内湿度是人工利用喷雾式加湿器喷淋菌袋来保持湿度。在每天中午时分,采用短时间小通风的方式换气。50~60天可长满菌丝体。在培养期间,有病虫,升温消毒,温度在30℃~50℃,还未能杀死病虫,将有病虫的菌袋取出;

5、种菇:在茶树栽种行中间留0.4~0.5m的人行道,道两边至茶株8~10㎝处种植双孢菇,两边各挖一个宽0.35~0.6m、深0.1~0.15m的播种沟;播种沟内前1d,大水灌沟1次,使畦四周含足水分,然后撒一层石灰,喷500倍辛硫磷,待水渗透后,将步骤2得到混合料的1/2倒入沟中后摊平,再将在室内发好的菌袋经过脱袋,得到菌种的2/5均匀洒放入沟中,然后将剩下的1/2混合料倒入沟内摊平,将剩下的3/5菌种撒在料上面,然后压实,上面盖上地膜,地膜上盖1~3cm厚的细湿土即可;

6、采收:通过管理,当菌盖充分长大而未开伞前为采收适宜时期,采收时可将菇体从茎部轻轻拔起,不要将培养基拔起,每次采菇后,将残菇碎屑清理干净,然后待菌丝恢复生长2~3d后浇1次透水,重新盖塑料薄膜,让菌丝恢复生长,6~7d后幼菇再次长出,可以反复采收3~4次。

实施例4

一种茶树套种双孢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份组成:火龙果枝条20份~50份;桑树枝60份~70份;糖蜜1份~1.5份;石灰2份~3份;甘蔗渣20份~30份;玉米芯或玉米杆20份~30份;牛粪10份~15份;

2、配料:上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火龙果枝条、桑树枝切成小段,压榨机压榨成汁,汁经渣液分离,得一次压榨液和一次滤渣;一次滤渣和清水混合浸泡10~20分钟,得渣液混合物;再将渣液混合物过压榨机压榨;再经渣液分离,得二次压榨液和二次滤渣;合并两次压榨液,备用;

(2)选择新鲜的原料,甘蔗渣、玉米芯或玉米杆和火龙果枝条渣、桑树枝渣均晒干,其不能有霉变现象,然后将晒干的甘蔗渣、玉米芯或玉米杆和火龙果枝条渣、桑树枝渣粉碎至直径3毫米以下颗粒,适当烘干至含水量在12~15%,加入新鲜石灰粉,牛粪,搅拌以后再加入火龙果枝条、桑树枝汁和糖蜜混合均匀,经过巴氏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然后烘干至含水量在10~15%,得到培养料;

(3)将培养料用聚乙烯菌袋按照份数装袋,堆料;

(4)培养料进菇棚前高温蒸汽6小时,温度100℃~110℃,自然晾晒温度降至25℃~30℃

3、接种:用经消毒的桑树枝将菌种接种到菌袋中间,在整个接种过程都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到严和快,以减少杂菌污染;

4、培养:此期间菇棚温度控制在24~28℃,接种后要通风透气,保持菌袋含水率在60~70%,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90%,蘑菇种植棚,光线不足时,利用补光灯照射菌袋,每天2~4小时,棚内湿度是人工利用喷雾式加湿器喷淋菌袋来保持湿度。在每天中午时分,采用短时间小通风的方式换气。50~60天可长满菌丝体。在培养期间,有病虫,升温消毒,温度在30℃~50℃,还未能杀死病虫,将有病虫的菌袋取出;

5、种菇:在茶树栽种行中间留0.4~0.5m的人行道,道两边至茶株8~10㎝处种植双孢菇,两边各挖一个宽0.35~0.6m、深0.1~0.15m的播种沟;播种沟内前1d,大水灌沟1次,使畦四周含足水分,然后撒一层石灰,喷500倍辛硫磷,待水渗透后,将步骤2得到混合料的1/2倒入沟中后摊平,再将在室内发好的菌袋经过脱袋,得到菌种的2/5均匀洒放入沟中,然后将剩下的1/2混合料倒入沟内摊平,将剩下的3/5菌种撒在料上面,然后压实,上面盖上地膜,地膜上盖1~3cm厚的细湿土即可;

6、采收:通过管理,当菌盖充分长大而未开伞前为采收适宜时期,采收时可将菇体从茎部轻轻拔起,不要将培养基拔起,每次采菇后,将残菇碎屑清理干净,然后待菌丝恢复生长2~3d后浇1次透水,重新盖塑料薄膜,让菌丝恢复生长,6~7d后幼菇再次长出,可以反复采收3~4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