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供水肥的植物栽培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85905发布日期:2019-03-02 00:3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自动供水肥的植物栽培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供水肥的植物栽培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城镇的人们喜欢在屋顶阳台窗台、院落篱笆等地方栽培花卉盆景,也喜欢在商店或公共区域摆花庆典,但目前尚没有适宜的自动供水肥装置和方法,都需要人工浇水和施肥。

人工浇水施肥一是费时,二是需要人们了解植物需水需肥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紧,很多种植的植物就是因为没有及时供水而枯死,或者因水肥供应不良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另外,因为不知道植物到底需要多少水肥,由于人们浇水施肥不当导致植物死亡的情况也常有发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明人也曾设想用定水位水池栽培法,把花盆放在固定水位的水池中栽培,结果发现池中的水易变绿变臭,同时还影响花盆美观,由于盆底透气不好,植物生长也受到影响。也有人设计用滴灌法,但是滴灌法同样存在不能准确供水的问题,影响植物生长和易造成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供水肥的植物栽培装置及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的植物栽培装置和方法无法准确自动供水,并同时自动供肥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供水肥的植物栽培装置,包括:储水池,用于储水;栽培容器,用于栽培植物;引水结构,其一端伸入储水池内,其另一端伸入栽培容器内,引水结构用于将储水池内的水引入栽培容器的栽培基质中;水位控制器,设置在储水池内,水位控制器通过进水管与外部供水装置连接,水位控制器用于控制储水池内的水位高度;储肥容器,用于储存缓释或控释肥料,水位控制器的出水口通过一管路与储肥容器的进水端连通,储肥容器的出水端与储水池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储肥容器的进水端设有一分水开关,分水开关用于调节水在储肥容器内的进水量,进而调节溶解在水中的肥料量。

进一步地,储水池的顶部设有盖板,栽培容器设置在盖板上,盖板上开设有与储水池的内腔连通的孔或缝,引水结构放置在盖板上,末端穿过孔或缝进入储水池。

进一步地,引水结构包括:第一引水结构,其一端连接在栽培容器的内壁,其另一端从栽培容器的底部伸出,附着在栽培容器底部并使栽培容器底部形成接触传水网区;第二引水结构,其一端放置在储水池盖板的上表面,其另一端通过孔或缝伸入储水池内,第一引水结构和第二引水结构通过接触连接将水从储水池内引入栽培容器的栽培基质中。

进一步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孔或缝,多个孔或缝内均穿设有第二引水结构。

进一步地,栽培容器的内壁上连接有多根第一引水结构,多根第一引水结构沿栽培容器的内壁均布设置。

进一步地,栽培容器的底部开设有透气孔,第一引水结构从透气孔伸出穿过栽培容器的底部并可附着在栽培容器底部外侧。

进一步地,储肥容器安装在盖板上,储肥容器的下部伸入储水池的内腔中,储肥容器的出水端的高度高于储水池内的水位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供水肥的植物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装有栽培基质和植物的栽培容器放置在储水池的盖板上,使栽培容器底部的第一引水结构与盖板上的第二引水结构搭接;

s2、水位控制器检测储水池内的水位高度,当水位高度低于设定值时,水位控制器打开,通过进水管向储水池供水,水从进水管的一个分水开关经管路流入储肥容器内与缓释或控释肥料接触,溶解有肥料的水从储肥容器流出至储水池内,引水结构将水和溶解的肥料从储水池内引入至栽培容器的栽培基质中。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在栽培容器的内壁上设置多根第一引水结构,且多根第一引水结构沿栽培容器的内壁均布设置,以提高栽培基质中水分和肥料分布的均匀性。

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自动供水肥的植物栽培装置,将水位控制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储肥容器的进水端连通,储肥容器的出水端与储水池的内腔连通,水从进水管进入水位控制器,再由管路进入储肥容器中,部分溶解储肥容器内的缓释或控释肥料,溶解有肥料的水流入储水池内;设置引水结构将储水池内溶解有肥料的水引入栽培容器的栽培基质中供植物利用;当植物从栽培基质中吸取水份后,栽培基质中的水份含量下降,引水结构从储水池吸水补充,实现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准确自动供水。该植物栽培装置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准确自动供水,并可自动供肥,不仅降低了人工浇水施肥的工作量,而且避免因为浇水过多或过少而影响植物生长,解决了现有的植物栽培装置无法实现准确自动供水,并同时自动供肥的技术问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植物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储水池;11、盖板;20、栽培容器;30、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2、第二引水结构;40、水位控制器;50、进水管;60、储肥容器;70、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如图1所示,一种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供水肥的植物栽培装置,包括储水池10、栽培容器20、引水结构30、水位控制器40和储肥容器60。其中,储水池10用于储水;栽培容器20用于栽培植物;引水结构30的一端伸入储水池10内,其另一端伸入栽培容器20内,引水结构30用于将储水池10内的水引入栽培容器20的栽培基质中;水位控制器40设置在储水池10内,水位控制器40通过进水管50与外部供水装置连接,水位控制器40用于控制储水池10内的水位高度;储肥容器60用于储存缓释或控释肥料,水位控制器40的出水口通过一根管路70与储肥容器60的进水端连通,储肥容器60的出水端与储水池10的内腔连通。

上述的自动供水肥的植物栽培装置,将水位控制器40的出水口通过管路70与储肥容器60的进水端连通,储肥容器60的出水端与储水池10的内腔连通,水从进水管50进入水位控制器40,再由管路70进入储肥容器60中,部分溶解储肥容器60内的缓释或控释肥料,溶解有肥料的水流入储水池10内;设置引水结构30将储水池10内溶解有肥料的水引入栽培容器20的栽培基质中供植物利用;当植物从栽培基质中吸取水份后,栽培基质中的水份含量下降,引水结构30从储水池10吸水补充,实现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准确自动供水。该植物栽培装置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准确自动供水,并可自动供肥,不仅降低了人工浇水施肥的工作量,而且避免因为浇水过多或过少而影响植物生长,解决了现有的植物栽培装置无法实现准确自动供水,并同时自动供肥的问题。

为了方便对植物的供肥量进行调节,在本实施例中,在储肥容器60的出水端设置有一个分水开关(图中未示出),通过该分水开关可以方便地调节水在储肥容器60内的停留时间,进而调节溶解在水中的肥料量。当植物的肥料供给过少时,可关闭分水开关使水在储肥容器60内的停留时间延长,增加水中肥料的溶解量;反之,可打开分水开关使水快速通过储肥容器60,减少水中肥料的溶解量。如此,方便地实现了对水中肥料量的调节,避免了因肥料供给过多或过少而影响植物生长。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储水池10的顶部设置有一块盖板11,栽培容器20设置在该盖板11上,在盖板11上开设有与储水池10的内腔连通的孔或缝,引水结构30穿设在该孔或缝内。通过设置盖板11,将水储存在带有盖板11的储水池10内,盖板11阻挡阳光照射到水中,防止藻类在水体中过度生长繁殖,避免绿藻等藻类使水质变坏;同时可以避免从栽培容器20中掉出的栽培基质和其他杂物落入储水池10中;栽培容器20也不会因为放在质量不好的水中而导致污垢粘附其外壁,不会影响栽培容器20的美观。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引水结构30包括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其中,该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均为引水绳或引水布。第一引水结构31的一端连接在栽培容器20的内壁,其另一端从栽培容器20的底部伸出;第二引水结构32的一端连接在盖板11的上表面,其另一端通过孔或缝伸入储水池10内,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可拆卸连接将水从储水池10内引入栽培容器20的栽培基质中。如此设置,可以自由调整栽培容器20在盖板11上放置的位置,放置的栽培容器20可以减少,也可以增加,并且方便更换更漂亮的植物。当要更换或调整栽培容器20的位置时,只需将栽培容器20搬动至指定位置,使栽培容器20底部的第一引水结构31与该指定位置处的第二引水结构32搭接即可,操作相当方便。为了可以在盖板11上放置多盆植物,并且方便更换植物的位置,在盖板11上开设有多个孔或缝,在该多个孔或缝内均穿设有第二引水结构32。盖板11上孔或缝的具体开设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为了提高栽培基质中水分和肥料供应的均匀性,在本实施例中,栽培容器20的内壁上连接有多根第一引水结构31,并且多根第一引水结构31沿栽培容器20的内壁均布设置。这样,从储水池10内引入的水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栽培容器20各个方位的栽培基质中,有利于提高水分和肥料分布的均匀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在本实施例中,栽培容器20的底部开设有透气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引水结构31从该透气孔伸出至栽培容器20的底部。通过在栽培容器20的底部开设透气孔与空气接触,有利于栽培容器20内的透水透气,有利于植物生长。

在本实施例中,储肥容器60安装在盖板11上,储肥容器60的下部伸入储水池10的内腔中,并且储肥容器60的出水端的高度高于储水池10内的水位高度。这样,使得该植物栽培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储肥容器60内的缓释或控释肥料不至于一直浸泡在水中。

采用该自动供水肥的植物栽培的栽培方法如下:

将装有栽培基质和植物的栽培容器20放置在储水池10的盖板11上,使栽培容器20底部的第一引水结构31与盖板11上的第二引水结构32搭接,可在栽培容器20的内壁上均布设置多根第一引水结构31,以提高栽培基质中水分和肥料分布的均匀性;

水位控制器40检测储水池10内的水位高度,当水位高度低于设定值时,通过进水管50向水位控制器40通水,水从水位控制器40的出水口流出经管路70流入储肥容器60内与缓释或控释肥料接触,溶解有肥料的水从储肥容器60流出至储水池10内;

引水结构30将水和溶解的肥料从储水池10内引入至栽培容器20的栽培基质中供植物生长需要所需水分和肥料。

该自动供水肥的植物栽培装置的具体安装应用实例如下:

应用实施例1:

在阳台护窗上用防腐木做一个木箱侧框,高度控制在4厘米左右,底部用塑料板垫平,再用pvc涂料密封布料做水池,放在其中贴合成储水池10;

把自来水管出水口部接上浮球阀放在储水池10中,使储水池10中水位保持恒定;

用防腐木方子做成承重条,承重条上放置用防腐木做成的盖板11,盖板11的大小能盖住储水池10为准,盖板11中部钻出多个直径在1厘米左右的孔;

在孔中插入第二引水结构32,第二引水结构32的长度能达到储水池10的水面以下,另一端放在盖板11面上,第二引水结构32用超细纤维制作;

在栽培容器20的内壁上粘贴上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从栽培容器20底部伸出后通过底部外侧又穿回底部,另一端也粘到栽培容器20内壁上;从不同方向粘贴多根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在栽培容器20的底部相互交叉第一引水结构31由超细纤维制作;

栽培容器20中加入菜园土或营养土,并把花卉或植物栽培进土中,浇透压蔸水后,把栽培容器20放置于储水池10的盖板11的第二引水结构32上,使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搭接;

在盖板11上放置储肥容器60,储肥容器60下部开有出水口,储肥容器60中放置缓释或控释肥;

在浮球阀出水口接上管路70,管路70出水口设置于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上方,当管路70中的水流入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后,就能从中洗出肥料,使储水池10中的水具有肥力,通过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将储水池10中的水和肥料引至栽培容器20的栽培基质中。

应用实施例2:

制作高度在5厘米左右的塑料箱放在阳台护窗上作储水池10;

在储水池10中放置一个浮球阀,使储水池10中水位保持恒定;

在储水池10中间用防腐木条制成承重网,在网上放置塑料的盖板11,盖板11中部留有1厘米左右的裂隙;

在盖板11的裂隙中插入第二引水结构32一端,第二引水结构32的长度能达到储水池10的水面以下,第二引水结构32的另一端放在盖板11上,第二引水结构32由超细纤维制作;

在栽培容器20的内壁上粘贴上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从栽培容器20的底部伸出后通过底部外侧又穿回底部,另一端也粘到栽培容器20的内壁,从不同方向粘贴多根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在底部相互交叉,第一引水结构31由超细纤维制作;

在栽培容器20中加入菜园土或营养土,并把花卉或植物栽培进土中,浇透压蔸水后,把栽培容器20放置于储水池10的盖板11的第一引水结构31上,使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搭接;

在盖板11上放置一个储肥容器60,储肥容器60中部或下部开有出水口,储肥容器60中放置缓释或控释肥;

在浮球阀出水口接上管路70,管路70出水口设置于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上方,当管路70中的水流入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后,就能从中洗出肥料,使储水箱中的水具有肥力,通过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将储水池10中的水和肥料引至栽培容器20的栽培基质中。

应用实施例3:

制作高度在6厘米左右的水泥池放在围墙上作储水池10,池底作好防水;

把自来水管顶接上浮球阀,放在储水池10中,使水池中水位保持恒定;

在池子中间用砖头砌成承重网,在网上放置多块防腐木板作为盖板11,防腐木板的面积以盖住储水池为准,木板中部留有1厘米左右的裂隙;

在盖板11的裂隙中插入多根第二引水结构32,第二引水结构32的长度能达到储水池10的水面以下,第二引水结构32的另一端经过盖板11面上,再放入水中,第二引水结构32由超细纤维制作;

选择适宜的栽培容器20,在栽培容器20的内壁中部粘贴上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从栽培容器20底部伸出后通过底部外侧又穿回底部,另一端也粘到栽培容器20的内壁,从不同方向粘贴多根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在底部相互交叉;

栽培容器20中加入菜园土或营养土,并把花卉和植物栽培进土中,浇透压蔸水后,把栽培容器20放置于储水池10的盖板11的第一引水结构31上,使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搭接;

在盖板11上放置一个储肥容器60,储肥容器60中部或下部开有出水口,储肥容器60中放置缓释或控释肥;

在浮球阀出水口接上管路70,管路70出水口设置于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上方,当管路70中的水流入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后,就能从中洗出肥料,使储水箱中的水具有肥力,通过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将储水池10中的水和肥料引至栽培容器20的栽培基质中。

应用实施例4:

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分别制作高度5厘米左右的水泥池放在围墙上作储水池10,池底作好防水;

把自来水管出水口接上浮球阀,放在全部的储水池10中,使水池中水位保持恒定;

在池子中间用砖头砌成承重墩,在池边和墩上放置防腐木板作为盖板11,防腐木板的面积以盖住储水池10为准,盖板11中部留有1厘米左右的裂隙;

在盖板11的裂隙中插入多根第二引水结构32,第二引水结构32的长度能达到储水池10的水面以下,第二引水结构32的另一端放在盖板11上,或另一端经过盖板11面再放入水中,第二引水结构32由亲水性无纺布制作;

在栽培容器20内壁中部粘贴上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从栽培容器20的底部伸出后通过底部外侧又穿回底部,另一端也粘到栽培容器20的内壁,从不同方向粘贴多根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在底部相互交叉第一引水结构31由超细纤维制作;

栽培容器20中加入菜园土或营养土,并把花卉和植物栽培进土中,浇透压蔸水后,把栽培容器20放置于储水池10的盖板11上的第二引水结构32上,使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搭接;

在盖板11上放置一个储肥容器60,储肥容器60中部或下部开有出水口,储肥容器60中放置缓释或控释肥;

在浮球阀出水口接上管路70,管路70出水口设置于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上方,当管路70中的水流入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后,就能从中洗出肥料,使储水箱中的水具有肥力,通过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将储水池10中的水和肥料引至栽培容器20的栽培基质中。

应用实施例5:

制作高度在4厘米左右的木箱,木箱内放置与木箱内部规格相同的塑料箱,合成一体组成储水池10,放在窗外的护窗上;

把自来水管出水口部接上浮球阀,放在储水池10中,使水池中水位保持恒定;

在箱子中间用防腐木条制成承重网格,在网格上放置防腐木板作为盖板11,防腐木板中部留有1厘米左右的裂隙;

在盖板11的裂隙中插入第二引水结构32,第二引水结构32的长度能达到储水池10的水面以下,第二引水结构32的另一端放在盖板11上,或者经过盖板11面上又放到水下,第二引水结构32由超细纤维制作;

选择适宜的栽培容器20,在栽培容器20的内壁上粘贴上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从栽培容器20的底部伸出后通过底部外侧又穿回底部,另一端也粘到栽培容器20的内壁,从不同方向粘贴多根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在底部相互交叉,第一引水结构31由超细纤维制作;

栽培容器20中加入菜园土或营养土,并把花卉和植物栽培进土中,浇透压蔸水后,把栽培容器20放置于储水池10的盖板11上的第二引水结构32上,使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搭接;

在盖板11上放置一个储肥容器60,储肥容器60中部或下部开有出水口,储肥容器60中放置缓释或控释肥;

在浮球阀出水口接上管路70,管路70出水口设置于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上方,当管路70中的水流入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后,就能从中洗出肥料,使储水箱中的水具有肥力,通过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将储水池10中的水和肥料引至栽培容器20的栽培基质中。

应用实施例6:

在屋顶需要绿化的位置制作高度在5厘米左右的水泥池作为储水池10,水泥池中做好防水保证不漏水;

把自来水管出水口部接上浮球阀,放在储水池10中,使水泥池中水位保持恒定;

在箱子中间用砖头制成承重网格,在网格上放置防腐木板作为盖板11,防腐木板中部留有1厘米左右的裂隙;

在盖板11的裂隙中插入第二引水结构32,第二引水结构32的长度能达到储水池10的水面以下,第二引水结构32的另一端放在盖板11上,或者经过盖板11面上又放到水下,第二引水结构32由超细纤维制作;

选择适宜的栽培容器20,在栽培容器20的内壁上粘贴上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从栽培容器20的底部伸出后通过底部外侧又穿回底部,另一端也粘到栽培容器20的内壁,从不同方向粘贴多根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在底部相互交叉,第一引水结构31由超细纤维制作;

栽培容器20中加入菜园土或营养土,并把花卉和植物栽培进土中,浇透压蔸水后,把栽培容器20放置于储水池10的盖板11上的第一引水结构31上,使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搭接;

在盖板11上放置一个储肥容器60,储肥容器60中部或下部开有出水口,储肥容器60中放置缓释或控释肥;

在浮球阀出水口接上管路70,管路70出水口设置于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上方,当管路70中的水流入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后,就能从中洗出肥料,使储水箱中的水具有肥力,通过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将储水池10中的水和肥料引至栽培容器20的栽培基质中。

应用实施例7:

在需要摆花的位置制作高度在6厘米左右的砖框,在砖框中放置按设计要求做好的篷布作为储水池10;

把自来水管出水口部接上浮球阀,放在水池中,使水池中水位保持恒定;

在箱子中间用砖头制成承重网格,在网格上放置防腐木板作为盖板11,防腐木板中部留有1厘米左右的裂隙;

在盖板11的裂隙中插入第二引水结构32,第二引水结构32的长度能达到储水池10的水面以下,第二引水结构32的另一端放在盖板11上,或者经过盖板11面上又放到水下,第二引水结构32由亲水性无纺布制作;

选择适宜的栽培容器20,在栽培容器20的内壁上粘贴上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从栽培容器20的底部伸出后通过底部外侧又穿回底部,另一端也粘到栽培容器20的内壁,从不同方向粘贴多根第一引水结构31,第一引水结构31在底部相互交叉,第一引水结构31由超细纤维制作;

栽培容器20中加入菜园土或营养土,并把花卉和植物栽培进土中,浇透压蔸水后,把栽培容器20放置于储水池10的盖板11上的第二引水结构32上,使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搭接;

在盖板11上放置一个储肥容器60,储肥容器60中部或下部开有出水口,储肥容器60中放置缓释或控释肥;

在浮球阀出水口接上管路70,管路70出水口设置于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上方,当管路70中的水流入装有肥料的储肥容器60后,就能从中洗出肥料,使储水箱中的水具有肥力,通过第一引水结构31和第二引水结构32将储水池10中的水和肥料引至栽培容器20的栽培基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