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鸡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4797发布日期:2019-01-18 23:1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禽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鸡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鸡肉产品的要求逐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土鸡和土杂鸡在土鸡市场中的比重不断加大,鸡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土鸡也叫草鸡、笨鸡,是指从古代家养驯化而成,从未经过任何杂交和优化配种,长期以自然觅食或结合粗饲喂养而成,具有较强的野外觅食和生存能力,具有耐粗饲、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肉质鲜美。

目前,为了使鸡快速生长,因此市场上销售的鸡,大多为饲料喂养鸡,由于饲料喂养鸡的肉质粗糙、营养欠佳,不能满足消费者要求,因此农村放养鸡备受消费者的欢迎,农村放养鸡其养殖规模小并且不集中,大多养殖户未经过专业培训,导致养殖方法不科学、产量低、发病率高、价格高但利润率低,因此急需一种科学合理的土鸡生态养殖的方法,使养殖户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养殖,一方面可以增加养殖户的收入,另一方面,为市场提供价格合理、肉质嫩、味道鲜美、品质高并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放养鸡,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土鸡的养殖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鸡的养殖方法,具备大规格养殖、产量高、肉质鲜美以及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土鸡在养殖的过程中产量低以及容易患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大规格养殖、产量高、肉质鲜美以及营养价值高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鸡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养殖场选地:选择在距离水源超过1000米,靠近草地、地势较平坦和避风向阳的地方建造养殖场,养殖场包括鸡舍和林地,在林地内铺上经消毒后的腐殖土,在腐殖土内放入蚯蚓;

s2、鸡舍的布局:养殖场内建造规格为100~130平方米的若干鸡舍,每个鸡舍的养殖密度为1200~1700只,每个鸡舍有120亩以上的活动空间,相邻鸡舍之间的距离≥1000米;

s3、鸡种选育:选择生长发育良好,年龄在5~18个月内的种鸡,将种公鸡和母鸡分群饲养,公鸡进行训练,性欲旺盛的种公鸡和性欲差的种公鸡混合养殖2~3d,诱发性欲差的种公鸡的性欲,然后将混合养殖后的种公鸡全部放入发情期的母鸡群中混合养殖7~10天,控制种公鸡和母鸡的数量比为6~8:1,配种完成后再将种公鸡和母鸡分开饲养;

s4、产蛋管理:将选育鸡中产出的种蛋,在产出后1.5小时内用甲醛和高锰酸钾密闭熏蒸消毒,消毒的时间为20~30min,然后将种蛋保存,并在2周以内进行孵化;

s5、孵化管理:将消毒后的种蛋进行预热,并用喷雾器将消毒溶液喷洒在种蛋的表面,经4~6min,药液干后进行入孵,同时将孵化器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1次入,孵时种蛋的大头向上放置,孵化机的温度为37~37.5℃,出雏机的温度为37℃,孵化前期相对湿度为65%~70%,中期相对湿度为60%~65%,出雏时相对湿度为提高到70%~75%;

s6、孵化培育:保持孵化室通风,每2h翻蛋一次,翻蛋角度为90°,同时控制雉鸡室的相对湿度从孵出时的70%~75%逐渐降低,到3-4周龄后控制在55%~60%,并在孵化过程中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将弱小雉雏重新组群,孵化到第16天后每天用37℃温水凉蛋1~2次,每次30min,即得孵化后的雉鸡;

s7、育雏期:出壳后的雏鸡,饲养于长度1m,宽度1m,高度2m的育维鸡笼内,先对鸡笼进行消毒,每个鸡笼30-40只,led光源均悬挂于鸡笼顶部,保证每天光照18-20h,温度控制在25-35℃,饲养至35-40日龄后,将雏鸡从育雏室中移出,进行性别鉴定,将公、母鸡分开转入鸡舍饲养;

s8、幼鸡饲养期:控制饲养密度在13-16只每平方,每日光照13-15h,饲养4-5周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至18周龄时完全采用自然光照,早晚给幼鸡喂养饲料,所述饲料由以下质量份组分制成:玉米22~28份、鱼粉5~10份、米糠10~15份、红薯蛋白粉12~14份、高粱蛋白粉12~14份、矿物质添加剂1~2份、中药粉5~10份和食盐2~5份;

s9、日常管理:每天及时清理鸡舍内粪便,保持鸡舍内干燥清洁,每日向饲料槽投放饲料两次,水槽内的水要每天早晚更换一次,每隔5-7天后打开鸡舍后门,放鸡进入林地内进行散放;

s10、日常预防:对鸡舍自然通风与排气扇人工换风相结合的方式,对鸡舍进行定时的通风换气,以保证鸡舍内的空气质量,定期对鸡舍周围环境消毒,并进行定期进行鸡舍消毒和饮水消毒,定期杀蚊虫和灭鼠,减少鼠害和疾病的发生,定期疫苗注射。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的腐质土包括腐熟的植物秸秆、肥沃的泥土及适量沙子混合制成。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的鸡舍为密封式的鸡舍,鸡舍的顶部设置有透明采光材料。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7中的led光源采用led白光与黄色光灯源,灯源个数配比为6-8:1,所述鸡笼用2%~3%来苏尔消毒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最后用福尔马林薰蒸消毒。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8中的中药粉由下述质量份组分制成:茯苓0.6~0.8份、沙仁0.2~0.4份、苍术0.3~0.5份、山药0.3~0.5份、蛇舌草0.5~0.7份、胡黄连0.5~0.7份、黄芩0.3~0.6份、板蓝根0.6~0.8份,所述矿物质添加剂由下述质量份组分制成:碳酸钠镁15~20份,硫酸亚铁5~8份,硫酸锌5~8份,硒蛋白3~6份和葡萄糖35~55份。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0中饮水消毒是将中药药剂和水按照1:4的体积比将中药制剂和水混合,所述中药药剂由下述质量份组分制成:黄芪8~10份、蒲公英8~10份、板蓝根6~8份、金银花5~7份、连翘4~6份、赤茯苓20~30份、苦参5~7份、白术3~5份。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9中的每日投放饲料两次,两次投放饲料时间为早上7:00~9:00,下午16:00~18:00。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鸡的养殖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土鸡的养殖方法,通过养殖场地的选择以及鸡种的选育,进一步提高土鸡的受精率,在孵化的过程中采用led白光和黄色光作为光源,根据鸡的不同生长期及雌雄,通过改变灯源个数配比调整光源,在育雏期以白光为主,促进雏鸡的正常的生长发育,通过喂食饲料,在幼鸡饲料中添加中药粉和矿物质添加剂满足幼鸡早期的营养需求,同时,中药粉被幼鸡吃入后,能够增强幼鸡的抵抗力,抗病力较高,使幼鸡更健康、快速生长,从而保证了土鸡肉质鲜嫩。

2、本发明土鸡的养殖方法,采用林地放养,鸡可以自由捕捉蚯蚓和虫子等,使得鸡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蚯蚓的食物,使蚯蚓可以更快的繁殖,不仅能有效改善围场内的环境卫生,而且土中的蚯蚓还可以成为鸡的食物,蚯蚓含有丰富的营养,鸡长期食用后可以有效提升鸡肉肉质,散养与笼养结合的方式适用于大规模养殖,出笼率高,产量高,使土鸡的鸡肉品质更高更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一种土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养殖场选地:选择在距离水源超过1000米,靠近草地、地势较平坦和避风向阳的地方建造养殖场,养殖场包括鸡舍和林地,在林地内铺上经消毒后的腐殖土,腐质土包括腐熟的植物秸秆、肥沃的泥土及适量沙子混合制成,在腐殖土内放入蚯蚓;

s2、鸡舍的布局:养殖场内建造规格为100~130平方米的若干鸡舍,每个鸡舍的养殖密度为1200~1700只,每个鸡舍有120亩以上的活动空间,相邻鸡舍之间的距离≥1000米,鸡舍为密封式的鸡舍,鸡舍的顶部设置有透明采光材料;

s3、鸡种选育:选择生长发育良好,年龄在5~18个月内的种鸡,将种公鸡和母鸡分群饲养,公鸡进行训练,性欲旺盛的种公鸡和性欲差的种公鸡混合养殖2~3d,诱发性欲差的种公鸡的性欲,然后将混合养殖后的种公鸡全部放入发情期的母鸡群中混合养殖7~10天,控制种公鸡和母鸡的数量比为6~8:1,配种完成后再将种公鸡和母鸡分开饲养;

s4、产蛋管理:将选育鸡中产出的种蛋,在产出后1.5小时内用甲醛和高锰酸钾密闭熏蒸消毒,消毒的时间为20~30min,然后将种蛋保存,并在2周以内进行孵化;

s5、孵化管理:将消毒后的种蛋进行预热,并用喷雾器将消毒溶液喷洒在种蛋的表面,经4~6min,药液干后进行入孵,同时将孵化器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1次入,孵时种蛋的大头向上放置,孵化机的温度为37~37.5℃,出雏机的温度为37℃,孵化前期相对湿度为65%~70%,中期相对湿度为60%~65%,出雏时相对湿度为提高到70%~75%;

s6、孵化培育:保持孵化室通风,每2h翻蛋一次,翻蛋角度为90°,同时控制雉鸡室的相对湿度从孵出时的70%~75%逐渐降低,到3-4周龄后控制在55%~60%,并在孵化过程中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将弱小雉雏重新组群,孵化到第16天后每天用37℃温水凉蛋1~2次,每次30min,即得孵化后的雉鸡;

s7、育雏期:出壳后的雏鸡,饲养于长度1m,宽度1m,高度2m的育维鸡笼内,先对鸡笼进行消毒,鸡笼用2%~3%来苏尔消毒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最后用福尔马林薰蒸消毒,每个鸡笼30-40只,led光源均悬挂于鸡笼顶部,保证每天光照18-20h,led光源采用led白光与黄色光灯源,灯源个数配比为6-8:1,温度控制在25-35℃,饲养至35-40日龄后,将雏鸡从育雏室中移出,进行性别鉴定,将公、母鸡分开转入鸡舍饲养;

s8、幼鸡饲养期:控制饲养密度在13-16只每平方,每日光照13-15h,饲养4-5周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至18周龄时完全采用自然光照,早晚给幼鸡喂养饲料,饲料由以下质量份组分制成:玉米22~28份、鱼粉5~10份、米糠10~15份、红薯蛋白粉12~14份、高粱蛋白粉12~14份、矿物质添加剂1~2份、中药粉5~10份和食盐2~5份,矿物质添加剂由下述质量份组分制成:碳酸钠镁15~20份,硫酸亚铁5~8份,硫酸锌5~8份,硒蛋白3~6份和葡萄糖35~55份,中药粉由下述质量份组分制成:茯苓0.6~0.8份、沙仁0.2~0.4份、苍术0.3~0.5份、山药0.3~0.5份、蛇舌草0.5~0.7份、胡黄连0.5~0.7份、黄芩0.3~0.6份、板蓝根0.6~0.8份;

s9、日常管理:每天及时清理鸡舍内粪便,保持鸡舍内干燥清洁,每日向饲料槽投放饲料两次,每日投放饲料两次,两次投放饲料时间为早上7:00,下午16:00,水槽内的水要每天早晚更换一次,每隔5-7天后打开鸡舍后门,放鸡进入林地内进行散放;

s10、日常预防:对鸡舍自然通风与排气扇人工换风相结合的方式,对鸡舍进行定时的通风换气,以保证鸡舍内的空气质量,定期对鸡舍周围环境消毒,并进行定期进行鸡舍消毒和饮水消毒,饮水消毒是将中药药剂和水按照1:4的体积比将中药制剂和水混合,中药药剂由下述质量份组分制成:黄芪8份、蒲公英8份、板蓝根6份、金银花5份、连翘4份、赤茯苓20份、苦参5份、白术3份,定期杀蚊虫和灭鼠,减少鼠害和疾病的发生,定期疫苗注射。

实施例二:一种土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养殖场选地:选择在距离水源超过1000米,靠近草地、地势较平坦和避风向阳的地方建造养殖场,养殖场包括鸡舍和林地,在林地内铺上经消毒后的腐殖土,腐质土包括腐熟的植物秸秆、肥沃的泥土及适量沙子混合制成,在腐殖土内放入蚯蚓;

s2、鸡舍的布局:养殖场内建造规格为100~130平方米的若干鸡舍,每个鸡舍的养殖密度为1200~1700只,每个鸡舍有120亩以上的活动空间,相邻鸡舍之间的距离≥1000米,鸡舍为密封式的鸡舍,鸡舍的顶部设置有透明采光材料;

s3、鸡种选育:选择生长发育良好,年龄在5~18个月内的种鸡,将种公鸡和母鸡分群饲养,公鸡进行训练,性欲旺盛的种公鸡和性欲差的种公鸡混合养殖2~3d,诱发性欲差的种公鸡的性欲,然后将混合养殖后的种公鸡全部放入发情期的母鸡群中混合养殖7~10天,控制种公鸡和母鸡的数量比为6~8:1,配种完成后再将种公鸡和母鸡分开饲养;

s4、产蛋管理:将选育鸡中产出的种蛋,在产出后1.5小时内用甲醛和高锰酸钾密闭熏蒸消毒,消毒的时间为20~30min,然后将种蛋保存,并在2周以内进行孵化;

s5、孵化管理:将消毒后的种蛋进行预热,并用喷雾器将消毒溶液喷洒在种蛋的表面,经4~6min,药液干后进行入孵,同时将孵化器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1次入,孵时种蛋的大头向上放置,孵化机的温度为37~37.5℃,出雏机的温度为37℃,孵化前期相对湿度为65%~70%,中期相对湿度为60%~65%,出雏时相对湿度为提高到70%~75%;

s6、孵化培育:保持孵化室通风,每2h翻蛋一次,翻蛋角度为90°,同时控制雉鸡室的相对湿度从孵出时的70%~75%逐渐降低,到3-4周龄后控制在55%~60%,并在孵化过程中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将弱小雉雏重新组群,孵化到第16天后每天用37℃温水凉蛋1~2次,每次30min,即得孵化后的雉鸡;

s7、育雏期:出壳后的雏鸡,饲养于长度1m,宽度1m,高度2m的育维鸡笼内,先对鸡笼进行消毒,鸡笼用2%~3%来苏尔消毒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最后用福尔马林薰蒸消毒,每个鸡笼30-40只,led光源均悬挂于鸡笼顶部,保证每天光照18-20h,led光源采用led白光与黄色光灯源,灯源个数配比为6-8:1,温度控制在25-35℃,饲养至35-40日龄后,将雏鸡从育雏室中移出,进行性别鉴定,将公、母鸡分开转入鸡舍饲养;

s8、幼鸡饲养期:控制饲养密度在13-16只每平方,每日光照13-15h,饲养4-5周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至18周龄时完全采用自然光照,早晚给幼鸡喂养饲料,饲料由以下质量份组分制成:玉米22~28份、鱼粉5~10份、米糠10~15份、红薯蛋白粉12~14份、高粱蛋白粉12~14份、矿物质添加剂1~2份、中药粉5~10份和食盐2~5份,矿物质添加剂由下述质量份组分制成:碳酸钠镁15~20份,硫酸亚铁5~8份,硫酸锌5~8份,硒蛋白3~6份和葡萄糖35~55份,中药粉由下述质量份组分制成:茯苓0.6~0.8份、沙仁0.2~0.4份、苍术0.3~0.5份、山药0.3~0.5份、蛇舌草0.5~0.7份、胡黄连0.5~0.7份、黄芩0.3~0.6份、板蓝根0.6~0.8份;

s9、日常管理:每天及时清理鸡舍内粪便,保持鸡舍内干燥清洁,每日向饲料槽投放饲料两次,每日投放饲料两次,两次投放饲料时间为早上8:00,下午17:00,水槽内的水要每天早晚更换一次,每隔5-7天后打开鸡舍后门,放鸡进入林地内进行散放;

s10、日常预防:对鸡舍自然通风与排气扇人工换风相结合的方式,对鸡舍进行定时的通风换气,以保证鸡舍内的空气质量,定期对鸡舍周围环境消毒,并进行定期进行鸡舍消毒和饮水消毒,饮水消毒是将中药药剂和水按照1:4的体积比将中药制剂和水混合,中药药剂由下述质量份组分制成:黄芪9份、蒲公英9份、板蓝根7份、金银花6份、连翘5份、赤茯苓25份、苦参6份、白术4份,定期杀蚊虫和灭鼠,减少鼠害和疾病的发生,定期疫苗注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养殖场地的选择以及鸡种的选育,进一步提高土鸡的受精率,在孵化的过程中采用led白光和黄色光作为光源,根据鸡的不同生长期及雌雄,通过改变灯源个数配比调整光源,在育雏期以白光为主,促进雏鸡的正常的生长发育,通过喂食饲料,在幼鸡饲料中添加中药粉和矿物质添加剂满足幼鸡早期的营养需求,同时,中药粉被幼鸡吃入后,能够增强幼鸡的抵抗力,抗病力较高,使幼鸡更健康、快速生长,从而保证了土鸡肉质鲜嫩;采用林地放养,鸡可以自由捕捉蚯蚓和虫子等,使得鸡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蚯蚓的食物,使蚯蚓可以更快的繁殖,不仅能有效改善围场内的环境卫生,而且土中的蚯蚓还可以成为鸡的食物,蚯蚓含有丰富的营养,鸡长期食用后可以有效提升鸡肉肉质,散养与笼养结合的方式适用于大规模养殖,出笼率高,产量高,使土鸡的鸡肉品质更高更安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