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河谷区砂生槐草浆覆膜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46198发布日期:2019-02-12 22:20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砂生槐的培育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高原河谷区砂生槐草浆覆膜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砂生槐是一种耐旱树种,通常生长在高原河谷干旱地区,砂生槐一般是在天然状态下自然繁殖。但是近年来,由于污染增加,环境日益恶化,导致退化土地沙砾化严重,土地保水能力差,尤其是冬春季节,植株冻干抽干现象严重,这使得砂生槐在天然状态下的自然成活率逐年降低。塑料地膜覆盖是当代流行的土壤保水措施,改变了以往的农业生产模式,解决了传统农业生产力低下的问题,但是由于塑料地膜长时间使用,形成的塑料残膜难以降解,会一直存在于农田土壤中,不易降解的特性会损害土壤的理化性质、污染地下水和以及周围环境,容易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塑料地膜覆盖虽然使用效果好,却因其环保问题,难以在高原地区使用。研发绿色环保型生物地膜,是提高全世界农业节水技术,保护农田环境的途径。各种类型的植物纤维膜,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草浆地膜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散失,而且生态环保,有利于保护环境,是高原地区节水保水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但是使用过程中强度有限,保水有效时间不长,因此需要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植物的属性种类,确定适宜的草浆覆膜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草浆地膜的保水效果。为解决高原河谷区砂生槐的成活率低的技术问题,申请人首次创造性的提出,在高原河谷地区采用草浆地膜覆盖的方法来提高该区域砂生槐的成活率。技术实现要素:1.草浆地膜的制备以干燥的草或秸秆、以及风干腐木为基本原料,草或秸秆、风干腐木的重量比为40~50:1,经粉碎,过80~120目筛,得到原料粉;添加占原料粉质量0.01%的白糖和占原料粉质量0.1%的糊精,以及占原料粉质量0.1%的硫酸镁;将上述原料放入容器内,加水搅拌,水至没过粉状混合物即可,然后密封容器,在25~30℃下发酵15~20天即可得到粉状混合物浆液;将发酵好的粉状混合物浆液添加10倍体积的清水,并添加占原料粉质量0.1%的农用保水剂和占原料粉1%的尿素,以及添加占原料粉质量1%的硫酸镁;搅拌均匀,得到草浆地膜的浆料,备用。所述干燥的草,可以是高原常见的牧草,所述的秸秆可以是玉米秸秆或小麦秸秆。2.砂生槐草浆覆膜将上述制备好的草浆对砂生槐进行覆膜,草浆覆膜需要在砂生槐定植当年的春季和秋季进行两次。草浆覆膜第一次覆膜时间为砂生槐苗木定植时,时间为5月上旬,利用定植时灌溉的水分,可以使得植株根系周围土壤保持一定湿度,直至当地雨季来临。在定植后的栽植坑表面,以砂生槐植株为中心的半径50cm范围内,使用水桶或者液体喷浆机到泼草浆,并均匀覆盖在地表面,待1~2天后草浆干燥后形成一层膜盖,膜盖的厚度为1.0~1.5cm。草浆地膜第二次覆膜时间在秋季地表土壤冻融交替时期,时间约为11月中下旬,再一次施用草浆覆膜。即以砂生槐植株为中心的半径50cm范围内,使用水桶或者液体喷浆机泼制备好的草浆,并均匀覆盖在地表面,待1~2天后草浆干燥后形成一层膜盖,膜盖的厚度为1.0~1.5cm。本发明技术效果申请人首次创造性的提出,在高原河谷地区采用草浆地膜覆盖的方法来提高该区域砂生槐的成活率。不但使得在高原河谷区的干旱荒芜地域内的土壤得到明显的改善,也使得在该地域内实现砂生槐的人工造林成为可能。具体实施方式2016年5月上旬在西藏林芝市多布村临近村庄的一阶滩地上,土地沙化严重,为砂砾石地,划定三块试验地,每块试验地面积300m2。砂生槐树苗来自人工培育的二年生营养钵钵苗,营养钵规格为8cm*8cm,植株高度12cm。在三块试验地上进行砂生槐定植,砂生槐定植株行距为100cm*250cm,栽植坑深度70cm,共计定植120株;定植后在栽植坑平均每株浇水3~4升。将第一块试验地设为样区1,在样区1上不进行草浆覆膜处理,定植后的砂生槐自然生长。以干燥的草或秸秆、以及风干腐木为基本原料,草或秸秆、风干腐木的重量比为40~50:1,经粉碎,过80~120目筛,得到原料粉;添加占原料粉质量0.01%的白糖和占原料粉质量0.1%的糊精,以及占原料粉质量0.1%的硫酸镁;将上述原料放入容器内,加水搅拌,水至没过粉状混合物即可,然后密封容器,在25~30℃下发酵15~20天即可得到粉状混合物浆液;将发酵好的粉状混合物浆液添加10倍体积的清水,并添加占原料粉质量0.1%的农用保水剂和占原料粉1%的尿素,以及添加占原料粉质量1%的硫酸镁;搅拌均匀,得到草浆地膜的浆料,备用。将第二块试验地设为样区2,将第三块试验地设为样区3,在上述定植完成后,对样区2和样区3进行草浆膜覆处理,待定植后的水渗下去,以砂生槐植株为中心的半径50cm范围内,使用水桶泼草浆,并均匀覆盖在地表面,待1~2天后草浆干燥后形成一层膜盖,膜盖的厚度为1.5cm。对于样区2,在进行定植时进行草浆覆膜以后就不再覆膜,自然生长。2016年11月中下旬,在样区3内再一次施用草浆地膜。以砂生槐植株为中心的半径50cm范围内,使用水桶泼草浆,并均匀覆盖在地表面,待1~2天后草浆干燥后形成一层膜盖,膜盖的厚度为1.0~1.5cm。2017年6月初开始统计返青后的沙生槐成活率,同时在三个样区内,使用土钻取20cm内土壤混合样,取样方法为“m”取样法,在每个样区内五点取样,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表1示出了三个样区的砂生槐的平均成活率,表2表示出了三个样区土壤平均含水量。表1砂生槐成活率样区123平均成活率%58.364.586.7从表1可以看出,不进行草浆覆膜处理的样区1内砂生槐的成活率较低,而仅在定植时进行草浆覆膜的样区2内砂生槐的成活率略有提高,在进行了两次草浆覆膜处理后的样区3内的砂生槐的成活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表2砂生槐种植区20cm土壤含水量样区12320cm土壤平均含水量%11.813.214.5从表1可以看出,不进行草浆覆膜处理的样区1内和在定植时进行草浆覆膜的样区2内砂生槐种植区内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二在进行了两次草浆覆膜处理后的样区3内砂生槐种植区内土壤水含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草浆地膜覆盖处理的沙生槐成活率为86.67%,而对照成活率为58.33%。说明草浆地膜覆盖措施保水效果较好,提高了沙生槐的成活率。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