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0979发布日期:2019-01-18 22:5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谷物联合收割机简称联合收割机,就是收割农作物的联合机,在50年代初被称作康拜因,是能够一次完成谷类作物的收割、脱粒、分离茎杆、清除杂余物等工序,从田间直接获取谷粒的农业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机中的主要装置之一就是脱粒分离装置,脱粒分离装置主要负责将农作物籽粒与茎秆分离。脱粒分离装置按脱粒元件分类主要包括纹杆滚筒式、钉齿滚筒式、弓齿滚筒式与叶轮式几类,其中使用纹杆滚筒式脱粒分离装置作业时,凹板间隙对脱粒效果具有很大影响,现有纹杆滚筒式脱粒分离装置的凹板间隙往往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节,可调性差,除凹板间隙不可调外,凹板上筛孔的大小也是固定的,因此对不同种类的稻麦进行脱粒时,由于其颗粒大小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脱粒分离装置,使用范围受限,此外,在脱粒分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因谷物分布不均而导致滚筒内堵塞的情况,对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稻麦脱粒分离过程中存在的凹板间隙不可调、筛孔大小固定、使用范围小与作物分布不均匀等难题,可以实现对稻麦进行自动化脱粒分离的功能,具有凹板间隙与筛孔大小可调节、使用范围广与作物分布均匀等优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包括一号安装板、二号安装板、转动电机、脱粒滚筒与凹板,所述一号安装板与二号安装板左右对称布置,一号安装板侧壁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轴与脱粒滚筒左端相连接,脱粒滚筒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二号安装板侧壁上,脱粒滚筒下端布置有凹板,凹板安装在一号安装板与二号安装板之间;其中:

所述脱粒滚筒包括筒体、安装筒、辅助筒、双向调节气缸、固定座、连接板、调节架、调节杆与脱粒工作架,筒体一端与转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筒体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二号安装板侧壁上,筒体为空心圆柱形结构,筒体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调节槽,筒体内壁上安装有安装筒,安装筒外侧设置有辅助筒,辅助筒安装在筒体内壁上,辅助筒与安装筒均为空心圆柱形结构,辅助筒左右两端均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辅助孔,辅助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安装筒侧壁中部开设有调节滑槽,安装筒左右两端均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位置与辅助孔位置一一对应,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安装筒中部通过固定座安装有双向调节气缸,双向调节气缸为左右可伸缩结构,双向调节气缸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侧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安装筒上的调节滑槽相连接,连接板为圆形结构,连接板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调节架,调节架位置与调节槽位置一一对应,调节架为左右对称结构,调节架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安装孔内,调节杆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辅助孔相连接,调节杆另一端与脱粒工作架相连接,脱粒工作架安装在筒体外壁上,且脱粒工作架中部位于调节槽内;在连接板的连接作用下,通过双向调节气缸的伸缩运动对调节架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达到对调节杆顶端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使得脱粒工作架与凹板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以便更好地完成脱粒工作,提高脱粒质量。

所述调节架包括固定板、伸缩板与调节齿条,固定板安装在安装筒侧壁上,固定板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伸缩板,伸缩板顶端安装有调节齿条;调节齿条在进行直线运动时,与其相啮合的调节杆会随之转动,从而改变调节杆与安装孔的相对位置,进而能够对脱粒工作架与凹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可调性好,适用于对大小颗粒不同的水稻、小麦等作物进行脱粒,保证脱粒质量。

所述调节杆包括杆体与凸齿,杆体为两端直径大,中间直径小的圆柱体结构,杆体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杆体中间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凸齿,凸齿与调节齿条相啮合;所述脱粒工作架包括推送架、升降板、脱粒板与挤压杆,推送架为倒t型结构,推送架底端安装在调节杆顶端,推送杆顶端安装有脱粒板,脱粒板外表面为圆弧面结构,脱粒板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挤压杆,脱粒板下侧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均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安装在筒体与脱粒板之间,升降板为上下可伸缩结构;

所述凹板包括第一凹板、第二凹板、连接架、连接支板、调节电动推杆、弧形齿条、旋转齿轮与旋转电机,第一凹板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且第一凹板与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之间均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第一凹板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板,第一凹板与第二凹板均为圆弧面结构,且第一凹板与第二凹板上均均匀设置有筛孔,第二凹板上端前后两侧均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架相连接,连接架安装在第一凹板上端,连接架外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连接支板,连接支板下端安装在第二凹板上,连接支板侧壁与调节电动推杆顶端相连接,调节电动推杆底端安装在连接架侧壁上,第一凹板左端侧壁上安装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上端啮合有旋转齿轮,旋转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侧壁上,旋转齿轮侧壁与旋转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旋转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侧壁上;当凹板与脱粒工作架之间的距离调节适当后,通过调节电动推杆的伸缩运动对第一凹板与第二凹板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筛孔未重叠部分能够允许脱粒后的谷粒掉落,之后将待脱粒的作物倒入,同时通过旋转电机、旋转齿轮与弧形齿条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凹板能够进行往复摆动,从而保证作物能够座凹板上均匀分布,而不会堆积在某一处造成堵塞,保证了脱粒分离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作时,在连接板的连接作用下,通过双向调节气缸的伸缩运动对调节架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达到对调节杆顶端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使得脱粒工作架与凹板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接着通过调节电动推杆的伸缩运动对第一凹板与第二凹板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筛孔未重叠部分能够允许脱粒后的谷粒掉落,之后将待脱粒的作物倒入,并启动转动电机,使得脱粒滚筒能够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在脱粒工作架与凹板的共同冲击作用下,谷粒能够与秸秆分离,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谷粒从筛孔中落下,秸秆则被吹出脱粒分离装置,在进行脱粒作业的同时,通过旋转电机、旋转齿轮与弧形齿条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凹板能够进行往复摆动,从而保证作物能够座凹板上均匀分布,而不会堆积在某一处造成堵塞,保证了脱粒分离工作的顺利进行,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稻麦脱粒分离过程中存在的凹板间隙不可调、筛孔大小固定、使用范围小与作物分布不均匀等难题,可以实现对稻麦进行自动化脱粒分离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稻麦脱粒分离过程中存在的凹板间隙不可调、筛孔大小固定、使用范围小与作物分布不均匀等难题,可以实现对稻麦进行自动化脱粒分离的功能,具有凹板间隙与筛孔大小可调节、使用范围广与作物分布均匀等优点;

2.本发明设置有脱粒滚筒,能够达到对调节杆顶端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使得脱粒工作架与凹板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以便更好地完成脱粒工作,提高脱粒质量;

3.本发明设置有凹板,通过对第一凹板与第二凹板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筛孔未重叠部分能够允许脱粒后的谷粒掉落,之后将待脱粒的作物倒入,同时通过旋转电机、旋转齿轮与弧形齿条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凹板能够进行往复摆动,从而保证作物能够座凹板上均匀分布,而不会堆积在某一处造成堵塞,保证了脱粒分离工作的顺利进行;

4.本发明设置有调节架,适用于对大小颗粒不同的水稻、小麦等作物进行脱粒,保证脱粒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脱粒滚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除双向调节气缸、固定座与连接板外);

图3是本发明脱粒滚筒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号安装板、二号安装板与凹板之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包括一号安装板1、二号安装板2、转动电机3、脱粒滚筒4与凹板5,所述一号安装板1与二号安装板2左右对称布置,一号安装板1侧壁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转动电机3,转动电机3输出轴与脱粒滚筒4左端相连接,脱粒滚筒4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二号安装板2侧壁上,脱粒滚筒4下端布置有凹板5,凹板5安装在一号安装板1与二号安装板2之间;其中:

所述脱粒滚筒4包括筒体41、安装筒42、辅助筒43、双向调节气缸44、固定座45、连接板46、调节架47、调节杆48与脱粒工作架49,筒体41一端与转动电机3输出轴相连接,筒体41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二号安装板2侧壁上,筒体41为空心圆柱形结构,筒体41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调节槽,筒体41内壁上安装有安装筒42,安装筒42外侧设置有辅助筒43,辅助筒43安装在筒体41内壁上,辅助筒43与安装筒42均为空心圆柱形结构,辅助筒43左右两端均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辅助孔,辅助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安装筒42侧壁中部开设有调节滑槽,安装筒42左右两端均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位置与辅助孔位置一一对应,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安装筒42中部通过固定座45安装有双向调节气缸44,双向调节气缸44为左右可伸缩结构,双向调节气缸44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板46,连接板46侧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安装筒42上的调节滑槽相连接,连接板46为圆形结构,连接板46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调节架47,调节架47位置与调节槽位置一一对应,调节架47为左右对称结构,调节架47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调节杆48,调节杆48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安装孔内,调节杆48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辅助孔相连接,调节杆48另一端与脱粒工作架49相连接,脱粒工作架49安装在筒体41外壁上,且脱粒工作架49中部位于调节槽内;在连接板46的连接作用下,通过双向调节气缸44的伸缩运动对调节架47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达到对调节杆48顶端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使得脱粒工作架49与凹板5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以便更好地完成脱粒工作,提高脱粒质量。

所述调节架47包括固定板471、伸缩板472与调节齿条473,固定板471安装在安装筒42侧壁上,固定板471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伸缩板472,伸缩板472顶端安装有调节齿条473;调节齿条473在进行直线运动时,与其相啮合的调节杆48会随之转动,从而改变调节杆48与安装孔的相对位置,进而能够对脱粒工作架49与凹板5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可调性好,适用于对大小颗粒不同的水稻、小麦等作物进行脱粒,保证脱粒质量。

所述调节杆48包括杆体481与凸齿482,杆体481为两端直径大,中间直径小的圆柱体结构,杆体481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杆体481中间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凸齿482,凸齿482与调节齿条473相啮合。

所述脱粒工作架49包括推送架491、升降板492、脱粒板493与挤压杆494,推送架491为倒t型结构,推送架491底端安装在调节杆48顶端,推送杆顶端安装有脱粒板493,脱粒板493外表面为圆弧面结构,脱粒板493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挤压杆494,脱粒板493下侧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均设置有升降板492,升降板492安装在筒体41与脱粒板493之间,升降板492为上下可伸缩结构。

所述凹板5包括第一凹板51、第二凹板52、连接架53、连接支板54、调节电动推杆55、弧形齿条56、旋转齿轮57与旋转电机58,第一凹板51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且第一凹板51与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之间均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第一凹板51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板52,第一凹板51与第二凹板52均为圆弧面结构,且第一凹板51与第二凹板52上均均匀设置有筛孔,第二凹板52上端前后两侧均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架53相连接,连接架53安装在第一凹板51上端,连接架53外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连接支板54,连接支板54下端安装在第二凹板52上,连接支板54侧壁与调节电动推杆55顶端相连接,调节电动推杆55底端安装在连接架53侧壁上,第一凹板51左端侧壁上安装有弧形齿条56,弧形齿条56上端啮合有旋转齿轮57,旋转齿轮57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侧壁上,旋转齿轮57侧壁与旋转电机58输出轴相连接,旋转电机58通过电机座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侧壁上;当凹板5与脱粒工作架49之间的距离调节适当后,通过调节电动推杆55的伸缩运动对第一凹板51与第二凹板52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筛孔未重叠部分能够允许脱粒后的谷粒掉落,之后将待脱粒的作物倒入,同时通过旋转电机58、旋转齿轮57与弧形齿条56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凹板51能够进行往复摆动,从而保证作物能够座凹板5上均匀分布,而不会堆积在某一处造成堵塞,保证了脱粒分离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作时,在连接板46的连接作用下,通过双向调节气缸44的伸缩运动对调节架47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达到对调节杆48顶端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使得脱粒工作架49与凹板5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接着通过调节电动推杆55的伸缩运动对第一凹板51与第二凹板52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筛孔未重叠部分能够允许脱粒后的谷粒掉落,之后将待脱粒的作物倒入,并启动转动电机3,使得脱粒滚筒4能够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在脱粒工作架49与凹板5的共同冲击作用下,谷粒能够与秸秆分离,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谷粒从筛孔中落下,秸秆则被吹出脱粒分离装置,在进行脱粒作业的同时,通过旋转电机58、旋转齿轮57与弧形齿条56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凹板51能够进行往复摆动,从而保证作物能够座凹板5上均匀分布,而不会堆积在某一处造成堵塞,保证了脱粒分离工作的顺利进行,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稻麦脱粒分离过程中存在的凹板5间隙不可调、筛孔大小固定、使用范围小与作物分布不均匀等难题,实现了对稻麦进行自动化脱粒分离的功能,达到了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