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源健康卫生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3351发布日期:2020-06-02 19:12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菊花为主要原料的植物源健康卫生香。



背景技术:

我国的制香业已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香类产品,如节日或佛事活动时使用的佛香,在平时清洁空气用的卫生香,及驱赶蚊虫用蚊香,主要原料为木粉、榆粉、炭粉和玉米芯粉等做燃烧剂和基体材料,并附加化学香精、着色剂、阻燃材料等化学制剂,化学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在燃烧中产生的气体,长时间的释放对人体极其有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植物源健康卫生香。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源健康卫生香,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菊花粉20-38%,菊花炭粉40-52%,淀粉5-9%,烧碱0-2%,余量为水;

所述菊花粉以万寿菊鲜花或提取乳酸及叶黄素后的万寿菊花渣或鲜菊花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压榨脱水、干燥、粉碎制得;所述菊花炭粉以万寿菊鲜花或提取乳酸及叶黄素后的万寿菊花渣或鲜菊花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压榨脱水、干燥、制成颗粒、炭化、粉碎制得。

优选的,菊花粉32-38%,菊花炭粉40-45%,淀粉7-9%,烧碱1.5-2%,水13-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菊花粉和菊花炭粉为主要原料,配以淀粉为黏结剂,用天然菊花香味代替了化学香精和其他香料,提高了香的品质。

可以利用万寿菊提取乳酸和叶黄素后的菊花为原料,是一种废物地再利用,比用鲜花直接制成的降低了成本。

采用生物发酵技术,保证了鲜花中的有效成份,香制品燃烧时发出自然的幽幽花香,可清洁空气,驱赶蚊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

实施例1

采摘鲜菊花或万寿菊花瓣或用提取乳酸和叶黄素后的万寿菊花渣作原料,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即将鲜花堆放在发酵池中,池底设筛网和排水道用以渗出发酵水,将鲜花压实、隔氧密封,在25-30℃温度下,发酵20天。然后压榨脱水、干燥、碎粉至100目即得菊花粉。或在制粒机中将菊花粉制成颗粒,在常规炭化炉炭化后粉碎至100目即得菊花炭粉。

取菊花粉32-38%,菊花炭粉40-45%,淀粉7-9%,烧碱1.5-2%,水13-15%。先将烧碱溶于水中,再将少量碱水溶液加入淀粉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剩余的溶液,边加热边搅拌,直至淀粉全部糊化胶状。将菊花粉、菊花炭粉搅拌均匀,再与调好的胶状糊化淀粉加入混合,充分搅拌即得成型的制香原料,在成型机中压模成型干燥,即制成本发明卫生香。

取菊花粉20-25%,菊花炭粉40-50%,淀粉7-9%,烧碱1.5-2%,轻体钙5-7%,磷光粉1%,水13-16%。先将烧碱溶于水中,再将少量碱水溶液加入淀粉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剩余的溶液,边加热边搅拌,直至淀粉全部糊化胶状。将菊花粉、菊花炭粉、轻体钙、磷光粉搅拌均匀,再与调好的胶状糊化淀粉加入混合,充分搅拌即得成型的制香原料,在成型机中压模成型干燥,即制成本发明佛香。

取菊花粉30%,菊花炭粉52%,淀粉5%,β-苯乙醇3%,水10%,先将少量水加入淀粉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再将余下水加入,搅拌混合分散均匀后加热,不断搅拌,直至淀粉全部糊化,将β-苯乙醇同糊化淀粉充分混合均匀,同时将菊花粉、菊花炭粉混合均匀,然后将两种物料混合,充分搅拌后,即得到黏稠膏状原料,在成型机中压模成型干燥,即得本发明蚊香。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源健康卫生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菊花粉20-38%,菊花炭粉40-52%,淀粉5-9%,烧碱0-2%,余量为水;所述菊花粉以万寿菊鲜花或提取乳酸及叶黄素后的万寿菊花渣或鲜菊花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压榨脱水、干燥、粉碎制得;所述菊花炭粉以万寿菊鲜花或提取乳酸及叶黄素后的万寿菊花渣或鲜菊花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压榨脱水、干燥、制成颗粒、炭化、粉碎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健康卫生香,其特征在于,菊花粉32-38%,菊花炭粉40-45%,淀粉7-9%,烧碱1.5-2%,水13-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健康卫生香,由下列原料组成:菊花粉,菊花炭粉,淀粉,烧碱和水。菊花粉及菊花炭粉是以万寿菊鲜花或提取乳酸及叶黄素后的万寿菊花渣或鲜菊花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压榨脱水、干燥、粉碎或制成颗粒后炭化制得。本发明采用菊花粉和菊花炭粉为主要原料,配以淀粉为黏结剂,可制得卫生香、佛香及蚊香。天然菊花香味代替了化学香精和其他香料,提高了香的品质,降低了成本。所得香制品燃烧时发出自然的幽幽花香,可清洁空气,驱赶蚊虫。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瑞玉
技术研发日:2018.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