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4808发布日期:2019-01-18 23:12阅读:1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梅花鹿(学名:cervusnippon)是一种中小型鹿,体长125至145厘米,尾长12至13厘米,肩高70至95厘米,体重70至100千克。毛色夏季为栗红色,有许多白斑,状似梅花;冬季为烟褐色,白斑不显著。颈部有鬣毛。雄性第二年起生角,每年增加一叉,五岁后分四叉止,长达30至66厘米,雌性无角。主要食物以草、水果、草本植物、树芽、树、农作物为食。种群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部、日本和中国。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近年来,西南地区如贵州省等地从辽宁、新疆引进梅花鹿进行饲养;但由于气候条件不适宜(主要影响为湿度较大),繁殖率和产鹿茸量都远不如原产地,另外产鹿茸量严重下降的淘汰梅花鹿难以育肥,产肉率低,导致经济效益较差;见于以上原因,培育适宜于西南地区当地气候条件的优秀的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因此,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培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迫在眉睫的摆在我们技术人员面前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培育的新品系的抗逆性强、耐粗饲、肉质好、产鹿茸高、产肉率高,还有体格更加健壮、繁殖率较高、早期生长发育快等特点,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如:不耐潮湿、抗逆性差、产鹿茸低、产肉低等。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标,该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它是以东北梅花鹿为母本与天山马鹿为父本,所培育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的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其中,前述的东北梅花鹿为贵州省普安县本土驯化的东北梅花鹿,前述的天山马鹿为贵州省普安县本土驯化的天山马鹿。

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普安县本土驯化的东北梅花鹿母本和天山马鹿父本进行鉴定和评估,在其中筛选出优秀东北梅花鹿母鹿和优秀天山马鹿公鹿,组建育种群;

步骤(2)在所述育种群中以东北梅花鹿优秀母鹿为母本,以天山马鹿优秀公鹿为父本进行二元杂交,得到f1代东马梅花鹿;

步骤(3)以f1代东马梅花鹿优秀母鹿为母本,以所述育种群中的东马梅花鹿优秀公鹿为父本进行级进杂交,得到f2代级进杂交子代;

步骤(4)将f1代梅花鹿中的优秀母鹿与f1代优秀公鹿进行横交,选择增重快、产鹿茸指标高的f1.1后代鹿作新品系培育筛选用;

步骤(5)将f2代级进杂交子代中的优秀母鹿与优秀公鹿进行横交,选择增重快、产鹿茸指标高的f2.2后代鹿作新品系培育筛选用;

步骤(6)以f2代级进杂交子代中的优秀母鹿为母本,以f1代梅花鹿中优秀公鹿为父本进行横交组合杂交,得到f1.2横交杂交子代;

步骤(7)以f1代级进杂交子代中的优秀母鹿为母本,以f2代梅花鹿中优秀公鹿为父本进行横交组合杂交,得到f2.1横交杂交子代;

步骤(8)将f1.2横交杂交子代中的优秀母鹿与优秀公鹿进行横交固定并多次选育,将f2.1横交杂交子代中的优秀母鹿与优秀公鹿进行横交固定并多次选育,分别选择各项指标高的后代鹿作新品系培育筛选用;

步骤(9)从f1.1后代鹿、f2.2后代鹿、f1.2后代鹿、f2.1后代鹿横交子代中选择各项指标最优秀的梅花鹿作为培育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的血统核心群。

为了提高杂交成功率,上述的一种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的培育方法系主要采用本交,结合人工授精的方法实施。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中,步骤(1)中本土梅花鹿优秀母鹿的选择标准是:体质健康、毛色棕黄花斑、眉清目秀、抗逆性较强、乳房发育良好,初生重2.5kg以上,断奶重12.5kg以上,六月龄重28.7kg以上,周岁重51.5kg以上,成年母鹿体重61㎏以上,体高76cm以上,体长83㎝以上,胸围85cm以上,产羔率在85%以上。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中,步骤(1)中高产鹿茸梅花鹿优秀公鹿的选择标准是:头短小、鼻梁隆起、耳大斜上立、颈长、躯干较长,四肢粗长,被毛棕黄花斑色、有光泽、体态雄壮、睾丸发育良好、抗逆性较强,初生重3kg以上,断奶重14.5kg以上,六月龄重31kg以上,周岁重55kg以上,成年公鹿体重73㎏以上,体高79cm以上,体长85㎝以上,胸围91cm以上。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中,从f1代中选择优秀公母鹿进行横交固定子代的标准选择是:a、母鹿被毛棕黄花斑色、体质健康、眉清目秀、抗逆性较强、乳房发育良好,初生重3.1kg以上,断奶重15.3kg以上,六月龄重30kg以上,周岁重55kg以上,成年体重65㎏以上,体高77.5cm以上,体长85㎝以上,胸围87cm以上,产羔率在87%以上;b、公鹿被毛棕黄花斑色、体质健康、体态雄壮、抗逆性较强、睾丸发育良好,初生重3.5kg以上,断奶重15.5kg以上,六月龄重33kg以上,周岁重57kg以上,成年公鹿体重76㎏以上,体高85cm以上,体长90㎝以上,胸围93cm以上。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鹿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中,从f2代级进杂交子代中选择优秀公母鹿进行横交固定子代的选择标准是:a、母鹿被毛棕黄花斑色、体质健康、眉清目秀、抗逆性较强、乳房发育良好,初生重3.3kg以上,断奶重16kg以上,六月龄重31kg以上,周岁重56kg以上,成年体重66㎏以上,体高78cm以上,体长86㎝以上,胸围87.5cm以上,产羔率在86%以上;b、公鹿被毛棕黄花斑色、体质健康、体态雄壮、抗逆性较强、睾丸发育良好,初生重3.7kg以上,断奶重16.5kg以上,六月龄重33.5kg以上,周岁重57.5kg以上,成年体重78㎏以上,体高86cm以上,体长91㎝以上,胸围93.5cm以上。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鹿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中,从f1.2横交杂交子代中选择优秀公母鹿进行横交固定子代的选择标准是:a、母鹿被毛棕黄花斑色、体质健康、眉清目秀、抗逆性较强、乳房发育良好,初生重3.6kg以上,断奶重17kg以上,六月龄重33kg以上,周岁重57.5kg以上,成年体重67.5㎏以上,体高79cm以上,体长87㎝以上,胸围89cm以上,产羔率在86%以上;b、公鹿被毛白色、体质健康、体态雄壮、抗逆性较强、睾丸发育良好,初生重3.9kg以上,断奶重18.5kg以上,六月龄重35kg以上,周岁重59kg以上,成年体重79.5㎏以上,体高87.5cm以上,体长92㎝以上,胸围95cm以上。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鹿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中,从f2.1横交杂交子代中选择优秀公母鹿进行横交固定子代的选择标准是:a、母鹿被毛棕黄花斑色、体质健康、眉清目秀、抗逆性较强、乳房发育良好,初生重3.61kg以上,断奶重17.3kg以上,六月龄重33.1kg以上,周岁重57.7kg以上,成年体重67.7㎏以上,体高79.3cm以上,体长87.1㎝以上,胸围89c.3m以上,产羔率在86%以上;b、公鹿被毛棕黄色、体质健康、体态雄壮、抗逆性较强、睾丸发育良好,初生重3.93kg以上,断奶重18.7kg以上,六月龄重35.3kg以上,周岁重59.1kg以上,成年体重79.7㎏以上,体高87.7cm以上,体长92.1㎝以上,胸围95.3cm以上。

本发明中引入的贵州省普安区域本土驯化的东北梅花鹿原产于东北一带及新疆都有分布,具有性情温驯、繁殖力强、繁殖率高、体格大等优点,天山马鹿成年公鹿平均体重约73㎏,体高79cm,体长85㎝,胸围91㎝以上;由于本发明培育方法通过引入贵州省普安区域本土驯化的天山梅花鹿繁殖率高、产肉率高、抗逆性强的优秀基因,使培育成的一种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除具有天山梅花鹿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特点外,还具有体格健壮、繁殖率较高、早期生长发育快、产肉率高等优点。该新品系与东北梅花鹿相比。该新品系抗逆性很强,生长发育快,体格健壮,成年公鹿体重达80.5㎏以上,母鹿体重达68.3㎏以上,产肉率提高5.1%以上,产羔率在86%以上,肉质好,且体格健壮、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适合于舍饲、半舍饲和全放牧生产,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描述。本发明设计的思想或同类物质的简单替代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方法中所涉及配料或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商业途径可获得。相关实验方法中如无特殊说明的均为本技术领域现有常规方法。其中的数值或数值比例,如无标注,均指质量数值或质量比例。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总体思路是以贵州省普安区域本土驯化的东北梅花鹿母鹿为母本,与贵州省普安区域本土驯化的天山马鹿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代鹿;f1代鹿东马梅花鹿再与普安本土驯化的天山梅花鹿进行级进杂交,得到f2级进杂交子代;将f2代级进杂交子代母鹿与f1代天山梅花鹿公鹿进行杂交,得到f1.2横交子代;将f1代级进杂交子代母鹿与f2代天山梅花鹿公鹿进行杂交,得到f2.1横交子代f1、f2、f3、f1.2、f2.1分别进行横交固定,根据各代的特点,选择培育出各项指标较为理想的新品系,即得一种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种)。具体来讲,这种培育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普安县本土驯化的东北梅花鹿母本和天山马鹿父本进行鉴定和评估,在其中筛选出优秀东北梅花鹿母鹿和优秀天山马鹿公鹿,组建育种群;

步骤(2)在所述育种群中以东北梅花鹿优秀母鹿为母本,以天山马鹿优秀公鹿为父本进行二元杂交,得到f1代东马梅花鹿;

步骤(3)以f1代东马梅花鹿优秀母鹿为母本,以所述育种群中的东马梅花鹿优秀公鹿为父本进行级进杂交,得到f2代级进杂交子代;

步骤(4)将f1代梅花鹿中的优秀母鹿与f1代优秀公鹿进行横交,选择增重快、产鹿茸指标高的f1.1后代鹿作新品系培育筛选用;

步骤(5)将f2代级进杂交子代中的优秀母鹿与优秀公鹿进行横交,选择增重快、产鹿茸指标高的f2.2后代鹿作新品系培育筛选用;

步骤(6)以f2代级进杂交子代中的优秀母鹿为母本,以f1代梅花鹿中优秀公鹿为父本进行横交组合杂交,得到f1.2横交杂交子代;

步骤(7)以f1代级进杂交子代中的优秀母鹿为母本,以f2代梅花鹿中优秀公鹿为父本进行横交组合杂交,得到f2.1横交杂交子代;

步骤(8)将f1.2横交杂交子代中的优秀母鹿与优秀公鹿进行横交固定并多次选育,将f2.1横交杂交子代中的优秀母鹿与优秀公鹿进行横交固定并多次选育,分别选择各项指标高的后代鹿作新品系培育筛选用;

步骤(9)从f1.1后代鹿、f2.2后代鹿、f1.2后代鹿、f2.1后代鹿横交子代横交子代中选择各项指标最优秀的梅花鹿作为培育茸肉兼用型梅花鹿新品系的血统核心群。

根据以上步骤得到的新品系,进行进一步的优选,具体做法可应用个体表型选择法进行,将f1、f2、f1.2、f2.1代杂交鹿进行交叉横交固定,严格核心群种鹿的形状及各项指标的准入门槛,根据杂交各阶段的鹿的各项指标,选择出最佳的混血比例,也即是从f1、f2、f3、f1.2、f2.1中选择各项指标最优的作为培育新品系血统的核心群。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