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除植物飞絮飞毛的药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8286发布日期:2019-03-22 20:41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飞絮飞毛疏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除植物飞絮飞毛的药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杨柳等植物飞絮是杨树、柳树等植物种子的附属物,随风飞舞而起帮助种子传播扩散的作用,从而造成飞絮污染。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飞絮容易裹挟污染物颗粒、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与市民皮肤接触后,容易引起不适甚至炎症,导致过敏人群皮肤过敏;同时飞絮易被吸入鼻孔,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对市民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二是飞絮经常堵塞汽车水箱散热片致使开锅熄火,也会遮挡行人和车辆视线,对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影响。三是飞絮接触明火极易导致火灾,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因而,杨柳等植物飞絮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各界对治理杨柳飞絮的呼声很高。

悬铃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行道树种,在北方也有被广泛种植,其树大荫浓,株形挺拔,但是每年到了悬铃木的落果期,会散播出大量的果毛,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据统计,10年生、胸径10cm的悬铃木平均每株树可结200-400个球果,而每个球果可产生约200-500万根果毛,因此悬铃木季节性的果毛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城市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可以防治杨树、柳树、悬铃木等植物飞絮飞毛的药剂或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杨树、柳树、悬铃木等植物花芽生长发育的疏除植物飞絮飞毛的药剂。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疏除植物飞絮飞毛的药剂,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药: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疏果剂∶除草剂为(1-10)∶(1-10)∶(5-100),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氯吡苯脲、6-苄基腺嘌呤、多效唑、烯效唑、2,4-二氯苯氧乙酸、三碘苯甲酸、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放线菌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植物疏果剂包括吲熟酯及氯苯胺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除草剂包括磺酰脲类除草剂、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及三唑并嘧啶类除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氯吡苯脲(3-氯氨基甲酸异丙基酯)是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物活性却较6-苄氨基嘌呤高10-100倍,广泛用于农业,园艺和果树,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扩大伸长。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与氯吡苯脲(1-(2-氯-4-吡啶)-3-苯基脲)属于同类效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1-萘基乙酸),应用于花卉生产中,不仅可促进花卉生长,控制株型,诱导开花结果,防花病、防脱落,还能显著地提高种植效益。多效唑((2rs,3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3-醇)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烯效唑((e)-(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2,4-三唑-1-基)戊-1-烯-3-醇)属广谱性、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控制营养生长,抑制细胞伸长、缩短节间、矮化植株,促进侧芽生长和花芽形成,增进抗逆性的作用,其活性较多效唑高6-10倍,但其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仅为多效唑的1/10。2,4-二氯苯氧乙酸是代表性的合成植物生长素(auxin),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简称2,4-d。三碘苯甲酸、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放线菌酮(3-[2-(3,5-二甲基-2-氧代环己基)-2-羟乙基]戊二酰亚胺)均属于抗生长素,阻碍植物体内生长素自上而下的极性运输,易被植物吸收,能在茎中运输,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使植物矮化,促进侧芽和分蘖生长。吲熟酯(乙基-5-氯-1氢-3-吲哚基乙酸)、氯苯胺灵(3-氯氨基甲酸异丙基酯)均为蔬果剂,属于生长素抑制类物质,通过抑制植物器官的生长来获得期望效果。磺酰脲类除草剂、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及三唑并嘧啶类除草剂皆属于als抑制剂,als抑制剂通过抑制als酶(acetolactatesynthetase)而破坏植物体内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合成,由于这一靶标不涉及人和动物,因此这种除草剂对人和动物十分安全。als酶也称乙酰羟酸合成酶(acetohydroxyacidsynthetase,ahas),是支链氨基酸合成中的一个关键酶;在缬氨酸和亮氨酸的合成中催化二分子丙酮酸生成乙酰乳酸和二氧化碳,在异亮氨酸的合成中催化一分子丙酮酸与一分子丁酮酸生成2-乙醛基-2-羟基丁酸和二氧化碳;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田间实际应用已经证明它是一种重要的除草剂作用靶标;若als酶活性受到抑制,将造成支链氨基酸合成受阻,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及植物生长;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花器官比植物体的营养器官需要更多的als活性,即花器官对于低剂量的als抑制剂更加的敏感,因此该类型的药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只对植物的花器官有作用,对植物的正常营养生长不会产生药害。综上,原药中的各组分均是对植物飞絮具有疏除效果的药剂,加之助剂复配后形成本发明的药剂,实现对植物飞絮飞毛疏除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磺酰脲类除草剂包括3-(4,6-二甲氧基嘧啶-2-基)-1-(2-甲氧基甲酰基苄基)磺酰脲,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基)噻吩-2-羧酸,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甲基)氨基甲酸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2-(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基)-n,n-二甲基烟酰胺,5-(4,6-二甲基氧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1-甲基吡唑-4-甲酸乙酯,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3-(3-三氟甲基-2-吡啶磺酰)脲,1-(4,6-二甲氧嘧啶-2-基)-3-(3-乙基硫基-2-吡啶基硫基)脲,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碳基氨基磺酰基)-a-(甲磺酰胺基)对甲基苯甲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结构式为

其中,r可以为cl、cooh、co2ch3、so2ch2ch3、ch2cf3、cf3、och2cl、och3、och2cf3、no2、och2ch3、o(ch2)2och3、o(ch2)2c1、cooc2h5、con(ch3)2;x可以为ch3、cl、och3、chof2、nhch3、n(ch3)2、cf3、sch3;y可以为och3、ch3、cl、chof2、oc2h5、och2cf3。通过抑制als酶(acetolactatesynthetase)而破坏植物体内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合成,由于这一靶标不涉及人和动物,因此这种除草剂对人和动物十分安全。尚未发现有将其应用于对植物飞絮飞毛的疏除方面的研究。

作为优选,所述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为2-[4,5-二氢-4-甲基-4-(1-甲基乙基)-5-氧代-1h-咪唑-2-基]-5-乙基-3-吡啶羧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结构式:

其中,a为-cooh,x为n,r1和r2分别为甲基和异丙基。2-[4,5-二氢-4-甲基-4-(1-甲基乙基)-5-氧代-1h-咪唑-2-基]-5-乙基-3-吡啶羧酸,又名咪唑乙烟酸(imazethapyr),属于咪唑啉酮类高效除草剂,通过抑制als酶而起作用,杂草根和叶吸收,在植株体内传导,使杂草停止生长而后枯死。尚未发现有对植物飞絮飞毛的疏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三唑并嘧啶类除草剂为2′,6′-二氟-5-甲氧基-8-氟[1,2,4]三唑[1,5-c]嘧啶-2-磺酰苯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2′,6′-二氟-5-甲氧基-8-氟[1,2,4]三唑[1,5-c]嘧啶-2-磺酰苯胺又名双氟磺草胺(florasulam),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可以传导至杂草全株,因而杀草彻底,不会复发。双氟磺草胺杀草谱广,可防除麦田大多数阔叶杂草,包括猪殃殃(茜草科)、麦家公(紫草科)等难防杂草,并对麦田中最难防除的泽漆(大戟科)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尚未发现有对植物飞絮飞毛的疏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药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水剂、水乳剂或乳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药剂制成各种剂型,可根据不同施药场合和环境,选择不同剂型,使用范围更广,适用性更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疏除植物飞絮飞毛的药剂在植物飞絮飞毛疏除中的应用,从而可以对柳树、杨树、悬铃木等植物的飞絮进行疏除,使植物果实不能正常发育而脱落,达到疏除防治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疏除植物飞絮飞毛的药剂在植物飞絮飞毛疏除中的应用,通过喷雾方式将药剂喷射在植物的叶片上,喷射时间为自植物进入现蕾期或花序膨大期开始至植物进入初花期或花序开始伸长后停止施药,按叶面喷施0.2g/l-20g/l施药1-2次,施药间隔小于15天;其中,0.2g/l-20g/l为药剂稀释后的喷雾液浓度。

作为优选,通过注射方式将药剂按0.1g/cm-5g/cm胸径的注射浓度,注入植物的树干内,施药时间为自植物进入现蕾期或花序膨大期开始至植物进入初花期或花序开始伸长后为止,施药1-2次,施药间隔小于15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喷雾或注射的方式对待疏除飞絮飞毛的植物进入现蕾期或花序膨大期开始至植物进入初花期或花序开始伸长后为止,使植物果实不能正常发育而脱落,防治效果好且对植物自身生长安全无害。施药操作简单,便于基层绿化工人掌握和实施,从而便于大规模推广和使用。

本发明中的疏除植物飞絮飞毛的药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植物花芽发育来抑制飞絮飞毛或果毛形成的目的,因此在杨柳树的花芽进入花序膨大期花芽膨大期开始至植物进入花序开始伸长后为止施用本发明的药剂,已达到目的。在杨柳树、悬铃木等植物进入花序膨大期或现蕾期将本发明的药剂注射至树干内或喷射到叶片上,药剂随植物蒸腾作用及叶片吸收作用扩散至树木各部分,抑制其花芽发育,使果实败育或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落花落果降低了飞絮飞毛或果毛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抑制植物花芽的发育,使果实败育或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落花落果,将飞絮飞毛或果毛治理时期控制于花芽发育期,从根本上解决飞絮飞毛问题;

(2)本发明的药剂各组分均对植物生长有利无害,仅是对花芽发育有抑制作用;在抑制花芽发育的同时,可相对降低植物生殖器官生长方面的营养消耗,使更多的养分用于植物生长,从而使植物长势更佳;

(3)配制为不同剂型,施药方法简单,便于绿化人员掌握和实施;

(4)药剂防治飞絮飞毛效果明显,当喷施浓度大于2g/l后,防治率均在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药剂,均可辅助以助剂,按照重量百分含量为原药5-25%,溶剂10-30%,乳化剂1-15%,分散剂1-15%,润湿剂1-8%,载体补足至100%的配比,制作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水剂、水乳剂或乳油等剂型,其中,溶剂选自乙醇、甲醇、甲苯、二甲苯、丙酮、乙腈、乙酸乙酯、环已酮等;乳化剂选自农乳系列(十二烷基苯磺酸钙)、n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el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aeo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酸钠和苯乙烯-马来酸酐等;分散剂选自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类等;润湿剂选自苯枯粉、皂角粉、sopa(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230,235,270)、洗衣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载体选自硅藻土、陶土、凹凸棒土、高岭土、活性白土、轻质碳酸钙、白炭黑等。将本发明的药剂辅助以不同助剂、溶剂制作为不同剂型的方法,为常规技术手段,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以本发明较具代表性的可湿性粉剂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将6-苄基腺嘌呤、吲熟酯、2-(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基)-n,n-二甲基烟酰胺按1∶2∶3的比例,辅助以与原药总量(质量)等质量的75%乙醇,原药总量8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原药总量130%的硅藻土,原药总量70%的六偏磷酸钠和原药总量3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粉碎得到可湿性粉剂的药剂a。

实施例2

将氯吡苯脲、氯苯胺灵、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甲基)氨基甲酸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按1∶1∶5的比例,辅助以与原药总量(质量)等质量的75%乙醇,原药总量8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原药总量130%的硅藻土,原药总量70%的六偏磷酸钠和原药总量3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粉碎得到可湿性粉剂的药剂b。

实施例3

将萘乙酸、吲熟酯、2-[4,5-二氢-4-甲基-4-(1-甲基乙基)-5-氧代-1h-咪唑-2-基]-5-乙基-3-吡啶羧酸按1∶1∶10的比例,辅助以与原药总量(质量)等质量的75%乙醇,原药总量8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原药总量130%的硅藻土,原药总量70%的六偏磷酸钠和原药总量3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粉碎得到可湿性粉剂的药剂c。

实施例4

将烯效唑、吲熟酯、3-(4,6-二甲氧基嘧啶-2-基)-1-(2-甲氧基甲酰基苄基)磺酰脲按2∶1∶5的比例,辅助以与原药总量(质量)等质量的75%乙醇,原药总量8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原药总量130%的硅藻土,原药总量70%的六偏磷酸钠和原药总量3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粉碎得到可湿性粉剂的药剂d。

实施例5

将多效唑、氯苯胺灵、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基)噻吩-2-羧酸按10∶1∶5的比例,辅助以与原药总量(质量)等质量的75%乙醇,原药总量8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原药总量130%的硅藻土,原药总量70%的六偏磷酸钠和原药总量3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粉碎得到可湿性粉剂的药剂e。

实施例6

将2,4-二氯苯氧乙酸、2′,6′-二氟-5-甲氧基-8-氟[1,2,4]三唑[1,5-c]嘧啶-2-磺酰苯胺按1∶1∶15的比例,辅助以与原药总量(质量)等质量的75%乙醇,原药总量8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原药总量130%的硅藻土,原药总量70%的六偏磷酸钠和原药总量3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粉碎得到可湿性粉剂的药剂f。

实施例7

将三碘苯甲酸、吲熟酯、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3-(3-三氟甲基-2-吡啶磺酰)脲、1-(4,6-二甲氧嘧啶-2-基)-3-(3-乙基硫基-2-吡啶基硫基)脲,按1∶1∶50的比例,辅助以与原药总量(质量)等质量的75%乙醇,原药总量8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原药总量130%的硅藻土,原药总量70%的六偏磷酸钠和原药总量3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粉碎得到可湿性粉剂的药剂g。

实施例8

将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吲熟酯、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碳基氨基磺酰基)-a-(甲磺酰胺基)对甲基苯甲酸甲酯,按3∶1∶10的比例,辅助以与原药总量(质量)等质量的75%乙醇,原药总量8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原药总量130%的硅藻土,原药总量70%的六偏磷酸钠和原药总量3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粉碎得到可湿性粉剂的药剂h。

实施例9

将放线菌酮、氯吡苯脲、5-(4,6-二甲基氧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1-甲基吡唑-4-甲酸乙酯,按5∶10∶100的比例,辅助以与原药总量(质量)等质量的75%乙醇,原药总量8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原药总量130%的硅藻土,原药总量70%的六偏磷酸钠和原药总量3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粉碎得到可湿性粉剂的药剂h。

实施例10

将放线菌酮、氯吡苯脲、1-(4,6-二甲氧嘧啶-2-基)-3-(3-乙基硫基-2-吡啶基硫基)脲,按5∶3∶10的比例,辅助以与原药总量(质量)等质量的75%乙醇,原药总量8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原药总量130%的硅藻土,原药总量70%的六偏磷酸钠和原药总量3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粉碎得到可湿性粉剂的药剂i。

试验例1

试验树种为北京市北小河公园的毛白杨,于2017年3月23日用喷雾方式将实施例1制备的药剂a稀释为喷雾液浓度为0.2g/l-20g/l的喷雾剂量,喷施于毛白杨雌株的叶片上,喷施时将药剂均匀喷施于叶片正反面喷施均匀,直至叶片湿润。于2017年4月12日毛白杨处于盛花期时再施药一次。对照(即无施药的毛白杨)和试验毛白杨的上中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随机重复三次均取长约30cm的12根枝条得到三组,调查对照和试验毛白杨每根枝条上的芽数和花序上果实败育和未败育的数量,计算每根枝条花序上果实败育和未败育的数量,并以药剂对毛白杨雌株花序上果实败育的防治率作为飞絮防治率,试验结果见表1。

飞絮防治率=(对照树平均每枝未果实败育数/果实总数-试验树平均每枝未果实败育数/果实总数)/对照树平均每枝未果实败育数/果实总数*100%

表1药剂a对毛白杨飞絮飞毛的防治结果

由表1的防治结果数据可见,药剂a对毛白杨飞絮飞毛的防治效果良好,按照0.2g/l-20g/l的喷雾浓度施药至毛白杨叶片,对毛白杨飞絮的抑制率可以达到57.32%-98.25%。同时可以看出,随着喷雾浓度的提高药剂a对毛白杨飞絮的抑制率也有显著的提高。

试验例2

试验树种为北京市北小河公园的毛白杨,于2017年3月20日按照注射方式,将实施例2的药剂b,按表2所示胸径的剂量通过0.11-0.55mpa高压注射器(也可以是插瓶或吊瓶)对馒头柳进行树干注射一次。于2017年4月上旬馒头柳处于盛花期时施药一次,两次施药间隔小于15天。在对照(无注射操作的馒头柳)和试验植株的上中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重复三次均随机取长约30cm的12根枝条得到三组,调查对照和试验毛白杨每根枝条上的芽数和花序上果实败育和未败育的数量,计算每根枝条的花序上果实败育和未败育的数量,并以药剂对毛白杨雌株花序上果实败育。

由于本发明的药剂注射使用时是按胸径大小确定用药量,对于不同胸径的杨柳树,其单位用药量(即每cm胸径的用药量)只要确定,效果是相对一致的,所以不必区分不同胸径柳树的用药效果。以下以胸径为25cm的馒头柳为例,进行施药检测,具体防治结果见表2。

表2药剂b对馒头柳飞絮飞毛的防治效果

由表2数据可见,药剂b对馒头柳飞絮的防治效果良好。按照0.1g/cm-5g/cm的注射剂量将药剂b注入馒头柳,对馒头柳的飞絮飞毛的抑制率达到59.38%-95.67%。同时可以看出,随着注射剂量的提高药剂b对馒头柳飞絮的抑制率也有显著的提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