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78261发布日期:2019-03-22 20:4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大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以东北最著名,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2018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778万公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抗麦草畏转基因大豆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瑞士先正达公司和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等跨国公司于本世纪初推出的具有抗除草剂麦草畏性能的转基因大豆。因其可直接撒施除草剂麦草畏,不会对大豆产生伤害,而大幅度降低了种植户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麦草畏属安息香酸类除草剂,具有选择性和内吸传导作用的苗后生长素类除草剂,其持效期长,主要用于谷物、玉米、高粱、甘蔗、牧场和非农田作物等的杂草防除。对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有显著防除效果。麦草畏用于苗后喷雾,药剂能很快被杂草的叶、茎、根吸收,通过韧皮部向上、下传导,多集中在分生组织及代谢活动旺盛的部位,阻碍植物激素的正常活动,从而使其死亡。禾本科植物吸收药剂后能很快的进行代谢分解使之失效,故表现较强的抗药性。对小麦、玉米、谷子、水稻等禾本科作物比较安全,麦草畏在土壤中经微生物较快分解后消失,用后一般24小时阔叶杂草既会出现畸形卷曲症状,15~20天死亡。氯酯磺草胺是磺酰胺类选择性除草剂,纯品外观为白色固体。用于大豆田茎叶喷雾,防除阔叶杂草。经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对春大豆田阔叶杂草鸭跖草、红蓼、豚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苦菜、苣荬菜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杂草叶片、根吸收,累积在生长点,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yllactatesynthetase,als),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使杂草停止生长而死亡。农药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雾滴的漂移和活性成分在叶片上的二次挥发。漂移是指雾滴被喷雾器洒落至到达作物叶片的过程中,由于农药的雾滴过细、太轻而方向发生偏移,未能落在目标作物上。二次挥发是指农药雾滴在落在作物叶片表面之后,活性成分未被杂草吸收就挥发进入空气中。这些问题导致农药在使用过程中,活性成分的利用率低,农户不得不提高使用量而变相增加用药成本。同时,漂移和挥发进入空气的活性成分容易对周边的作物产生药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cn106719731a公开了一种含氯酯磺草胺的大豆田苗后除草组合物,所述除草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氟磺胺草醚、氯酯磺草胺和烯草酮,所述氟磺胺草醚、氯酯磺草胺和烯草酮的重量比为0.1-80:0.1-80:0.1-80。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相对于单独使用氯酯磺草胺的除草效果明显曾强,但仍存在着施药用量大,速效性差的问题,当其施药量为80ml/亩时,施药后10天的株防效仅为75.6%。cn1398266a公开了一种含有氯酯磺草胺和甲氧咪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其活性成分为氯酯磺草胺和甲氧咪草烟,所述氯酯磺草胺和甲氧咪草烟的重量比为4:0.2-20,氯酯磺草胺和甲氧咪草烟的重量占除草组合物总重量的20-60%,所述除草组合物相对于单纯氯酯磺草胺的除草性能明显提升,但仍然存在着氯酯磺草胺和甲氧咪草烟间协同增效效果不明显,施药用量大,单次施药量中活性成分的含量>75g/公顷,施药后持效期短的问题。cn104351216a公开了一种包括有氯酯磺草胺与烯草酮两种活性成分的混合除草剂,以及该种混合除草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种混合除草剂中氯酯磺草胺与烯草酮的质量比为5-60:1-25,氯酯磺草胺与烯草酮总质量在除草剂中质量百分比为6-75%,此方案存在着施药后持效期短的问题,施药20天时的株防效为93%,而施药后40天的株防效降低为83%。上述方案虽然提供了一些除草组合物的组成,但仍然存在着施药量大,速效性差及施药后持效期短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施药量小、速效性好、施药后持效期长的除草组合物仍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所述除草组合物包括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两种活性成分和挥发抑制剂,所述挥发抑制剂由脂肪醇、油脂类和聚氧乙烯醚类组成,所述活性成分和挥发抑制剂间的协同增效使所得除草组合物的速效性明显变好,当其施药量为60g活性成分/公顷时,所述除草组合物在施药后7天的株防效最高可达93.9%,且其可保持杂草的防治效果达45天以上,当其施药量为60g活性成分/公顷时,其45天时株防效最高可达100%。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草组合物,所述除草组合物包括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两种活性成分和挥发抑制剂,所述挥发抑制剂由脂肪醇、油脂类和聚氧乙烯醚类组成。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中的麦草畏与氯酯磺草胺间的协同增效,可以显著改善除草组合物的性能。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均属于内吸性选择性除草组合物,用于防除阔叶类杂草,但是作用机理不同,氯酯磺草胺是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synthase,als),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使杂草停止生长而死亡;麦草畏是阻碍植物激素的正常活动,从而使其死亡,田间试验表明将两者进行复配,能够显著提高对大豆田的阔叶草防效。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间的协同增效使得所得除草组合物中氯酯磺草胺的用量相对于单纯使用氯酯磺草胺明显减少,且加入挥发抑制剂后,有效减少除草组合物在喷雾过程中小雾滴的产生,增加雾滴粒径而使其快速下落至目标作物,之后在叶片形成保湿膜,保证活性成分被充分吸收,提高了活性成分的利用率,使得达到相同的株防效所需的氯酯磺草胺的使用量减少了30-60%(示例性的包括30%、40%、50%或60%等),且活性成分与挥发抑制剂间的协同增效使得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的速效性好,当其施药量为60g活性成分/公顷,所述除草组合物在施药后7天的株防效最高可达93.9%,且其可保持杂草的防治效果达45天以上,当其施药量为60g活性成分/公顷时,其45天时株防效最高可达100%,本发明通过使用挥发抑制剂,使得活性成分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减少二次挥发带来的危害。本发明所述挥发抑制剂中脂肪醇是挥发抑制剂中的亲水组分,发挥吸水、保湿以及铺展成膜的关键主体;油脂类是疏水组分,发挥隔绝空气以及一定的溶解蜡质层的作用,使膜和空气界面减少分子交换,而膜和叶片界面快速融合和吸收;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发挥乳化作用,使抑制剂体系中亲水组分和疏水组分实现乳化平衡,保持其储存稳定性以及除草组合物入水稀释后能快速成膜,所述脂肪醇、油脂类和聚氧乙烯醚类间的协同增效使得所述挥发抑制剂发挥抑制挥发和增强杂草对活性成分吸收的作用。本发明所述挥发抑制剂的在施药后24h的挥发抑制率为20-40%(示例性的包括20%、25%、30%、35%或40%等),向除草组合物中加入挥发抑制剂可有效减少使用过程中漂移和二次挥发现象,增加除草组合物活性成分的利用率。优选地,所述脂肪醇、油脂类和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为(4-8):(1-5):1,例如4:5:1、5:4:1、6:3:1、7:2:1或8:1:1等,优选为(6-8):(1-3):1,进一步优选为7:2:1。本发明所述挥发抑制剂的组分间采用所述比例关系时,各组分间的协同增效作用更加明显,可以起到更好的抑制挥发和促进活性成分吸收的作用。优选地,所述脂肪醇包括丙醇、丁醇、十二醇、十三醇、十四醇、十五醇、十六醇、十七醇、十八醇、十九醇、二十醇、二十二醇或二十四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丙醇和十二醇的混合物,十四醇和十七醇的混合物、十九醇和二十醇的混合物或二十二醇和二十四醇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油脂类包括大豆油及其酯类化合物、玉米油及其酯类化合物、花生油及其酯类化合物、棕榈油及其酯类化合物或油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大豆油和其酯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玉米油和大豆油的混合物、花生油和棕榈油的混合物或油酸甲酯和玉米油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聚氧乙烯醚类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或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和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除草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0%,例如1%、5%、10%、20%、30%、40%、50%、60%、70%或80%等;优选为5-70%。优选地,所述除草组合物中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的质量比为(0.01-200):1,例如0.01:1、0.1:1、1:1、10:1、50:1、100:1或200:1等,优选为(0.1-100):1,进一步优选为(0.5-50):1。优选地,所述除草组合物中挥发抑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8%,例如0.1%、0.5%、1%、1.5%、2%、2.5%、3%、3.5%、4%、4.5%、5%、6%或8%等,优选为0.1-5%,进一步优选为0.5-2%。优选地,所述麦草畏包括麦草畏钠盐、麦草畏二甲胺盐或麦草畏二甘醇胺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麦草畏钠盐和麦草畏二甲胺盐的混合物、麦草畏钠盐和麦草畏二甘醇胺盐的混合物或麦草畏钠盐、麦草畏二甲胺盐和麦草畏二甘醇胺盐的混合物。本发明所述麦草畏指含有麦草畏基团的组分。优选地,所述除草组合物还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乳化剂、粘结剂、稳定剂、消泡剂、防冻剂、防腐剂、溶剂、成囊剂、警戒色或填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润湿剂和分散剂的混合物、崩解剂和乳化剂的混合、粘结剂和稳定剂的混合物、消泡剂和防冻剂的混合物、防腐剂和溶剂的混合物或成囊剂、警戒色和填料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微囊悬浮剂,优选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湿性粉剂,所述可湿性粉剂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除草组合物。优选地,所述可湿性粉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以可湿性粉剂的质量为100%计,其中麦草畏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80%,例如1.5%、5%、10%、20%、30%、40%、50%、60%、70%、78.4%或80%等,氯酯磺草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6-30%,例如1.6%、5%、10%、15%、20%、25%或30%等,挥发抑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0%,例如0.5%、1%、1.5%或2%等,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5%,例如1%、5%、10%、15%、20%或25%等,ph调节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例如0%、1%、3%、5%、7%或10%等,其余为载体。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胺烷氧基化物、茶皂素、椰子油酰胺化合物、有机硅、木质素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十二烷基萘磺酸盐、二丁基萘磺酸盐、聚羧酸盐、萘磺酸盐、亚甲基双萘磺酸盐或聚丙烯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苄基酚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糖苷的混合物、胺烷氧基化物和茶皂素的混合物、椰子油酰胺化合物和有机硅的混合物、木质素磺酸盐和十二烷基硫酸盐的混合物、十二烷基萘磺酸盐和二丁基萘磺酸盐的混合物、聚羧酸盐和萘磺酸盐的混合物或亚甲基双萘磺酸盐和聚丙烯酸盐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包括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柠檬酸或酒石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氢钠的混合物、柠檬酸和酒石酸的混合物或磷酸二氢钠和柠檬酸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载体包括硫酸铵、硫酸钾、硫酸钠、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碳酸氢铵、碳酸氢钾、碳酸氢钠、碳酸铵、碳酸钾、碳酸钠、可溶性淀粉、乳糖、葡萄糖、焦磷酸钠、磷酸三钠、尿素、玉米淀粉、膨润土、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珍珠陶土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硫酸铵和硫酸钾的混合物、硫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钾的混合物、碳酸氢钠和碳酸铵的混合物、碳酸钾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可溶性淀粉和乳糖的混合物、葡萄糖和焦磷酸钠的混合物、磷酸三钠和尿素的混合物、玉米淀粉和膨润土的混合物、硅藻土和高岭土的混合物、或白炭黑、珍珠陶土和轻质碳酸钙的混合物等。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分散粒剂,所述水分散粒剂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除草组合物。优选地,所述水分散粒剂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以下组分:以水分散粒剂的质量为100%计,所述水分散粒剂中麦草畏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80%,例如1.5%、5%、10%、20%、30%、40%、50%、60%、70%、78.4%或80%等,氯酯磺草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6-30%,例如1.6%、5%、10%、15%、20%、25%或30%等,挥发抑制剂质量百分含量为0.5-2.0%,例如0.5%、1%、1.5%或2%等,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5%,例如1%、5%、10%、15%、20%或25%等,崩解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0%,例如1%、5%、15%或20%等,粘结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5%,例如1%、3%、5%、10%、12%或15%等,ph调节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例如0%、1%、3%、5%、7%或10%等,其余为载体。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胺烷氧基化物、茶皂素、椰子油酰胺化合物、有机硅、木质素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十二烷基萘磺酸盐、二丁基萘磺酸盐、聚羧酸盐、萘磺酸盐、亚甲基双萘磺酸盐或聚丙烯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苄基酚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糖苷的混合物、胺烷氧基化物和茶皂素的混合物、椰子油酰胺化合物和有机硅的混合物、木质素磺酸盐和十二烷基硫酸盐的混合物、十二烷基萘磺酸盐和二丁基萘磺酸盐的混合物、聚羧酸盐和萘磺酸盐的混合物或亚甲基双萘磺酸盐和聚丙烯酸盐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崩解剂包括硫酸钠、硫酸铵、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钾、碳酸氢钠或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硫酸钠和硫酸铵的混合物、尿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或碳酸氢钾、碳酸氢钠和淀粉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粘结剂包括木质素、亚磷酸盐、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淀粉、乳糖、葡萄糖或烷基糖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木质素和亚磷酸盐的混合物、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淀粉和乳糖的混合物或葡萄糖和烷基糖苷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包括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柠檬酸或酒石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氢钠的混合物,柠檬酸和酒石酸的混合物或磷酸二氢钠和柠檬酸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载体包括硫酸铵、硫酸钾、硫酸钠、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碳酸氢铵、碳酸氢钾、碳酸氢钠、碳酸铵、碳酸钾、碳酸钠、可溶性淀粉、乳糖、葡萄糖、焦磷酸钠、磷酸三钠、尿素、玉米淀粉、膨润土、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珍珠陶土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硫酸铵和硫酸钾的混合物、硫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钾的混合物、碳酸氢钠和碳酸铵的混合物、碳酸钾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可溶性淀粉和乳糖的混合物、葡萄糖和焦磷酸钠的混合物、磷酸三钠和尿素的混合物、玉米淀粉和膨润土的混合物、硅藻土和高岭土的混合物或白炭黑、珍珠陶土和轻质碳酸钙的混合物等。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悬浮剂,所述悬浮剂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除草组合物。优选地,所述悬浮剂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以下组分:以悬浮剂的质量为100%计,所述悬浮剂中麦草畏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30%,例如5%、10%、15%、20%、25%或30%等,氯酯磺草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例如0.1%、1%、3%、5%、10%、15%或20%等,挥发抑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0%,例如0.5%、1%、1.5%或2%等,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5%,例如1%、3%、5%、10%、15%、20%或25%等,增稠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例如0.1%、0.3%、0.5%、0.7%或1%等,防冻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例如1%、2%、3%、4%或5%等,防腐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例如0.1%、0.2%、0.3%、0.5%、0.7%、0.9%或1%等,消泡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4%,例如0.1%、0.2%、0.3%或0.4%等,ph调节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例如1%、2%、3%、4%、5%、6%、7%、8%、9%或10%等,其余为载体。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其磷酸酯、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或聚羧酸类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木质素磺酸盐的混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其磷酸酯的混合物或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聚羧酸类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增稠剂包括硅酸镁铝、黄原胶或阿拉伯胶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硅酸镁铝和黄原胶的混合物、黄原胶和阿拉伯胶的混合物或酸镁铝、黄原胶和阿拉伯胶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防冻剂包括乙二醇、丙二醇或丙三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乙二醇和丙二醇的混合物、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或乙二醇、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防腐剂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丁基羟基茴香醚、抗坏血酸或没食子酸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和丁基羟基茴香醚的混合物、抗坏血酸和没食子酸丙酯的混合物或丁基羟基茴香醚、抗坏血酸和没食子酸丙酯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消泡剂包括甲基硅油和/或聚醚。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包括磷酸二氢钾溶液和/或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优选地,所述载体包括水。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囊悬浮剂,所述微囊悬浮剂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除草组合物。优选地,所述微囊悬浮剂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以微囊悬浮剂的质量为100%计,所述微囊悬浮剂中麦草畏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5%,例如0.5%、5%、10%、15%、20%或25%等,氯酯磺草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0%,例如0.5%、1%、5%、10%、15%或20%等,挥发抑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0%,例如0.5%、1%、1.5%或2%等,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5%,例如1%、5%、10%、15%、20%或25%等,增稠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例如0.1%、0.2%、0.5%、0.7%、0.9%或1%等,防冻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例如1%、2%、3%、4%或5%等,包囊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40%,例如20%、25%、30%、35%或40%等,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40%,例如20%、25%、30%、35%或40%等,防腐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例如0.1%、0.2%、0.5%、0.7%或1%等,消泡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4%,例如0.1%、0.2%、0.3%或0.4%等,ph调节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例如0%、1%、3%、5%、7%或10%等,其余为载体。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其磷酸酯、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或聚羧酸类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物示例性的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木质素磺酸盐的混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其磷酸酯的混合物或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聚羧酸类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增稠剂包括硅酸镁铝、黄原胶或阿拉伯胶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硅酸镁铝和黄原胶的混合物、黄原胶和阿拉伯胶的混合物或硅酸镁铝、黄原胶和阿拉伯胶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防冻剂包括乙二醇、丙二醇或丙三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例如乙二醇和丙二醇的混合物、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或乙二醇、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包囊材料包括甲醛、尿素、聚丙烯酸酯、聚氨基酸/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多元胺、多元醇或氨基树脂预聚体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甲醛和尿素的混合物、聚丙烯酸酯和聚氨基酸/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多元胺和多元醇的混合物或氨基树脂预聚体和聚丙烯酸酯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二甲亚砜、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丁酮、环己酮、吡咯烷酮、甲醇、异丙醇、丁醇、乙二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腈、四氢呋喃、机油、植物油或油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甲苯和二甲苯的混合物、二甲亚砜和丙酮的混合物、dmf和丁酮的混合物、环己酮和吡咯烷酮的混合物、甲醇和异丙醇的混合物、丁醇和乙二醇的混合物、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混合物、乙腈和四氢呋喃的混合物或机油、植物油和油酸甲酯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消泡剂包括甲基硅油和/或聚醚。优选地,所述防腐剂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丁基羟基茴香醚、抗坏血酸或没食子酸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示例性的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和丁基羟基茴香醚的混合物、抗坏血酸和没食子酸丙酯的混合物或丁基羟基茴香醚、抗坏血酸和没食子酸丙酯的混合物等。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包括磷酸二氢钾溶液和/或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优选地,所述的载体包括水。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除草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茎叶喷雾和/或土壤喷雾。第七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除草组合物的用途,所述除草组合物用作农作物田中阔叶草的除草剂。优选地,所述除草组合物用作大豆田中阔叶草的除草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的速效性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麦草畏或氯酯磺草胺,当其施药量为60g活性成分/公顷,所述除草组合物在施药后7天的株防效最高可达93.9%,而单纯使用麦草畏或氯酯磺草胺后7天的株防效≤70.2%;2、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的持效期较单纯使用麦草畏或氯酯磺草胺明显增长,当施药量为60g活性成分/公顷时,其45天时株防效最高可达100%,而单独使用麦草畏或氯酯磺草胺后45天时的株防效≤78.8%;说明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可保持杂草的防治效果达45天以上;3、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通过活性成分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及挥发抑制剂的组合,明显降低了氯酯磺草胺的使用量,使得氯酯磺草胺的用量降低了30-60%,使用成本明显降低;4、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多样,能用于茎叶喷雾和土壤喷雾;5、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中加入了挥发抑制剂,能有效减少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漂移和二次挥发现象,降低使用成本;6、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延缓了杂草氯酯磺草胺抗性的产生,单纯使用氯酯磺草胺后45天,杂草出现返青现象,而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未出现,说明除草组合物的使用,延缓了杂草氯酯磺草胺抗性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所述除草组合物中挥发抑制剂的挥发抑制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实施例1可湿性粉剂制备:准确称取97%麦草畏原药620kg,95%氯酯磺草胺原药12.6kg,挥发抑制剂5kg,胺烷氧基化物160kg,十二烷基硫酸钠10kg,萘磺酸盐分散剂45kg,柠檬酸15kg,高岭土122.4kg,加入混合机混合,再经气流粉碎后得到所述可湿性粉剂,标记为61.2%麦草畏·氯酯磺草胺可湿性粉剂,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本实施例使用的挥发抑制剂的成分为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7:2:1。本实施例所述脂肪醇为的丙醇,油脂类为大豆油,聚氧乙烯醚类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实施例2水分散粒剂的制备:将实施例1制得的61.2%麦草畏·氯酯磺草胺可湿性粉剂加入混合机,加入适量水后充分捏合,然后通过挤压造粒机造粒、烘干、过筛,得到所述水分散粒剂,标记为61.2%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实施例3悬浮剂的制备:准确称取97%麦草畏原药206.2kg,95%氯酯磺草胺原药10.5kg,挥发抑制剂15kg,聚羧酸盐分散剂40kg,十二烷基硫酸钠10kg,黄原胶1kg,有机硅消泡剂3kg,乙二醇30kg,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1kg,水补足1000kg,在混合釜中充分混合30min,泵入砂磨机二级研磨,过滤后得到所述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1,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本实施例使用的挥发抑制剂的成分为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7:2:1。本实施例所述脂肪醇为的丙醇,油脂类为大豆油,聚氧乙烯醚类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实施例4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准确称取97%麦草畏原药5.2kg,溶于50kg水中得到麦草畏溶液备用;95%氯酯磺草胺原药105.3kg,溶于150kg丙酮中,加入20kg挥发抑制剂和1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乳化均匀得到氯酯磺草胺溶液;将100kg尿素和240kg甲醛(质量分数为37%)溶液混合后,匀速搅拌制得预聚体;将麦草畏溶液与氯酯磺草胺溶液混合均匀,高速剪切后缓慢加入预聚体中,升温成囊;最后加入50kg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调节ph值和粘度,水补足1000kg;得到所述微囊悬浮剂,标记为10.5%麦草畏·氯酯磺草胺微囊悬浮剂,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本实施例使用的挥发抑制剂的成分为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7:2:1。本实施例所述脂肪醇为的丙醇,油脂类为大豆油,聚氧乙烯醚类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实施例5悬浮剂的制备:准确称取97%麦草畏原药108.3kg,95%氯酯磺草胺原药110.5kg,挥发抑制剂15kg,聚羧酸盐分散剂40kg,二丁基萘磺酸钠10kg,阿拉伯胶1kg,聚醚消泡剂3kg,丙三醇30kg,丁基羟基茴香醚1kg,水补足1000kg,在混合釜中充分混合30min,泵入砂磨机二级研磨,过滤后得到所述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2,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本实施例使用的挥发抑制剂的成分为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7:2:1。本实施例所述脂肪醇为的二十一醇,油脂类为棕榈油,聚氧乙烯醚类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实施例6悬浮剂的制备:准确称取97%麦草畏原药10.5kg,95%氯酯磺草胺原药210.5kg,挥发抑制剂15kg,聚羧酸盐分散剂40kg,二丁基萘磺酸钠10kg,阿拉伯胶1kg,聚醚消泡剂3kg,丙三醇30kg,丁基羟基茴香醚1kg,水补足1000kg,在混合釜中充分混合30min,泵入砂磨机二级研磨,过滤后得到所述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3,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本实施例使用的挥发抑制剂的成分为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7:2:1。本实施例所述脂肪醇为质量比为2:1的丙醇和十八醇的混合物,油脂类为质量比为1:1的花生油酯类化合物和油酸甲酯的混合物,聚氧乙烯醚类为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实施例7本实施例将实施例3的挥发抑制剂的加入量由15kg替换为50kg,同时将水的加入量减少35kg,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比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4。实施例8本实施例将实施例3的挥发抑制剂的加入量由15kg替换为1kg,同时将水的加入量增加14kg,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比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5。实施例9本实施例将实施例3的挥发抑制剂的加入量由15kg替换为5kg,同时将水的加入量增加10kg,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比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6。实施例10本实施例将实施例3的挥发抑制剂的加入量由15kg替换为70kg,同时将水的加入量减少55kg,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比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7。实施例11本实施例将实施例3中的挥发抑制剂的成分替换为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6:3:1,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比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8。实施例12本实施例将实施例3中的挥发抑制剂的成分替换为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8:1:1,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比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9。实施例13本实施例将实施例3中的挥发抑制剂的成分替换为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4:5:1,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比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10。实施例14本实施例将实施例3中的挥发抑制剂的成分替换为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3:6:1,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比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11。实施例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97%麦草畏原药51.5kg,95%氯酯磺草胺原药质量为210.5kg,并将水的加入量减少45.3kg,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5%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不加入挥发抑制剂,水的量增加15kg,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12,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将挥发抑制剂等质量的替换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13,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对比例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将挥发抑制剂等质量的替换为脂肪醇,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14,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对比例4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将挥发抑制剂等质量的替换为油脂类,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15,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对比例5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将挥发抑制剂等质量的替换为质量比为3.5:1的脂肪醇和油脂类,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16,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对比例6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将挥发抑制剂等质量的替换为质量比为7:1的脂肪醇和聚氧乙烯醚类,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17,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对比例7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将挥发抑制剂等质量的替换为质量比为1:1的油脂类和聚氧乙烯醚类,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所得悬浮剂标记为21%麦草畏·氯酯磺草胺悬浮剂-18,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和氯酯磺草胺。对比例8本对比例采用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作为除草剂,标记为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其活性成分为氯酯磺草胺。对比例9本对比例采用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480g/l麦草畏水剂作为除草剂,标记为480g/l麦草畏水剂-1,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对比例10本对比例在197kg的对比例8所述的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中加入3kg的挥发抑制剂作为除草剂,标记为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2,其活性成分为氯酯磺草胺,所述挥发抑制剂的成分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对比例11本对比例在197kg的对比例9所述的480g/l麦草畏水剂中加入3kg的挥发抑制剂作为除草剂,标记为480g/l麦草畏水剂-2,其活性成分为麦草畏,所述挥发抑制剂的成分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对比例12本对比例以清水作空白对照。性能测试方法:1、对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12所得除草剂进行性能评价的方法如下:试验地情况:试验在浙江建德马目试验农场进行,于2018年5月25日在选取夏大豆田进行试验,大豆2-4叶,杂草2-5叶,施药前后进行常规田间管理。试验处理:试验共施药一次,每个样品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施药器械为新加坡利农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扇形喷头,喷雾量为300-450升/公顷药液,喷雾周到均匀。试验田中主要杂草为鸭跖草(commelinacommunis)、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l.)和红蓼(polygonumorientalelinn.)。均为自然生长,分布均匀。调查内容:药后分别于施药后7、15、45天调查各小区杂草死亡和存活数量并计算株防效。株防效=(空白对照区杂草数量-处理区杂草数量)/空白对照区杂草数量×100%。2、对实施例3所述的挥发抑制剂进行挥发抑制率测试:试验原料:挥发抑制剂、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80g/l麦草畏水剂、自来水、超声波处理器。试验方法:将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用水稀释3000倍,将所述溶液标记为a;将480g/l麦草畏水剂用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标记为b;将a和b分别按体积比a:b=1:1、1:5和1:10的比例混合,所得溶液标记为c、d和e。分别取a、b、c、d、e和自来水各500g,分别加入5g挥发抑制剂,搅拌均匀后用超声波处理器振荡5min,另取上述液体不加入挥发抑制剂作为对照组;将所有液体称重后敞口置于同一通风橱的相同位置,24h后再次称重,对比挥发抑制率。挥发抑制率的计算公式为:挥发抑制率=(wd-wy)/wd×100%;式中:wd为未加挥发抑制剂的处理挥发量,g;wy为添加挥发抑制剂的处理挥发量,g。3、挥发抑制剂的挥发抑制率测试:试验原料:挥发抑制剂(挥发抑制剂中的脂肪醇为的丙醇,油脂类为大豆油,聚氧乙烯醚类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80g/l麦草畏水剂和超声波处理器;所述挥发抑制剂的配比为:第一挥发抑制剂: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8:1:1;第二挥发抑制剂: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7:2:1;第三挥发抑制剂: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6:3:1;第四挥发抑制剂: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5:4:1;第五挥发抑制剂: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4:5:1。试验方法:将所述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用水稀释3000倍,得到第一稀释溶液,将所述480g/l麦草畏水剂用水稀释100倍,得到第二稀释溶液,将第一稀释溶液和第二稀释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取5份所述混合溶液各500g;在5份混合溶液中分别加入5g的第一挥发抑制剂、第二挥发抑制剂、第三挥发抑制剂、第四挥发抑制剂、第五挥发抑制剂(每份溶液中含有一种挥发抑制剂),另取1份混合溶液不加入挥发抑制剂作为对照组,搅拌均匀后用超声波处理器振荡5min,将6份液体称重后敞口置于同一通风橱的相同位置,间隔相同时间后再次称重,对比挥发抑制率,所得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第二挥发抑制剂具有最高的挥发抑制率,在4h时的最大挥发抑制率可以达到56%。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12的试验处理方案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12的药效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表2对比实施例3、7-10可以看出,当挥发抑制剂的加入量较少(质量百分含量<0.5%)时,除草组合物的除草性能明显下降,而挥发抑制剂的含量>2%时,其除草组合物的除草性能有所下降,因此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中挥发抑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0.5-2%;对比实施例3、11-14可以看出除草组合物中最佳的挥发抑制剂的成分为脂肪醇:油脂类:聚氧乙烯醚类的质量比=7:2:1。由上表的药效处理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15所述除草组合物的速效性较对比例1-11明显提高,且实施例3所述除草组合物的效果最佳,当施药量为30g活性成分/公顷时,所述除草组合物在7天后的株防效最高可达84.6%,当施药量为45g活性成分/公顷时,所述除草组合物在7天后的株防效最高可达89.3%,当施药量为60g活性成分/公顷,所述除草组合物在施药后7天的株防效最高可达93.9%,而对比例1-7的施药量为30g活性成分/公顷时,其7天的株防效≤69%;当其施药量为45g活性成分/公顷时,其7天的株防效≤70.1%,当其施药量为60g活性成分/公顷时,其7天的株防效≤74.8%;而对比例8和10的施药量为60g活性成分/公顷,其7天的株防效≤69.5%;由对比例9和11可以看出,其施药量为150g活性成分/公顷,其7天的株防效≤70.2%。实施例1-15所述除草组合物在施药后45天时株防效较对比例1-11也明显提高,且实施例3的效果最佳,以实施例3为例,当施药量为30g活性成分/公顷时,其45天时株防效最高可达93.3%,当施药量为45g活性成分/公顷时,其45天时株防效最高可达98.8%,当施药量为60g活性成分/公顷时,其45天时株防效最高可达100%,而对比例1-7、8和10的施药量为60g活性成分/公顷时,其45天的株防效≤79.5%;对比例9和11的施药量为150g活性成分/公顷,其45天的株防效≤77.8%,说明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可保持杂草的防治效果达45天以上,明显优于对比例1-11;且对比例8所述药剂在施药后45天有明显的杂草返青现象,总体防效降低;对比例9所述药剂单独使用时对各杂草的防效都相对较低。实施例3所采用的挥发抑制剂的挥发抑制率的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表3药剂说明wd(g)wy(g)挥发抑制率(%)a29.919.833.8b35.520.941.1c30.920.334.3d32.721.135.5e33.621.436.3自来水28.620.329.0由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添加挥发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挥发速率,且所述挥发性抑制剂对农药单剂体系及混配体系及自来水均具有抑制挥发的作用,因此将其添加入除草组合物中,可明显减少挥发和漂移现象的发生。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