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温无土栽培专用栽培槽及其控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0118发布日期:2019-04-05 21:29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温无土栽培专用栽培槽及其控温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栽培槽,特别是一种控温无土栽培专用栽培槽及其控温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研究表明,在根温的多种效应中最主要的是其对水分吸收的影响,土壤温度过高对根系吸水也不利,高根温加速根的老化过程,使根的术质化部位几乎达到尖端,吸水面积减少吸收速度也下降。根部吸收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过程是和水分的吸收同时进行的,在水分吸收减少的同时其他物质的吸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现如今无土栽培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作物种植领域中,无土栽培技术中根部温度的调控对作物的生长十分重要,因此提供一种可控温的无土栽培槽是现有技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控温无土栽培专用栽培槽及其控温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控温无土栽培槽,包括槽体,其上端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容纳孔,所述槽体内侧壁面上安装有侧位气条,所述槽体内安装有测温装置;种植槽,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容纳孔内,所述种植槽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围成内部空腔室,槽体侧壁上连接有通根管,所述通根管内壁面上连接有毛细管,所述内侧壁上安装有喷气头,所述种植槽上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种植槽内部设置有测温装置;换热室,其连接在所述槽体底面上,所述换热室和槽体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换热室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室上连接有进气口;

散热棒,其连接在所述换热室上端面上,并延伸至所述槽体内部,所述散热棒上设置有侧位片;

排气装置,其连接在侧位片上,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外壳体、中心管、折流板、浮子、弹性装置和介质出口;

所述中心管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并由外壳体下部延伸出所述外壳体,所述中心管中部处设置有管凹槽,所述管凹槽逐渐向中心管内延伸、形成插接在中心管内部的内管,所述中心管上处于管凹槽上端部分的管体为中空结构;

所述浮子套接在所述中心管上并且所述浮子侧壁抵接在所述外壳体内侧壁面上,所述浮子上端面和所述外壳体顶壁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弹性装置;

所述折流板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体底面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浮子下端面处;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外壳体侧壁面之间的底壁上设置有介质出口及控温装置。

优选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条带,所述条带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条带沿着槽体延伸的方向铺设,所诉种植槽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配合使用的卡扣。

优选的,所述条带上设置的限位孔在所述条带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上、处于中心管出口处设置有防护帽。

优选的,所述防护帽包括连接在所述外壳体上端面上的连接管和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上额帽体,所述帽体底面上设置有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槽体外侧壁面上包覆有保温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栽培槽控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在槽体和种植槽内的测温装置分别检测槽体和种植槽内的温度,测温装置将检测到的温度反馈给控温装置;控温装置根据反馈的温度,调节换热管内流动的介质,对换热室内的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进气管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对换热室内的介质加压,介质流经散热棒后流入侧位片,然后介质和夹杂在介质中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排气装置中,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排气装置排除,同时介质经过介质出口流出;种植室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围成内部空腔室内通入换热介质后即可调节种植室内的温度;在侧位气条和喷气头喷出气体后,喷出的气体带动槽体中种植基质中积存的气体的运动。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的栽培槽,能有效的调节装置内栽培基质的温度,从而使栽培槽内的温度维持在事宜植物生长的最佳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种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盖体上条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槽体、140-盖体、150-条带、160-限位孔、170-侧位气条、

200-种植槽、210-内侧壁、220-外侧壁、230-喷气头、250-通根管、260-毛细管、270-支撑板、280-卡扣、

300-换热室、310-换热管、320-进气口、330-散热棒、340-侧位片、

350-隔热层、

500-排气装置、510-外壳体、520-中心管、530-管凹槽、540-折流板、550-浮子、560-弹性装置、570-介质出口、

610-测温装置、640-防护帽、650-连接管、660-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附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控温无土栽培槽,包括槽体100,其上端连接有盖板140,所述盖板140上开设有容纳孔,所述槽体100内侧壁面上安装有侧位气条170,所述槽体100内安装有测温装置610;种植槽200,设置在所述盖板140上的容纳孔内,所述种植槽200包括内侧壁210和外侧壁220,所述内侧壁210和外侧壁220围成内部空腔室,槽体200侧壁上连接有通根管250,所述通根管250内壁面上连接有毛细管260,所述内侧壁210上安装有喷气头230,所述种植槽200上端连接有支撑板270,所述种植槽200内部设置有测温装置610;换热室300,其连接在所述槽体100底面上,所述换热室300和槽体100之间设置有隔热层350,所述换热室300内部设置有换热管310,所述换热室300上连接有进气口320。

散热棒330,其连接在所述换热室300上端面上,并延伸至所述槽体100内部,所述散热棒330上设置有侧位片340;排气装置500,其连接在侧位片340上,所述排气装置500包括外壳体510、中心管520、折流板540、浮子550、弹性装置560和介质出口570;所述中心管520设置在所述外壳体510内,并由外壳体510下部延伸出所述外壳体510,所述中心管520中部处设置有管凹槽530,所述管凹槽530逐渐向中心管520内延伸、形成插接在中心管520内部的内管,所述中心管520上处于管凹槽530上端部分的管体为中空结构。

所述浮子550套接在所述中心管520上并且所述浮子550侧壁抵接在所述外壳体510内侧壁面上,所述浮子550上端面和所述外壳体510顶壁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弹性装置560;所述折流板540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体510底面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浮子550下端面处;所述折流板540与所述外壳体510侧壁面之间的底壁上设置有介质出口570及控温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测温装置检测到装置内的温度不适宜作物生长后,比如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可通过控温装置控制换热管内流入加热介质或者冷却介质,来对换热室内的介质进行加热或者冷却。

经过进气管进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换热室内的介质,介质流向散热棒散热棒可与基质进行热交换,加热或者降低基质的温度。介质经过散热棒后进入侧位片中进一步与基质进行热交换,介然后介质和夹杂在介质中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排气装置中,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排气装置排除,同时介质经过介质出口流出。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种植室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围成内部空腔室内通入换热介质后即可调节种植室内的温度。在侧位气条和喷气头喷出气体后,喷出的气体带动槽体中种植基质中积存的气体运动,采用此种结构的设计能进一步提升基质内部换热的效果。同时侧位气条和喷气头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喷出二氧化碳气体或者空气,为植物提供碳源或者增加基质的透气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盖体140上设置有条带150,所述条带150上设置有限位孔160,所述条带150沿着槽体100延伸的方向铺设,所诉种植槽200支撑板270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160配合使用的卡扣280。进一步的,所述条带150上设置的限位孔160在所述条带150上均匀分布。采用此种结构的设计能根据实际的需要调节不同种植槽之间的距离,当植株长大到不同大小时调节不同植株之间的距离能进一步促进植株的生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壳体510上、处于中心管520出口处设置有防护帽64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帽640包括连接在所述外壳体510上端面上的连接管650和连接在所述连接管650上额帽体660,所述帽体660底面上设置有出气孔。采用此种结构的设计能避免基质进入中心管中堵塞中心管。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100外侧壁面上包覆有保温层。槽体上包覆保温层后能进一步减小外部环境对培养基质内部的影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栽培槽控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在槽体和种植槽内的测温装置分别检测槽体和种植槽内的温度,测温装置将检测到的温度反馈给控温装置;控温装置根据反馈的温度,调节换热管内流动的介质,对换热室内的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进气管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对换热室内的介质加压,介质流经散热棒后流入侧位片,然后介质和夹杂在介质中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排气装置中,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排气装置排除,同时介质经过介质出口流出;种植室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围成内部空腔室内通入换热介质后即可调节种植室内的温度;在侧位气条和喷气头喷出气体后,喷出的气体带动槽体中种植基质中积存的气体运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