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齿蛇葡萄种苗繁育及密矮早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86348发布日期:2019-04-03 03:35阅读:1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野生植物人工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显齿蛇葡萄人工繁育及密矮早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grossedentata(hand.mazz)是一种野生的中药材,也是我国南方土家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养生健身治病的常用茶饮,可内服外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等功能,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目赤肿痛,痈肿疮疖等症。

显齿蛇葡萄植物分类系鼠李目葡萄科蛇葡萄属的野生藤本药用植物,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云南、贵州等省,一般生长在海拔200~1500m的沟谷林中或山坡灌木丛里。植株长藤状,攀援匍匐生长,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显著纵棱纹,无毛。藤尖卷须2叉分枝,叶对生,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边缘每侧有2-5个锯齿,多岐聚伞花序,果实成熟紫色,多汁小浆果,种子1~3粒。野生自然条件下,以种子有性繁殖。国内同属近缘植物有大叶蛇葡萄、尖齿蛇葡萄、广东蛇葡萄、羽叶蛇葡萄等17种。

现有研究表明,显齿蛇葡萄茎叶含有20多种黄酮类药用成分,其中尤以二氢黄酮类的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可达30%以上;此外还有多种有机酸、酸多糖、及17种氨基酸,资源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现显齿蛇葡萄加工多用野生资源,原料有限。因此,对其野生种质资源进行驯化、优选与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药食两用经济作物进行示范推广,对于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齿蛇葡萄的人工种苗繁育及密矮早栽培技方法,其生产周期短,投产早见效快,经济效益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为:一种显齿蛇葡萄种苗繁育及密矮早栽培方法,包括:

(1)建立育苗母本园,在2月下旬从野生的显齿蛇葡萄植物中,选择小叶种单株,剪取一年生的长藤条,再剪成每段含有2-3个节间的插条,扦插于母本园的苗床上;

(2)待5月下旬抽条长藤,苗高50-70cm时,开始第一次摘心打顶,促发新枝,15-20天后,开始第二次摘心打顶,如此连续间隔摘心打顶5-6次;

(3)至9月中旬时,停止摘心打顶,让其自然生长,作为第二年的种苗藤;

(4)选择插栽地,第二年的2月下旬,剪取母本园一年生长藤条,再剪成每段含有2-3个节间的插条进行扦插,5月待苗高50-70cm时摘心打顶定干,促发低位分枝形成,其后通过7-8次摘心打顶,促使节间短小株型矮化。

作为优化,步骤(1)中,所述育苗母本园土质要求肥沃疏松偏酸性,以山间溪谷沙壤土为宜,施足底肥,精细整地,覆膜保湿待用。

作为优化,步骤(1)中,扦插密度株行距40x50cm。

作为优化,步骤(2)-(4)中,所述摘心打顶是摘去藤尖3-5cm;

作为优化,步骤(4)中,所述插栽地选择半阴半阳日照、地势不高、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地环境。

作为优化,步骤(4)中,所述插栽地需在冬前全园垦复,风化土壤,分厢开沟,防除渍水,精细整地,施足基肥,覆盖地膜,增温保墒。

作为优化,步骤(4)中,所述插栽密度株行距为40x50cm。

作为优化,所述覆膜用地膜厚度为0.01mm-0.02mm。

本发明利用显齿蛇葡萄藤本植物顶端分生能力强,且植株内二氢杨梅素等功效成分主要集中在藤尖部位的特点,在栽培技术上趋利避害,勤采藤尖,控制株型,促发新梢,提高产能。本发明一般当年2月底扦插种茶,4月萌芽展叶,5月抽条长藤,即开始摘心打顶采收鲜叶,时间可采到10月中旬止。其后田间管理每次采茶,又可替代植株修剪,节省用工。插栽当年即可采摘投产,第二年即进入盛产期。

本发明采用“密矮早”法栽培模式管理,当年可采摘加工藤尖莓茶7-8次,每亩可产特级莓茶10公斤左右,价值2500元左右,实现当年种茶、当年采茶、当年投产、当年收益。具有生产周期短,投产早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成年茶园每亩干茶年产量可达50~100公斤,售价180~250元/公斤,年收入可达9000~25000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建立育苗母本园

母本园面积视生产规模不等,一般与大田生产为1:20;土质要求肥沃疏松偏酸性,以山间溪谷沙壤土为宜,施足底肥,精细整地,覆膜保湿待用。早春2月下旬,从野生的显齿蛇葡萄植物中,选择叶形较小,节间较短的小叶种优良单株,剪取一年生的长藤条,再剪成每段含有2-3个节间的插条,扦插于苗床上,密度株行距40x50cm,每亩3330株左右。一般4月“清明”以后插条开始萌芽展叶,5月下旬抽条长藤,待苗高50-70cm时,开始第一次摘心打顶,摘去藤尖3-5cm长,促发新枝。待15-20天后,开始第二次摘心打顶,如此连续间隔摘心打顶5-6次,每次采摘的藤尖可集中制茶。至9月中旬时,停止摘心打顶,让其自然生长,作为第二年的种苗藤。经此管理,一般母本园当年植株长势即可封园,第二年2月即可采苗扦插。其后每年母本园都可作为生产种苗的苗圃。

(二)茶园生产与管理

显齿蛇葡萄人工栽培大面积生产,本发明采用“密矮早”的规范化栽培技术进行建园与管理:

1.择地建园。莓茶喜温和半阴半阳日照环境,建园选址时,应选择地势不高、坡度在25度以下起伏不太大的山坡或丘陵地。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9630-2005有机产品第一部分:生产》的标准。

2.园地准备。园地土壤要冬前全园垦复,风化土壤;分厢开沟,防除渍水;精细整地,施足基肥;覆盖地膜,增温保墒。

3.高密度定植。早春2月下旬,剪取母本园一年生长藤条,再剪成每段含有2-3个节间的插条,扦插于厢面上,密度株行距100x120cm,每亩550株,成活率≥85%。

4.矮化栽培。显齿蛇葡萄自然条件下藤条年生长量可达3-5米长,任其匍匐生长,田间光照系数小,既不便管理,单位面积生物学产量低。因此,需要在5月苗高50-70cm时即摘心打顶定干,促发低位分枝形成;其后通过7-8次摘心打顶,促使节间短小株型矮化,便于田间采摘与管理。

5.早采早管早投产。本方法法栽培条件下,一般当年2月底扦插种茶,4月萌芽展叶,5月抽条长藤,即开始摘心打顶采收鲜叶,时间可采到10月中旬止。其后田间管理每次采茶,又可替代植株修剪,节省用工。

显齿蛇葡萄采用“密矮早”法栽培模式管理,当年可采摘加工藤尖莓茶7-8次,每亩可产特级莓茶10公斤左右,价值2500元左右,实现当年种茶、当年采茶、当年投产、当年收益。具有生产周期短,投产早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成年茶园每亩干茶年产量可达50~100公斤,售价180~250元/公斤,年收入可达9000~25000元。

实施例2

第一年在湖南张家界永定区桥头乡熊家逻村白马山,建立显齿蛇葡萄母本园面积1.2亩。选取本地野生显齿蛇葡萄小叶种优良单株145株,剪取一年生的长藤42公斤条,再剪成插条3846根,于2月26日扦插于苗床上,密度株行距40x50cm,每亩3330株。于4月8日插条开始萌芽展叶,成苗率87.6%。当5月26日苗高50-70cm时开始第一次摘心打顶,摘去藤尖3-5cm长,促发新枝。其后每隔15-20天摘心打顶1次,连续7次至9月15日,停止摘心打顶,让其自然生长,作为第二年的种苗藤。至11月母本园全部生长满园。

第二年在白马山新建显齿蛇葡萄莓茶园25亩。园地土壤冬前全园垦复,整地施肥覆盖地膜。3月2日剪取例1母本园种苗插条扦插于厢面上,密度株行距40x50cm,每亩3330株,成活率≥88.4%。于5月30日苗高50-70cm时摘心打顶定干,其后每隔15-20天摘心打顶1次,连续8次至10月22日止。共计采摘打顶藤尖鲜茎叶1266.5公斤,制得特级莓茶284.6公斤,亩产原茶11.38公斤。产品经第三方检测,总黄酮含量达36.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