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3260发布日期:2019-04-17 02:3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沟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沟、回填、施肥、旋耕、除草多功能一体的开沟机。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农业耕作的机械化、自动化也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农业生产中出现了旋耕机、施肥机、除草机等,他们专业性强,效率高,但存在着局限性,他们工作单一,地形需要宽阔平坦。目前由于农业耕作的多样性,为了满足生产需求,研发了一种集开沟、旋耕、深耕、开荒、松土、施肥、回填、除草作业为一体的开沟机,该开沟机能在各种山地,丘陵、平原、果园、茶园、旱田、大棚等宽阔地和窄土地上作业,并适用于冻土、硬土、软土、粘土、黑土,黄土、红土、沙土等土质,不宜用于建筑搅拌合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沟机。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沟机,包括安装在机架底盘上的动力机构,以及与动力机构动力连接的变速箱,该变速箱前端连接安装有可拆卸齿轮盒的安装座,变速箱输出的开沟刀盘动力通过齿轮盒传递至开沟刀盘上,所述开沟刀盘上设有沿其环布的多把开沟刀,在变速箱下部安装有驱动开沟机行走的履带行走机构及刹车装置;

所述齿轮盒包括在齿轮盒壳体内腔按动力传递方向依次设置的输入齿轮、至少一组中间齿轮、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设置在输入轴上,在输入齿轮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轴承,该轴承卡在法兰与齿轮盒壳体之间,所述法兰与齿轮盒壳体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中间齿轮通过轴承设置在中间小轴上,所述输出齿轮设置在输出刀轴上,该输出刀轴两端伸出齿轮盒壳体外的延伸部上设有输出轴承端盖、开沟刀盘,所述输出轴承端盖与齿轮盒壳体通过紧固螺母固定,所述齿轮盒壳体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开沟挡土板架或覆土挡土板架,并在齿轮盒壳体尾端上部设有两对对称结构的定位片,该两对定位片上均设有等距的两组小孔;

所述开沟机还包括驱动开沟刀盘上下摆动的刀盘液压升降机构。

优选的,所述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皮带输入轮轴组件、输出行走轴组件,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上的皮带输入轴和输出行走轴组件上的驱动轴均伸入变速箱壳体内,所述变速箱壳体内设有一传动齿轮系,该传动齿轮系包括倒挡轴组件、中心轴组件、ⅲ挡切换轴组件、降速轴ⅰ组件、降速轴ⅱ组件、刀盘反转轴组件、刀盘换挡轴组件,所述皮带输入轴上的齿轮分别与倒挡轴组件和中心轴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倒挡轴组件上的齿轮还与中心轴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中心轴组件上的齿轮分别与ⅲ挡切换轴组件和刀盘反转轴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ⅲ挡切换轴组件上的齿轮与降速轴ⅰ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降速轴ⅰ组件上的齿轮与所述降速轴ⅱ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降速轴ⅱ组件上的齿轮再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行走轴组件;

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和ⅲ挡切换轴组件上设有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包括ⅰ挡及ⅱ挡拨叉组件、倒挡拨叉组件以及ⅲ挡拨叉组件,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组件包括ⅰ挡及ⅱ挡拨叉轴,以及与ⅰ挡及ⅱ挡拨叉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ⅰ挡及ⅱ挡拨叉件,该ⅰ挡及ⅱ挡拨叉件卡锁在皮带输入轮轴组件上,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轴一端设有围绕ⅰ挡及ⅱ挡拨叉轴外径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轴另一端设有一通孔;所述倒挡拨叉组件包括倒挡拨叉轴,以及与倒挡拨叉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倒挡拨叉件,该倒挡拨叉件卡锁在皮带输入轮轴组件上,所述倒挡拨叉轴一端设有围绕倒挡拨叉轴外径的左凹槽、中间凹槽及右凹槽,所述倒挡拨叉轴另一端上设有一通孔;所述ⅲ挡拨叉组件包括ⅲ挡拨叉轴,以及与ⅲ挡拨叉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ⅲ挡拨叉件,该ⅲ挡拨叉件卡锁在ⅲ挡切换轴组件上,所述ⅲ挡拨叉轴一端上设有围绕ⅲ挡拨叉轴外径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ⅲ挡拨叉轴另一端上设有一通孔;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轴、倒挡拨叉轴及ⅲ挡拨叉轴的两端伸出变速箱壳体外,其一端分别与变速杆连接,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轴、倒挡拨叉轴及ⅲ挡拨叉轴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挡位换挡自锁器内的3组长孔中,所述挡位换挡自锁器上设有3组短孔,该3组短孔与3组长孔分别垂直,所述3组短孔内设有换挡自锁钢球和换挡压缩弹簧,所述左凹槽、中间凹槽及右凹槽的深度与换挡自锁钢球的半径相同。

当所述中间凹槽正对换挡自锁钢球时,换挡自锁钢球在换挡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处于空挡位置,当左凹槽或右凹槽正对换挡自锁钢球时,换挡自锁钢球在换挡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处于ⅰ挡或ⅱ挡或ⅲ挡或倒挡位置;当需要换挡时,通过变速杆对ⅰ挡及ⅱ挡拨叉轴或倒挡拨叉轴或ⅲ挡拨叉轴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克服压缩弹簧的压力,而将换挡自锁钢球从左凹槽或右凹槽或中间凹槽中挤出并推回孔内,ⅰ挡及ⅱ挡拨叉轴或倒挡拨叉轴或ⅲ挡拨叉轴便可滑过换挡自锁钢球并带动其对应的拨叉件及换挡齿轮轴向移动,当ⅰ挡及ⅱ挡拨叉轴或倒挡拨叉轴或ⅲ挡拨叉轴移至另一个凹槽与钢球对正时,钢球又被压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刚好换入另一工作挡位或退入空挡,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保证齿轮处于全齿长啮合或完全退出啮合。

所述刀盘换挡轴组件包括刀盘换挡轴,以及设置在刀盘换挡轴上的刀盘正反转挡位自锁机构,该刀盘正反转挡位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刀盘正反转轴上的自锁孔,以及安装在自锁孔内的换向压缩弹簧和换向自锁钢球,以及换挡滑动齿轮,在换挡滑动齿轮内孔轴向上设有间距相等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的深度与换向自锁钢球的半径相同;所述刀盘换挡组件还包括位于换挡滑动齿轮两侧的左右刀盘换挡轴轴承,在左右刀盘换挡轴轴承与刀盘换挡轴之间镶嵌衬套;所述换挡滑动齿轮分为齿轮部和平滑延伸部,在平滑延伸部上沿其外径设有定位凹槽,该定位凹槽用于固定刀盘换向拨叉组件上的刀盘换向拨叉件,刀盘换向拨叉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刀盘换向拨叉轴上,所述刀盘换向拨叉轴一端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刀盘换向拨叉轴另一端被固定件环套。

当所述换挡滑动齿轮内孔上的第二凹槽正对换向自锁钢球时,换向自锁钢球在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对应的凹槽内,换挡滑动齿轮的轴向位置固定在空挡位置上;当换挡滑动齿轮内孔上的第一凹槽或第三凹槽正对换向自锁钢球时,换向自锁钢球在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对应的凹槽内,换挡滑动齿轮的轴向位置固定在正反转工作挡位,从而防止刀盘正反转挡位自动挂挡及自动脱挡,并保证正反转传动齿轮以全齿长准确啮合;当需要换挡时,通过变速杆对刀盘换向拨叉轴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刀盘换向拨叉件推动换挡滑动齿轮克服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而将换向自锁钢球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或第三凹槽中挤出并推回自锁孔内,换挡滑动齿轮便可滑过换向自锁钢球轴向移动;当另一个凹槽移至与钢球正对时,换向自锁钢球又被压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刚好换入正/反转工作挡位或退入空挡。

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皮带输入轴上的皮带输入轴轴承、轮轴滑动双联动齿轮、轮轴倒挡滑动齿轮、ⅲ挡齿轮以及设置在皮带输入轴末端的皮带挡块,所述轮轴滑动双联动齿轮、轮轴倒挡滑动齿轮及ⅲ挡齿轮沿皮带输入轴承径向回转;所述皮带输入轴前端伸出变速箱壳体外部,并与皮带轮连接;

所述倒挡轴组件包括倒挡轴,该倒挡轴由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组成,在小直径部上设置有倒挡主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与小直径部之间设有内衬套,并通过设在小直径部上的衬套在轴向卡住倒挡主动齿轮,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是双联齿轮,在倒挡轴径向回转;

所述中心轴组件包括设置在中心轴上的中心轴ⅲ挡齿轮、中心轴主齿轮、中心轴ⅱ挡齿轮、中心轴ⅰ挡齿轮,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中心轴轴承内径上,在中心轴ⅲ挡齿轮与中心轴主齿轮之间设有间隔衬套,在中心轴ⅱ挡齿轮与中心轴ⅰ挡齿轮之间设有中间衬套,所述中心轴为花键轴,所述中心轴ⅱ挡齿轮和中心轴ⅰ挡齿轮在中心轴花键上轴向滑动,分别挂ⅰ挡、ⅱ挡和正反转挡;所述中心轴ⅲ挡齿轮和中心轴主齿轮在中心轴花键上轴向滑动,分别挂ⅲ挡和倒挡;

所述ⅲ挡切换轴组件包括设置在ⅲ挡切换轴上的ⅲ挡切换第一齿轮和ⅲ挡切换第二齿轮,所述ⅲ挡切换第一齿轮和ⅲ挡切换第二齿轮是双联动齿轮,在ⅲ挡切换轴径向回转,所述ⅲ挡切换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切换轴轴承内径上;

所述降速轴组件包括降速轴ⅰ组件和降速轴ⅱ组件,所述降速轴ⅰ组件包括设置在降速轴ⅰ上的降速轴ⅰ第一齿轮和降速轴ⅰ第二齿轮,所述降速轴ⅰ上的降速轴ⅰ第一齿轮和降速轴ⅰ第二齿轮是双联动齿轮,在降速轴ⅰ径向回转,所述降速轴ⅰ的两端安装在左右降速轴ⅰ轴承内径上,在左降速轴ⅰ轴承与降速轴ⅰ第一齿轮之间设有间隔衬套,将降速轴ⅰ第一齿轮和降速轴ⅰ第二齿轮2102卡在降速轴ⅰ的齿轮部上;

所述降速轴ⅱ组件包括设置在降速轴ⅱ上的降速轴ⅱ第一齿轮、降速轴ⅱ第二齿轮、降速轴ⅱ第三降速齿轮,所述降速轴ⅱ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降速轴ⅱ轴承内径上,在降速轴ⅱ第一降速齿轮与降速轴ⅱ第二降速齿轮和降速轴ⅱ第二降速齿轮与降速轴ⅱ第三降速齿轮之间分别设有中间衬套,所述降速轴ⅱ是花键轴;

所述刀盘反转轴组件包括设置在反转轴上的反转第一齿轮、反转第二齿轮,所述反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反转轴轴承内径上,所述反转第一齿轮和反转第二齿轮是联动齿轮,在反转轴径向回转,在左反转轴轴承与反转第一齿轮之间设有间隔衬套,将反转第一齿轮和反转第二齿轮卡在反转轴的齿轮部上;

所述输出行走轴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行走轴组件,所述行走轴组件包括安装在驱动轴上的齿形离合机构,所述齿形离合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上的行走输出齿轮、轴承座壳体、操纵杆安装座、可移动离合套、行走链轮,所述轴承座壳体内设有轴承,该轴承安装在驱动轴上,在轴承与可移动离合套之间设有回位弹簧,其位于操作杆安装座内腔,所述操作杆安装座上安装有手动操纵杆,该手动操作杆与操作杆安装座的连接部铰接,并伸入操作杆安装座内腔卡设在固定凹槽上,该固定凹槽设置在可移动离合套靠近回位弹簧的一端上,所述可移动离合套另一端上沿其外径设有外轮齿,在行走链轮内壁上设有配合外轮齿的内齿套,在行走链轮上远离可移动离合套的侧壁上设有端盖,在端盖与行走链轮之间设有定位轴承,并在端盖与定位轴承之间设有一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皮带输入轮轴组件、输出行走轴组件,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上的皮带输入轴和输出行走轴组件上的驱动轴均伸入变速箱壳体内,所述变速箱壳体内设有一传动齿轮系,该传动齿轮系包括倒挡轴组件、中心轴组件、ⅲ挡切换轴组件、降速轴ⅰ组件、降速轴ⅱ组件、刀盘反转轴组件、刀盘换挡轴组件,所述皮带输入轴上的齿轮分别与倒挡轴组件和中心轴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倒挡轴组件上的齿轮还与中心轴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中心轴组件上的齿轮分别与ⅲ挡切换轴组件和刀盘反转轴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ⅲ挡切换轴组件上的齿轮与降速轴ⅰ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降速轴ⅰ组件上的齿轮与所述降速轴ⅱ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降速轴ⅱ组件上的齿轮再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行走轴组件;

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和ⅲ挡切换轴组件上设有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包括ⅰ挡及ⅱ挡拨叉组件、倒挡拨叉组件以及ⅲ挡拨叉组件,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组件包括ⅰ挡及ⅱ挡拨叉轴,以及与ⅰ挡及ⅱ挡拨叉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ⅰ挡及ⅱ挡拨叉件,该ⅰ挡及ⅱ挡拨叉件卡锁在皮带输入轮轴组件上,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轴一端设有围绕ⅰ挡及ⅱ挡拨叉轴外径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轴另一端设有一通孔;所述倒挡拨叉组件包括倒挡拨叉轴,以及与倒挡拨叉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倒挡拨叉件,该倒挡拨叉件卡锁在皮带输入轮轴组件上,所述倒挡拨叉轴一端设有围绕倒挡拨叉轴外径的左凹槽、中间凹槽及右凹槽,所述倒挡拨叉轴另一端上设有一通孔;所述ⅲ挡拨叉组件包括ⅲ挡拨叉轴,以及与ⅲ挡拨叉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ⅲ挡拨叉件,该ⅲ挡拨叉件卡锁在ⅲ挡切换轴组件上,所述ⅲ挡拨叉轴一端上设有围绕ⅲ挡拨叉轴外径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ⅲ挡拨叉轴另一端上设有一通孔;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轴、倒挡拨叉轴及ⅲ挡拨叉轴的两端伸出变速箱壳体外,其一端分别与变速杆连接,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轴、倒挡拨叉轴及ⅲ挡拨叉轴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挡位换挡自锁器内的3组长孔中,所述挡位换挡自锁器上设有3组短孔,该3组短孔与3组长孔分别垂直,所述3组短孔内设有换挡自锁钢球和换挡压缩弹簧,所述左凹槽、中间凹槽及右凹槽的深度与换挡自锁钢球的半径相同。

当所述中间凹槽正对换挡自锁钢球时,换挡自锁钢球在换挡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处于空挡位置,当左凹槽或右凹槽正对换挡自锁钢球时,换挡自锁钢球在换挡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处于ⅰ挡或ⅱ挡或ⅲ挡或倒挡位置;当需要换挡时,通过变速杆对ⅰ挡及ⅱ挡拨叉轴或倒挡拨叉轴或ⅲ挡拨叉轴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克服压缩弹簧的压力,而将换挡自锁钢球从左凹槽或右凹槽或中间凹槽中挤出并推回孔内,ⅰ挡及ⅱ挡拨叉轴或倒挡拨叉轴或ⅲ挡拨叉轴便可滑过换挡自锁钢球并带动其对应的拨叉件及换挡齿轮轴向移动,当ⅰ挡及ⅱ挡拨叉轴或倒挡拨叉轴或ⅲ挡拨叉轴移至另一个凹槽与钢球对正时,钢球又被压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刚好换入另一工作挡位或退入空挡,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保证齿轮处于全齿长啮合或完全退出啮合。

所述刀盘换挡轴组件包括刀盘换挡轴,以及设置在刀盘换挡轴上的刀盘正反转挡位自锁机构,该刀盘正反转挡位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刀盘正反转轴上的自锁孔,以及安装在自锁孔内的换向压缩弹簧和换向自锁钢球,以及换挡滑动齿轮,在换挡滑动齿轮内孔轴向上设有间距相等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的深度与换向自锁钢球的半径相同;所述刀盘换挡组件还包括位于换挡滑动齿轮两侧的左右刀盘换挡轴轴承,在左右刀盘换挡轴轴承与刀盘换挡轴之间镶嵌衬套;所述换挡滑动齿轮分为齿轮部和平滑延伸部,在平滑延伸部上沿其外径设有定位凹槽,该定位凹槽用于固定刀盘换向拨叉组件上的刀盘换向拨叉件,刀盘换向拨叉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刀盘换向拨叉轴上,所述刀盘换向拨叉轴一端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刀盘换向拨叉轴另一端被固定件环套。

当所述换挡滑动齿轮内孔上的第二凹槽正对换向自锁钢球时,换向自锁钢球在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对应的凹槽内,换挡滑动齿轮的轴向位置固定在空挡位置上;当换挡滑动齿轮内孔上的第一凹槽或第三凹槽正对换向自锁钢球时,换向自锁钢球在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对应的凹槽内,换挡滑动齿轮的轴向位置固定在正反转工作挡位,从而防止刀盘正反转挡位自动挂挡及自动脱挡,并保证正反转传动齿轮以全齿长准确啮合;当需要换挡时,通过变速杆对刀盘换向拨叉轴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刀盘换向拨叉件推动换挡滑动齿轮克服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而将换向自锁钢球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或第三凹槽中挤出并推回自锁孔内,换挡滑动齿轮便可滑过换向自锁钢球轴向移动;当另一个凹槽移至与钢球正对时,换向自锁钢球又被压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刚好换入正/反转工作挡位或退入空挡。

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皮带输入轴上的皮带输入轴轴承、轮轴滑动双联动齿轮、轮轴倒挡滑动齿轮、ⅲ挡齿轮以及设置在皮带输入轴末端的皮带挡块,所述轮轴滑动双联动齿轮、轮轴倒挡滑动齿轮及ⅲ挡齿轮沿皮带输入轴承径向回转;所述皮带输入轴前端伸出变速箱壳体外部,并与皮带轮连接;

所述倒挡轴组件包括倒挡轴,该倒挡轴由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组成,在小直径部上设置有倒挡主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与小直径部之间设有内衬套,并通过设在小直径部上的衬套在轴向卡住倒挡主动齿轮,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是双联齿轮,在倒挡轴径向回转;

所述中心轴组件包括设置在中心轴上的中心轴ⅲ挡齿轮、中心轴主齿轮、中心轴ⅱ挡齿轮、中心轴ⅰ挡齿轮,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中心轴轴承内径上,在中心轴ⅲ挡齿轮与中心轴主齿轮之间设有间隔衬套,在中心轴ⅱ挡齿轮与中心轴ⅰ挡齿轮之间设有中间衬套,所述中心轴为花键轴,所述中心轴ⅱ挡齿轮和中心轴ⅰ挡齿轮在中心轴花键上轴向滑动,分别挂ⅰ挡、ⅱ挡和正反转挡;所述中心轴ⅲ挡齿轮和中心轴主齿轮在中心轴花键上轴向滑动,分别挂ⅲ挡和倒挡;

所述ⅲ挡切换轴组件包括设置在ⅲ挡切换轴上的ⅲ挡切换第一齿轮和ⅲ挡切换第二齿轮,所述ⅲ挡切换第一齿轮和ⅲ挡切换第二齿轮是双联动齿轮,在ⅲ挡切换轴径向回转,所述ⅲ挡切换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切换轴轴承内径上;

所述降速轴组件包括降速轴ⅰ组件和降速轴ⅱ组件,所述降速轴ⅰ组件包括设置在降速轴ⅰ上的降速轴ⅰ第一齿轮和降速轴ⅰ第二齿轮,所述降速轴ⅰ上的降速轴ⅰ第一齿轮和降速轴ⅰ第二齿轮是双联动齿轮,在降速轴ⅰ径向回转,所述降速轴ⅰ的两端安装在左右降速轴ⅰ轴承内径上,在左降速轴ⅰ轴承与降速轴ⅰ第一齿轮之间设有间隔衬套,将降速轴ⅰ第一齿轮和降速轴ⅰ第二齿轮卡在降速轴ⅰ的齿轮部上;

所述降速轴ⅱ组件包括设置在降速轴ⅱ上的降速轴ⅱ中间齿轮、降速轴ⅱ小齿轮,所述降速轴ⅱ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降速轴ⅱ轴承内径上,在降速轴ⅱ中间齿轮和降速轴ⅱ小齿轮与左右降速轴ⅱ轴承之间分别设有衬套,所述降速轴ⅱ是花键轴;

所述降速轴ⅱ小齿轮与差速器上的差速器大齿轮啮合,所述差速器大齿轮驱动行星轮架,再由行星轮带动左右驱动轴;

所述刀盘反转轴组件包括设置在反转轴上的反转第一齿轮、反转第二齿轮,所述反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反转轴轴承内径上,所述反转第一齿轮和反转第二齿轮是联动齿轮,在反转轴径向回转,在左反转轴轴承与反转第一齿轮之间设有间隔衬套,将反转第一齿轮和反转第二齿轮卡在反转轴的齿轮部上;

所述输出行走轴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行走轴组件,所述行走轴组件包括安装在驱动轴上的齿形离合机构,所述齿形离合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上的轴承座壳体、行走链轮,所述轴承座壳体内设有轴承,该轴承安装在驱动轴上,所述轴承座壳体两端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轴封件,该轴封件用于密封轴承,所述行走链轮设置在驱动轴的末端,在行走链轮上远离轴承座壳体一端的侧壁上固定有端盖,在端盖内侧设有一密封垫,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驱动轴上。

优选的,所述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皮带输入轮轴组件、输出行走轴组件,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上的皮带输入轴和输出行走轴组件上的驱动轴均伸入变速箱壳体内,所述变速箱壳体内设有一传动齿轮系,该传动齿轮系包括倒挡轴组件、中心轴组件、快慢挡切换轴组件、降速轴组件、差速轴轮组件、刀盘反转轴组件、刀盘换挡轴组件以及输出行走轴组件,所述皮带输入轴上的齿轮分别与倒挡轴组件和中心轴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倒挡轴组件上的齿轮还与中心轴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中心轴组件上的齿轮分别与快慢挡切换轴组件和刀盘反转轴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快慢挡切换轴组件上的齿轮与降速轴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降速轴组件上的齿轮啮合上的齿轮与差速轴轮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差速轴轮组件上的齿轮再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行走轴组件;

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和快慢挡切换轴组件上设有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包括ⅰ挡及倒挡拨叉组件、ⅱ挡及ⅲ挡拨叉组件以及快慢挡拨叉组件,所述ⅰ挡及倒挡拨叉组件包括ⅰ挡及倒挡拨叉轴,以及与ⅰ挡及倒挡拨叉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ⅰ挡及倒挡拨叉件,该ⅰ挡及倒挡拨叉件卡锁在皮带输入轮轴组件上,所述ⅰ挡及倒挡拨叉轴一端设有围绕ⅰ挡及倒挡拨叉轴外径的左凹槽、中间凹槽和右凹槽,所述ⅰ挡及倒挡拨叉轴另一端设有一通孔;所述ⅱ挡及ⅲ挡拨叉组件包括ⅱ挡及ⅲ挡拨叉抽,以及与ⅱ挡及ⅲ挡拨叉抽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ⅱ挡及ⅲ挡拨叉件,该ⅱ挡及ⅲ挡拨叉件卡锁在皮带输入轮轴组件上,所述ⅱ挡及ⅲ挡拨叉抽一端设有围绕倒挡拨叉轴外径的左凹槽、中间凹槽及右凹槽,所述ⅱ挡及ⅲ挡拨叉抽另一端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快慢挡拨叉组件包括快慢挡拨叉轴,以及与快慢挡拨叉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快慢挡拨叉件,该快慢档拨叉件卡锁在快慢挡切换轴组件上,所述快慢挡拨叉轴一端设有围绕快慢挡拨叉轴外径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快慢挡拨叉轴另一端设有一通孔;

所述ⅰ挡及倒挡拨叉轴、ⅱ挡及ⅲ挡拨叉抽、快慢挡拨叉轴的两端伸出变速箱壳体外,其一端分别与变速杆连接,所述ⅰ挡及倒挡拨叉轴、ⅱ挡及ⅲ挡拨叉抽、快慢挡拨叉轴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挡位换挡自锁器内的3组长孔中,所述挡位换挡自锁器上设有3组短孔,该3组短孔与3组长孔分别垂直,所述3组短孔内设有换挡自锁钢球和换挡压缩弹簧,所述左凹槽、中间凹槽及右凹槽的深度与换挡自锁钢球的半径相同。

当所述中间凹槽正对换挡自锁钢球时,换挡自锁钢球在换挡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处于空挡位置,当左凹槽或右凹槽正对换挡自锁钢球时,换挡自锁钢球在换挡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处于慢挡的ⅰ挡或ⅱ挡或ⅲ挡或倒挡位置;或者变速系统处于快挡的ⅰ挡或ⅱ挡或ⅲ挡或倒挡位置;当需要换挡时,通过变速杆对ⅰ挡及倒挡拨叉轴或ⅱ挡及ⅲ挡拨叉抽或快慢挡拨叉轴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克服压缩弹簧的压力,而将换挡自锁钢球从左凹槽或右凹槽或中间凹槽中挤出并推回孔内,ⅰ挡及倒挡拨叉轴或ⅱ挡及ⅲ挡拨叉抽或快慢挡拨叉轴便可滑过换挡自锁钢球并带动其对应的拨叉件及换挡齿轮轴向移动,当ⅰ挡及倒挡拨叉轴或ⅱ挡及ⅲ挡拨叉抽或快慢挡拨叉轴移至另一个凹槽与换挡自锁钢球对正时,换挡自锁钢球又被压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刚好换入另一工作挡位或退入空挡,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保证齿轮处于全齿长啮合或完全退出啮合。

所述刀盘换挡轴组件包括刀盘换挡轴,以及设置在刀盘换挡轴上的刀盘正反转空转齿轮和刀盘正反转挡位自锁机构,该刀盘正反转挡位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刀盘换挡轴上的自锁孔,以及安装在自锁孔内的换向压缩弹簧和换向自锁钢球,以及换挡滑动齿轮,在换挡滑动齿轮内孔轴向上设有间距相等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的深度与换向自锁钢球的半径相同;

所述刀盘换挡组件还包括位于刀盘正反转空转齿轮和换挡滑动齿轮两侧的左右刀盘换挡轴轴承,在左右刀盘换挡轴轴承与刀盘换挡轴之间镶嵌衬套;所述换挡滑动齿轮分为齿轮部和平滑延伸部,在平滑延伸部上沿其外径设有定位凹槽,该定位凹槽用于固定刀盘换向拨叉组件上的刀盘换向拨叉件,刀盘换向拨叉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刀盘换向拨叉轴上,所述刀盘换向拨叉轴一端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刀盘换向拨叉轴另一端被固定件环套。

当换挡滑动齿轮内孔上的第二凹槽正对换向自锁钢球时,换向自锁钢球在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对应的凹槽内,换挡滑动齿轮的轴向位置固定在空挡位置上;当换挡滑动齿轮内孔上的第一凹槽或第三凹槽正对换向自锁钢球时,换向自锁钢球在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对应的凹槽内,换挡滑动齿轮的轴向位置固定在正反转工作挡位,从而防止刀盘正反转挡位自动挂挡及自动脱挡,并保证正反转传动齿轮以全齿长准确啮合;当需要换挡时,通过变速杆对刀盘换向拨叉轴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刀盘换向拨叉件推动换挡滑动齿轮克服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而将换向自锁钢球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或第三凹槽中挤出并推回自锁孔内,换挡滑动齿轮便可滑过换向自锁钢球轴向移动;当另一个凹槽移至与钢球正对时,换向自锁钢球又被压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刚好换入正反转工作挡位或退入空挡。

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皮带输入轴上的皮带输入轴轴承、ⅱ挡及ⅲ挡滑动双联齿轮、ⅰ挡及倒挡滑动齿轮、刀盘传动齿轮以及设置在皮带输入轴末端的皮带挡块,所述ⅱ挡及ⅲ挡滑动双联齿轮、ⅰ挡及倒挡滑动齿轮及刀盘传动齿轮沿皮带输入轴径向回转;所述皮带输入轴前端伸出变速箱壳体外部,并与皮带轮连接;

所述倒挡轴组件包括倒挡轴,该倒挡轴由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组成,在小直径部上设置有倒挡主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与小直径部之间设有内衬套,并通过设在小直径部上的衬套在轴向卡住倒挡主动齿轮,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是双联齿轮,在倒挡轴径向回转;

所述中心轴组件包括设置在中心轴上的中心轴空转齿轮、中心轴ⅰ挡齿轮、中心轴ⅲ挡齿轮、低速齿轮及中心轴ⅱ挡齿轮,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中心轴轴承内径上,在中心轴ⅰ挡齿轮与中心轴ⅲ挡齿轮之间设有间隔衬套;

所述快慢挡切换轴组件包括设置在快慢挡切换轴上的切换空转齿轮、切换大齿轮和切换小齿轮,所述切换大齿轮和切换小齿轮是双联动齿轮,该双联动齿轮和切换空转齿轮在快慢挡切换轴径向回转,所述快慢挡切换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切换轴轴承内径上;

所述降速轴组件包括设置在降速轴上的降速小齿轮和降速大齿轮,所述降速小齿轮和降速大齿轮是双联动齿轮,在降速轴径向回转,所述降速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降速轴轴承内径上,在降速小齿轮与左降速轴轴承之间设有间隔衬套,将降速小齿轮和降速大齿轮卡在降速轴的齿轮部上;

所述变速箱还包括差速器组件,所述差速器组件包括设置在差速器轴上的差速器大齿轮、左侧小齿轮及右侧小齿轮,所述差速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差速器轴承的内径上,所述差速器大齿轮与降速小齿轮啮合,并驱动行星齿轮组,再由行星齿轮驱动左侧小齿轮和右侧小齿轮,所述左侧小齿轮和右侧小齿轮分别与驱动轴上的行走输出齿轮啮合;

所述刀盘反转轴组件包括设置在反转轴上的反转第一齿轮、反转第二齿轮,所述反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反转轴轴承内径上,所述反转第一齿轮和反转第二齿轮是联动齿轮,在反转轴径向回转,在左反转轴轴承与反转第一齿轮之间设有间隔衬套,将反转第一齿轮和反转第二齿轮卡在反转轴的齿轮部上;

所述输出行走轴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行走轴机构,所述行走轴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上的齿形离合机构,所述齿形离合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上的行走输出齿轮、轴承座壳体及行走链轮,所述轴承座壳体内设有轴承,该轴承安装在驱动轴上,所述轴承座壳体两端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轴封件,该轴封件用于密封轴承,所述行走链轮设置在驱动轮的末端,在行走链轮上远离轴承座壳体一端的侧壁上固定有端盖,在端盖内侧设有一密封垫,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驱动轴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驱动行走链轮,通过旋转的行走链轮驱动履带行走机构运动,并通过履带行走机构上的履带张力轮提供张紧力,通过履带从动轮支撑开沟机行走;

所述履带从动轮安装在机架支撑梁下端,两端从动轮外圆下端压在履带内环表面,支撑机器行走,所述履带从动轮还包括从动轮轴、防尘挡圈、轴承和加油嘴,所述从动轮位于从动轮轴的两端,在从动轮的外侧设有密封垫,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从动轮轴上,轴承设置在两端从动轮之间,在轴承的外侧设有一层防尘挡圈,在防尘挡圈上设有一加油嘴。

优选的,所述齿轮盒的尾端安装在安装座的半圆凹槽上,所述输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输入轴承端盖,该输入轴承端盖通过半环形紧固件与半圆凹槽配合固定齿轮盒,所述输入轴与刀盘换挡轴同侧的一端上还设有链条链轮,该正反转链轮与刀盘换挡轴通过链条传动。

优选的,所述刀盘液压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和刀盘机架,该液压缸的一端与齿轮盒壳体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在安装在机架底盘上,所述刀盘机架的尾端通过紧固螺栓与两组定位片连接,所述刀盘机架的前端连接有施肥管,施肥管并通过设置在齿轮盒壳体上的两组支撑杆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了旁侧动力输出,而不使用通常采用的后端直连动力输出,进一步缩短了农机具悬挂架与机具单元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在狭小空间进行转向、掉头这些操作;本发明的变速系统原理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结构,形成三款各具特色的开沟机,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本发明通过更换可拆卸的齿轮盒部件,更换不同的配置机具,可完成旋耕、除草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a、1b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b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齿轮群的示意图;

图3a、3b、3c、3d、3e、3f、3g、3h、3i、3j、3k、3l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中皮带输入轮轴组件、倒挡轴组件、中心轴组件、ⅲ挡切换轴组件、降速轴ⅰ组件、刀盘反转轴组件、刀盘换挡轴组件、刀盘正反转自锁机构、倒挡拨叉组件、ⅰ挡ⅱ挡拔叉组件、ⅲ挡拨叉组件以及刀盘换向拨叉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降速轴ⅱ组件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1行走ⅰ挡、ⅱ挡的传动原理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1行走ⅲ挡、倒挡传动原理图;

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1刀盘输出轴的正反转传动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降速轴ⅱ组件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2行走ⅰ挡、ⅱ挡的传动原理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2行走ⅲ挡、倒挡传动原理图;

图7c为本发明实施例2刀盘输出轴的正反转传动原理图;

图8a、8b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变速箱壳体的示意图;

图9a、9b为本发明实施例3齿轮群的示意图;

图10a、10b本发明实施例3为变速箱壳体的示意图;

图11a、11b、11c、11d、11e、11f、11g、11h、11i、11j、11k、11l、11m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皮带输入轮轴组件、倒挡轴组件、中心轴组件、快慢挡切换轴组件、降速轴组件、差速器组件、刀盘反转轴组件、刀盘换挡轴组件、刀盘正反转自锁机构、倒挡拨叉组件、ⅰ挡ⅱ挡拨叉组件、ⅲ挡拨叉组件以及刀盘换向拨叉组件的示意图;

图12a为本发明实施例3慢挡行走ⅰ挡倒挡的传动原理图;

图12b为本发明实施例3慢挡行走ⅱ挡ⅲ挡传动原理图;

图12c为本发明实施例3快慢挡位换挡传动原理图;

图12d为本发明实施例3快挡行走ⅰ挡倒挡的传动原理图;

图12e为本发明实施例3行走ⅱ挡ⅲ挡传动原理图;

图12f为本发明实施例3刀盘输出轴的正反转传动原理图;

图13为本发明挡位换挡自锁器的示意图;

图14a、14b、14c、14d为本发明输出行走轴组件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履带从动轮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齿轮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a、1b、16a、16b所示,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开沟机,包括安装在机架底盘700上的动力机构,以及与动力机构动力连接的变速箱200,该变速箱200前端连接安装有可拆卸齿轮盒500的安装座,变速箱200输出的开沟刀盘动力通过齿轮盒传递至开沟刀盘400上,所述开沟刀盘400上设有沿其环布的多把开沟刀401,在变速箱200下部安装有驱动开沟机行走的履带行走机构800及刹车装置;所述开沟机还包括驱动开沟刀盘400上下摆动的刀盘液压升降机构。

所述齿轮盒500包括在齿轮盒壳体501内腔按动力传递方向依次设置的输入齿轮502、至少一组中间齿轮503、输出齿轮504,所述输入齿轮502设置在输入轴508上,在输入齿轮50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轴承,该轴承卡在法兰509与齿轮盒壳体501之间,所述法兰509与齿轮盒壳体50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中间齿轮503通过轴承设置在中间小轴506上,所述输出齿轮504设置在输出刀轴505上,该输出刀轴505两端伸出齿轮盒壳体501外的延伸部上设有输出轴承端盖510、开沟刀盘400,所述输出轴承端盖510与齿轮盒壳体501通过紧固螺母固定,所述齿轮盒壳体510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开沟挡土板架402或覆土挡土板架,并在齿轮盒壳体501尾端上部设有两对对称结构的定位片511,该两对定位片511上均设有等距的两组小孔。

所述齿轮盒500的尾端安装在安装座的半圆凹槽上,所述输入轴508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输入轴承端盖,该输入轴承端盖通过半环形紧固件与半圆凹槽配合固定齿轮盒,所述输入轴508与刀盘换挡轴202同侧的一端上还设有链条链轮512,该正反转链轮与刀盘换挡轴2020通过链条传动。

所述刀盘液压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601和刀盘机架602,该液压缸601的一端与齿轮盒壳体50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在安装在机架底盘700上,所述刀盘机架602的尾端通过紧固螺栓与两组定位片512连接,所述刀盘机架602的前端连接有施肥管603,施肥管603并通过设置在齿轮盒壳体501上的两组支撑杆604固定。

图2a、2b、3i、3j、3k、8a、8b、13所示,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变速箱,该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200、皮带输入轮轴组件201、输出行走轴组件300,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201上的皮带输入轴2010和输出行走轴组件300上的驱动轴303均伸入变速箱壳体200内,所述变速箱壳体200内设有一传动齿轮系,该传动齿轮系包括倒挡轴组件203、中心轴组件209、ⅲ挡切换轴组件208、降速轴ⅰ组件210、降速轴ⅱ组件213、刀盘反转轴组件204、刀盘换挡轴组件202,所述皮带输入轴2010上的齿轮分别与倒挡轴组件203和中心轴组件209上的齿轮啮合,所述倒挡轴组件203上的齿轮还与中心轴组件209上的齿轮啮合,所述中心轴组件209上的齿轮分别与ⅲ挡切换轴组件208和刀盘反转轴组件204上的齿轮啮合,所述ⅲ挡切换轴组件208上的齿轮与降速轴ⅰ组件210上的齿轮啮合,所述降速轴ⅰ组件210上的齿轮与所述降速轴ⅱ组件213上的齿轮啮合,所述降速轴ⅱ组件213上的齿轮再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行走轴组件;

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201和ⅲ挡切换轴组件208上设有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包括ⅰ挡及ⅱ挡拨叉组件207、倒挡拨叉组件211以及ⅲ挡拨叉组件212,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组件207包括ⅰ挡及ⅱ挡拨叉轴2071,以及与ⅰ挡及ⅱ挡拨叉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ⅰ挡及ⅱ挡拨叉件2070,该ⅰ挡及ⅱ挡拨叉件2070卡锁在皮带输入轮轴组件201上,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轴2071一端设有围绕ⅰ挡及ⅱ挡拨叉轴2071外径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轴2071另一端设有一通孔;所述倒挡拨叉组件211包括倒挡拨叉轴2111,以及与倒挡拨叉轴2111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倒挡拨叉件2110,该倒挡拨叉件2110卡锁在皮带输入轮轴组件201上,所述倒挡拨叉轴2111一端设有围绕倒挡拨叉轴2111外径的左凹槽、中间凹槽及右凹槽,所述倒挡拨叉轴2111另一端上设有一通孔;所述ⅲ挡拨叉组件212包括ⅲ挡拨叉轴2121,以及与ⅲ挡拨叉轴2121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ⅲ挡拨叉件2120,该ⅲ挡拨叉件2120卡锁在ⅲ挡切换轴组件208上,所述ⅲ挡拨叉轴2121一端上设有围绕ⅲ挡拨叉轴2121外径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ⅲ挡拨叉轴2121另一端上设有一通孔;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轴2071、倒挡拨叉轴2111及ⅲ挡拨叉轴2121的两端伸出变速箱壳体200外,其一端分别与变速杆连接,所述ⅰ挡及ⅱ挡拨叉轴2071、倒挡拨叉轴2111及ⅲ挡拨叉轴2121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挡位换挡自锁器206内的3组长孔2060中,所述挡位换挡自锁器206上设有3组短孔2063,该3组短孔2063与3组长孔2060分别垂直,所述3组短孔2063内设有换挡自锁钢球2062和换挡压缩弹簧2061,所述左凹槽、中间凹槽及右凹槽的深度与换挡自锁钢球2062的半径相同。

当所述中间凹槽正对换挡自锁钢球2062时,换挡自锁钢球2062在换挡压缩弹簧2061的压力作用下嵌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处于空挡位置,当左凹槽或右凹槽正对换挡自锁钢球2062时,换挡自锁钢球2062在换挡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处于ⅰ挡或ⅱ挡或ⅲ挡或倒挡位置;当需要换挡时,通过变速杆对ⅰ挡及ⅱ挡拨叉轴2071或倒挡拨叉轴2111或ⅲ挡拨叉轴2121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克服压缩弹簧2061的压力,而将换挡自锁钢球2062从左凹槽或右凹槽或中间凹槽中挤出并推回孔内,ⅰ挡及ⅱ挡拨叉轴2071或倒挡拨叉轴2111或ⅲ挡拨叉轴2121便可滑过换挡自锁钢球2062并带动其对应的拨叉件及换挡齿轮轴向移动,当ⅰ挡及ⅱ挡拨叉轴2071或倒挡拨叉轴2111或ⅲ挡拨叉轴2121移至另一个凹槽与钢球对正时,钢球又被压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刚好换入另一工作挡位或退入空挡,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保证齿轮处于全齿长啮合或完全退出啮合。

图3g、3h、3l所示,所述刀盘换挡轴组件202包括刀盘换挡轴2020,以及设置在刀盘换挡轴2020上的刀盘正反转挡位自锁机构,该刀盘正反转挡位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刀盘正反转轴2020上的自锁孔2023,以及安装在自锁孔2023内的换向压缩弹簧和换向自锁钢球,以及换挡滑动齿轮2022,在换挡滑动齿轮2022内孔轴向上设有间距相等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的深度与换向自锁钢球的半径相同;所述刀盘换挡组件202还包括位于换挡滑动齿轮2022两侧的左右刀盘换挡轴轴承,在左右刀盘换挡轴轴承与刀盘换挡轴之间镶嵌衬套;所述换挡滑动齿轮2022分为齿轮部和平滑延伸部,在平滑延伸部上沿其外径设有定位凹槽2021,该定位凹槽2021用于固定刀盘换向拨叉组件205上的刀盘换向拨叉件2050,刀盘换向拨叉件2050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刀盘换向拨叉轴2051上,所述刀盘换向拨叉轴2051一端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刀盘换向拨叉轴2051另一端被固定件环套。

当换挡滑动齿轮2022内孔上的第二凹槽正对换向自锁钢球时,换向自锁钢球在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对应的凹槽内,换挡滑动齿轮2022的轴向位置固定在空挡位置上;当换挡滑动齿轮2022内孔上的第一凹槽或第三凹槽正对换向自锁钢球时,换向自锁钢球在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对应的凹槽内,换挡滑动齿轮2022的轴向位置固定在正反转工作挡位,从而防止刀盘正反转挡位自动挂挡及自动脱挡,并保证正反转传动齿轮以全齿长准确啮合;当需要换挡时,通过变速杆对刀盘换向拨叉轴2051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刀盘换向拨叉件2050推动换挡滑动齿轮2022克服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而将换向自锁钢球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或第三凹槽中挤出并推回自锁孔2023内,换挡滑动齿轮便可滑过换向自锁钢球轴向移动;当另一个凹槽移至与钢球正对时,换向自锁钢球又被压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刚好换入正反转工作挡位或退入空挡。

图3a、3b、3c、3d、3e、3f、4及14a、14b所示,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201包括皮带输入轴2010,所述皮带输入轴2010前端伸出变速箱壳体200外部,并与皮带轮连接,位于变速箱壳体200内部的皮带输入轴2010上设有皮带输入轴轴承2011、轮轴滑动双联动齿轮2012、轮轴倒挡滑动齿轮2013、ⅲ挡齿轮2014以及设置在皮带输入轴2010末端的皮带挡块2015,所述轮轴滑动双联动齿轮2012、轮轴倒挡滑动齿轮2013及ⅲ挡齿轮2014沿皮带输入轴2010承径向回转;

所述倒挡轴组件203包括倒挡轴2030,该倒挡轴2030由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组成,在小直径部上设置有倒挡主动齿轮2032和倒挡从动齿轮2031,所述倒挡主动齿轮2032和倒挡从动齿轮2031与小直径部之间设有内衬套,并通过设在小直径部上的衬套在轴向卡住倒挡主动齿轮2032,所述倒挡主动齿轮2032和倒挡从动齿轮2031是双联齿轮,在倒挡轴2030径向回转;

所述中心轴组件209包括设置在中心轴2090上的中心轴ⅲ挡齿轮2094、中心轴主齿轮2093、中心轴ⅱ挡齿轮2092、中心轴ⅰ挡齿轮2091,所述中心轴209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中心轴轴承内径上,在中心轴ⅲ挡齿轮2094与中心轴主齿轮2093之间设有间隔衬套,在中心轴ⅱ挡齿轮2092与中心轴ⅰ挡齿轮2091之间设有中间衬套,所述中心轴2090为花键轴,所述中心轴ⅱ挡齿轮2092和中心轴ⅰ挡齿轮2091在中心轴2090花键上轴向滑动,分别挂ⅰ挡、ⅱ挡和正反转挡;所述中心轴ⅲ挡齿轮2094和中心轴主齿轮2093在中心轴2090花键上轴向滑动,分别挂ⅲ挡和倒挡;

所述ⅲ挡切换轴组件208包括设置在ⅲ挡切换轴2080上的ⅲ挡切换第一齿轮2081和ⅲ挡切换第第二齿轮2082,所述ⅲ挡切换第一齿轮2090和ⅲ挡切换第第二齿轮2082是双联动齿轮,在ⅲ挡切换轴2082径向回转,所述ⅲ挡切换轴208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切换轴轴承内径上;

所述降速轴组件包括降速轴ⅰ组件210和降速轴ⅱ组件213,所述降速轴ⅰ组件210包括设置在降速轴ⅰ2100上的降速轴ⅰ第一齿轮2101和降速轴ⅰ第二齿轮2102,所述降速轴ⅰ2100上的降速轴ⅰ第一齿轮2101和降速轴ⅰ第二齿轮2102是双联动齿轮,在降速轴ⅰ2100径向回转,所述降速轴ⅰ2100的两端安装在左右降速轴ⅰ轴承内径上,在左降速轴ⅰ轴承与降速轴ⅰ2100第一齿轮之间设有间隔衬套,将降速轴ⅰ第一齿轮2101和降速轴ⅰ第二齿轮2102卡在降速轴ⅰ2100的齿轮部上;

所述降速轴ⅱ组件213包括设置在降速轴ⅱ2131上的降速轴ⅱ第一齿轮2130、降速轴ⅱ第二齿轮2132、降速轴ⅱ第三降速齿轮2133,所述降速轴ⅱ213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降速轴ⅱ轴承内径上,在降速轴ⅱ第一降速齿轮2130与降速轴ⅱ第二降速齿轮2132和降速轴ⅱ第二降速齿轮2132与降速轴ⅱ第三降速齿轮2133之间分别设有中间衬套,所述降速轴ⅱ2131是花键轴;

所述刀盘反转轴组204件包括设置在反转轴2040上的反转第一齿轮2041、反转第二齿轮2042,所述反转轴204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反转轴轴承内径上,所述反转第一齿轮2041和反转第二齿轮2042是联动齿轮,在反转轴2040径向回转,在左反转轴轴承与反转第一齿轮2041之间设有间隔衬套,将反转第一齿轮2041和反转第二齿轮2042卡在反转轴2040的齿轮部上;

所述输出行走轴组件30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行走轴组件,所述行走轴组件包括安装在驱动轴303上的齿形离合机构,所述齿形离合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上的行走输出齿轮301、轴承座壳体304、操纵杆安装座310、可移动离合套309、行走链轮302,所述轴承座壳体304内设有轴承305,该轴承305安装在驱动轴303上,在轴承305与可移动离合套309之间设有回位弹簧306,其位于操作杆安装座308内腔,所述操作杆安装座308上安装有手动操纵杆310,该手动操作杆310与操作杆安装座308的连接部铰接,并伸入操作杆安装座308内腔卡设在固定凹槽307上,该固定凹槽307设置在可移动离合套309靠近回位弹簧306的一端上,所述可移动离合套309另一端上沿其外径设有外轮齿312,在行走链轮302内壁上设有配合外轮齿312的内齿套311,在行走链轮302上远离可移动离合套309的侧壁上设有端盖314,在端盖314与行走链轮302之间设有定位轴承,并在端盖314与定位轴承之间设有一密封垫313。

两组对称设置的行走轴组件分别控制机器的左右转向,机器正常行走时,可移动离合套309处于结合状态,机器转向时,可移动离合套309必须处于分离状态,这种分离状态是通过外部离合控制杆310拨动来控制的;离合机构正常状态为常结合状态,当需要脱开分离时,只需拨动手动操纵杆310,克服回位弹簧306弹力,即可实现传动的分离。

图15所示,所述驱动轴303驱动行走链轮302,通过旋转的行走链轮302驱动履带行走机构运动800,并通过履带行走机构800上的履带张力轮801提供张紧力,通过履带从动轮802支撑开沟机行走;所述履带从动轮802安装在机架支撑梁下端,两端从动轮外圆下端压在履带803内环表面,支撑机器行走,所述履带从动轮802还包括从动轮轴8022、防尘挡圈8025、轴承和加油嘴8024,所述从动轮8021位于从动轮轴8022的两端,在从动轮的外侧设有密封垫,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从动轮轴8022上,轴承设置在两端从动轮8021之间,在轴承的外侧设有一层防尘挡圈8025,在防尘挡圈8025上设有一加油嘴8024。

该开沟机的履带行走的动力传动途径:

①行走ⅰ、ⅱ挡:皮带轮→皮带输入轴2010→轮轴滑动双联齿轮2012→中心轴ⅱ挡齿轮2092或中心轴ⅰ挡齿轮2091→中心轴主齿轮2093→ⅲ挡切换第一齿轮2081、ⅲ挡切换第二齿轮2082→降速轴ⅰ第一齿轮2101、降速轴ⅰ第二齿轮2102→降速轴ⅱ第二齿轮2132→降速轴ⅱ第一齿轮2133、降速轴ⅱ第三齿轮2130→行走输出齿轮301→驱动轴303→行走链轮302;

②行走ⅲ挡、倒挡:皮带轮→皮带输入轴2010→ⅲ挡齿轮2014或轮轴倒挡滑动齿轮2013→倒挡主动齿轮2032、倒挡从动齿轮2031→中心轴主齿轮2093或中心轴ⅲ挡齿轮2094→ⅲ挡切换第一齿轮2081、ⅲ挡切换第二齿轮2082→降速轴ⅰ第一齿轮2101、降速轴ⅰ第二齿轮2102→降速轴ⅱ第二齿轮2132→降速轴ⅱ第一齿轮2130、降速轴ⅱ第三齿轮2133→行走输出齿轮301→驱动轮303→行走链轮303;

开沟刀盘正反转的动力传动途径:

刀盘输出轴正反转:皮带轮→皮带输入轴2010→轮轴滑动双联齿轮2012→中心轴ⅰ挡齿轮2091→中心轴主齿轮2093→反转第一齿轮2042、反转第二齿轮2041→换挡滑动齿轮2022→刀盘换挡轴2020→链条链轮512→输入齿轮502→中间齿轮503→输出齿轮504→开沟刀盘400。

实施例2

如图1a、1b、16a、16b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开沟机,包括安装在机架底盘700上的动力机构,以及与动力机构动力连接的变速箱200,该变速箱200前端连接安装有可拆卸齿轮盒500的安装座,变速箱200输出的开沟刀盘动力通过齿轮盒传递至开沟刀盘400上,所述开沟刀盘400上设有沿其环布的多把开沟刀401,在变速箱200下部安装有驱动开沟机行走的履带行走机构800及刹车装置;所述开沟机还包括驱动开沟刀盘400上下摆动的刀盘液压升降机构。

所述齿轮盒500包括在齿轮盒壳体501内腔按动力传递方向依次设置的输入齿轮502、至少一组中间齿轮503、输出齿轮504,所述输入齿轮502设置在输入轴508上,在输入齿轮50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轴承,该轴承卡在法兰509与齿轮盒壳体501之间,所述法兰509与齿轮盒壳体50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中间齿轮503通过轴承设置在中间小轴506上,所述输出齿轮504设置在输出刀轴505上,该输出刀轴505两端伸出齿轮盒壳体501外的延伸部上设有输出轴承端盖510、开沟刀盘400,所述输出轴承端盖510与齿轮盒壳体501通过紧固螺母固定,所述齿轮盒壳体510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开沟挡土板架402或覆土挡土板架,并在齿轮盒壳体501尾端上部设有两对对称结构的定位片511,该两对定位片511上均设有等距的两组小孔。

所述齿轮盒500的尾端安装在安装座的半圆凹槽上,所述输入轴508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输入轴承端盖,该输入轴承端盖通过半环形紧固件与半圆凹槽配合固定齿轮盒,所述输入轴508与刀盘换挡轴202同侧的一端上还设有链条链轮512,该正反转链轮与刀盘换挡轴2020通过链条传动。

所述刀盘液压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601和刀盘机架602,该液压缸601的一端与齿轮盒壳体50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在安装在机架底盘700上,所述刀盘机架602的尾端通过紧固螺栓与两组定位片512连接,所述刀盘机架602的前端连接有施肥管603,施肥管603并通过设置在齿轮盒壳体501上的两组支撑杆604固定。

不同于实施例1,实施例2中,在变速箱内安装有转弯用的差速器,差速器与降速轴ⅱ组件的齿轮啮合,如图6所示,所述降速轴ⅱ组件包括设置在降速轴ⅱ2130a上的降速轴ⅱ中间齿轮2131a、降速轴ⅱ小齿轮2132a,所述降速轴ⅱ2130a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降速轴ⅱ轴承内径上,在降速轴ⅱ中间齿轮2131a和降速轴ⅱ小齿轮2132a与左右降速轴ⅱ轴承之间分别设有衬套,所述降速轴ⅱ2130a是花键轴;所述降速轴ⅱ小齿轮2132a与差速器上的差速器大齿轮啮合,所述差速器大齿轮驱动行星轮架,再由行星轮带动左右驱动轴;

如图14c所示,所述输出行走轴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行走轴组件,所述行走轴组件300a包括安装在驱动轴303a上的齿形离合机构,所述齿形离合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303a上的轴承座壳体304a、行走链轮302a,所述轴承座壳体内设有轴承301a,该轴承301a安装在驱动轴303a上,所述轴承座壳体304a两端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轴封件,该轴封件用于密封轴承,所述行走链轮302a设置在驱动轴的末端,在行走链轮302a上远离轴承座壳体304a一端的侧壁上固定有端盖305a,在端盖305a内侧设有一密封垫,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驱动轴上;由于变速箱内安装有转弯用的差速器,机器左右两侧行走轴上不需再安装离合机构。

图15所示,所述驱动轴303驱动行走链轮302,通过旋转的行走链轮302驱动履带行走机构运动800,并通过履带行走机构800上的履带张力轮801提供张紧力,通过履带从动轮802支撑开沟机行走;所述履带从动轮802安装在机架支撑梁下端,两端从动轮外圆下端压在履带803内环表面,支撑机器行走,所述履带从动轮802还包括从动轮轴8022、防尘挡圈8025、轴承和加油嘴8024,所述从动轮8021位于从动轮轴8022的两端,在从动轮的外侧设有密封垫,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从动轮轴8022上,轴承设置在两端从动轮8021之间,在轴承的外侧设有一层防尘挡圈8025,在防尘挡圈8025上设有一加油嘴8024。

该开沟机的履带行走的动力传动途径:

①行走ⅰ、ⅱ挡:皮带轮→皮带输入轴2010→轮轴滑动双联齿轮2012→中心轴ⅱ挡齿轮2092或中心轴ⅰ挡齿轮2091→中心轴主齿轮2093→ⅲ挡切换第一齿轮2081、ⅲ挡切换第二齿轮2082→降速轴ⅰ第一齿轮2101、降速轴ⅰ第二齿轮2102→降速轴ⅱ中心齿轮2131a、降速轴ⅱ小齿轮2132a→差速器大齿轮→行星轮→驱动轴303a→行走链轮302a;

②行走ⅲ挡、倒挡:皮带轮→皮带输入轴2010→ⅲ挡齿轮2014或轮轴倒挡滑动齿轮2013→倒挡主动齿轮2032、倒挡从动齿轮2031→中心轴主齿轮2093或中心轴ⅲ挡齿轮2094→ⅲ挡切换第一齿轮2081、ⅲ挡切换第二齿轮2082→降速轴ⅰ第一齿轮2011、降速轴ⅰ第二齿轮2012→降速轴ⅱ中心齿轮2131a、降速轴ⅱ小齿轮2132a→差速器大齿轮→行星轮→驱动轴303a→行走链轮302a。

开沟刀盘正反转的动力传动途径:

刀盘输出轴正反转:皮带轮→皮带输入轴2010→轮轴滑动双联齿轮2012→中心轴ⅰ挡齿轮2091→中心轴主齿轮2093→反转第一齿轮2042、反转第二齿轮2041→换挡滑动齿轮2022→刀盘换挡轴2020→链条链轮512→输入齿轮502→中间齿轮503→输出齿轮504→开沟刀盘400。

实施例3

如图1a、1b、16a、16b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开沟机,包括安装在机架底盘700上的动力机构,以及与动力机构动力连接的变速箱200,该变速箱200前端连接安装有可拆卸齿轮盒500的安装座,变速箱200输出的开沟刀盘动力通过齿轮盒传递至开沟刀盘400上,所述开沟刀盘400上设有沿其环布的多把开沟刀401,在变速箱200下部安装有驱动开沟机行走的履带行走机构800及刹车装置;所述开沟机还包括驱动开沟刀盘400上下摆动的刀盘液压升降机构。

所述齿轮盒500包括在齿轮盒壳体501内腔按动力传递方向依次设置的输入齿轮502、至少一组中间齿轮503、输出齿轮504,所述输入齿轮502设置在输入轴508上,在输入齿轮50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轴承,该轴承卡在法兰509与齿轮盒壳体501之间,所述法兰509与齿轮盒壳体50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中间齿轮503通过轴承设置在中间小轴506上,所述输出齿轮504设置在输出刀轴505上,该输出刀轴505两端伸出齿轮盒壳体501外的延伸部上设有输出轴承端盖510、开沟刀盘400,所述输出轴承端盖510与齿轮盒壳体501通过紧固螺母固定,所述齿轮盒壳体510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开沟挡土板架402或覆土挡土板架,并在齿轮盒壳体501尾端上部设有两对对称结构的定位片511,该两对定位片511上均设有等距的两组小孔。

所述齿轮盒500的尾端安装在安装座的半圆凹槽上,所述输入轴508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输入轴承端盖,该输入轴承端盖通过半环形紧固件与半圆凹槽配合固定齿轮盒,所述输入轴508与刀盘换挡轴202同侧的一端上还设有链条链轮512,该正反转链轮与刀盘换挡轴2020通过链条传动。

所述刀盘液压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601和刀盘机架602,该液压缸601的一端与齿轮盒壳体50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在安装在机架底盘700上,所述刀盘机架602的尾端通过紧固螺栓与两组定位片512连接,所述刀盘机架602的前端连接有施肥管603,施肥管603并通过设置在齿轮盒壳体501上的两组支撑杆604固定。

图9a、9b、10a、10b、11j、11k、11l、13所示,所述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200、皮带输入轮轴组件201a、输出行走轴组件300a,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201a上的皮带输入轴2010a和输出行走轴组件300a上的驱动轴303a均伸入变速箱壳体200内,所述变速箱壳体200内设有一传动齿轮系,该传动齿轮系包括倒挡轴组件203、中心轴组件209a、快慢挡切换轴组件208a、降速轴组件210b、差速轴轮组件213a、刀盘反转轴组件204、刀盘换挡轴组件202a以及输出行走轴组件300a,所述皮带输入轴2010a上的齿轮分别与倒挡轴组件203和中心轴组件209a上的齿轮啮合,所述倒挡轴组件203上的齿轮还与中心轴组件209a上的齿轮啮合,所述中心轴组件209a上的齿轮分别与快慢挡切换轴组件208a和刀盘反转轴组件204上的齿轮啮合,所述快慢挡切换轴组件208a上的齿轮与降速轴组件210b上的齿轮啮合,所述降速轴组件210b上的齿轮啮合上的齿轮与差速轴轮组件213a上的齿轮啮合,所述差速轴轮组件213a上的齿轮再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行走轴组件;

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201a和快慢挡切换轴组件208a上设有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包括ⅰ挡及倒挡拨叉组件211a、ⅱ挡及ⅲ挡拨叉组件207a以及快慢挡拨叉组件212a,所述ⅰ挡及倒挡拨叉组件211a包括ⅰ挡及倒挡拨叉轴2111a,以及与ⅰ挡及倒挡拨叉轴2111a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ⅰ挡及倒挡拨叉件2110a,该ⅰ挡及倒挡拨叉件2110a卡锁在皮带输入轮轴组件201a上,所述ⅰ挡及倒挡拨叉轴2111a一端设有围绕ⅰ挡及倒挡拨叉轴2111a外径的左凹槽、中间凹槽和右凹槽,所述ⅰ挡及倒挡拨叉轴另2111a一端设有一通孔;所述ⅱ挡及ⅲ挡拨叉组件207a包括ⅱ挡及ⅲ挡拨叉抽2071a,以及与ⅱ挡及ⅲ挡拨叉抽2071a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ⅱ挡及ⅲ挡拨叉件2070a,该ⅱ挡及ⅲ挡拨叉件2070a卡锁在皮带输入轮轴组件201a上,所述ⅱ挡及ⅲ挡拨叉抽2071a一端设有围绕倒挡拨叉轴2071a外径的左凹槽、中间凹槽及右凹槽,所述ⅱ挡及ⅲ挡拨叉抽2071a另一端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快慢挡拨叉组件212a包括快慢挡拨叉轴2121a,以及与快慢挡拨叉轴2121a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的快慢挡拨叉件2120a,该快慢档拨叉件2120a卡锁在快慢挡切换轴组件208a上,所述快慢挡拨叉轴2121a一端设有围绕快慢挡拨叉轴2121a外径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快慢挡拨叉轴2121a另一端设有一通孔;

所述ⅰ挡及倒挡拨叉轴2111a、ⅱ挡及ⅲ挡拨叉抽2071a、快慢挡拨叉轴2121a的两端伸出变速箱壳体200外,其一端分别与变速杆连接,所述ⅰ挡及倒挡拨叉轴2111a、ⅱ挡及ⅲ挡拨叉抽2071a、快慢挡拨叉轴2121a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挡位换挡自锁器206内的3组长孔2060中,所述挡位换挡自锁器206上设有3组短孔2063,该3组短孔2063与3组长孔2060分别垂直,所述3组短孔2063内设有换挡自锁钢球2062和换挡压缩弹簧2061,所述左凹槽、中间凹槽及右凹槽的深度与换挡自锁钢球2062的半径相同。

当所述中间凹槽正对换挡自锁钢球2062时,换挡自锁钢球2062在换挡压缩弹簧2061的压力作用下嵌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处于空挡位置,当左凹槽或右凹槽正对换挡自锁钢球2062时,换挡自锁钢球2062在换挡压缩弹簧2061的压力作用下嵌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处于慢挡的ⅰ挡或ⅱ挡或ⅲ挡或倒挡位置;或者变速系统处于快挡的ⅰ挡或ⅱ挡或ⅲ挡或倒挡位置;当需要换挡时,通过变速杆对ⅰ挡及倒挡拨叉轴2111a或ⅱ挡及ⅲ挡拨叉抽2071a或快慢挡拨叉轴2121a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克服压缩弹簧2061的压力,而将换挡自锁钢球2062从左凹槽或右凹槽或中间凹槽中挤出并推回孔内,ⅰ挡及倒挡拨叉轴2111a或ⅱ挡及ⅲ挡拨叉抽2071a或快慢挡拨叉轴2121a便可滑过换挡自锁钢球2062并带动其对应的拨叉件及换挡齿轮轴向移动,当ⅰ挡及倒挡拨叉轴2111a或ⅱ挡及ⅲ挡拨叉抽2071a或快慢挡拨叉轴2121a移至另一个凹槽与换挡自锁钢球2062对正时,换挡自锁钢球2062又被压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刚好换入另一工作挡位或退入空挡,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保证齿轮处于全齿长啮合或完全退出啮合。

图11h、11i、11m所示,所述刀盘换挡轴组件202a包括刀盘换挡轴2020a,以及设置在刀盘换挡轴2020a上的刀盘正反转空转齿轮2023a和刀盘正反转挡位自锁机构,该刀盘正反转挡位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刀盘换挡轴2020a上的自锁孔2024a,以及安装在自锁孔2024a内的换向压缩弹簧和换向自锁钢球,以及换挡滑动齿轮2022a,在换挡滑动齿轮2022a内孔轴向上设有间距相等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的深度与换向自锁钢球的半径相同;

所述刀盘换挡组件202a还包括位于刀盘正反转空转齿轮2023a和换挡滑动齿轮2022a两侧的左右刀盘换挡轴轴承,在左右刀盘换挡轴轴承与刀盘换挡轴2020a之间镶嵌衬套;所述换挡滑动齿轮2022a分为齿轮部和平滑延伸部,在平滑延伸部上沿其外径设有定位凹槽2021a,该定位凹槽2021a用于固定刀盘换向拨叉组件205上的刀盘换向拨叉件2050,刀盘换向拨叉件2050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刀盘换向拨叉轴2051上,所述刀盘换向拨叉轴2051一端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刀盘换向拨叉轴2051另一端被固定件环套。

当换挡滑动齿轮2022a内孔上的第二凹槽正对换向自锁钢球时,换向自锁钢球在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对应的凹槽内,换挡滑动齿轮2022a的轴向位置固定在空挡位置上;当换挡滑动齿轮2022a内孔上的第一凹槽或第三凹槽正对换向自锁钢球时,换向自锁钢球在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对应的凹槽内,换挡滑动齿轮2022a的轴向位置固定在正反转工作挡位,从而防止刀盘正反转挡位自动挂挡及自动脱挡,并保证正反转传动齿轮以全齿长准确啮合;当需要换挡时,通过变速杆对刀盘换向拨叉轴2051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刀盘换向拨叉件2050推动换挡滑动齿轮2022a克服换向压缩弹簧的压力,而将换向自锁钢球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或第三凹槽中挤出并推回自锁孔内,换挡滑动齿轮2022a便可滑过换向自锁钢球轴向移动;当另一个凹槽移至与钢球正对时,换向自锁钢球又被压入该凹槽内,变速系统刚好换入正反转工作挡位或退入空挡。

图11a、11b、11c、11d、11e、11f、11g及14d所示,所述皮带输入轮轴组件201a还包括设置在皮带输入轴2010a上的皮带输入轴轴承2011a、ⅱ挡及ⅲ挡滑动双联齿轮2012a、ⅰ挡及倒挡滑动齿轮2013a、刀盘传动齿轮2014a以及设置在皮带输入轴2010a末端的皮带挡块2015a,所述ⅱ挡及ⅲ挡滑动双联齿轮2012a、ⅰ挡及倒挡滑动齿轮2013a及刀盘传动齿轮2014a沿皮带输入轴2010a径向回转;所述皮带输入轴2010a前端伸出变速箱壳体200外部,并与皮带轮连接;

所述倒挡轴组件203包括倒挡轴2030,该倒挡轴2030由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组成,在小直径部上设置有倒挡主动齿轮2032和倒挡从动齿轮2031,所述倒挡主动齿轮2032和倒挡从动齿轮2031与小直径部之间设有内衬套,并通过设在小直径部上的衬套在轴向卡住倒挡主动齿轮2032,所述倒挡主动齿轮2032和倒挡从动齿轮2031是双联齿轮,在倒挡轴2030径向回转;

所述中心轴组件209a包括设置在中心轴2090a上的中心轴空转齿轮2095a、中心轴ⅰ挡齿轮2094a、中心轴ⅲ挡齿轮2093a、低速齿轮2092a及中心轴ⅱ挡齿轮2091a,所述中心轴2090a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中心轴轴承内径上,在中心轴ⅰ挡齿轮2094a与中心轴ⅲ挡齿轮2093a之间设有间隔衬套;

所述快慢挡切换轴组件208a包括设置在快慢挡切换轴2080a上的切换空转齿轮2083a、切换大齿轮2081a和切换小齿轮2082a,所述切换大齿轮2081a和切换小齿轮2082a是双联动齿轮,该双联动齿轮和切换空转齿轮2083a在快慢挡切换轴2080a径向回转,所述快慢挡切换轴2080a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切换轴轴承内径上;

所述降速轴组件210b包括设置在降速轴210b上的降速小齿轮2102b和降速大齿轮2101b,所述降速小齿轮2102b和降速大齿轮2101b是双联动齿轮,在降速轴2100b径向回转,所述降速轴2100b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降速轴轴承内径上,在降速小齿轮2102b与左降速轴轴承之间设有间隔衬套,将降速小齿轮2102b和降速大齿轮2101b卡在降速轴2100b的齿轮部上;

所述变速箱还包括差速器组件213a,所述差速器组件213a包括设置在差速器轴2130a上的差速器大齿轮2132a、左侧小齿轮2131a及右侧小齿轮2133a,所述差速器轴2130a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差速器轴承的内径上,所述差速器大齿轮2132a与降速小齿轮2102b啮合,并驱动行星齿轮组,再由行星齿轮驱动左侧小齿轮2131a和右侧小齿轮2133a,所述左侧小齿轮2131a和右侧小齿轮2133a分别与驱动轴303a上的行走输出齿轮301a啮合;

所述刀盘反转轴组件204包括设置在反转轴2040上的反转第一齿轮2042、反转第二齿轮2041,所述反转轴204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反转轴轴承内径上,所述反转第一齿轮2042和反转第二齿轮2041是联动齿轮,在反转轴2040径向回转,在左反转轴轴承与反转第一齿轮2042之间设有间隔衬套,将反转第一齿轮2042和反转第二齿轮2041卡在反转轴2040的齿轮部上;

所述输出行走轴组件300a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行走轴机构,所述行走轴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303a上的齿形离合机构,所述齿形离合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303a上的行走输出齿轮301a、轴承座壳体304a及行走链轮302a,所述轴承座壳体304a内设有轴承305a,该轴承305a安装在驱动轴303a上,所述轴承座壳体304a两端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轴封件,该轴封件用于密封轴承,所述行走链轮302a设置在驱动轮303a的末端,在行走链轮302a上远离轴承座壳体304a一端的侧壁上固定有端盖306a,在端盖306a内侧设有一密封垫,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驱动轴上;

由于机器变速箱内安装有转弯用的差速器,机器左右两侧行走轴上不需再安装离合机构,动力由变速箱内两侧的降速齿轮传递给行走轴上的齿轮,齿轮经过传动轴及花键将动力同步传递给最外侧的链轮,驱动履带行走。

图15所示,所述驱动轴303a驱动行走链轮302a,通过旋转的行走链轮302a驱动履带行走机构运动800,并通过履带行走机构800上的履带张力轮801提供张紧力,通过履带从动轮802支撑开沟机行走;所述履带从动轮802安装在机架支撑梁下端,两端从动轮外圆下端压在履带803内环表面,支撑机器行走,所述履带从动轮802还包括从动轮轴8022、防尘挡圈8025、轴承和加油嘴8024,所述从动轮8021位于从动轮轴8022的两端,在从动轮的外侧设有密封垫,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从动轮轴8022上,轴承设置在两端从动轮8021之间,在轴承的外侧设有一层防尘挡圈8025,在防尘挡圈8025上设有一加油嘴8024。

图11a、11b、11c、11d、11e所示,开沟机的履带行走的动力传动途径:

①行走慢挡ⅰ挡和倒挡:皮带轮→皮带输入轴2010a→ⅰ挡及倒挡滑动齿轮2013a→倒挡主动齿轮2032、倒挡从动齿轮2031→中心轴ⅰ挡齿轮2094a→低速齿轮2092a→切换空转齿轮2083a→切换大齿轮2081a、切换小齿轮2082a→降速大齿轮2101b、降速小齿轮2102b→差数器大齿轮2132a→左侧小齿轮2131a、右侧小齿轮2133a→行走输出齿轮301a→驱动轮303a→行走链轮302a;

②行走慢挡ⅱ挡和ⅲ挡:皮带轮→皮带输入轴2010a→ⅱ挡及ⅲ挡滑动双联齿轮2092a→中心轴ⅲ挡齿轮2093a或中心轴ⅱ挡齿轮2091a→低速齿轮2092a→切换空挡齿轮2083a→切换大齿轮2081a、切换小齿轮2082a→降速大齿轮2101b、降速小齿轮2102b→差数器大齿轮2132a→左侧小齿轮2131a、右侧小齿轮2133a→行走输出齿轮301a→驱动轮303a→行走链轮302a;

③快慢挡换挡位:中心轴2090a→低速齿轮2092a→切换空挡齿轮2083a→切换大齿轮2081a、切换小齿轮2082a→降速大齿轮2101b;

④行走快挡ⅰ挡和倒挡:皮带轮→皮带输入轴2010a→ⅰ挡及倒挡滑动齿轮2010a→倒挡主动齿轮2032、倒挡从动齿轮2031→中心轴ⅰ挡齿轮2094a→切换大齿轮2081a、切换小齿轮2082a→降速大齿轮2101b、降速小齿轮2102b→差数器大齿轮2132a→左侧小齿轮2131a、右侧小齿轮2133a→行走输出齿轮301a→驱动轮303a→行走链轮302a;

⑤行走快挡ⅱ挡和ⅲ挡:皮带轮→皮带输入轴2010a→ⅱ挡及ⅲ挡滑动双联齿轮2092a→中心轴ⅲ挡齿轮2093a或中心轴ⅱ挡齿轮2091a→中心轴ⅰ挡齿轮2094a→切换大齿轮2081a、切换小齿轮2082a→降速大齿轮2101b、降速小齿轮2102b→差数器大齿轮2132a→左侧小齿轮2131a、右侧小齿轮2133a→行走输出齿轮301a→驱动轮303a→行走链轮302a;

开沟刀盘正反转的动力传动途径:

刀盘输出轴正反转:

刀盘输出轴正反转:皮带轮→皮带输入轴2010a→刀盘传动齿轮2014a→中心轴空转齿轮2095a→反转第一齿轮2042、反转第二齿轮2041→刀盘正反转空转齿轮2023a→换挡滑动齿轮2022a→刀盘换挡轴2020a→链条链轮512→输入齿轮502→中间齿轮503→输出齿轮504→开沟刀盘400。

本发明的变速系统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结构,形成三款各具特色的开沟机,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一台机器可以轻松管理300亩果园,能完成果园一年四季的农活。

本发明采用了旁侧动力输出,而不使用通常采用的后端直连动力输出,进一步缩短了农机具悬挂架与机具单元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在狭小空间进行转向、掉头这些操作;本发明通过更换可拆卸的齿轮盒部件,更换不同的配置机具,可完成旋耕、除草等功能。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