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种子成膜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4400发布日期:2018-10-19 20:4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膜仓,特别涉及一种玉米种子成膜仓。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常常需要对玉米种子的外表面进行包衣处理。

玉米种子在进行包衣处理之后,表面常常具有较大的粘性,因此需要对玉米种子的表面进行通风干燥处理,但是现代缺少有效的设备工具使得玉米种子外侧的包衣快速干燥,同时现代的设备实用性也较差,例如不方便进行移动。

为此,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玉米种子成膜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玉米种子成膜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玉米种子成膜仓,包括底座、挡雨板和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雨板,箱体的前侧面设置有箱门,箱门通过合页与箱体活动连接,箱门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左端设置有鼓风机,进风口的右端设置有挡尘网,鼓风机和挡尘网均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所述出风口的左侧设置有挡尘网,出风口的右侧设置有挡尘罩,挡尘罩与箱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下端连接有底座,底座的底端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每根支撑腿上均开设有滑槽,四个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套设有升降杆,升降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与底座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挡雨板从中部向两侧倾斜向下。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挡尘罩呈L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与升降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有与底座底面固定连接的竖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箱门,将玉米种子放入到箱体内,通过相对设置的进风口和从出风口,在配合上鼓风机,使得箱体内始终保持通风状态,能够加快种子外侧包衣的干燥速度,防止玉米种子粘结在一起,挡尘罩和挡尘网的配合,能够防止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箱体内,另外本装置可以通过驱动L形把手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杆转动,驱动杆通过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带动升降杆转动,从而使得升降板进行升降,使得升降板底端的脚轮与地面接触或者分离,方便进行移动或者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玉米种子成膜仓图;

图2为玉米种子成膜仓中升降板的俯视图;

图3为玉米种子成膜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3,一种玉米种子成膜仓,包括底座9、挡雨板1和箱体2,所述箱体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雨板1,箱体2的前侧面设置有箱门7,箱门7通过合页6与箱体2活动连接,箱门7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拉手8;所述箱体8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进风口4和出风口19;所述进风口4的左端设置有鼓风机3,进风口4的右端设置有挡尘网5,鼓风机3和挡尘网5均固定安装在箱体8的侧壁上;所述出风口19的左侧设置有挡尘网5,出风口19的右侧设置有挡尘罩20,挡尘罩20与箱体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2的下端连接有底座9,底座9的底端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每根支撑腿10上均开设有滑槽11,四个滑槽11之间滑动连接有升降板12;所述升降板12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管16,套管16套设有升降杆17,升降杆17的顶端通过轴承14与底座9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杆1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5,第一锥齿轮15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杆21,驱动杆21远离第二锥齿轮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把手23。

上述,挡雨板1从中部向两侧倾斜向下。

上述,进风口4和出风口19一一对应设置。

上述,挡尘罩20呈L形结构。

上述,套管16与升降杆17螺纹连接。

上述,驱动杆21转动连接有与底座9底面固定连接的竖板22,竖板22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打开箱门7,将玉米种子放入到箱体2内,通过相对设置的进风口4和从出风口19,在配合上鼓风机3,使得箱体2内始终保持通风状态,能够加快种子外侧包衣的干燥速度,防止玉米种子粘结在一起,挡尘罩20和挡尘网5的配合,能够防止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箱体8内,另外本装置可以通过驱动L形把手23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杆21转动,驱动杆21通过第二锥齿轮18和第一锥齿轮15带动升降杆17转动,从而使得升降板12进行升降,使得升降板12底端的脚轮13与地面接触或者分离,方便进行移动或者稳定。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