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干旱地区幼苗种植的保水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5053发布日期:2018-10-19 20:4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干旱地区幼苗种植的保水毯。



背景技术:

现阶段植物种植时主要使用保水剂来进行保水,保水剂是一种交联密度很低、不溶于水、高水膨胀性的吸水力特别强的高分子聚合物,能吸收自身质量数百倍的水,具有反复吸水、释放的功能,对调节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采用保水剂来进行保水具有如下缺点:

第一、保水剂属于高科技产品,市面上的保水剂产品良莠不齐,性能好的保水剂价格较贵,性能不好的保水剂价格便宜,若想保证保水效果就必须使用性能好的保水剂,但是大规模长期使用性能好的保水剂容易导致保水成本高;

第二、保水剂的主要原料均为聚丙烯酸盐和聚丙烯酰胺,原料中存在钠盐和钾盐,钠盐对土壤环境和植物有害,长期使用会使土壤pH值升高,导致土壤盐碱化,给土壤造成结构性的破坏,对自然环境有极大的危害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干旱地区幼苗种植的保水毯,通过在由无纺布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填充园林垃圾来制成保水毯,由此在保证保水效果的情况下来降低保水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干旱地区幼苗种植的保水毯,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层无纺布和下层无纺布,在所述上层无纺布和所述下层无纺布上于这两者的边缘接合处设有连接两者、沿它们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多个粘扣,在由所述上层无纺布和所述下层无纺布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填充有由园林垃圾所构成的保水层。

采用这种方案,与采用保水剂来实现保水相比,本发明中,由于保水毯的容纳空间由不易降解的上下层无纺布来构成,这种无纺布的使用寿命长,其内的保水层为廉价易得的园林垃圾,能够降低保水成本;另外,保水毯的上下层无纺布通过所述粘扣形成可拆卸连接,当填充在保水毯内的园林垃圾降解完毕后,可打开所述粘扣再次向保水毯内填充园林垃圾,如此可提高向保水毯内填充园林垃圾的便利性。

优选的,在所述上层无纺布和所述下层无纺布上开设有多个相对准的上层无纺布种植孔和下层无纺布种植孔,并且相对准的所述上层无纺布种植孔和所述下层无纺布种植孔的壁部通过中间无纺布连接在一起。

采用这种方案,由所述中间无纺布围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由该筒状结构构成种植孔,该种植孔方便幼苗从保水毯中露出来。

可选的,围绕所述上层无纺布种植孔设置的所述上层无纺布的平铺面积大于围绕对应的所述下层无纺布种植孔设置的所述下层无纺布的平铺面积。

采用这种方案,在所述保水毯的靠近种植孔处形成有围绕该种植孔设置的凹部,利用该凹部可将滴落在所述上层无纺布上表面的降水引导至种植孔内以浇灌从种植孔内露出的幼苗,由此使所述保水毯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

可选的,在相对设置的所述上层无纺布和所述下层无纺布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多个粘合节点。

采用这种方案,通过在上下层无纺布之间设置连接两者的多个粘合节点,可增加上下层无纺布这两者连接的紧密性。

可选的,在所述上层无纺布的上表面上设有反光层。

采用这种方案,通过设置所述反光层可以将照射在保水毯上的光线反射出去,避免阳光过度照射保水毯而导致其失水,进而有利于提高所述保水毯的保水效果。

优选的,在由所述上层无纺布和所述下层无纺布所形成的被套状结构的角部还设有固定用的连接绳。

采用这种方案,利用所述连接绳可将所述保水毯固定在设置于地表的锚固桩上,或者,将平铺设置的多个保水毯连接在一起,能够增加保水毯的设置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水毯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见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干旱地区幼苗种植的保水毯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干旱地区幼苗种植的保水毯包括上层无纺布100、下层无纺布200,这两块无纺布均大体呈长方形状,在上层无纺布100的边缘部设有沿其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圆毛部,在下层无纺布200的边缘部设有与这多个圆毛部一一对应且排列布局保持一致的多个刺毛部,由对应设置的一个圆毛部与一个刺毛部构成一个粘扣400,利用粘扣400将上层无纺布100和下层无纺布200的边缘部连接在一起,由此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被套状结构,在该被套状结构的四个角部还设有固定用的连接绳900。

在上层无纺布100上开设有多个上层无纺布种植孔110,类似地,在下层无纺布200上开设有多个下层无纺布种植孔210,并且,这多个上层无纺布种植孔110和多个下层无纺布种植孔210一一对应且相对准设置,这些孔的间距由幼苗植株的密度确定。如图2所示,相对准设置的上层无纺布种植孔110和下层无纺布种植孔210的壁部通过中间无纺布120连接在一起,由该中间无纺布120围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由该筒状结构构成种植孔500,该种植孔500方便幼苗从保水毯中露出来,其直径可为10cm。

由上层无纺布100、下层无纺布200以及连接在上下层无纺布之间的中间无纺布120共同围成一容纳空间,在该容纳空间内填充厚度为8~15cm的保水层300,本发明中,该保水层300优选由廉价易得的落叶等园林垃圾来构成,另外,该保水层300还可由水稻、小麦、玉米等秸秆、椰壳纤维、亚麻等废弃纤维中至少一种来构成。本实施例中,上层无纺布100、下层无纺布200以及中间无纺布120均由长丝无纺土工布来构成,为了增加上下层无纺布这两者连接的紧密性,还在构成前述容纳空间的上层无纺布100和下层无纺布200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多个粘合节点,这多个粘合节点呈分散排布。

特别地,在保证上下层无纺布种植孔在上下层无纺布上的设置布局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上层无纺布100的平铺面积优选大于下层无纺布200的平铺面积,特别是围绕上层无纺布种植孔110设置的上层无纺布100的平铺面积大于围绕对应的下层无纺布种植孔210设置的下层无纺布200的平铺面积,如此,本发明所述保水毯在充分填充保水层300的状态下,则靠近上层无纺布种植孔110处设置的上层无纺布的高度低于远离上层无纺布种植孔110处设置的上层无纺布100的高度,即从保水毯的俯视斜视图看去,在保水毯的靠近种植孔500处形成有围绕该种植孔设置的凹部,采用这种结构,可通过前述凹部将滴落在上层无纺布100上表面的降水引导至种植孔500内以浇灌从种植孔内露出的幼苗,由此对雨水进行收集。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上层无纺布100的上表面(尤其是围绕种植孔500设置的上层无纺布100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反光层600,该反光层600可通过涂覆反光漆来构成。通过设置反光层600可以将照射在保水毯上的光线反射出去,避免阳光过度照射保水毯而导致其失水。

下面参照图1和图2结合上述结构描述对保水毯的使用过程进行简单地描述。

保水毯上的种植孔500的排列布局与用以铺设保水毯的地面上的幼苗的种植布局应保持一致。在土壤层800或营养基质层上按照预先设定的种植布局种植幼苗700或用以长成幼苗700的种子,先使保水毯上的种植孔500与幼苗700一一对准再将保水毯铺设在土壤层800 上,并使幼苗700从种植孔500内露出来。

若大面积铺设保水毯时,为了增加保水毯的设置牢固性,还可在土壤层800上增加锚固桩,利用保水毯上的连接绳900将保水毯固定在地表,或者是,利用连接绳900将相邻平铺设置的多个保水毯连接在一起形成更大面积的保水毯。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水毯还可应用于在干旱地区栽培树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直接将树木的落叶填至保水毯的容纳空间内,当填充的园林垃圾(例如落叶)降解完毕后,可再次填充园林垃圾,如此重复使用。

采用上述保水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第一、保水毯的上下层无纺布通过粘扣400形成可拆卸连接,当填充在保水毯内的园林垃圾降解完毕后,可打开粘扣400再次向保水毯内填充园林垃圾,如此可提高向保水毯内填充园林垃圾的便利性;

第二、与采用保水剂来实现保水相比,本发明中,由于保水毯的容纳空间由不易降解的上下层无纺布来构成,这种无纺布的使用寿命长约为5年,其内的保水层300为廉价易得的园林垃圾,能够降低保水成本;

同时,本发明所述保水结构不会给土壤添加人工合成物质,长期使用也不会对土壤的结构性能造成危害,且还可以给土壤提供天然肥料,有利于土壤的性能的改善,对自然环境无危害;

第三、由于利用园林垃圾作为填充物来构成保水层,可将城市园林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第四、这种保水结构直接覆盖在土壤表面,使用这种保水结构后,在幼苗培育期间,可明显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浇水次数,提高幼苗存活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保水毯的整体形状并非局限于图1所示的长方形,可根据幼苗培育基地的大小、形状对保水毯进行设计,并不局限于常规的圆形或者矩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