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矿生态恢复用挂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2668发布日期:2018-08-04 10:5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恢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矿生态恢复用挂网系统。



背景技术:

矿山开采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对土地资源造成巨大浪费的工业模式,它给地表留下了巨大的伤疤,严重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而且也降低了土壤的质量。因此,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治理,使其尽快回复土壤肥力及地表应有的植被和景观,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从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资源的依赖也越来越重,但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逐渐重视和对之前资源破坏性开发的思索,我们国家越来越意识到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一些矿场的关停,这些已经造成生态破坏的区域如何进行最有效的生态恢复就成为当前生态治理的一种重要问题。大多数尾矿面临着水位下降、粉尘飞扬、土质恶劣、无植被覆盖等问题,而且由于尾矿的生态基础非常薄弱,大多数可供树木或者植被生长的土壤层非常浅薄,动作较大的土方调运一方面成本巨大,另外一方面也容易对未破坏区域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矿生态恢复用挂网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尾矿生态恢复用挂网系统,包括喷播层和挂网,所述喷播层设置在尾矿堆或山体的斜坡上,所述挂网包括网片和锚固件,所述网片设置在所述喷播层的上方,所述锚固件将所述网片固定在尾矿堆或山体的斜坡上,所述锚固件包括主锚固件和次锚固件,所述主锚固件固定位于坡顶的网片,所述次锚固件固定位于坡面的网片以及网片间的链接,所述网片由高强度钢丝编制而成,规格为5.5cm*5.5cm,所述网片之间的搭接长度大于两个网眼,即10cm以上,所述锚固件深入地面的孔洞直径为20-25mm,深度为20-30cm,孔洞方向与地面垂直,所述主锚固件为φ14mm圆钢,所述次锚固件为φ10mm圆钢,所述锚固件在孔洞内采用水泥砂浆固定,所述喷播层自上而下分为种植层和基础层,所述种植层厚度位3-4cm,所述基础层厚度为10-14cm。

优选的,所述锚固件上设置有钢性锚垫板。

优选的,在尾矿堆或山体的斜坡坡面较平滑部位,挂网系统设置垫块,垫块把所述网片垫起,垫块高度为喷播层基础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钻孔和水泥砂浆可以将锚固件牢牢固定,而锚固件和钢性锚垫板则将网片贴近坡面固定,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保护了喷播层,为后期的植被种植打下了优良的基础,工程量少,成本低,既实现了绿化,又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锚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锚固件;2.钢性锚垫板;3.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尾矿生态恢复用挂网系统,包括喷播层和挂网,所述喷播层设置在尾矿堆或山体的斜坡上,所述挂网包括网片3和锚固件1,所述网片3设置在所述喷播层的上方,所述锚固件1将所述网片3固定在尾矿堆或山体的斜坡上,所述锚固件1包括主锚固件和次锚固件,所述主锚固件固定位于坡顶的网片3,所述次锚固件固定位于坡面的网片3以及网片3间的链接,所述网片3由高强度钢丝编制而成,规格为5.5cm*5.5cm,所述网片3之间的搭接长度大于两个网眼,即10cm以上,所述锚固件1深入地面的孔洞直径为20-25mm,深度为20-30cm,孔洞方向与地面垂直,所述主锚固件为φ14mm圆钢,所述次锚固件为φ10mm圆钢,所述锚固件1在孔洞内采用水泥砂浆固定,所述喷播层自上而下分为种植层和基础层,所述种植层厚度位3-4cm,所述基础层厚度为10-14cm,喷播材料由基质材料和种植土构成,基质材料为多种材料的混合物,基础层基质材料和种植土的比例为1:1,种植层基质材料和种植土的比例为7:3。

所述锚固件上设置有钢性锚垫板2。

在尾矿堆或山体的斜坡坡面较平滑部位,挂网系统设置垫块,垫块把所述网片3垫起,垫块高度为喷播层基础层的厚度。

在坡顶错落分布进行打孔,将网片平铺于坡顶,配套有钢性锚固件的主锚固件穿过网片网眼打入孔中,然后用水泥砂浆固定至凝固;在坡面上打孔,坡面上的网片搭接长度大于两个网眼,配套有钢性锚固件的次锚固件穿过网片重叠处的网眼打入孔中,用水泥砂浆固定至凝固,当坡面凹凸起伏较大时,网片应尽可能贴近坡面,坡面较平滑部位,应使用垫块将网片垫起,垫块高度为喷播层基础层的厚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