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滴灌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2560发布日期:2018-08-04 10:5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大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堵滴灌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现有的温室大棚大多采用传统的浇水方式,这种浇水方式的水利用率很低,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但是,现有的滴灌装置仍完全依赖于人工注水,而且现有的滴灌装置存在容易堵塞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堵滴灌温室大棚,在进行滴灌前对水进行过滤,防止滴灌装置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堵滴灌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第一水箱、第一过滤器、水泵、第二水箱和滴灌装置,所述大棚本体的外侧顶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大棚本体外设有集水槽和位于集水槽下方的第一水箱,所述排水槽的排水口位于集水槽的入水口的正上方,所述集水槽的排水口与第一水箱的入水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大棚本体内设有第一过滤器、水泵、第二水箱和滴灌装置,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第一水箱的排水口经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水泵的排水口与第二水箱的入水口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滴灌装置位于第二水箱的下方,所述滴灌装置的入水口与第二水箱的排水口通过第四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排水口位于集水槽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上设置有注水口和液位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滴灌装置包括输水管和若干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开口、且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水箱的排水口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密封,所述输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滴孔,每个滴孔上连接有一个滴管。

优选的,所述滴管的底端密封,且所述滴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渗水孔。

优选的,所述滴管内填充海绵。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呈折线形。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倾斜设置,且所述输水管的开口端的高度高于输水管的密封端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过滤器用于对水进行过滤,滤除水中的杂质,避免这些杂质堵塞滴灌装置;此外,通过设置第二过滤器,从而对水进行双重过滤,进一步降低了滴灌装置堵塞的可能性;

(2)集水槽将大棚本体上的排水槽排出的雨水进行收集,然后将收集的雨水汇聚到第一水箱内,作为滴灌用水,从而减少对人工注水的需求,降低了温室大棚的成本;

(3)第一水箱上设置注水口和液位观察窗,便于进行液位观察,并在雨水不够时进行人工补水;

(4)滴灌内填充海绵,能够防止外界泥土等通过渗水孔进入滴管内堵塞滴管;

(5)输水管倾斜设置,且其开口端的高度高于密封端的高度,使得水流自动流至输水管各段,无需设置相应的动力设备,降低了滴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水槽和集水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滴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棚本体,2—排水槽,3—集水槽,4—第一水箱,5—第一过滤器,6—水泵,7—输水管,8—滴管,9—第二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堵滴灌温室大棚:

如图1所示,防堵滴灌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和第一水箱4;所述大棚本体1的外侧顶部设置有排水槽2,排水槽2用于将滴落在大棚本体1外侧顶部的雨水进行汇集后排掉,避免雨水累积在大棚本体1外侧顶部。所述大棚本体1外设有集水槽3和位于集水槽3下方的第一水箱4,所述排水槽2的排水口位于集水槽3的入水口的正上方;如图2所示,集水槽3的上端敞口,排水槽2的排水口位于集水槽3的上方,从而使得排水槽2排出的雨水汇入集水槽3内。所述集水槽3的排水口与第一水箱4的入水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将集水槽3内的雨水送入第一水箱4内进行存储,用作滴灌用水,从而减少人工注水,降低了大棚的灌溉成本,并且节约了水资源。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3的排水口位于集水槽3的底部,从而能够将集水槽3内的水全部排入第一水箱4内。所述第一水箱4上设置有注水口和液位观察窗,使用者可以通过液位观察窗观测第一水箱4内的液位,在收集的雨水不够灌溉时通过注水口向第一水箱4内进行人工注水。此外,可以在第一水箱4内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并在大棚本体1上设置控制器和报警器,将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报警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利用第一液位传感器进行液位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当检测到的液位值小于阈值时,控制器向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报警器进行报警,从而提醒使用者进行注水。

如图3所示,防堵滴灌温室大棚还包括第一过滤器5、水泵6、第二水箱9和滴灌装置,所述大棚本体1内设有第一过滤器5、水泵6、第二水箱9和滴灌装置,所述水泵6的入水口与第一水箱4的排水口经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5,第一过滤器5用于对水进行过滤,滤除水中的杂质,防止这些杂质影响水泵6的正常工作、以及堵塞滴灌装置;所述水泵6的排水口与第二水箱9的入水口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滴灌装置位于第二水箱9的下方,所述滴灌装置的入水口与第二水箱9的排水口通过第四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通过控制阀来控制是否进行滴灌,操作简单方便。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在水进入滴灌装置前再次对其进行过滤,进一步提高水的纯度,降低滴灌装置被堵塞的可能性。此外,可以在第二水箱9内设置第二液位传感器,将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水泵6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在第二水箱9内的液位过低时控制水泵6进行补水操作,从而减少使用者的工作量。

如图4所示,所述滴灌装置包括输水管7和若干滴管8,所述输水管7的一端开口、且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水箱9的排水口连通,所述输水管7的另一端密封,所述输水管7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滴孔,每个滴孔上连接有一个滴管8,所述滴管8的底端密封,且所述滴管8的侧壁上设置有渗水孔,水流通过渗水孔进入土壤中,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滴管8内填充海绵,可以防止泥土通过渗水孔进入滴灌8内堵塞滴管8。所述输水管7倾斜设置,且所述输水管7的开口端的高度高于输水管7的密封端的高度,使得水流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由输水管7的开口端流至密封端,并在流动过程中通过每个滴管8进行滴灌,无需外部动力设备,降低了使用成本。所述输水管7呈折线形,从而增加滴灌的覆盖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