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树保护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4758发布日期:2018-09-21 19:42阅读:13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古树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古树保护支撑架。



背景技术:

古树名木是活文物,具有很高的生态、科学、历史和观赏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关系到我国生物资源和历史遗产保护的双重意义。而目前中国大多的古树名木都集中在乡村或者林区,一旦刮起大风或者其他恶劣天气影响,很容易造成树木倒伏,因此常常使用古树保护支撑架对树木进行支撑和加固,降低树木倒伏的概率。

现有的古树保护支撑架包含下固定环1、上固定环2和支撑杆3,下固定环1的直径大于上固定环2的直径,支撑杆3位于下固定环1和上固定环2之间且分别与下固定环1和上固定环2连接,古树分别穿过下固定环1和上固定环2,且上固定环2与古树紧密贴合,下固定环1固定在地面上,上固定环2为封闭或不封闭且一体成型的环体。当古树具有倒伏趋势时,古树压迫上固定环2,上固定环2压迫支撑杆3,支撑杆3能够对上固定环2进行支撑,从而支撑古树,防止古树发生倒伏。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每根古树的树干直径都不一致,因此每棵古树的保护支撑架的上固定环2和下固定环1的尺寸均不一致,往往需要定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古树保护支撑架,其优点在于,一种规格的保护支撑架能够适应多种规格古树直径,因此能够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古树保护支撑架,包含下固定环、上固定环和支撑杆,下固定环固定于地面上,上固定环位于下固定环的上方,支撑杆位于下固定环和上固定环之间,上固定环包含多个弧形块和环带,支撑杆的上、下端分别与弧形块和下固定环铰接;弧形块截面的中心部位开设有弧形孔,在上固定环贴合古树的过程中,环带穿过各弧形块上的弧形孔,之后环带两端首尾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下固定环固定在地面上,再转动支撑杆,使弧形块与古树的树干贴合,之后再将环带逐个穿过弧形孔,随后拉紧环带使弧形块与古树的树干紧密贴合,最后将环带首尾固定;这种情况下,下固定环、支撑杆、弧形块和环带均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古树,因此这些部件都能够批量生产,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随着古树的生长,当树干变粗后,剪断环带,重新更换环带即可。

较佳地,环带采用卡接的形式首尾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的固定形式简单、方便、可靠。

较佳地,环带的一端设置有套接部,套接部的厚度大于环带的带体,套接部上开设有套接孔,套接孔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纹,环带远离套接部的带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纹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环带远离套接部的带体穿过套接孔,使第一卡接纹和第二卡接纹卡接配合,以实现环带的首尾固定。

较佳地,下固定环为闭合或者非闭合的环状体。

较佳地,下固定环下方向下均匀固接有多个固定支脚,固定支脚插入地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固定支脚大大增强下固定环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下固定环移动。

较佳地,固定支脚上设置有多个防脱件,防脱件为弹性件,防脱件的下端与固定支脚固接,上端为自由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支脚向下固定到地面上时,防脱件因弹性贴合在固定支脚的周面上,能够使得固定支脚进入地面更加顺利;当固定支脚有向上脱离大地的趋势时,在阻力的作用下,防脱件张开,增大与大地的摩擦力和阻力,防止固定支脚脱离大地。

较佳地,防脱件与固定支脚之间的角度为5~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固定支脚在具有向上脱离大地的趋势时,在大地对防脱件的阻力作用下,防脱件能够快速且稳定地张开。

较佳地,支撑杆包含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下支撑杆内部中空,上支撑杆插入在下支撑杆内,下支撑杆的周面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处于紧固状态时,紧固螺栓穿过下支撑杆的侧壁与上支撑杆外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不同高度的古树,调节支撑杆的长度,从而调整上固定环的高度,增大支撑架整体对古树的支撑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将上固定环设置成由多个弧形块拼接而成,并且通过环带穿过各弧形块将弧形块固定贴合至古树的树干上,达到了一种规格的保护支撑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古树,使得保护支撑架的零部件能够批量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古树保护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环带首尾固定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固定环;11、固定支脚;111、防脱件;2、上固定环;21、弧形块;211、弧形孔;22、环带;221、套接部;222、套接孔;2221、第一卡接纹;223、第二卡接纹;3、支撑杆;31、上支撑杆;32、下支撑杆;33、紧固螺栓;4、古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2所示,一种古树保护支撑架,用于保护古树4,包含下固定环1、上固定环2和支撑杆3,上固定环2位于下固定环1上方,支撑杆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固定环2和下固定环1铰接,下固定环1固定于地面上,上固定环2的内环壁与古树4贴合。当古树4具有倒伏的趋势时,古树4会带动上固定环2也具有倾斜倒伏的趋势,上固定环2会压迫支撑杆3,沿古树4倒伏方向的支撑杆3会支撑推动上固定环2复位,同时古树4倒伏方向反向的支撑杆3会支撑拉动上固定环2复位,以防止古树4倾斜倒伏,起到保护古树4的作用。

如图2所示,下固定环1可以为闭合或者非闭合的环形体,下固定环1的下方向下均匀固接有多个固定支脚11,固定支脚11最好由内向外倾斜向下设置,这样能够增大固定支脚11与大地的摩擦力,防止固定支脚11在古树4的倾倒作用下在地面上打滑。

如图2所示,固定支脚11的周面上可设置多个防脱件111,防脱件111为弹性件,防脱件111的下端与固定支脚11固接,上端处于自由状态。当固定支脚11插入大地内时,防脱件111的上端在阻力作用下贴合固定支脚11的周面,这样能够降低固定支脚11插入大地的阻力;当固定支脚11有脱离大地的趋势时,在防脱件111与大地的阻力作用下,防脱件111张开,依靠防脱件111与大地的阻力作用,能够大大增强固定支脚11在大地内的稳定性,防止固定支脚11脱出地面。

优选地,当防脱件111与固定支脚11之间的角度为5~10°时,有助于在固定支脚11插入大地时降低阻力;另外在固定支脚11具有脱离地面的趋势时,还有助于防脱件111上端能够快速稳定地张开。

如图2所示,上固定环2包含多个弧形块21和环带22,弧形块21截面的中心部位开设有弧形孔211,在将上固定环2贴合古树4固定的过程中,环带22先依次穿过各弧形孔211,通过拉紧环带22,使得环带22压迫弧形块21贴合古树4,最后再将环带22首尾固定。

如图2所示,环带22的首尾可采用卡接的形式固定。如图3所示,环带22的一端设置有套接部221,套接部221的厚度大于环带22的带体部分,套接部221上开设有套接孔222,套接孔222的开设方向与环带22的延伸方向一致,套接孔22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纹2221,环带22远离套接部221的带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纹2221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纹223。需要首尾固定环带22时,将环带22远离套接部221的带体插入套接孔222内,拉动带体,使得第二卡接纹223与第一卡接纹2221卡接配合。当然,环带22也可采用其他的卡接形式。

为实现第一卡接纹2221与第二卡接纹223卡接配合时,方便收紧环带22并且避免环带22松脱,可以将第一卡接纹2221和第二卡接纹223设置成如图3所示的结构,图中箭头所指为环带22的收紧方向,朝向箭头方向拉动带体,能够收紧环带22。如图3所示,第一卡接纹2221和第二卡接纹223的卡接部呈三角形,第一卡接纹2221沿收紧方向靠后的一侧边垂直于环带22的表面,沿收紧方向靠前的一侧边较为平缓;第二卡接纹223沿收紧方向靠前的一侧边垂直于环带22的表面,沿收紧方向靠后的一侧边较为平缓。

优选地,如图2所示,支撑杆3包含上支撑杆31和下支撑杆32,下支撑杆32内部中空,上支撑杆31插入在下支撑杆32内,下支撑杆32的周面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33;上支撑杆31和下支撑杆32处于紧固状态时,紧固螺栓33穿过下支撑杆32的侧壁与上支撑杆31外侧壁抵接。这样,通过调整上支撑杆31插入下支撑杆32的深度,能够调节支撑杆3的总长度,进而调整上固定环2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古树,使得固定更加稳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