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电动摘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1316发布日期:2018-08-31 20:2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轻型电动摘果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采摘果实,如板栗、核桃,胡桃,青枣,冬枣等,采用人工单个采摘,效率低下。目前,果农往往借助于梯子这一工具实现采摘过程。

这样的方式不仅降低了采果效率,而且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并且时常有因爬树摘果而导致摔伤甚至死亡事故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号CN201320837232.3中公开了电动摘果器,该专利采用了偏心轮驱动伸缩杆的结构。也在专利号CN201410539359.6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摘果机同样采用了偏心轮驱动伸缩杆的结构。以上结构的区别在于驱动源的形式不同,但是两者的驱动源和减速齿轮均是设置在持握的主体上,这样就会产生以下问题:

首先,驱动源和减速齿轮增加了整体持握的重量。其次,驱动源、减速齿轮、偏心轮组会产生较大的震动,而持握部分刚好处于齿轮组外侧,震动较大,从以上专利公开的内容来看,

1.减震结构设计的不合理;

2.汽油机自身噪音很大,不能给操作者一个良好工作环境。

3.原有产品也不能够增高或者降低工作头高度,使用局限性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轻型电动摘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轻型电动摘果装置,它包括电池、电机、壳体、偏心齿轮组、外杆和内杆,所述的偏心齿轮组设于壳体内,电机驱动偏心齿轮组,外杆和内杆套接,其中外杆固定在壳体中,内杆与摇杆连接,摇杆又与偏心齿轮组连接,内杆的外置一端设有摘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和电机连接,电池与电机为独立的结构,所述的电机通过软轴与偏心齿轮组连接;所述的壳体包括分体且互相连接的壳一和壳二,壳一处于壳二的后方,所述的偏心齿轮组处于壳一中,所述的壳二上设有持握部和开关,所述的壳二内设有减震机构。

作为解释:摘果器所在一端作为定义上的前方。

所述的电池与电机设在一个外箱体中。

所述的偏心齿轮组包括传动齿轮和驱动齿轮,所述软轴与传动齿轮联动,所述的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的驱动齿轮上设有偏心的连接轴,该连接轴与摇杆铰接,同时摇杆另一端与内杆铰接。

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为斜齿啮合,所述的传动齿轮和驱动齿轮上均设有同轴的轴承,并通过轴承连接在壳一内。

所述外杆的一端固定在壳一中,壳二套在外杆上,并且外杆上又设有轴向设置的长槽,壳二内设有定位块插入长槽中,所述定位块长度小于长槽长度,所述壳一和壳二插接且能相对滑动,所述的减震机构包括弹簧,弹簧轴向与外杆轴向相同,所述的弹簧设在壳一和壳二之间。

所述的持握部包括上握把和侧握把。

所述上握把和侧握把垂直设置。

所述外杆由多根拼接组成,各外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杆由多根拼接组成,各内杆通过螺纹连接,各内杆组成的长度大于各外杆组成的长度。

所述多根的外杆在拼接处设有外杆转接头,外杆与外杆转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多根的内杆在拼接处设有内杆转接头,内杆与内杆转接头螺纹连接。

所述的摘果器为U字形,摘果器与内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电机和电池分离外挂,减小了持握部分的总体重量,负担轻,并且提高了可持续性采摘。优化了持握部分和持握部分的减震,使其在工作时消除了电机带来的震动,降低了齿轮运动带来的震动,可以达到舒适的持握效果。

本产品伸缩杆和固定杆采用螺纹式可快拆结构;能够根据使用者需要高度进行合理拼装;扩大了本产品的使用范围.

本产品采用电瓶电池动力,低噪音、环保,并且省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偏心齿轮组传动示意图。

图3为外杆和内杆拼接的转接头示意图。

图4为壳二中定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箱体;2、电机;3、电池;4、软轴;5、壳一;5-1、壳一插接端部;6、出线口;7、上握把;7-1、挡阶;8、开关;9、壳二;10、侧握把;11、外杆;12、摘果器;13、长槽;14、弹簧;15、内杆;16、摇杆;17、驱动齿轮;18、连接轴;19、传动齿轮;20、外杆转接头;21、内杆转接头;22、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与壳体独立的外箱体1。其中外箱体1中设有电池3、电机2。或者在电机2上设有减速齿轮。外箱体1能独立放置,又例如外箱体1上悬挂背带可随身携带。

电机2的输出端与软轴4连接,软轴4直连到壳体上,壳体分为壳一5和壳二9。壳一5中设有传动齿轮19和驱动齿轮17,所述软轴4与传动齿轮19连接并且联动,所述的传动齿轮19与驱动齿轮17啮合连接,传动齿轮19与驱动齿轮17为斜齿啮合。传动齿轮19和驱动齿轮17均设有同轴的轴承,并通过轴承连接在壳一5内可以减少转动摩擦。驱动齿轮17上设有偏心的连接轴18。

另有外杆11一端固定在壳一5上,外杆11空心,外杆11内心套有内杆15,所述的驱动齿轮17上偏心的连接轴18与摇杆16铰接,同时摇杆16另一端与内杆15铰接。因此驱动齿轮17转动一圈而内杆15往复运动一次。

所述的外杆11由多根拼接组成,拼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外杆11对外杆11螺纹连接。图3所示,另外一种是各外杆11通过外杆转接头20连接,外杆转接头20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并且外杆转接头20的两端都与外杆11螺纹连接。

同理,内杆15由多根拼接组成,各内杆15可以通过螺纹直接连接,也可以是多根的内杆15在拼接处设有内杆转接头21,内杆15与内杆转接头21螺纹连接。

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延长杆长,并且各内杆15组成的长度大于各外杆11组成的长度。在内杆15最远的一端设有摘果器12,摘果器12为U字形。当然的,摘果器12与内杆15螺纹连接,摘果器12可更替为另外的刀具。

摘果器12所在一端作为定义上的前方。那么在壳一5的前方设有壳二9,壳二9套在外杆11上,壳二9也将外杆11夹紧。壳一5和壳二9为分体结构,尤其是壳一5和壳二9插接,既能相对活动。图2和图4所示,外杆11上又设有轴向设置的长槽13,壳二9内设有定位块22插入长槽13中,定位块22长度小于长槽13长度,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壳二9被前后定位。壳二9中设有挡阶7-1,挡阶7-1和壳一插接端部5-1之间设有弹簧14,弹簧14套在外杆11上。

以上壳一5和壳二9的设计,以及弹簧14的设置作为减震作用,壳二9设计为独立的悬挂系统,将壳一5中传递的机械震动有效的消减,最终使壳二9在使用时趋于稳定。壳二9上设有上握把7和侧握把10,作为最终的持握部件。所述的壳二9、上握把7和侧握把10组成一个单独的部件,该单独的部件由两块合模夹合成形,结构简单易装配。

上握把7上设有开关8和出线口6,在持握时,容易控制开关8。从出线口6处引出电源线,电源线与电机2连接,并控制电机2的启停。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