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8670发布日期:2019-04-23 23:2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绿化的载体通常采用花盆等容器,通过花盆底部的排水孔,实现排除多余积水的作用,而正是这一结构,使花盆在建筑物屋顶绿化应用中存在显著的弊端:底部的排水孔长期排除积水的同时种植土、泥砂等一起流出,造成屋面污染、青苔杂生,不仅影响美观,排出的种植土、泥砂容易堵塞下水管道;花盆材质笨重,增加屋面载荷,大量使用在屋顶绿化中存在安全隐患,且搬运劳动量大,施工进度慢;植物根系生长容易穿出花盆底部排水孔,大量生长在花盆底部,穿透建筑物屋面表层,造成屋面漏水现象。

由于屋面绿化植物无遮阴,光照强度大,植物蒸腾作用大,植物根系吸水能力强,传统种植容易造成植物缺水、萎蔫、干枯死亡等现象。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314312C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种植容器”,该种植容器的底部设有管道,管道侧面设有通孔,在容器体内侧延伸设有至少1个凸台或凸块,在容器体的上部,还活动设有一挡板,植被种植在容器体内,管道起到排水、通风、供暖等作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300940B公开了“一种移动种植容器”,该种植容器包括容器体和排水阻根盘,该容器体的底部设有排水通风槽及蓄水槽,该排水通风槽通向容器体的外部,而该蓄水槽的侧壁偏上开有若干与排水通风槽相通的溢水口;所述排水阻根盘盖设于容器体的排水通风槽及蓄水槽上方,其与该蓄水槽相对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由于蓄水槽的设置,使水先储存于蓄水槽内,而不是直接排出,只有当蓄水槽内的水到达溢水口时,才由溢水口溢出并被排出,因此该种植容器的底部始终蓄有水份,即便储藏在泥土或培养基质中的水份蒸发,蓄水槽内的水也会向上蒸腾,为植物补充水份,从而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并可达到隔热保温的功效。此外,所述种植容器的底部还可加设一层保温层,以达到保温、隔热及隔音的功效。

上述两个公开的移动种植容器均解决了花盆无法储水的功能,然而,公开号为CN1314312C的移动式种植容器,其通孔设于管道的侧面上,发明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管道高度的影响,其通孔的位置较低,因此其储水效果并不理想,此外,由于通孔设于侧壁处,在种植上植被后,植被的根须极易从通孔内伸出,其阻根效果并不理想。公开号为CN101300940B的移动种植容器,虽然同样解决了无法储水的问题,但整体结构较发杂,无论是给种植过程还是拆装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旨在解决目前无法储水、阻根效果差、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包括容器体和扣板,所述容器体用于种植植被,所述容器体底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顶面设有排水孔,所述凸台在容器体背面形成凹槽,所述扣板与凹槽相适配,扣板的顶部卡合在凹槽内,扣板与凹槽相配合形成排水通道,所述排水孔与排水通道相连通。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排水孔设置在凸台的顶面上,从而使得每次浇完水或者下完雨之后,容器体内部可以储存部分水量,只有水量超过凸台时,才会从排水孔排出,扣板与凹槽相卡和形成的排水通道可以将从排水孔排出的水集中到一起,便于下次使用;此外,本结构是将排水孔设于凸台的顶面上,容器体在种植上植被后其根须均集中在容器体的底面上,仅有极个别根须会从排水孔伸出,因此,本结构中,将排水孔设于凸台的顶面相比于设于侧面,其阻根的效果有了极大的改善;而且,本结构的绿化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还便于种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扣板包括底面和侧边,所述扣板一端侧边外侧设有卡持部,另一端侧边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持部和卡槽垂直扣板长度方向设于扣板的侧壁上,所述卡持部与卡槽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设有卡槽的扣板一端底面和侧边外扩设置形成承接部,设有卡持部的扣板一端通过卡持部插合在卡槽内,并与承接部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扣板的侧边边缘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卡合边,所述卡合边与凹槽底面两侧过盈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容器体侧边顶部的外侧面还包覆有加强面,所述加强面竖直设置,所述加强面与容器体侧边连接处呈阶梯状,所述容器体侧边与底面连接处设有连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容器体为方形,所述容器体底面设有两道凸台,所述两道凸台交叉设置,交叉设置的两道凸台在容器体背面形成交叉状的凹槽,相对应的所述扣板也为两条,两条扣板为交叉设置,交叉设置的两条扣板与交叉状凹槽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两道交叉设置的凸台成十字状,相对应的两条交叉设置的扣板也成十字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交叉设置的两道凸台将方形容器体分为四个腔室,所述四个腔室的底面均设有两条交叉设置的连筋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还包括滤网,所述凸台顶部边缘设有凸起,所述滤网设于所述凸起形成的固定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包括卡条、两个以上的容器体和扣板,所述容器体呈矩阵式排列,所述卡条卡设在相连两个容器体的侧边连接处,所述扣板包括底面和侧边,所述扣板一端侧边外侧设有卡持部,另一端侧边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持部和卡槽垂直扣板长度方向设于扣板的侧壁上,所述卡持部与卡槽相适配,相连两个扣板通过卡持部和卡槽首尾相连接,并卡合在相连两个容器体底面的凹槽内,扣板与凹槽配合形成排水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扣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扣板一端卡持部放大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扣板另一端承接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容器体; 2、凸台; 3、排水孔; 4、凹槽;

5、支撑条; 6、连筋板; 7、连筋条; 8、加强面;

9、扣板; 10、卡持部; 11、承接部; 12、卡槽;

13、卡合边; 14、排水通道; 15、卡条; 16、凸起;

17、滤网; 18、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该绿化装置包括容器体1和扣板9,容器体用于种植植被,容器体的底面设有凸台2,凸台高于容器体的底面,并在凸台的顶面上设置排水孔3,该凸台在容器体背面会形成凹槽4,扣板与凹槽相适配,扣板的顶部卡合在凹槽内,这样扣板与凹槽相配合会形成排水通道14,凸台顶面上设置的排水孔3与该排水通道14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容器体用于种植植被,通过将排水孔设置在凸台的顶面上,从而可以使得每次浇完水或者下完雨之后,容器体内部都可以储存部分水量,只有水量超过凸台时,才会从排水孔排出,从而达到储存水的效果,此外,扣板与凹槽相卡和形成的排水通道可以将从排水孔排出的水集中到一起,便于下次使用;此外,本结构是将排水孔设于凸台的顶面上,容器体在种植上植被后其根须均集中在容器体的底面上,仅有极个别根须会从排水孔伸出,因此,本结构中,将排水孔设于凸台的顶面相比于设于侧面,其阻根的效果有了极大的改善;而且,本结构的绿化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还便于种植。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屋顶绿化,不仅能克服传统花盆种植所存在的一些弊端,还能最大程度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提高排水防涝能力对雨洪的控制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城市中的雨水,能够形成良好的“弹性”,具有吸水、蓄水和渗水的重要作用,实现了源头控制理念,缓解了排水管道的压力,又能够给植物根系提供一个润而不涝、自给自足的环境;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用容器体可组合起来构建植物种植平台,只需简单合理安装组合,快速构建成一个整体构架,在屋顶绿化中运用,使绿化景观成为建筑物的一部分,与建筑物完美融合,成为建筑物的第五立面,能够起到遮阳、保温、蓄水、保水,延长建筑物使用的寿命,并且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搭建的种植平台可以根据现场实地进行有机组合,受限性小,每个容器体可以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成适应实地的种植平台,拼装时容器体之间无缝隙,形成一个整体,植物的根系不容易蔓延至容器体外,抗根阻能力强。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器体优选为方形,所述方形是指容器体的俯视图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方形的设置有利于对容器体进行拼装,通过将多个容器体进行矩阵排列,可以增大该绿化装置的种植面积,从而满足大面积种植的需求;此外,在容器体的底面还设有两道凸台,该两道凸台交叉设置,交叉设置的两道凸台在容器体背面会形成交叉状的凹槽(如图2所示),相对应的扣板也为两条,两条扣板也为交叉设置,交叉设置的两条扣板与交叉状的凹槽是相适配的,这样交叉设置的两条扣板可以恰好卡合在交叉状的凹槽内,从而形成排水通道。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交叉设置的两道凸台连接处顶面未设有排水孔;此外,交叉设置的两道凸台将方形容器体分为四个腔室,这四个腔室的底面均设有两条交叉设置的连筋条7,在本实施例中,交叉设置的两条连筋条的四个端部优选为设于腔室的四个拐角上,连筋条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加容器体底面的牢固性和强度,还可以提高容器体底面与侧边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器体侧边顶部的外侧面上还包覆了一层加强面8,加强面优选为竖直设置,加强面与容器体侧边连接处呈阶梯状;竖直设置的加强面更有利于相连两个容器体之间的贴合度,有效的减少彼此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阻根的效果,而且,加强面竖直设置还方便增加挡土板,当容器体内部需要加入过量泥土时,可以通过在侧边添加挡土板的方式来提高容器体侧边的高度,该挡土板可以设于相连两个容器体侧边连接处之间;加强面与容器体侧边连接处呈阶梯状设置,不仅可以提高该容器体的整体强度,而且便于运输过程中多个容器体之间的叠合,提高运输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体的侧边优选为倾斜向外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加强面的底面与容器体侧边连接处的外侧面处可以通过斜面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容器体侧边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加强面与容器体侧边优选为一体成型。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容器体的侧边内壁与容器体的底面的连接处还设有连筋板7;连筋板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增强容器体侧边与底面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建筑绿化装置还包括滤网17,所述凸台顶部边缘设有凸起16,所述滤网设于所述凸起形成的固定槽18内,滤网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阻根的效果,避免植被的根须从排水孔内伸出。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道交叉设置的凸台优选为呈十字状设置,相对应的两条交叉设置的扣板也为十字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凸台还可以平行设置。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凹槽4的底面还设有支撑条5,支撑条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凹槽的整体强度。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扣板的侧边边缘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卡合边13,在扣板与凹槽进行卡合时,卡合边则与凹槽底面两侧过盈卡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扣板侧边的弹性性能使得卡合边卡合在凹槽内,从而提高扣板与凹槽之间的卡合强度,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扣板从凹槽内脱落的状况,还可以使得植被的根须不容易从扣板与凹槽的卡合处伸出,起到阻根的作用。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扣板为两条,且为交叉设置呈十字状,扣板包括底面和侧边,扣板一端侧边外侧设有卡持部10,另一端侧边内侧设有卡槽12,卡持部和卡槽垂直扣板长度方向设于扣板的侧壁上,所述卡持部与卡槽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卡持部和卡槽的设置方向使得相连两个扣板之间相连接时,需要上下对应插合,上下对应插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插合的牢固性,相比于水平对接连接来说,不会产生自动脱落的现象。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卡槽的扣板一端底面和侧边外扩设置形成承接部11,设有卡持部的扣板一端通过卡持部插合在卡槽内,并与承接部相贴合;通过设置承接部,使得设有卡持部的一端完全的卡合在承接部内,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阻根的效果,避免植被的根须从扣板连接处伸出。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容器体按照矩阵式排列进行组合,从而可以满足大面积的植被种植,在具体的组合过程中,相连两个容器体之间,通过卡条15和扣板9连接,卡条设于相连两个容器体的侧边连接处,卡条的设置可以使得组合后的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牢固,一般在移动组合后的绿化装置时,很容易使得各个绿化装置之间出现扭曲的现象,从而会产生缝隙,降低阻根的效果,卡条的设置则使得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扭曲,整体结构刚度强,无缝隙,阻根效果好;扣板则包括底面和侧边,扣板一端侧边外侧设有卡持部,另一端侧边内侧设有卡槽,卡持部和卡槽垂直扣板长度方向设于扣板的侧壁上,卡持部与卡槽相适配,相连两个扣板通过卡持部和卡槽首尾相连接,并卡合在相连两个容器体底面的凹槽内,扣板与凹槽配合形成排水通道,本结构不仅可以将多个排水通道连通到一起,还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增强该组合式绿化装置的牢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