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养殖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394发布日期:2018-09-11 19:5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箱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复合养殖网箱。



背景技术:

重力式网箱最早是由挪威引进的,称为全浮式重力网箱,这类网箱基本都是圆形,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这种网箱的网框底圈为二至三道250mm直径的聚乙烯管,用以网箱的成形和浮力,人可在上面行走操作,网片挂于浮架上;上圈用125mm直径管作为扶手栏杆,上下圈之间的支架也用聚乙烯制成。目前国内使用的重力式网箱的周长多为50-60m大小,国外已发展到90-120m周长的规格。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网箱养殖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片的大面积网箱养殖已经成为海水养殖的一大趋势。现有的网箱结构设计不合理,鱼体活动范围有限,同一种类的鱼体高密集聚集,再加上养殖行为不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的落后以及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这种大规模的海水养殖必然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例如:养殖区域水质条件变差,养殖成活率低,鱼体生长速度变慢,免疫力下降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养殖网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网箱结构设计不合理、鱼体活动范围有限而导致其养殖成活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呈圆柱型设置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网衣,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设有呈圆台型设置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网衣;所述第一框架内设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列的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也呈圆柱型设置,所述第三框架延伸至所述第二框架的上部,所述第三框架上设有第三网衣,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设有上横杆,所述第三框架通过牵引绳与所述上横杆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设有下横杆,所述下横杆上设有若干块浮力板,所述浮力板的底部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一端连接有充气机,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浮力板上设有网格状设置的格栅,所述格栅上设有穿孔,所述格栅的顶部设有第四网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支撑管呈H型设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通过所述第二管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下横杆排列形成若干个矩形框,所述支撑管位于矩形框的内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的长度均与矩形框的宽度相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浮力板也通过牵引绳与所述上横杆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上横杆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一滑轮,所述连接杆上在所述第一滑轮的一侧设有第二滑轮,所述牵引绳通过所述第一滑轮缠绕在所述第二滑轮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二滑轮上设有转动手柄,所述第二滑轮上还连接有刹车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三网衣与所述第三框架通过固定带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固定带包括带头和带体,所述带体上设有齿牙,所述带头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包括连接段、卡接段和按压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带体连接,所述卡接段上设有与所述齿牙相啮合的扣齿,所述按压段外向延伸至所述通孔的外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按压段的上表面上设有呈弧形设置的按压凹槽,所述按压凹槽上设有呈波浪线设置的防滑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格栅包括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所述第一格栅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格栅的高度,所述第一格栅位于所述浮力板的周向上,所述第一格栅还位于所述浮力板的中心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圆柱型结构,下层为圆台型结构,中间设置圆柱型第三养殖区,底部设有第四养殖区,空间大,鱼体活动路径蜿蜒曲折,更加复合大海的原生态环境,有利于鱼体自如运动;在圆台型下层结构、上横杆和下横杆的共同作用下,充分增加了网箱的结构稳定性;一个网箱内设置多个养殖区,第三框架组成的第三养殖区的高度和网眼大小可调,用于养殖不同的海洋生物,浮力板上用于养殖贝类,实现了多种海洋生物共养,达到了海洋生物链平衡,充分吸收了不同物种的代谢产物,净化了水体,提高了养殖成活率,加快了鱼体生长速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浮力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支撑管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上横杆与牵引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固定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固定带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在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二框架;20-第一框架;30-第三框架;40-浮力板;50-充气机;60-抽水泵;11-下横杆;21-上横杆;22-支架;23-刹车片;24-转动手柄;25-连接杆;26-第一滑轮;27-牵引绳;28-第二滑轮;41-第一格栅;42-第二格栅;43-穿孔;44-支撑管;45-第一管体;46-第二管体;47-第三管体;1-带体;2-齿牙;3-带头;4-连接段;5-卡接段;6-按压段;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和附图7,本实用新型包括呈圆柱型设置第一框架20,第一框架20上设有第一网衣,第一框架20的底部设有呈圆台型设置的第二框架10,第二框架10上设有第二网衣;第一框架20内设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列的第三框架30,第三框架30也呈圆柱型设置,第三框架30延伸至第二框架10的上部,第三框架30上设有第三网衣,第一框架20的顶部设有上横杆21,第三框架30通过牵引绳27与上横杆21连接;第二框架10的底部设有下横杆11,下横杆11上设有若干块浮力板40,浮力板40的底部设有支撑管44,支撑管44的一端连接有充气机50,支撑管44的另一端连接有抽水泵60,浮力板40上设有网格状设置的格栅,格栅上设有穿孔43,穿孔43供贝类自由通过,格栅的顶部设有第四网衣。为了清晰起见,附图1中未示出第一网衣、第二网衣和第三网衣,附图2中也未示出第四网衣;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圆柱型结构,下层为圆台型结构,中间设置圆柱型第三养殖区,底部设有第四养殖区,空间大,鱼体活动路径蜿蜒曲折,更加复合大海的原生态环境,有利于鱼体自如运动;结构稳定,一个网箱内设置多个养殖区,实现了多种海洋生物共养,达到了海洋生物链平衡,代谢产物得到了充分利用,净化了水体。

参阅附图2和附图3,本实施例中,支撑管44呈H型设置,包括第一管体45、第二管体46和第三管体47,第一管体45和第三管体47呈平行设置,第一管体45和第三管体47通过第二管体46连接。第一管体45、第二管体46和第三管体47均呈圆柱型设置,其可以充气,实现上浮;也可以冲入海水实现下沉,使用方便。下横杆11排列形成若干个矩形框,支撑管44位于矩形框的内部,第一管体45和第三管体47的长度均与矩形框的宽度相等。支撑管44正好卡在下横杆11排列而成的矩形框里,使其卡接牢固,使用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浮力板40也通过牵引绳27与上横杆21连接。这种连接的浮力板40方便其牵引取出和放入,使用方便。格栅包括第一格栅41和第二格栅42,第一格栅41的高度大于第二格栅42的高度,第一格栅41位于浮力板40的周向上,第一格栅41还位于浮力板40的中心线上。这种设计的格栅透气性好,方便贝类生物附着,同时,也方便贝类生物自由爬行,使其自由生长。

参阅附图4,本实施例中,上横杆21上设有支架22,支架22上设有连接杆25,连接杆25上设有第一滑轮26,连接杆25上在第一滑轮26的一侧设有第二滑轮28,牵引绳27通过第一滑轮26缠绕在第二滑轮28上。在第一滑轮26和第二滑轮28的配合作用下,牵引绳27上升和下降顺利,操作省事省力。另外,第二滑轮28上设有转动手柄24,第二滑轮28上还连接有刹车片23。通过转动手柄24很方便地实现了第二滑轮28的转动,从而实现了牵引绳27在第二滑轮28上的缠绕长度,以实现第三框架30的升降操作。为了清晰起见,附图1中未示出支架22及其连接结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网衣与第三框架30通过固定带连接。为了清晰起见,附图1中未示出固定带,第三网衣将第三框架30进行包裹,第三框架30和第三网衣形成一个即独立又与其它养殖区相互关联的第三养殖区。参阅附图5、附图6和附图7,固定带包括带头3和带体1,带体1上设有齿牙2,带头3上设有通孔7,通孔7的内部设有弹性体,弹性体包括连接段4、卡接段5和按压段6,连接段4与带体1连接,连接段4与带体1的一端连接,卡接段5上设有与齿牙2相啮合的扣齿,卡接段5与带体1的另一端啮合连接,按压段6外向延伸至通孔7的外部。在齿牙2和扣齿的啮合作用下,实现了固定带的锁紧和固定工作;当需要打开固定带时,向下按压弹性体上的按压段6,使卡接段5与带体1分离,即齿牙2和扣齿脱离啮合,如附图7所示,从通孔7的另一侧可以将带体1拉出,从而实现固定带的打开工作。本实施例中,按压段6的上表面上设有呈弧形设置的按压凹槽,按压凹槽上设有呈波浪线设置的防滑纹。按压凹槽正好与操作者手指形状吻合,便于按压;同时,按压凹槽上设有防滑纹,防止按压过程中手指打滑,使其操作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圆柱型结构,下层为圆台型结构,中间设置圆柱型第三养殖区,底部设有第四养殖区,空间大,鱼体活动路径蜿蜒曲折,更加复合大海的原生态环境,有利于鱼体自如运动;在圆台型下层结构、上横杆21和下横杆11的共同作用下,充分增加了网箱的结构稳定性;一个网箱内设置多个养殖区,第三框架30组成的第三养殖区的高度和网眼大小可调,用于养殖不同的海洋生物,浮力板40上用于养殖贝类,实现了多种海洋生物共养,达到了海洋生物链平衡,充分吸收了不同物种的代谢产物,净化了水体,提高了养殖成活率,加快了鱼体生长速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