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卉无土智能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4084发布日期:2018-10-09 17:1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卉无土智能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卉培育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卉无土智能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用于建筑城市、居住等场所,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越来越少,加之工业污染,土壤肥力和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无土栽培开始运用于农业生产中,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有的新的突破。在如今,这一技术运用于花卉的种植当中。花卉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显得更加脆弱,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中国是世界上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但中国的花卉行业始终没有自己的品牌,这就使得中国花卉行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无土栽培技术一般采用就地取材、手工操作、采用简单的设备,采用化肥配制营养液来灌溉作物,不但成本高、耗能多、管理也较麻烦,使得花卉生产速度慢、产量低、生长周期长,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且产品质量差。

因此,要想大力发展花卉行业,采用成本低廉、技术操作简单的智能化花卉无土培育装置,缩短花卉的生长周期,减少相应的人工护理程序,通过设备进行一体化的种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花卉无土智能培育装置,以解决现有花卉无土栽培装置管理复杂、花卉生长周期长、质量差、人工护理繁琐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花卉无土智能培育装置,包括培养基和控制器,所述培养基内水平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花卉通孔,所述基板上部设置有基质,所述培养基两侧的上方分别设置有配液池和水罐,所述配液池通过培养液管与所述培养基一侧的下部连通,所述配液池的上方通过两根供液管分别连通有清水箱和营养液箱;所述水罐通过供水管与所述培养基另一侧的下部连通;所述培养基的底部通过供氧管连通有供氧装置;所述供氧管上设置有供氧泵;所述培养基内壁上设置有内环境检测器;所述培养基的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通风板;两所述通风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培养基的两端活动连接,且两所述通风板上均设置有开板装置;所述顶盖上设置有LED植物补光灯和外环境检测器;沿所述顶盖的周向均布多个二氧化碳供气嘴;各所述二氧化碳供气嘴均通过供碳管连通二氧化碳发生器;所述供碳管上设置有供碳泵;所述培养液管、两所述供液管、所述供水管、所述供氧管和所述供碳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内环境检测器和所述外环境检测器均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各所述电磁阀、两所述开板装置、所述LED植物补光灯、所述供氧泵和所述供碳泵。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培养基的下端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依次设置有消毒器、循环培养液储罐、循环液浓度计、抽吸泵和循环液电磁阀;所述循环液电磁阀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配液池。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循环液浓度计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循环液电磁阀和所述抽吸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顶盖上还设置有雾化加湿器,所述雾化加湿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顶盖为透明材质,且所述顶盖的外表面设置有遮阳帘,所述遮阳帘上设置有卷帘装置,所述卷帘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花卉无土智能培育装置,其包括培养基和控制器,培养基内水平设置有基板,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花卉通孔,基板上部设置有基质,培养基两侧的上方分别设置有配液池和水罐,配液池通过培养液管与培养基一侧的下部连通,配液池的上方通过两根供液管分别连通有清水箱和营养液箱;水罐通过供水管与培养基另一侧的下部连通;培养基的底部通过供氧管连通有供氧装置;供氧管上设置有供氧泵;培养基内壁上设置有内环境检测器;培养基的上方设置有顶盖,顶盖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通风板;两通风板的下端分别与培养基的两端活动连接,且两通风板上均设置有开板装置;顶盖上设置有LED植物补光灯和外环境检测器;沿顶盖的周向均布多个二氧化碳供气嘴;各二氧化碳供气嘴均通过供碳管连通二氧化碳发生器;供碳管上设置有供碳泵;培养液管、两供液管、供水管、供氧管和供碳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内环境检测器和外环境检测器均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各电磁阀、两开板装置、LED植物补光灯、供氧泵和供碳泵。上述结构使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一、培养基内壁上设置有内环境检测器,顶盖上设外环境检测器,且内环境检测器与外环境检测器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可分别对培养基内培养液的各项指标以及培养基上方的外环境各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含量等进行实时检测,并将其反馈至控制器,由控制器对相应的装置进行控制以保证培养基内花卉的生长需要;

二、清水箱和营养液箱分别通过供液管与配液池连通,配液池通过培养液管与培养基一侧的下部连通,供液管上设与控制器连通的电磁阀,可根据生长需要由控制器控制相应箱内液体的流量,在配液池内配制成需要浓度的培养液后,供应于培养基内,从而实现花卉生长所需培养液的自动调节控制;

三、水罐通过供水管与培养基一侧的下部连通,供水管上设与控制器连通的电磁阀,可根据生长需要由控制器控制供水量,保证花卉生长所需的水份;

四、供氧装置依次通过电磁阀和供氧泵与培养基的底部连通,且电磁阀和供氧泵均与控制器连接,氧气由控制器控制通入培养基的底部,能够增加培养基中的氧气含量,有效防止花卉因缺氧而腐烂及死根、烂根现象的发生,提高花卉的成活率;

五、顶盖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通风板,两通风板的下端分别与培养基的两端活动连接,且两通风板上均设置有连接控制器输出端的开板装置,可由控制器控制开板装置将通风板向两侧打开,对花卉进行通风或降温;

六、顶盖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的LED植物补光灯,可在外环境检测器检测到光照强度达不到花卉生长所需时,由控制器控制LED植物补光灯进行补光;

七、沿顶盖的周向均布多个二氧化碳供气嘴,各二氧化碳供气嘴均通过供碳管连通二氧化碳发生器,供碳管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供碳泵和电磁阀,在外环境检测器检测到二氧化碳浓度达不到花卉生长所需时,由控制器控制进行二氧化碳补充,促进花卉进行光合作用,加快花卉的生长速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花卉无土智能培育装置,其培养基的下端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上依次设置有消毒器、循环培养液储罐、循环液浓度计、抽吸泵和循环液电磁阀,循环液电磁阀的另一端连通配液池,此结构使培养基内过量的营养液实现了循环利用,有效节约了资源。其中,消毒器可对循环利用的培养液进行消毒,保证再次使用时花卉的安全。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花卉无土智能培育装置,其循环液浓度计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循环液电磁阀和抽吸泵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利用循环液浓度计对循环后的培养液浓度进行检测并将其反馈至控制器,可方便配液池在配液时的浓度精确可控,保证花卉生长所需。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花卉无土智能培育装置,其顶盖上还设置有雾化加湿器,雾化加湿器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此结构可在外环境检测器检测到培养基上方外环境湿度达不到生长所需时,对外环境进行增湿,防止因干燥而影响花卉生长与花卉质量。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花卉无土智能培育装置,其顶盖为透明材质,透明的顶盖可在白天方便花卉接受阳光,夜晚进行保温;顶盖的外表面设置有遮阳帘,遮阳帘上设置有卷帘装置,卷帘装置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可在外环境检测器检测到光照强度过高不利于花卉生长时,由控制器控制卷帘装置将遮阳帘打开,减少光照量,在需要光照时卷起,同时遮阳帘也可在夜间起到保温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花卉无土智能培育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护理劳动强度低,花卉生长状态可实时检测并可及时进行生长调控,给花卉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培育的花卉存活率高、生长周期短且品质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花卉无土智能培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器与各个装置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培养基,2.控制器,3.基板,4.花卉通孔,5.基质,6.内环境检测器,7.顶盖,8.外环境检测器,9.配液池,10.水罐,11.培养液管,12.供液管,13.清水箱,14.营养液箱,15.电磁阀,16.供水管,17.供氧管,18.供氧装置,19.供氧泵,20.二氧化碳供气嘴,21.供碳管,22.二氧化碳发生器,23.供碳泵,24.通风板,25.开板装置,26.LED植物补光灯,27.循环管,28.消毒器,29.循环培养液储罐,30.循环液浓度计,31.抽吸泵,32.循环液电磁阀,33.雾化加湿器,34.遮阳帘,35.卷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花卉无土智能培育装置,其包括培养基1和控制器2,培养基1内水平设置有基板3,基板3上设置有多个花卉通孔4,基板3上部设置有基质5,花卉穿过花卉通孔4并由基板3和基质5固定于培养基1上。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培养基1内壁上设置有内环境检测器6;培养基1的上方设置有顶盖7,顶盖7上设置有外环境检测器8,内环境检测器6和外环境检测器8均连接控制器2的输入端,可分别对培养基1内培养液的各项指标以及培养基1上方的外环境各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含量等进行实时检测,并将其反馈至控制器2,由控制器2对相应的装置进行控制以保证培养基1内花卉的生长需要。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培养基1两侧的上方分别设置有配液池9和水罐10,配液池9通过培养液管11与培养基1一侧的下部连通,配液池9的上方通过两根供液管12分别连通有清水箱13和营养液箱14,培养液管11及两供液管12上设置有与控制器2的输出端连接的电磁阀15,可根据生长需要由控制器2控制相应箱内液体的流量,在配液池9内配制成需要浓度的培养液后,供应于培养基1内,从而实现花卉生长所需培养液的自动调节控制;水罐10通过供水管16与培养基1另一侧的下部连通,供水管16上设与控制器2连通的电磁阀15,可根据生长需要由控制器2控制供水量,保证花卉生长所需的水份。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培养基1的底部通过供氧管17连通有供氧装置18;供氧管17上设置有与控制器2的输出端连接的供氧泵19和电磁阀15。氧气由控制器2控制通入培养基1的底部,能够增加培养基1中的氧气含量,有效防止花卉因缺氧而腐烂及死根、烂根现象的发生,提高花卉的成活率。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沿顶盖7的周向均布多个二氧化碳供气嘴20,各二氧化碳供气嘴20均通过供碳管21连通二氧化碳发生器22;供碳管21上设置有与控制器2的输出端连接的供碳泵23和电磁阀15。在外环境检测器8检测到二氧化碳浓度达不到花卉生长所需时,由控制器2控制进行二氧化碳补充,保证花卉的生长速度。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顶盖7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通风板24;两通风板24的下端分别与培养基1的两端活动连接,且两通风板24上均设置有与控制器2的输出端连接的开板装置25,可由控制器2控制开板装置25将通风板24向两侧打开,对花卉进行通风或降温。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顶盖7上设置有与控制器2的输出端连接的LED植物补光灯26,可在外环境检测器8检测到光照强度达不到花卉生长所需时,由控制器2控制LED植物补光灯26进行补光。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培养基1的下端连接有循环管27,循环管27上依次设置有消毒器28、循环培养液储罐29、循环液浓度计30、抽吸泵31和循环液电磁阀32;循环液电磁阀32的另一端连通配液池9。此结构使培养基1内过量的营养液实现了循环利用,有效节约了资源。其中,消毒器28可对循环利用的培养液进行消毒,保证再次使用时花卉的安全;循环液浓度计30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连接,循环液电磁阀32和抽吸泵31均与控制器2的输出端连接,利用循环液浓度计30对循环后的培养液浓度进行检测并将其反馈至控制器2,可方便配液池9在配液时的浓度精确可控,保证花卉生长所需。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顶盖7上还设置有雾化加湿器33,雾化加湿器33与控制器2的输出端连接,可在外环境检测器8检测到培养基1上方外环境湿度达不到生长所需时,对外环境进行增湿,防止因干燥而影响花卉生长与花卉质量。

其中,顶盖7为透明材质,透明的顶盖7可在白天方便花卉接受阳光,夜晚进行保温;顶盖7的外表面设置有遮阳帘34,遮阳帘34上设置有卷帘装置35,卷帘装置35连接控制器2的输出端,可在外环境检测器8检测到光照强度过高不利于花卉生长时,由控制器2控制卷帘装置35将遮阳帘34打开,减少光照量,在需要光照时卷起,同时遮阳帘34也可在夜间起到保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护理劳动强度低,花卉生长状态可实时检测并可及时进行生长调控,给花卉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培育的花卉存活率高、生长周期短且品质好。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置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