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油菜育苗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3697发布日期:2018-09-28 17:57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特别是一种高效的油菜育苗大棚。



背景技术:

油菜育苗,是油菜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目前,油菜育苗采用大棚育苗的较多,但是,现目前的大棚结构固定,棚内封闭,完全依靠室内温湿度调节装置来调节棚内环境,其调节效果虽好,但是培育出来的幼苗由于没有在自然环境下生长,一旦移栽后,容易出现环境不适应的情况,造成较大数量的补苗,浪费了时间,也损失了幼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油菜育苗大棚。本实用新型具有培育的幼苗环境适应性强,存活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油菜育苗大棚,包括有长方形的基座,基座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方设有等腰梯形形状的侧板,侧板的中部设有竖直的承重板,基座两端的侧板的顶部之间设有2个位于同一平面的收卷辊,收卷辊经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侧板的腰部的斜边上设有向下倾斜的滑轨,基座两端的侧板上的滑轨相对的内侧设有滑槽,两端的滑槽之间设有配重滑竿,配重滑竿与收卷辊之间连接有大棚薄膜;所述基座两端的侧板之间连接有喷水管,喷水管的下侧设有若干喷头;所述侧板的内侧设有温度感应器,外侧设有光照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光照感应器和驱动电机分别连接在控制器上。

前述的高效的油菜育苗大棚,所述基座两端的侧板的斜边之间设有多组承重杆。

前述的高效的油菜育苗大棚,相邻所述承重杆之间的间距为10-15cm。

前述的高效的油菜育苗大棚,两个所述收卷辊之间的上方设有遮挡板。

前述的高效的油菜育苗大棚,所述基座的高度为20-3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的两端设置梯形的侧板,并在侧板的斜边之间设置薄膜,将薄膜的一端连接在顶端的收卷辊上,下端连接在配重杆上,育苗时,如遇较好的天气时,通过收卷辊将薄膜收卷在一起,将大棚敞开,使幼苗在自然环境的条件下生长,使其尽早的适应自然环境,以提高其适应能力,提高存活率,而气候较差时,将薄膜盖上,可避免恶劣天气对幼苗造成损伤。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温度感应器和光照感应器来感知环境变化,同时通过连接控制器后控制驱动电机,达到了根据环境变化自动控制大棚启闭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控制系统的连接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侧板,3-承重板,4-收卷辊,5-驱动电机,6-滑轨,7-滑槽,8-配重滑竿,9-大棚薄膜,10-喷水管,11-喷头,12-温度感应器,13-光照感应器,14-承重杆,15-遮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种高效的油菜育苗大棚,如附图1-2所示,包括有长方形的基座1,基座1可以用混凝土浇筑,基座1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方设有等腰梯形形状的侧板2,侧板2的中部设有竖直的承重板3,基座1两端的侧板2的顶部之间设有2个位于同一平面的收卷辊4,两个收卷辊4之间的间距控制在20-30cm,收卷辊4经驱动电机5驱动,所述侧板2的腰部的斜边上设有向下倾斜的滑轨6,倾斜角度6在50-60度之间,基座1两端的侧板2上的滑轨6相对的内侧设有滑槽7,两端的滑槽7之间设有配重滑竿8,配重滑竿8的两端分别深入滑槽7中,为了保持其下滑顺畅,可以两端设有轴承或滚珠,配重滑竿8与收卷辊4之间连接有大棚薄膜9;所述基座1两端的侧板2之间连接有喷水管10,喷水管10的下侧设有若干喷头11;所述侧板2的内侧设有温度感应器12,外侧设有光照感应器13,温度感应器12、光照感应器13和驱动电机5分别连接在控制器上。

所述基座1两端的侧板2的斜边之间设有多组承重杆14,避免下雨时薄膜承受不住雨水的压力。

相邻所述承重杆14之间的间距为10-15cm。

两个所述收卷辊4之间的上方设有遮挡板15,避免雨水从收卷辊4之间的间隙中落入大棚内。

所述基座1的高度为20-30cm,避免基座的围墙太高挡住光线。

工作原理:温度感应器12和光照感应器13时时监控棚内的温度和棚外的光照情况,当棚内温度较高或者棚外光照适中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5启动,将大棚薄膜9收卷起来,使棚内通风降温或者接受自然光照;当光照强度过低或者过高时或者棚内温度较低时,驱动电机5反转,大棚薄膜9在配重滑竿8的作用下向下铺展,将大棚盖住,避免较差的自然条件对幼苗的生长造成影响,这样既保证了幼苗能够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长,同时,又不至于将其置于完全的自然环境,损伤幼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