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9271发布日期:2018-11-09 20:0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播种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机。



背景技术: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水稻种子不经过育秧和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法;该技术与栽培稻相比,使稻作过程得以简化,具有减轻劳动强度,缓和季节矛盾,省工、省力、省本、省秧田、高产高效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而在稻谷进行直播栽培作业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如何采用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提高水稻产量人们已经展开了很多研究。目前的水稻播种机大部分以纯机械式的为主,对于每一穴播种的稻粒数量控制精确度不高,而种子数量偏多或偏少都会影响播种质量,从而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如何精确的控制穴播精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机,本实用新型的水稻精量穴播机通过设置进粒整定区、计数筛选区、旋转传送区、漏斗出粒区等组件协同工作,并且采用机械与电控共同控制,对每一穴播种稻粒的数量精确控制,同时实现不间断播种,无重播、无漏播,提高播种质量和播种效率,促进水稻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机,包括机架,还包括由上往下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进粒整定区、计数筛选区、旋转传送区、漏斗出粒区,所述进粒整定区、所述计数筛选区、所述旋转传送区、所述漏斗出粒区至少安装一组;

所述进粒整定区包括进料口、滑落整定板、送粒刷,所述滑落整定板倾斜设置,且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滑落整定板上端上方,所述送粒刷位于所述滑落整定板下端上方;

所述计数筛选区位于所述送粒刷下方,包括上端的计数感应区和下端的筛选控制区;

所述旋转传送区位于所述筛选控制区下方,每一组的所述旋转传送区包括并排安装的两个传送盘,且所述传送盘转轴水平设置;

所述漏斗出粒区位于两组所述传送盘中间圆周方向的下方,包括集粒漏斗部和直筒出粒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进粒整定区还包括位于所述滑落整定板下方的震动装置,所述震动装置包括直线滑槽、震动电机和偏心机构;所述直线滑槽沿所述滑落整定板倾斜方向设置,所述震动电机通过偏心机构与所述直线滑槽连接。

所述震动电机转动带动所述偏心机构工作,从而带动所述直线滑槽沿活动方向做往复运动,使所述进料口、所述滑落整定板、所述送粒刷一起前后震动,保证稻粒能顺畅移动不卡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滑落整定板上表面沿倾斜方向向下设有不少于一条并排的整定轨道,所述送粒刷与所述整定轨道数量相同、位置相对,且刷毛将所述整定轨道下方封闭,所述送粒刷由步进电机连接具备旋转的动作。

所述整定轨道的数量根据水稻品种而定,由每穴最佳播种的稻粒数量确定,一般设置3-5条;所述送粒刷由刷毛呈圆周阵列分布,每组刷毛毛尖间隔的距离略小于一个稻粒的长度,步进电机每次控制所述送粒刷转过一组刷毛,使每条所述整定轨道内仅有一个稻粒进入所述计数筛选区,由此进入所述计数筛选区的稻粒数量基本与所述整定轨道的数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计数筛选区内部上下直通;上端的所述计数感应区安装有光电传感器;下端的所述筛选控制区包括转阀和稻粒回收出口,所述转阀连接步进电机,具备三挡旋转的动作。

所述计数感应区安装的光电传感器用于清点由所述送粒刷送入的稻粒的数量,稻粒数量符合要求则所述转阀控制稻粒进入所述传送盘,稻粒数量不符合要求则所述转阀控制稻粒进入所述稻粒回收出口将种子进行回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旋转传送区的两组所述传送盘分别由两组步进电机连接控制旋转;所述传送盘圆周外侧设有阵列设置的储粒室,所述储粒室开口处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阀门侧面连接有触动开关,所述储粒室旋转经过所述筛选控制区下方或所述集粒漏斗部上方时所述触动开关具备将所述阀门打开或关闭的动作。

由此,所述储粒室经过所述筛选控制区下方,种子进入所述储粒室后,所述阀门关闭储存稻粒,等到所述储粒室旋转至所述集粒漏斗部上方时,所述阀门打开将稻粒放出至所述漏斗出粒区进行播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集粒漏斗部上端接收稻粒的范围超出两组所述传送盘稻粒落下的范围。

由此,由两组所述传送盘中任意一组传送的稻粒都会进入所述集粒漏斗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转阀调整至一侧对一组所述传送盘传送稻粒时,另一组所述传送盘进行播种;所述传送盘稻粒接收完成时所述转阀切换至另一侧,两组所述传送盘也切换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水稻精量穴播机通过设置进粒整定区、计数筛选区、旋转传送区、漏斗出粒区等组件协同工作,并且采用机械与电控共同控制,对每一穴播种稻粒的数量精确控制,同时实现不间断播种,无重播、无漏播,提高播种质量和播种效率,促进水稻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稻精量穴播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粒整定区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计数筛选区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传送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机,包括机架1,还包括由上往下安装于机架1上的进粒整定区2、计数筛选区3、旋转传送区4、漏斗出粒区5,进粒整定区2、计数筛选区3、旋转传送区4、漏斗出粒区5至少安装一组;

进粒整定区2包括进料口21、滑落整定板22、送粒刷23,滑落整定板22倾斜设置,且进料口21位于滑落整定板22上端上方,送粒刷23位于滑落整定板22下端上方;

计数筛选区3位于送粒刷23下方,包括上端的计数感应区31和下端的筛选控制区32;

旋转传送区4位于筛选控制区32下方,每一组的旋转传送区4包括并排安装的两个传送盘41,且传送盘41转轴水平设置;

漏斗出粒区5位于两组传送盘41中间圆周方向的下方,包括集粒漏斗部51和直筒出粒部52。

如图1、图2,进粒整定区2还包括位于滑落整定板22下方的震动装置24,震动装置24包括直线滑槽241、震动电机242和偏心机构243;直线滑槽241沿滑落整定板22倾斜方向设置,震动电机242通过偏心机构243与直线滑槽241连接。

震动电机242转动带动偏心机构243工作,从而带动直线滑槽241沿活动方向做往复运动,使进料口21、滑落整定板22、送粒刷23一起前后震动,保证稻粒能顺畅移动不卡滞。

如图1、图2,滑落整定板22上表面沿倾斜方向向下设有不少于一条并排的整定轨道221,送粒刷23与整定轨道221数量相同、位置相对,且刷毛将整定轨道221下方封闭,送粒刷23由步进电机连接具备旋转的动作。

整定轨道221的数量根据水稻品种而定,由每穴最佳播种的稻粒数量确定,一般设置3-5条;送粒刷23由刷毛呈圆周阵列分布,每组刷毛毛尖间隔的距离略小于一个稻粒的长度,步进电机每次控制送粒刷23转过一组刷毛,使每条整定轨道221内仅有一个稻粒进入计数筛选区3,由此进入计数筛选区3的稻粒数量基本与整定轨道221的数量相同。

如图1、图3,计数筛选区3内部上下直通;上端的计数感应区31安装有光电传感器;下端的筛选控制区32包括转阀321和稻粒回收出口322,转阀321连接步进电机,具备三挡旋转的动作。

计数感应区31安装的光电传感器用于清点由送粒刷23送入的稻粒的数量,稻粒数量符合要求则转阀321控制稻粒进入传送盘41,稻粒数量不符合要求则转阀321控制稻粒进入稻粒回收出口322将种子进行回收。

如图1、图4,旋转传送区4的两组传送盘41分别由两组步进电机42连接控制旋转;传送盘41圆周外侧设有阵列设置的储粒室411,储粒室411开口处安装有阀门412。

如图1、图4,阀门412侧面连接有触动开关413,储粒室411旋转经过筛选控制区32下方或集粒漏斗部51上方时触动开关413具备将阀门412打开或关闭的动作。

由此,储粒室411经过筛选控制区32下方,种子进入储粒室411后,阀门412关闭储存稻粒,等到储粒室411旋转至集粒漏斗部51上方时,阀门412打开将稻粒放出至漏斗出粒区5进行播种。

如图1、图4,集粒漏斗部51上端接收稻粒的范围超出两组传送盘41稻粒落下的范围。

由此,由两组传送盘41中任意一组传送的稻粒都会进入集粒漏斗部51。

如图1、图4,转阀321调整至一侧对一组传送盘41传送稻粒时,另一组传送盘41进行播种;传送盘41稻粒接收完成时转阀321切换至另一侧,两组传送盘41也切换工作。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