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增殖放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8413发布日期:2018-09-18 19:46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海洋增殖放流装置。



背景技术:

增殖放流是恢复海洋渔业资源,优化渔业资源结构,改善海域生态环境有效措施之一。增殖放流装置是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用于苗种从放流船舶向海域投放。现有的一种船用连续式增殖放流装置,放置于船舶甲板上,可根据船体的高低任意调节高度,但对船舶要求较高,如船舷开口位置、甲板空间等。

海洋增殖放流的载体为不同类型的船舶,船舶的干舷高度不一,放流时的海洋环境不确定,而一般的放流装置只能放置于指定放流船舶上,甚至放置于指定船舷甲板上,不能满足不同船舶的任一舷,放流过程中也存在苗体成活率、划伤船体、放流人员安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洋增殖放流装置,可拆装固定于船舷上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海洋增殖放流装置,包括:撒苗槽Ⅰ、撒苗槽Ⅱ以及撒苗槽Ⅲ,所述撒苗槽Ⅰ与撒苗槽Ⅲ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撒苗槽Ⅱ的两端;

所述撒苗槽Ⅰ底面设置有与船舷可拆卸连接的架板;

所述撒苗槽Ⅱ底面设置有用于调节撒苗槽Ⅱ与船舷夹角的伸缩支腿,所述伸缩支腿包括螺栓管I和与螺栓管I相配合的螺栓管Ⅱ,所述螺栓管I与螺栓管Ⅱ可伸缩连接;

所述撒苗槽Ⅰ、撒苗槽Ⅱ以及撒苗槽Ⅲ形成的放流通道呈倾斜状。

所述撒苗槽Ⅰ通过架板和螺栓固定于船舷边上,架板通过螺栓夹紧船舷,稳定撒苗槽Ⅰ,站在舷内可向撒苗槽Ⅰ内倒入幼苗,或由机器自动倒入。

所述撒苗槽Ⅱ依靠伸缩支腿,架靠于船舷外侧,导入幼苗入海。

所述撒苗槽Ⅲ可根据增殖放流船舶的干舷高度适当选用,延长导流距离,导入幼苗入海。

通过调节伸缩支腿的长短,可调节撒苗槽Ⅱ和船舷的夹角,稳定撒苗槽Ⅱ。

进一步,所述撒苗槽Ⅰ与架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防止增殖放流装置划伤船体表面。

进一步,所述伸缩支腿的螺栓管Ⅱ的自由端设置有橡胶球,防止增殖放流装置划伤船体表面。

进一步,所述撒苗槽Ⅰ与撒苗槽Ⅲ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撒苗槽Ⅱ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撒苗槽Ⅰ底面设置有与船舷螺栓连接的架板。

进一步,所述撒苗槽Ⅱ底面焊接有伸缩支腿的螺栓管I。

进一步,所述撒苗槽Ⅱ与撒苗槽Ⅲ的两侧还可拆卸设置有若干缓冲幼苗放流速度的软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应用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放流船舶的干舷高度调整撒苗槽的长度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船舶上,在撒苗槽下有伸缩支腿保证撒苗槽一定的倾斜角度,橡胶垫和橡胶球防止划伤船体,放流装置通过螺栓固定于船舷,可根据实际需要放置于船舶任一舷,人员站在甲板上就可安全放苗,充分保证人员、船舶安全,同时提高苗种的成活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节省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增殖放流的实效性和安全性。基于实际工作情况考虑,海洋增殖放流装置的设计和使用是目前海洋增殖放流工作中所迫切需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海洋增殖放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撒苗槽Ⅰ,2为撒苗槽Ⅱ,3为撒苗槽Ⅲ,4为架板,5为伸缩支腿,6为船舷,7为螺栓管Ⅰ,8为螺栓管Ⅱ,9为橡胶球,10为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定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海洋增殖放流装置:包括撒苗槽Ⅰ1、撒苗槽Ⅱ2以及撒苗槽Ⅲ3,所述撒苗槽Ⅰ1与撒苗槽Ⅲ3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撒苗槽Ⅱ2的两端;所述撒苗槽Ⅰ1底面设置有与船舷6可拆卸连接的架板4,所述撒苗槽Ⅰ1与架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10;所述撒苗槽Ⅱ2底面设置有用于调节撒苗槽Ⅱ2与船舷6夹角的伸缩支腿5,所述伸缩支腿5包括螺栓管I7和与螺栓管I7相配合的螺栓管Ⅱ8,所述螺栓管I7与螺栓管Ⅱ8可伸缩连接,所述伸缩支腿的螺栓管Ⅱ8的自由端设置有橡胶球9;所述撒苗槽Ⅰ1、撒苗槽Ⅱ2以及撒苗槽Ⅲ3形成的放流通道呈倾斜状。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海洋增殖放流装置:包括撒苗槽Ⅰ1、撒苗槽Ⅱ2以及撒苗槽Ⅲ3,所述撒苗槽Ⅰ1与撒苗槽Ⅲ3分别螺栓连接在撒苗槽Ⅱ2的两端;所述撒苗槽Ⅰ1底面设置有与船舷6螺栓连接的架板4,所述撒苗槽Ⅰ1与架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10;所述撒苗槽Ⅱ2底面设置有用于调节撒苗槽Ⅱ2与船舷6夹角的伸缩支腿5,所述伸缩支腿5包括螺栓管I7和与螺栓管I7相配合的螺栓管Ⅱ8,所述螺栓管I7与螺栓管Ⅱ8可伸缩连接,所述撒苗槽Ⅱ2底面焊接有伸缩支腿的螺栓管I7,所述伸缩支腿的螺栓管Ⅱ8的自由端设置有橡胶球9;所述撒苗槽Ⅰ1、撒苗槽Ⅱ2以及撒苗槽Ⅲ3形成的放流通道呈倾斜状。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海洋增殖放流装置:包括撒苗槽Ⅰ1、撒苗槽Ⅱ2以及撒苗槽Ⅲ3,所述撒苗槽Ⅰ1与撒苗槽Ⅲ3分别螺栓连接在撒苗槽Ⅱ2的两端;所述撒苗槽Ⅰ1底面设置有与船舷6螺栓连接的架板4,所述撒苗槽Ⅰ1与架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10;所述撒苗槽Ⅱ2底面设置有用于调节撒苗槽Ⅱ2与船舷6夹角的伸缩支腿5,所述伸缩支腿5包括螺栓管I7和与螺栓管I7相配合的螺栓管Ⅱ8,所述螺栓管I7与螺栓管Ⅱ8可伸缩连接,所述撒苗槽Ⅱ2底面焊接有伸缩支腿的螺栓管I7,所述伸缩支腿的螺栓管Ⅱ8的自由端设置有橡胶球9;所述撒苗槽Ⅰ1、撒苗槽Ⅱ2以及撒苗槽Ⅲ3形成的放流通道呈倾斜状;所述撒苗槽Ⅱ2与撒苗槽Ⅲ3的两侧还可拆卸设置有若干缓冲幼苗放流速度的软胶片。

使用时,所述撒苗槽Ⅰ1通过架板4和螺栓固定于船舷6边上,架板4通过螺栓夹紧船舷6,稳定撒苗槽Ⅰ1,站在舷内可向撒苗槽Ⅰ1内倒入幼苗,或由机器自动倒入。所述撒苗槽Ⅱ2依靠伸缩支腿5,架靠于船舷6外侧,导入幼苗入海。所述撒苗槽Ⅲ3可根据增殖放流船舶的干舷高度适当选用,延长导流距离,导入幼苗入海。通过调节伸缩支腿5的长短,可调节撒苗槽Ⅱ2和船舷6的夹角,稳定撒苗槽Ⅱ2。所述撒苗槽Ⅰ1与架板4的连接处设置的橡胶垫10,防止增殖放流装置划伤船体表面。所述伸缩支腿5的螺栓管Ⅱ8的自由端设置的橡胶球9,防止增殖放流装置划伤船体表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