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犊牛饲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592发布日期:2018-11-09 20:1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犊牛饲喂装置。



背景技术:

犊牛是指初生到断奶6月龄以内,以乳汁为主要营养来源的初生小牛。一般来说,犊牛的就病能力、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均较差,所以必须进行精心护理和喂养,才能培育出体层健壮的犊牛。

在进行犊牛饲喂时,会出现两头犊牛抢食一个奶盆的现象,易造成部分犊牛饮食不良,出现消化异常现象,造成犊牛肠炎发病率升高,影响犊牛成长,同时散栏饲养不便于新生犊牛脐带消毒工作开展,人员操作不方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犊牛饲喂装置,在传统的犊牛饲喂栏上增加分隔部,达到饲喂犊牛时一牛一盆,杜绝犊牛相互抢食现象,降低由于饲喂奶量不固定造成的消化道疾病,有利于犊牛存活、生长。同时便于员工进行脐带消毒工作,降低了由于脐带消毒不到位造成的犊牛发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犊牛饲喂装置,所述犊牛饲喂装置包括:

栅栏本体部;

固定连接在所述栅栏本体部一侧的饲喂架;及

位于所述栅栏本体部背离所述饲喂架一侧的分隔部;

所述栅栏本体部包括有与所述饲喂架对应的,贯穿所述栅栏本体部两侧的开口部;

所述分隔部的顶部枢转地安装于所述栅栏本体部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栅栏本体部至少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栏和第二横栏,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栏和第二横栏之间的至少两个竖栏,第一横栏、第二横栏以及两个竖栏之间形成所述栅栏本体部的开口部;所述饲喂架位于相邻两个竖栏之间。

优选地,所述分隔部包括本体部和至少两个由所述本体部向远离所述饲喂架的方向延伸出的,且与所述饲喂架对应配置的隔栏;

当所述分隔部翻转至与所述饲喂架位于栅栏本体部的同侧时,所述饲喂架的两侧至少各配置有一个隔栏。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包括有平行设置的第三横栏和第四横栏,第三横栏与第四横栏之间形成与所述开口部对应的开口;所述隔栏的端部与所述第三横栏和第四横栏结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隔栏为三角形结构,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横栏上的向下倾斜的斜杆和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横栏上的底杆;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杆的另一端结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三横栏枢转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栏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横栏通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栏上的套环枢转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栏上。

优选地,所述斜杆与底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向下弯曲的弯管。

优选地,所述弯管上固定连接有圆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犊牛饲喂装置,在传统的犊牛饲喂栏上增加分隔部,达到饲喂犊牛时一牛一盆,杜绝犊牛相互抢食现象,降低由于饲喂奶量不固定造成的消化道疾病,有利于犊牛存活、生长。同时便于员工脐带消毒工作的完成,降低了由于脐带消毒不到位造成的犊牛发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犊牛饲喂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101-第一横栏,102-第二横栏,103-竖栏,301-饲喂架,201-第三横栏,202-第四横栏,203-斜杆,204-底杆,205-弯管,206-圆环,207-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一些方位词,例如“外侧”、“上下”等,这些方位词的含义与犊牛饲喂格的放置情况有关,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犊牛饲喂装置,所述犊牛饲喂装置包括:栅栏本体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栅栏本体部一侧的饲喂架301;及位于所述栅栏本体部背离所述饲喂架一侧的分隔部。

所述栅栏本体部包括有与所述饲喂架301对应的,贯穿所述栅栏本体部两侧的开口部。

所述分隔部的顶部枢转地安装于所述栅栏本体部的顶部。分隔部可翻转至栅栏本体部的另一侧,与饲喂架同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栅栏本体部至少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栏101和第二横栏10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栏101和第二横栏102之间的至少两个竖栏103,第一横栏101、第二横栏102以及两个竖栏103之间形成所述栅栏本体部的开口部;所述饲喂架301位于相邻两个竖栏103之间。

饲喂架用于放置饲喂桶或盆,进行犊牛喂食时,犊牛位于栅栏本体部的内侧,饲喂桶或盆位于外侧,犊牛将头由开口部伸出进行进食。分隔部则可以将每个犊牛分隔开进行喂食,达到饲喂犊牛时一牛一盆,杜绝犊牛相互抢食现象,降低由于饲喂奶量不固定造成的消化道疾病,有利于犊牛存活、生长。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包括本体部和至少两个由所述本体部向远离所述饲喂架301的方向延伸出的,且与所述饲喂架301对应配置的隔栏。

当所述分隔部翻转至与所述饲喂架103位于栅栏本体部的同侧时,所述饲喂架103的两侧至少各配置有一个隔栏;如图1中画出的,四个饲喂架,五个隔栏,当分隔部翻转至饲喂架一侧时,每个饲喂架两侧都各有一个隔栏。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横栏201枢转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栏101上。具体的,所述第三横栏201通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栏101上的套环207枢转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栏101上。以使分隔部相对于栅栏本体部翻转,如图1中的箭头方向。在清理粪道时可以上提翻转到饲喂栏外侧,便于粪道清理。进一步优选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还可以在栅栏本体部设置有饲喂桶的一侧设置限位杆,以使隔栏翻转过来后能够不碰到底面。限位杆可焊接在竖栏上,靠近第一横栏的一端。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包括有平行设置的第三横栏201和第四横栏202,第三横栏201与第四横栏202之间形成与所述开口部对应的开口;所述隔栏的端部与所述第三横栏201和第四横栏202结合固定。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隔栏为三角形结构,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横栏201上的向下倾斜的斜杆203和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横栏202上的底杆204;所述斜杆203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杆204的另一端结合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所述隔栏还可以设置为其它结构,如长方形、扇形等,此处不再具体展开说明。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避免划伤犊牛,所述斜杆203与底杆204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向下弯曲的弯管205。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弯管还可以设置为圆球等其它表面比较圆滑的部件。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弯管205上固定连接有圆环206,如图1中画出的两个圆环,具体中间间隔了3个隔栏,可以用一些材质较轻的木棍作为栏杆,穿在圆环处,预防犊牛吃完就离开;也可以限制犊牛的活动,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脐带消毒等工作的开展,降低了由于脐带消毒不到位造成的犊牛发病。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