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卵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6281发布日期:2018-11-30 19:15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卵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卵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为获得更多更优良的养殖品种,我国的科学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鱼类的人工繁育进行研究,且获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进行鱼类人工繁育过程中,其中一个必要的环节便是在进行人工授精操作以后,必须要人工给予适宜的孵化环境和孵化条件,对人工授精的鱼卵进行孵化。

传统的鱼卵孵化装置的载卵板是多孔的塑料板,孵化用水是经积水漏斗注入塑料管,流至底部,再从锯齿状的出水口上翻。孵化用水经塑料管流至塑料载卵板的底部时,会带入大量的气泡,由于塑料载卵板不能及时的将小气泡排出,这些小气泡会形成一个大气泡,气泡大到一定程度,会突然一下排出,产生“咕噜”一声大响,使受精卵受到振动而大量死亡,从而降低了孵化率;而且进入孵化装置内的水大都没有过滤,会带入很多的细菌,进一步影响了孵化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鱼卵孵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鱼卵孵化装置,包括带有夹层的外桶,夹层内设有热水盘管,热水盘管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外桶的内部通过支架安装有孵化桶,孵化桶的上沿高于外桶的上沿,孵化桶的底部设有若干出水孔,孵化桶的中部设有孵化网,孵化网的上部孵化桶的两侧内壁上设有日光灯,孵化桶的顶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若干喷头,进水管与孵化网之间设有净化层,孵化桶的一侧底部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伸出外桶并连有增氧机,位于外桶外部的进气管上设有气流调节阀门,位于外桶内部的进气管设置为螺旋形。

所述孵化桶的上沿比外桶的上沿高4-7厘米。

所述支架为电动伸缩杆,以调节外桶与孵化桶的相对高度。

所述孵化网由筛绢网做成,孵化网的上方铺设有砾石,且孵化网与孵化桶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所述净化层包括两层过滤棉层,两层过滤棉层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瓷环层和活性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净化层可以净化进入孵化桶内的水,使水更加的清澈,带入的细菌减少;而且孵化装置由单桶改为了大桶套小桶,多孔的塑料板改为孵化网,水经过盛卵区的鱼卵流至孵化桶的底部,再从出水孔进入外桶,再经外桶的上沿流出,解决了传统孵化装置极易产生气泡进而导致受精卵大量死亡的问题,提高了孵化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桶;2、热水盘管;3、进水口;4、出水口;5、支架;6、孵化桶;7、出水孔;8、孵化网;9、日光灯;10、进水管;11、喷头;12、进气管;13、增氧机;14、气流调节阀门;15、过滤棉层;16、瓷环层;17、活性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鱼卵孵化装置,包括带有夹层的外桶1,夹层内设有热水盘管2,热水盘管2上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外桶1的内部通过支架5安装有孵化桶6,孵化桶6的上沿高于外桶1的上沿,孵化桶6的底部设有若干出水孔7,孵化桶6的中部设有孵化网8,孵化网8的上部孵化桶6的两侧内壁上设有日光灯9,孵化桶6的顶部设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上设有若干喷头11,进水管10与孵化网8之间设有净化层,孵化桶6的一侧底部设有进气管12,进气管12的另一端伸出外桶1并连有增氧机13,位于外桶1外部的进气管12上设有气流调节阀门14,位于外桶1内部的进气管12设置为螺旋形。

所述孵化桶6的上沿比外桶1的上沿高4-7厘米。

所述支架5为电动伸缩杆,以调节外桶1与孵化桶6的相对高度。

所述孵化网8由筛绢网做成,孵化网8的上方铺设有砾石,且孵化网8与孵化桶6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所述净化层包括两层过滤棉层15,两层过滤棉层15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瓷环层16和活性炭层17。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将鱼卵放置在孵化网8上,然后向通过进水管10的喷头11向孵化桶6的内部喷水,水经过净化层净化后经盛卵区的鱼卵流至孵化桶6的底部,再从出水孔7进入外桶1,再经外桶1的上沿流出,解决了传统孵化装置极易产生气泡进而导致鱼卵大量死亡的问题,提高了孵化率;设置的进气管12可以为鱼卵孵化提供充足的氧气,进气管12上的螺旋是为了增加外桶1水体对进气管12内气体的加热效果,确保鱼卵孵化时的温度,进一步提高孵化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