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叠加的鸡食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6256发布日期:2018-11-30 19:15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叠加的鸡食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养工具,特别是指一种双层叠加的鸡食槽。



背景技术:

有饲养经验的人都知道,鸡总要东挖西啄,吃进一些沙粒或碎石子之类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因为它爱吃沙石,也不是因为它有一只能够消化沙石的怪胃,它们只不过是用沙石来帮助消化食物罢了。鸡和大部分鸟类一样都没有牙齿,吃食时不能咀嚼食物,因此它们吃食时,就只能把食物直接吞进食道,贮存在一个叫鸡肫的食袋里。沙石进入鸡肫之后,能便于促进其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为了使鸡能吃到足够多的沙子(石),有经验的养鸡场内,通常会专门在养鸡场内堆放一些沙石来帮助小鸡消化。大部分养鸡场都是直接把这些沙石随意堆放在地面上供小鸡啄食。由于小鸡的粪便会大量落在沙石表面,而其中不健康的粪便中会存在大量的病菌,这就会极大地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因此,急需设计一种专门供小鸡吃沙石的食槽。而目前的鸡食槽大都如图1所示,一般都是主要由料筒1和槽盘2组成,料筒1和槽盘2的槽壁之间的圆环形区域形成进食的进食区10。显然,现有的鸡食槽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叠加的鸡食槽,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层叠加的鸡食槽,包括上层的饲料喂养装置和下层的沙石啄食装置,所述饲料喂养装置放置于沙石啄食装置上;所述沙石啄食装置包括沙石槽盘和沙石料筒,所述沙石料筒卡接于沙石槽盘上,并且沙石料筒的上部形成圆台形的承接部;所述饲料喂养装置包括饲料槽盘和饲料料筒,所述饲料料筒卡接于饲料槽盘上,所述饲料槽盘的中部形成圆锥形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和承接部的锥度相同,并且凸起部安装并覆盖于承接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饲料槽盘上间隔地设有卡接座,该卡接座的下端固定连接于饲料槽盘上表面,并且卡接座的侧面设有卡接口;所述饲料料筒的外侧壁上设有相应的凸头,所述凸头卡入卡接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沙石槽盘上间隔地设有卡接座,该卡接座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沙石槽盘上表面,并且卡接座的侧面设有卡接口;所述沙石料筒的外侧壁上设有相应的凸头,所述凸头卡入卡接口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沙石槽盘的中部形成圆锥形的导向凸起。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鸡食槽为双层结构,包括上层饲料喂养装置和下层的沙石啄食装置,饲料喂养装置内放置饲料,沙石啄食装置内放置沙石,给小鸡提供饲料的同时,也能满足小鸡对沙石的需求。此外,由于沙石放置于相对密封的沙石啄食装置内,可避免被鸡粪污染,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沙石槽盘,2沙石料筒,21承接部,22凸头,3导向凸起,11卡接座,4饲料槽盘,5饲料料筒,6凸起部,41卡接座,51凸头,10进食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照图2,一种双层叠加的鸡食槽,包括上层的饲料喂养装置和下层的沙石啄食装置,所述饲料喂养装置放置于沙石啄食装置上。

继续参照图2,所述沙石啄食装置包括沙石槽盘1和沙石料筒2,所述沙石料筒2卡接于沙石槽盘1上,并且沙石料筒2的上部形成圆台形的承接部21。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沙石槽盘1上间隔地设有卡接座11,该卡接座11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沙石槽盘1上表面,并且卡接座11的侧面设有卡接口。所述沙石料筒2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相应的凸头22,所述凸头22卡入卡接口内。进一步的,所述沙石槽盘1的中部形成圆锥形的导向凸起3。

所述饲料喂养装置包括饲料槽盘4和饲料料筒5,所述饲料料筒5卡接于饲料槽盘4上,所述饲料槽盘4的中部形成圆锥形的凸起部6。所述饲料槽盘4上间隔地设有卡接座41,该卡接座41的下端固定连接于饲料槽盘4上表面,并且卡接座41的侧面设有卡接口;所述饲料料筒5的外侧壁上设有相应的凸头51,所述凸头51卡入卡接口内。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凸起部6和承接部21的锥度相同,并且凸起部6安装并覆盖于承接部21上。

使用时,可先将上层的饲料喂养装置整个提起,然后将沙石从沙石料筒2的上端开口处倒入沙石啄食装置内,待沙石存放至一定量后,再把饲料喂养装置放回沙石啄食装置上,并从饲料料筒5的上端口放入足量的饲料。

本实用新型的鸡食槽为双层结构,包括上层饲料喂养装置和下层的沙石啄食装置,饲料喂养装置内放置饲料,沙石啄食装置内放置沙石,给小鸡提供饲料的同时,也能满足小鸡对沙石的需求。此外,由于沙石放置于相对密封的沙石啄食装置内,可避免被鸡粪污染,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