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猫用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8409发布日期:2019-01-29 17:34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猫用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猫用蹲便器。



背景技术:

宠物猫如厕所使用的洁具,通常是敞开式的猫砂盆,这种猫砂盆存在的问题有,首先,敞开式猫砂盆无法消除猫粪便所散发的异味,这种异味会影响室内的环境卫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其次,猫在排便前会用猫爪将盆内的猫砂刨出一个坑,将粪便排泄到坑里后再用猫爪将猫砂刨进坑里,掩埋粪便。在这过程中,猫会将猫砂刨的四处飞溅,脏污环境,不方便打扫,而且猫砂用量较大,增加了饲养宠物猫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打扫,节约猫砂,没有异味的猫用洁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猫用蹲便器,包括箱体、设在箱体上的猫砂盒,箱体的上侧设有供猫的粪便进入箱体内的粪便孔,猫砂盒的上侧设有供猫爪伸入的扒砂孔。

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猫用蹲便器,均简称为本蹲便器。

为达到本蹲便器更好的使用效果,其优选方案如下:

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为前后延伸、空心长方体状的筒体,粪便孔前后走向地设在箱体的上侧后部且其形状为长条形;

猫砂盒为左右延伸、空心长方体状的筒体,扒砂孔左右走向地设在猫砂盒的上侧且其形状为长方形,猫砂盒的材料为透明或半透明材料;

猫砂盒设在箱体的上侧前部;

或:猫砂盒设在箱体内的前部,箱体的上侧前部在位置上对应于扒砂孔处开有长方形的过爪孔,过爪孔、扒砂孔上下相通,猫砂盒的内腔与箱体的内腔呈非连通状态;

箱体的上侧设有将猫砂盒和粪便孔围住的第一限位框,第一限位框为经过两次折弯后的板体,第一限位框的形状呈前后延伸、横置的大体U形,第一限位框的后侧敞口与猫砂盒相远离。

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侧还设有将猫砂盒和粪便孔围住的第二限位框,第二限位框套装在第一限位框内,第二限位框为经过两次折弯后的板体,第二限位框的形状呈前后延伸、横置的大体U形,第二限位框的后侧敞口与猫砂盒相远离,第二限位框的高度大于第一限位框的高度;

第一限位框内相互平行的两板的壁厚为3-5cm,第二限位框内的中段板的上侧设有水平布置、向前延伸、长方形的搭脚板,搭脚板的长度等于所述中段板的长度,搭脚板的宽度为2-4cm。

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侧、搭脚板上均设有防滑垫。

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高度为14-18cm,粪便孔的长度为20-30cm、宽度为4-14cm,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的高度分别为20-30cm、30-40cm,第二限位框的敞口宽度为16-23cm。

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后侧开有长方形的穿孔,上侧敞口、用以储存猫粪便的容纳盒经穿孔置于箱体的内腔中,容纳盒的规格和形状,使得粪便孔的下投影落入容纳盒上侧敞口的下投影中。

本蹲便器的使用方法为:

1、诱导阶段,在箱体位置上对应第一限位框围住的部分区域放置一个与该区域形状、尺寸相匹配的过渡板,在过渡板、猫砂盒内均撒上足量的猫砂,诱导宠物猫在本蹲便器上排便;

2、过渡阶段,待宠物猫习惯在本蹲便器上排便后,在过渡板位置上对应粪便孔处开有一个面积小于粪便孔的小孔,在过渡板上撒上少量的猫砂、在猫砂盒内撒上足量的猫砂,然后让宠物猫适应在开有小孔的过渡板上排便,并根据宠物猫的天性顺其自然地在猫砂盒内扒砂;

宠物猫排便后需要扒砂,因为过渡板内的猫砂较少,所以宠物猫会主动去猫砂盒内扒砂。

3、正式使用,在猫砂盒内注入占总容积三分之一的猫砂,去掉过渡板,宠物猫会在排便时,宠物猫的粪便会落入盛有水的粪便盒中,排便后直接将爪子伸入猫砂盒内扒砂。

上述使用方法,不适用于小于八个月大的奶猫和没有扒砂习惯的猫。

本蹲便器的优点:本蹲便器可以诱导宠物猫从身下扒砂转移至身前扒砂,进一步诱导至在本蹲便器的猫砂盒内完成扒砂的动作,由于猫砂盒上侧开口,所以猫砂不会因为毛的扒翻而洒出或倾倒,保护了室内环境,其次,猫砂由于在猫砂盒中,所以在宠物猫在扒砂的过程中实际没有猫砂的消耗,可以有效的节约猫砂,从而解决养宠物猫的成本,由于猫便不在砂内,猫虽然“扒砂”,但爪子上却不会残留便渍,卫生状况根本性改观。宠物猫的粪便落入盛有水的粪便盒中,不会产生异味,而且打扫的时候只需要将粪便盒从本蹲便器后侧敞口处取出、倾倒,然后重新换水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对于箱体高度;粪便孔的长宽;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的高度以及第二限位框的敞口宽度的限定可以限制猫在本蹲便器上如厕的姿势,从而保证猫可以将粪便排入粪便孔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蹲便器实施例一的后视图。

图2是本蹲便器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蹲便器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6是本蹲便器实施例二的后视图。

图7是本蹲便器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图8是图6的C-C剖视图。

图9是图7的D-D剖视图。

图10是本蹲便器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猫用蹲便器,包括箱体1、设在箱体1上的猫砂盒2,箱体1的上侧设有供猫的粪便进入箱体1内的粪便孔11,猫砂盒2的上侧设有供猫爪伸入的扒砂孔21。

所述箱体1为前后延伸、空心长方体状的筒体,粪便孔11前后走向地设在箱体1的上侧后部且其形状为长条形;

猫砂盒2为左右延伸、空心长方体状的筒体,扒砂孔21左右走向地设在猫砂盒2的上侧且其形状为长方形,猫砂盒2的材料为透明或半透明材料;

猫砂盒2设在箱体1的上侧前部;

箱体1的上侧设有将猫砂盒2和粪便孔11围住的第一限位框3,第一限位框3为经过两次折弯后的板体,第一限位框3的形状呈前后延伸、横置的大体U形,第一限位框3的后侧敞口与猫砂盒2相远离。

所述箱体1的上侧还设有将猫砂盒2和粪便孔11围住的第二限位框4,第二限位框4套装在第一限位框3内,第二限位框4为经过两次折弯后的板体,第二限位框4的形状呈前后延伸、横置的大体U形,第二限位框4的后侧敞口与猫砂盒2相远离,第二限位框4的高度大于第一限位框3的高度;

第一限位框3内相互平行的两板的壁厚为4cm,这样,第一限位框3内相互平行的两板中的每块板的上侧形成一个踩踏面,供猫如厕后,从左右方向的任一侧穿出时搭脚用,第二限位框4内的中段板的上侧设有水平布置、向前延伸、长方形的搭脚板41,搭脚板41的长度等于所述中段板的长度,搭脚板41的宽度为3cm。

所述箱体1的上侧设有防滑垫52、搭脚板41上设有防滑垫51。

所述箱体1的高度为16cm,粪便孔11的长度为28cm、宽度为9cm,第一限位框3、第二限位框4的高度分别为25cm、35cm,第二限位框4的敞口宽度为20cm。

所述箱体1的后侧开有长方形的穿孔,上侧敞口、用以储存猫粪便的容纳盒6经穿孔置于箱体1的内腔中,容纳盒6的规格和形状,使得粪便孔11的下投影落入容纳盒6上侧敞口的下投影中。

实施例二:

一种猫用蹲便器,包括箱体1、设在箱体1上的猫砂盒2,箱体1的上侧设有供猫的粪便进入箱体1内的粪便孔11,猫砂盒2的上侧设有供猫爪伸入的扒砂孔21。

所述箱体1为前后延伸、空心长方体状的筒体,粪便孔11前后走向地设在箱体1的上侧后部且其形状为长条形;

猫砂盒2为左右延伸、空心长方体状的筒体,扒砂孔21左右走向地设在猫砂盒2的上侧且其形状为长方形,猫砂盒2的材料为透明或半透明材料;

猫砂盒2设在箱体1内的前部,箱体1的上侧前部在位置上对应于扒砂孔21处开有长方形的过爪孔12,过爪孔12、扒砂孔21上下相通且规格一致,猫砂盒2的内腔与箱体1的内腔呈非连通状态;

箱体1的上侧设有将过爪孔12和粪便孔11围住的第一限位框3,第一限位框3为经过两次折弯后的板体,第一限位框3的形状呈前后延伸、横置的大体U形,第一限位框3的后侧敞口与猫砂盒2相远离,第一限位框3的高度小于箱体1的高度。

所述箱体1的上侧还设有将过爪孔12和粪便孔11围住的第二限位框4,第二限位框4套装在第一限位框3内,第二限位框4为经过两次折弯后的板体,第二限位框4的形状呈前后延伸、横置的大体U形,第二限位框4的后侧敞口与猫砂盒2相远离,第二限位框4的高度大于第一限位框3的高度;

第一限位框3内相互平行的两板的壁厚为4cm,这样,第一限位框3内相互平行的两板中的每块板的上侧形成一个踩踏面,供猫如厕后,从左右方向的任一侧穿出时搭脚用,第二限位框4内的中段板的上侧设有水平布置、向前延伸、长方形的搭脚板41,搭脚板41的长度等于所述中段板的长度,搭脚板41的宽度为3cm。

所述箱体1的上侧设有防滑垫52、搭脚板41上设有防滑垫51。

所述箱体1的高度为16cm,粪便孔11的长度为28cm、宽度为9cm,第一限位框3、第二限位框4的高度分别为25cm、35cm,第二限位框4的敞口宽度为20cm。

所述箱体1的后侧开有长方形的穿孔,上侧敞口、用以储存猫粪便的容纳盒6经穿孔置于箱体1的内腔中,容纳盒6的规格和形状,使得粪便孔11的下投影落入容纳盒6上侧敞口的下投影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改变主要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对本技术方案中做出等同变形或替换,均在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比如,箱体的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圆形,梯形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