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4430发布日期:2018-09-28 18:05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蜜机。



背景技术:

制糖是指以甘蔗、甜菜为原料制作成品糖,以及以原糖或砂糖为原料精炼加工各种精制糖的生产活动。制作的工艺流程是:原料→提汁→澄清→蒸发→煮糖与结晶→分蜜→干燥→筛分→包装→贮藏。

提汁方法有三种,即压榨法、渗出法及磨压法。这三种方法都要先将含有糖分的甘蔗组织细胞加以破坏。然后分别采用多重压榨、多级喷淋或挤压把糖汁抽提出来。

澄清的目的是通过除去非糖分以提高糖汁的纯度,并降低其粘度和色值,为煮糖结晶提供优质的原料糖浆。糖厂所采用的传统澄清方法是在糖汁中添加石灰作为澄清剂,使某些非糖分沉淀析出,经过沉降和过滤,得出清汁,最后送往蒸发站蒸浓成为糖浆。

蒸发的目的是浓缩糖汁,糖汁蒸发时,其中蔗糖、还原糖及其它非糖分,在温度、pH值以及浓缩等条件的影响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

煮炼是对从末效蒸发罐出来的粗糖浆进行进一步处理,经过二次硫熏,除饱和过滤,以达到漂白和进一步澄清的目的。经过二次硫熏处理的糖浆,称为清净糖浆,一般尚含有35%— 45%的水分。还须进一步浓缩煮制至有蔗糖晶体析出,并使晶粒长到大小符合要求。

煮糖、助晶、分蜜、干燥、筛分和包装等一系列工序是糖厂生产的最后工段,即煮炼工段。这一工段工作的好坏,对产品质量和糖分回收影响极大。

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制糖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既要满足大众化的需求,又要做到物美价廉,面对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制糖企业迫切的需要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的多样化。

晶体生长过程结束后,表面附着有糖浆,需要对晶体进行清洗后才能干燥。清洗方式主要有离心和水洗两种方式。离心式清洗的残留比较严重,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较大;水洗式存在同样的问题,位于外部的晶体能够被清洗干净,内部晶体的洁净程度比较低,尤其是为了保证清洗效果,一般会适当的延长清洗时间,这就造成了额外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清洗更加彻底的分蜜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蜜机,包括水洗箱;所述水洗箱内设有往复式水洗装置、转动水洗装置和水洗装置;

所述往复式水洗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龙门架、垂直固定安装在龙门架上的轨道、设在轨道上的滑块、安装在滑块上的电机、固定在轨道上的螺母、设在螺母上的丝杠和开在丝杠一端的螺纹孔;

所述螺纹孔的轴线与丝杠的轴线平行;

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电机连接;

所述转动水洗装置包括固定在水洗装置底面上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防水电机和固定在防水电机输出轴上的转盘;

所述水洗装置包括骨架、固定在骨架上的滤网、焊接在骨架上的连接架、固定在连接架上的连接环和固定螺栓;

所述固定螺栓自下而上穿过连接环后拧在丝杠上。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转盘上设有花纹。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连接环的内孔内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直径大于丝杠的外径。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固定螺栓头部的直径大于等于丝杠的外径。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水洗装置的侧壁上设有排污阀。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转动清洗和自动换位的复合清洗方式,水洗装置进入水洗箱时,利用相对水流的冲力使水洗装置内的晶体完成移动,在利用转动清洗的方式对晶体进行清洗。两种方式结合进行,能够使全部的晶体都被清洗,清洗更加彻底。

本实用新型的损耗率更低。清洗效率的升高,能够明显缩短清洗时间,晶体在水中的溶解量也随之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丝杠与固定螺栓的连接关系图;

其中:1水洗箱、11龙门架、12轨道、13滑块、14电机、15螺母、16丝杠、17螺纹孔、21支架、22防水电机、23转盘、31骨架、32滤网、33连接架、34连接环、35固定螺栓、4轴承、5排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蜜机,包括水洗箱1;所述水洗箱1内设有往复式水洗装置、转动水洗装置和水洗装置;

所述往复式水洗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龙门架11、垂直固定安装在龙门架11上的轨道12、设在轨道12上的滑块13、安装在滑块13上的电机14、固定在轨道12上的螺母15、设在螺母15上的丝杠16和开在丝杠16一端的螺纹孔17;

所述螺纹孔17的轴线与丝杠16的轴线平行;

所述丝杠16的另一端与电机14连接;

所述转动水洗装置包括固定在水洗装置1底面上的支架21、安装在支架21上的防水电机22和固定在防水电机22输出轴上的转盘23;

所述水洗装置包括骨架31、固定在骨架31上的滤网32、焊接在骨架31上的连接架33、固定在连接架33上的连接环34和固定螺栓35;

所述固定螺栓35自下而上穿过连接环34后拧在丝杠16上。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转盘23上设有花纹。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连接环34的内孔内固定有轴承4;所述轴承4的内圈直径大于丝杠16的外径。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固定螺栓35头部的直径大于等于丝杠16的外径。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水洗装置1的侧壁上设有排污阀5。

首先向水洗装置1内注入足量的水,然后启动防水电机22,防水电机22开始带动转盘23转动。

接着将含有晶体的糖浆导倒入滤网32内,并将其固定到丝杠16上。固定过程为:两个工作人员分别位于滤网32的两侧,用双手握住骨架31,将其抬起,将连接环34内的轴承套到丝杠16上,然后将固定螺栓35拧到螺纹孔17内。这样,轴承4就落到了固定螺栓35的头部上。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固定螺栓35螺杆的长度大于螺纹孔17深度与轴承4厚度之和,这样轴承4能够在丝杠16与固定螺栓35头部移动,留下一定的缓冲距离,用以缓冲转动过程中连接环34和轴承4的震动。

然后电机14动作,带动丝杠16转动。丝杠16与螺母15螺纹连接,转动时,丝杠16移动,螺母15不动。丝杠16在移动时,带着电机14一起移动。固定在丝杠16另一端的水洗装置也随之一起移动。

初始移动时,水洗装置向靠近防水电机22的方向移动,水洗装置浸泡到水洗装置1中。在进入水洗装置1的过程中,水洗装置1内的水对含有晶体的糖浆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对晶体进行第一次清洗。水洗装置继续向下移动,直至其底面与转盘23接触。与转盘23接触后,电机14停止转动,水洗装置开始随着转盘一起转动,对晶体进行二次清洗。二次清洗一段时间后,电机14反向转动,将水洗装置拉出水洗装置1。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晶体表面附着的糖浆清洗干净。

轴承4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在水洗装置悬空的状态下起连接作用,一个是在水洗装置随着转盘23转动时起缓冲作用,避免丝杠16随着水洗装置一起转动。转盘23上的花纹起增加摩擦力的作用。水洗完成后,水洗箱1内的水通过排污阀5排出,返回上道工序或者进行回收处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