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螨虫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8108发布日期:2018-09-25 18:48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两用螨虫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螨虫饲养装置一般由软性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制作而成,由软性塑料薄膜制作螨虫饲养装置时,塑料薄膜不利于装置塑形,搬运时可能会对装置造成损伤和破损,并且薄膜材料的衔接不够方便严谨,由其制作的螨虫饲养装置衔接缝隙一般较简陋,即使透气性好,微小缝隙也会使得螨虫逃逸,而在使用玻璃材料制作螨虫饲养装置时,玻璃材质易碎,且装置较重,不易搬动。

而在螨虫饲养一般采用粗砂水培豇豆法和传统水隔法这两种方式,但目前两种饲养方式所使用的螨虫饲养装置还存在不同,在螨虫的饲养中,同一种螨虫饲养装置只能进行粗砂水培豇豆法或传统水隔法,使得螨虫培养装置的使用较为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两用螨虫饲养装置,以解决螨虫培养装置在饲养螨虫的过程中,螨虫培养装置能使用粗砂水培豇豆法和传统水隔法饲养螨虫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用螨虫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箱和支撑杆,所述饲养箱内部中空并且前侧敞开设有箱门,所述饲养箱的左侧壁设有第一通透的固定孔,所述饲养箱的右侧壁设有第二通透的固定孔,所述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和第二通透的固定孔的位置相适应,所述支撑杆穿过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和第二通透的固定孔并设置于饲养箱内,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螨虫培养装置;

所述第一通透的固定孔、第二通透的固定孔和支撑杆均设有两个以上。

优选的,所述螨虫培养装置为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的下端设有凹槽并通过凹槽卡设在支撑杆上。

优选的,所述螨虫培养装置为植株,所述植株设置于培养盆中,所述培养盆的下端设有卡槽并通过卡槽卡设在支撑杆上。

优选的,所述饲养箱内,在饲养箱的底部设有水盘。

优选的,所述箱门的上端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的槽口向外,所述储物槽内转动连接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缠绕设有纱网。

优选的,所述纱网的长度和宽度与箱门的长度和宽度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储物槽的侧壁并连接设有转动手柄,所述储物槽的侧壁上,在上述转轴穿出的一侧环绕转轴设有第一卡齿,所述转动手柄在与转轴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卡齿并通过第二卡齿卡设在储物槽上。

优选的,所述饲养箱由亚克力材料板制成,无色透明,厚度为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饲养箱设为中空并在左侧设置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右侧设置第二通透的固定孔,并使支撑杆同时穿过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和第二通透的固定孔使得支撑杆能固定在饲养箱内,可通过在支撑杆上放置不同的螨虫培养装置以实现粗砂水培豇豆法和传统水隔法进行螨虫的饲养。

附图说明

图1为两用螨虫饲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两用螨虫饲养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两用螨虫饲养装置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储物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纱网;2、植株;3、箱门;4、支撑杆;5、水盘;6、培养皿;7、储物槽;8、转轴;9、转动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4示出了两用螨虫饲养装置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两用螨虫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箱和支撑杆4,饲养箱内部中空并且前侧敞开设有箱门3,饲养箱的左侧壁设有第一通透的固定孔,饲养箱的右侧壁设有第二通透的固定孔,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和第二通透的固定孔的位置相适应,支撑杆4穿过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和第二通透的固定孔并设置于饲养箱内,所述支撑杆4上设有螨虫培养装置;第一通透的固定孔、第二通透的固定孔和支撑杆4均设有两个以上。

通过在饲养箱的前侧设置箱门3,打开箱门3便可将螨虫放置于饲养箱内,然后可将箱门3关闭防止螨虫的逃逸。

在饲养箱的左侧设置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右侧设置第二通透的固定孔,并使得支撑杆4穿过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和第二通透的固定孔从而设置于饲养箱内,便可通过在支撑杆4上放置不同的螨虫培养装置以实现本两用螨虫饲养装置能使用粗砂水培豇豆法和传统水隔法饲养螨虫。

第一通透的固定孔、第二通透的固定孔和支撑杆4均设有两个以上,并且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和第二通透的固定孔的位置相适应,便能使两根以上的支撑杆4能更好的固定不同的器皿,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本两用螨虫饲养装置能使放置于多数人工气候培养箱内,利于螨虫的种群维持,更能运用于需要较严格控制螨虫室内饲养条件和较严格的处理间隔离。

本两用螨虫饲养装置,可在工厂内进行批量制造,使用方便简单,可以在多数养虫室内使用,不仅在自然环境和人工气候箱中均能使用,更适用于两种室内饲养螨虫的常用方法,即粗砂水培豇豆法和传统水隔法。

本两用螨虫饲养装置构思巧妙,制作简单,实现了在室内较严格地隔离饲养螨虫,有机结合了两种室内饲养螨虫的常用方法,即粗砂水培豇豆法和传统水隔法,不仅能阻挡外界恶劣环境对装置内部螨虫种群的负面影响,也能防止装置内的螨虫逃逸危害周围生态环境,在饲养过程中,能维持螨虫的较高存活率和繁殖量,生活力也较强,不用进行后期复壮处理。

实施例二:

螨虫培养装置为培养皿6,培养皿6的下端设有凹槽并通过凹槽卡设在支撑杆4上,通过此方式使用装置可进行传统水隔法饲养螨虫,通过在培养皿6的下端设置凹槽使培养皿能更好的放置在支撑杆4上,避免培养皿的掉落。

饲养箱左侧均匀打2列孔径为13mmm的第一通透的固定孔,一列6个,共计12个,在饲养箱右侧均匀打2列孔径为13mmm的第二通透的固定孔,一列6个,共计12个,在所有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和第二通透的固定孔内插入配对的12根支撑杆4,即支撑杆4直径为13mm,并可以形成6个隔层,此时支撑杆4与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和第二通透的固定孔完美的连接,不留缝隙,可防止螨虫从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和第二通透的固定孔逃逸出两用螨虫饲养装置,并在每个隔层上放置1个培养皿6,在培养皿6内进行传统水隔法饲养螨虫。

实施例三:

螨虫培养装置为植株2,植株2设置于培养盆中,培养盆的下端设有卡槽并通过卡槽卡设在支撑杆4上,通过此方式使用装置可进行粗砂水培豇豆法饲养螨虫,通过在培养盆下端设置卡槽使培养盆能更好的放置在支撑杆4上,避免培养盆的掉落。

饲养箱左侧均匀打2列孔径为13mmm的第一通透的固定孔,一列6个,共计12个,在饲养箱右侧均匀打2列孔径为13mmm的第二通透的固定孔,一列6个,共计12个,在最下方的两个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和第二通透的固定孔内插入配对的2根支撑杆4,即支撑杆4直径为13mm,固定后将植株2通过培养盆放置于两个支撑杆4上,其他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和第二通透的固定孔用透气棉进行封闭,既能使得空气流通,又能防止螨虫从第一通透的固定孔和第二通透的固定孔逃逸。

实施例四:

饲养箱内,在饲养箱的底部设有水盘5,箱底放置与饲养箱同等长宽的可替换水盘5,在水盘5内加水可控制调节装置内湿度。

实施例五:

箱门3的上端设有储物槽7,储物槽7的槽口向外,储物槽7内转动连接设有转轴8,转轴8上缠绕设有纱网1,通过设置纱网1,纱网1的目数为60-80目,当箱门3敞开以方便工作时,可通过将纱网1从储物槽7中卷出,使纱网1将饲养箱的前侧挡住,防止螨虫逃逸,当箱门3处于关闭状态时,可通过储物槽7内转轴8的转动将纱网1卷起并收入储物槽7中。

实施例六:

纱网1的长度和宽度与箱门3的长度和宽度相适配,以保证纱网1能将饲养箱的前侧全部遮住,防止螨虫的逃逸。

实施例七:

转轴8的一端穿出储物槽7的侧壁并连接设有转动手柄9,储物槽7的侧壁上,在上述转轴8穿出的一侧环绕转轴8设有第一卡齿,转动手柄9在与转轴8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卡齿并通过第二卡齿卡设在储物槽7上。

通过转动手柄9带动转轴8的转动方便对纱网1进行控制,当纱网1需要放下时,相将转动手柄9拖出一端距离,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之间互相不进行卡设限位,此时便可通过人带动转动手柄9转动进而使转轴8转动,转轴8的转动便可实现将纱网1从储物槽7中卷出,当纱网1卷出完全并将箱门3遮住后,便可通过将转动手柄9压进,使得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相互卡设,此时转动手柄9便不能进行转动,防止作业人员误操作转动手柄9而使纱网1卷进储物槽7而使饲养箱内的螨虫逃逸。

实施例八:

饲养箱由亚克力材料板制成,无色透明,厚度为2mm,将本装置使用亚克力材料板制成,不仅能够实现螨虫的大规模繁殖,而且成本也较低,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亚克力板的应用也使得装置美观,透光性强,装置密封性强。能做到在室内较严格隔离饲养螨虫,可运用于试验中各处理的分隔,有利于许多室内饲养螨虫试验的开展。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