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用栽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3888发布日期:2018-10-12 21:14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用栽苗器。



背景技术:

大白菜是原产于我国的主要蔬菜,在蔬菜周年供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品种优势的利用实践证明,优良的品种除表现明显的产量优势外,在抗病、抗逆、优质等主要经济性状方面亦应有明显优势。

大白菜新品种的选育一般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将双亲品种的优点在后代中重新组合,选出兼有双亲优良特性的新品种。新品种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次反复进行的选育和培养,以获得具有预期特性的新品种。

在该培育过程中,将穴盘中的大白菜苗移栽到培育田中是一个必须的工作步骤。移栽后的大白菜苗行距一般在5—80cm之间,株距在35-70cm之间。现有技术中,由于育种用的大白菜苗数量较少,移栽无需采用大型化作业机械,只需借助简单的工具即可使用。如申请号为201610746413.3中公开的开穴、栽苗器,该栽苗器包括上筒体,以及相对于上筒体可上下移动的下筒体,下筒体的下部设相向装配并且能够张开、闭合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左、右开穴头闭合后内部形成圆锥形孔。使用时,将作物小苗放入盛物篮中,双手握住左右固定手柄提起栽苗器,将闭合的左右开穴头插入整理好的松散泥土中,开好穴,然后将小苗放入上筒体的内孔中,小苗根部朝下落入穴内,提起开穴头,泥土回填。该种栽苗器减轻了劳动强度,但是由于大白菜母根较大,该栽苗器无法开出大小符合要求的穴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栽苗器,该栽苗器增加了整形部分,以适应大白菜苗母根较大的特点,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用栽苗器,包括开穴部分,所述栽苗器还包括整形部分,所述整形部分与开穴部分通过横向连接杆连接成一体;所述整形部分包括与横向连接杆成90度角的纵向连接杆,所述纵向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整形平盘,所述整形平盘上连接锥形整形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纵向连接杆与开穴部分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大白菜苗株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横向连接杆上开有多个株距调整孔,所述横向连接杆与纵向连接杆由连接螺栓经株距调整孔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开穴部分包括筒体部,所述筒体部的上端设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所述筒体部的下端连接开穴头,所述活动手柄与开穴头由传动绳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筒体部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由高度调整螺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活动手柄包括固定在上筒体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手柄支撑铰接,第二活动柱连接在手柄支撑上,传动绳固定在第二活动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下筒体的下端设耳座,所述传动绳穿过耳座与开穴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开穴头为瓣式开穴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瓣式开穴头的上口径大于下口径,且瓣式开穴头的底端为尖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栽苗器为适应大白菜苗等根系大的苗类栽种需要,在原有栽苗器的基础上,增设了整形部分,对开穴部分开出的穴孔整形,保证穴孔的大小符合白菜苗栽种的需要;本栽苗器上开穴部分和纵向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可通过调整孔进行调整,开穴时可作为标尺使用,保证了相邻穴孔间距的一致性;本栽苗器在使用时无需弯腰栽苗,减轻了劳动强度,且保证了栽苗的一致性和穴孔间距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A向视图,附图3是附图1的B向视图,其中1是开穴部分,11是固定手柄,12是活动手柄,13是第一连接柱,14是第二连接柱,15是上筒体,16是下筒体,17是高度调整螺栓,18是高度调整螺栓孔,19是传动绳,120是瓣式开穴头,121是耳座,2是整形部分,21是纵向连接杆,22是整形平盘,23是整形套,3是横向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用栽苗器,该栽苗器包括开穴部分和整形部分,整形部分与开穴部分通过横向连接杆3连接成一体。开穴部分用于在疏松的苗圃中开出栽种大白菜苗的穴孔,并在整形后将大白菜苗栽入,整形部分用于将穴孔进行整形,使得穴孔的孔径与大白菜苗粗大的根部相适应。

整形部分包括与横向连接杆成90度角的纵向连接杆21,纵向连接杆21与开穴部分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大白菜苗株距,横向连接杆3上开有多个株距调整孔,横向连接杆3与纵向连接杆21由连接螺栓经株距调整孔连接成一体。纵向连接杆21的下端固定整形平盘22,整形平盘22上连接锥形的整形套23。

开穴部分包括筒体部,筒体部包括上筒体15和下筒体16,上筒体15和下筒体16由高度调整螺栓17相连接。筒体部的上端设固定手柄11和活动手柄12,筒体部的下端连接开穴头,活动手柄12与开穴头由传动绳19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活动手柄12包括固定在上筒体15的第一连接柱13,第一连接柱13与手柄支撑铰接,第二活动柱14连接在手柄支撑上,传动19绳固定在第二活动柱上,具体是下筒体16的下端设耳座121,传动绳19穿过耳座121与开穴头连接;本实施例中开穴头为瓣式开穴头120,瓣式开穴头120的上口径大于下口径,且瓣式开穴头120的底端为尖端,这样可实现开穴头开穴的顺畅。

使用时,在预先整理好的苗圃中,先用开穴部分开穴,然后由整形部分对开出的穴孔进行整形,使得穴孔的大小适合大白菜苗,最后再将开穴部分放入穴孔内,大白菜苗放入上筒体中,沿上筒体和下筒体进入穴孔内,张开瓣式开穴头,在瓣式开穴头的作用下,完成泥土的部分回填。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