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鱼打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4769发布日期:2019-01-04 22:58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钓鱼打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钓时送鱼饵的工具,具体是指一种钓鱼打窝器。



背景技术:

钓鱼是一种捕捉鱼类的方法,曾是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生产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钓鱼逐渐成为一种娱乐休闲活动,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与喜爱。钓鱼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包括钓竿、钓钩、鱼饵等。但传统的钓鱼方式更依赖于钓手的个人经验与水平,并不重视钓具的设计,钓具发挥的作用很小。因而不同钓手的渔获差异很大,尤其是业余钓手常常出现空竿的情况,减少了钓鱼活动的乐趣。为了提高垂钓效率,多有向垂钓点投放脱离鱼钩之诱饵的做法,俗称“打窝”。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吸引鱼类,但由于诱饵与鱼钩缺乏相互作用,鱼类咬钩的几率并不高,且容易发生脱钩现象,对于垂钓成功率的提高效果十分有限。现有技术中的打窝器仓门不受控制或者长时间的不受控制,有的打窝机无法精确控制远近等问题。所以寻求一种结构简单、可控制和定距离打窝机成为这个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打窝器仓门不受控制或者打窝器无法精确控制远近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钓鱼打窝器,包括投料仓,所述投料仓底端设有投料仓仓门,所述投料仓仓门底部设有仓门挡板,所述投料仓顶部设有控制仓,所述控制仓内设有控制仓卡槽,所述控制仓中心配合设置有主齿轮旋转杆,所述主齿轮旋转杆上设有定位齿轮,所述定位齿轮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主齿轮旋转杆底部设有U字型投料仓门栓,所述投料仓门栓的底端通过螺栓与主齿轮旋转杆连接,所述主齿轮旋转杆和螺栓在定向齿轮与控制仓的配合下做顺时针运动,所述投料仓门栓开口端贯穿投料仓仓门和仓门挡板,所述投料仓内还设有异型弹簧,所述异型弹簧与投料仓仓门、仓门挡板连接,所述主齿轮旋转杆顶部设有与鱼竿拉线连接的连接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市场上的打窝器仓门不受控制的问题,打窝时使窝料高度集中,打窝更加精准、高度集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其中,异型弹簧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钓鱼打窝器的常规配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仓与定位齿轮形成空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空腔内,复位弹簧紧压定位齿轮,使定位齿轮与主齿轮旋转杆紧密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仓通过丝扣与投料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主齿轮旋转杆、定向齿轮和控制仓上均匀分布设有16个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仓上设有复位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仓顶部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与主齿轮旋转杆顶端的外侧壁相配合。

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这种实用新型打窝机解决了现有市场上打窝器仓门不受控制的问题,仓门不会自己打开,不仅解决了现有市场打窝器无法长时间任意控制的问题;使用的过程中没有时间限制,从而使垂钓者充足的时间打窝;还解决了远距离打窝器落水后无法精确距离远近的问题。沉底打窝器能够使窝料高度集中,鱼群集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人为可控的调节仓门的打开与闭合。本实用新型海竿手竿兼用,钓鱼打窝器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钓鱼打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齿轮旋转杆与定位齿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控制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主齿轮旋转杆,2、定向齿轮,3、螺栓,4、投料仓门栓,5、投料仓挡板,6、控制仓, 7、投料仓,8、投料仓仓门,9、仓门挡板,10、复位开关,11、复位弹簧,12、异型弹簧,13、连接器, 14、控制仓卡槽,15、丝扣,16、空腔,17、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钓鱼打窝器,包括投料仓7,所述投料仓7底端设有投料仓仓门 8,所述投料仓仓门8底部设有仓门挡板9,所述投料仓7顶部设有控制仓6,所述控制仓6内设有控制仓卡槽14,所述控制仓6中心配合设置有主齿轮旋转杆1,所述主齿轮旋转杆1上设有定位齿轮2,所述定位齿轮2上设有复位弹簧11,所述主齿轮旋转杆1底部设有U字型投料仓门栓4,所述投料仓门栓4的底端通过螺栓3与主齿轮旋转杆1连接,所述主齿轮旋转杆旋转杆1和螺栓3在定向齿轮2与控制仓6的配合下做单向顺时针运动,所述投料仓门栓4开口端贯穿投料仓仓门8和仓门挡板9,所述投料仓7内还设有异型弹簧12,所述异型弹簧12与投料仓仓门8、仓门挡板9连接,所述主齿轮旋转杆1顶部设有与鱼竿拉线连接的连接器13。所述控制仓6与定位齿轮2形成空腔16,所述复位弹簧11设置在空腔16内。所述控制仓6通过丝扣15与投料仓7连接。所述连接器13为圆形通孔。所述主齿轮旋转杆1、定向齿轮 2和控制仓6上均匀分布设有16个齿。所述投料仓仓门8铰接设置在投料仓7底部,所述控制仓6顶部设有圆孔,所述圆孔17的内壁与主齿轮旋转杆1顶端的外侧壁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拉动鱼竿拉线,主齿轮旋转杆1和螺栓3连接在定位齿轮2和控制仓6的配合下做单向顺时针运动,每拉动鱼竿拉线一次,主齿轮旋转杆1就顺时针跳动一下,主齿轮旋转杆、定位齿轮2和控制仓6上设有16个齿,每8个齿为一组,每拉动八次就会落入控制仓6上面两条控制仓卡槽 14,向上运动15mm,从而使螺栓3带动投料仓门栓4,使投料仓门栓4与投料仓仓门8、仓门挡板9脱离,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触发复位开关10,10号触发后,机构停止运动,在投料仓门栓4与投料仓仓门8、仓门挡板9脱离后,投料仓仓门8利用异型弹簧12的力自行打开且不再关闭,只有再次装料后,关上投料仓仓门8和仓门挡板9,按下复位开关10,才能进行下一个循环运动。

本实用新型钓鱼打窝器可适用于海竿和手竿,但是主要用于海竿打窝,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用于海竿时,具体使用过程如下:把饵料放入投料仓6,关上投料仓仓门8与仓门挡板9,按下复位开关10,投料仓门栓4通过投料仓仓门8与仓门挡板9,将投料仓仓门8锁死,主齿轮旋转杆1上方连接器13与海竿相连,选好钓点方向用力抛投出去,(一般60至70米),入水后打窝器沉入水中,拖行至自己所需的钓点,距离由海竿上十米一色计数线控制,精确到米,然后拉动连接线,轻拉线(不拖动打窝器的力度),将投料仓仓门8打开,最后打窝结束后将打窝器收回。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用于手竿时,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选好钓点,手竿调好水深,把饵料放入投料仓7,关上投料仓仓门8与仓门挡板9,按下复位开关10号,投料仓门栓4通过投料仓仓门8与仓门挡板 9,将投料仓仓门8锁死。主齿轮旋转杆1上方连接器13与钓竿钓组线上的八字环连接,在钓鱼场地选好垂钓目标方向,用手抛投出去,手竿将打窝器拖到所需的地方,轻轻拉手竿钓组(不拖动打窝器的力度),将投料仓仓门8打开,然后用力拉动打窝器饵料投放到了所需的地方,最后打窝结束后将打窝器收回。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