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龙纹斑稚鱼阶段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0673发布日期:2018-12-11 19:4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澳洲龙纹斑稚鱼阶段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澳洲龙纹斑稚鱼阶段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澳洲龙纹斑在稚鱼阶段(投喂人工饲料之前)饲养,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水。由于现有的养殖鱼缸过滤效果差,无法将水中杂质过滤干净,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此,需要一种澳洲龙纹斑稚鱼阶段饲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澳洲龙纹斑稚鱼阶段饲养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将水中的杂质过滤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澳洲龙纹斑稚鱼阶段饲养装置,包括底部池体,所述底部池体的上方自下而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养殖池体,所述养殖池体上设置有向位于其下方的养殖池体或底部池体供水的溢流结构,所述底部池体的下侧设置有过滤池体,所述过滤池体内沿横向依次设置有经溢水通道相连接的物理过滤室、生化过滤室、活性炭过滤室及供水室,所述物理过滤室与设置于底部池体内的侧滤腔室相连通,所述供水室内设置有用于向位于顶部的养殖池体供水的泵体。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结构包括设置于养殖池体一侧壁上部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经管路通入位于下侧的养殖池体或底部池体。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池体上方自上而下设置有第一养殖池体和第二养殖池体。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池体内经第一溢水通道分割为左部腔室和位于右部的侧滤腔室,所述侧滤腔室的底部上设置有通入物理过滤室的下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溢水通道包括下端与底部池体的底板之间具有缝隙的第一挡水隔板,位于第一挡水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下端与底部池体的底板固定连接且上端低于第一挡水隔板的第一溢水隔板,所述第一挡水隔板和第一溢水隔板之间形成第一溢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体经第二溢水通道、第三溢水通道及第四溢水通道分割为物理过滤室、生化过滤室、活性炭过滤室和供水室,所述第二溢水通道的高度大于第三溢水通道的高度,所述第三溢水通道的高度大于第四溢水通道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物理过滤室内设置有生化棉、生化石和生化磁环,所述生化过滤室内设置有生化过滤球,所述活性炭过滤室内设置有活性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溢水通道包括下端与过滤池体的底板之间具有缝隙的第二挡水隔板,所述第二挡水隔板的一侧设置有下端与过滤池体的底板固定连接且上端低于第二挡水隔板的第二溢水隔板;所述第三溢水通道包括下端与过滤池体的底板之间具有缝隙的第三挡水隔板,所述第三挡水隔板的一侧设置有下端与过滤池体的底板固定连接且上端低于第三挡水隔板的第三溢水隔板;所述第四溢水通道包括下端与过滤池体的底板之间具有缝隙的第四挡水隔板,所述第四挡水隔板的一侧设置有下端与过滤池体的底板固定连接且上端低于第四挡水隔板的第四溢水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池体、过滤池体及养殖池体分别由玻璃制成;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口位于顶部的养殖池体上方的PVC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澳洲龙纹斑稚鱼阶段饲养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是个集成的过滤器,它将物理过滤与生物过滤合在一个过滤池体内,能最大限度地将水中的杂质过滤干净。同时由于过滤池体内盛放滤材的空间大,所以硝化过滤功能强,比较适合饲养中、大型鱼,且清洁、更换滤材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

一种澳洲龙纹斑稚鱼阶段饲养装置,包括底部池体10,所述底部池体的上方自下而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养殖池体,所述养殖池体上设置有向位于其下方的养殖池体或底部池体供水的溢流结构,以便水溢流到下一池体内供使用。所述底部池体的下侧设置有过滤池体40,所述过滤池体内沿横向依次设置有经溢水通道相连接的物理过滤室41、生化过滤室42、活性炭过滤室43及供水室44,所述物理过滤室与设置于底部池体内的侧滤腔室11相连通,所述供水室内设置有用于向位于顶部的养殖池体供水的泵体45,从而将过滤后的水供给位于顶部的养殖池体,形成过滤循环。

本实施例中,所述溢流结构包括设置于养殖池体一侧壁上部的溢流管21、31,所述溢流管经管路通入位于下侧的养殖池体或底部池体,以便位于上层的水溢流到下一池体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池体上方自上而下设置有第一养殖池体20和第二养殖池体30。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池体内经第一溢水通道12分割为左部腔室和位于右部的侧滤腔室11,所述侧滤腔室的底部上设置有通入物理过滤室的下水口13,以便底部池体内水通入过滤池体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溢水通道包括下端与底部池体的底板之间具有缝隙的第一挡水隔板14,位于第一挡水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下端与底部池体的底板固定连接且上端低于第一挡水隔板的第一溢水隔板15,所述第一挡水隔板和第一溢水隔板之间形成第一溢水通道12。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池体经第二溢水通道46、第三溢水通道47及第四溢水通道48分割为物理过滤室、生化过滤室、活性炭过滤室和供水室,所述第二溢水通道的高度大于第三溢水通道的高度,所述第三溢水通道的高度大于第四溢水通道的高度,以便过滤后的水可以流向下一过滤室。

本实施例中,所述物理过滤室内设置有生化棉、生化石和生化磁环,用是减低水的流速,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使水能含有最大的容氧量,为好氧性细菌提供最理想的生存环境。这个过滤室主要完成初始的杂质过滤,所述生化棉、生化石和生化磁环的比例为1:1:1。

本实施例中,所述生化过滤室内设置有塑胶制成的生化过滤球,供硝化细菌附着繁殖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过滤室内设置有活性炭,去除水中的臭味和黄色物质。该种过滤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将水中的杂质过滤干净。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溢水通道包括下端与过滤池体的底板之间具有缝隙的第二挡水隔板461,所述第二挡水隔板的一侧设置有下端与过滤池体的底板固定连接且上端低于第二挡水隔板的第二溢水隔板462;所述第三溢水通道包括下端与过滤池体的底板之间具有缝隙的第三挡水隔板471,所述第三挡水隔板的一侧设置有下端与过滤池体的底板固定连接且上端低于第三挡水隔板的第三溢水隔板472;所述第四溢水通道包括下端与过滤池体的底板之间具有缝隙的第四挡水隔板481,所述第四挡水隔板的一侧设置有下端与过滤池体的底板固定连接且上端低于第四挡水隔板的第四溢水隔板482。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池体、过滤池体及养殖池体分别由玻璃制成;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口位于顶部的养殖池体上方的PVC管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