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2296发布日期:2018-11-16 20:4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



背景技术: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加,对小宠物的家庭式养殖也越来越流行。宠物龟是一种常见的爬行类宠物,由于其形态独特,深受广大宠物爱好者好评。但是,作为一种爬行宠物,尤其是其中某些珍贵品种,其对生活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宠物龟养殖装置,大多采用简单的养殖器皿,无专门根据龟类的生物学特性和需求而配套的养殖箱,虽然生产成本不高,但是需要人工经常换水和清洗来保证水源和养殖箱的洁净,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工,更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提高了宠物龟养殖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无需人工即能对水源进行净化,降低水中有害物质含量的同时还具有节水效果的新型的龟养殖缸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包括缸套主体,所述缸套主体的底面上依次设有沙区、陆区、水区以及与所述水区连通的过滤区,所述过滤区内设有过滤格,所述过滤格内填充有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格的上方设有用于抽取过滤格中水的抽水泵,所述水区的上方设有水平布置的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底面上设有排水口,所述过滤槽的上部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相连。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中,所述缸套主体的上部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至少两个太阳灯以及用于控制太阳灯的电子时控器。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中,所述缸套主体的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雾化喷头和用于控制其水流量的第一时控阀。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中,所述缸套主体上设有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过滤槽侧壁上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其水流量的第二时控阀。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中,所述沙区与所述陆区之间设有第一台阶,所述陆区与所述水区之间设有第二台阶,所述水区与过滤区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沙区、陆区及过滤区的底面设有排污口。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中,所述分隔板上设有位于水面下且靠近过滤区中的排污口的缺口,所述过滤区中的排污口与过滤材料之间设有一横向设置的挡板。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中,所述沙区的底面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沙层、过滤网、带孔PVC板和多块水平间隔布置的玻璃条。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中,所述陆区的底面从上往下依次依次设有带孔PVC板和多块水平间隔布置的玻璃条。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中,所述过滤槽的底面从上往下依次依次设有粗生物砂层、带孔PVC板和多块水平间隔布置的玻璃条。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其底部设有与水区连通的过滤区,过滤区内设有过滤格,且过滤格内填充有过滤材料,可以对水进行初步净化,同时,过滤格的上方设有抽水泵,水区的上方设有过滤槽,过滤槽的底面上设有排水口,过滤槽内有用于过滤水源的粗生物砂,配合设置在过滤槽上部的设有多个出水孔且与抽水泵连接的循环管,可在对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之后流回到水区中,通过这种循环净化的方式,延长换水的时间,保证水区中水的干净的同时也节约了人工和水资源;

2、缸套主体的上部设有照明装置,通过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太阳灯和电子时控器,能根据龟生长需求和外部光源的局限性调整光照,使缸套内部的光照适宜宠物龟的生长;

3、缸套主体的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进水管,通过设置在第一进水管上的第一时控阀和雾化喷头,利用自来水压即可达到雾化喷淋效果,同时,第一时控阀控制喷淋时间点和喷淋时长,进而调整缸套内部的湿度;

4、缸套主体上设有出水口设置在过滤槽侧壁上的第二进水管,且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其水流量的第二时控阀,配合过滤区的底面的排污口,无需人工即可定时完成换水;

5、沙区、陆区及过滤区的底面皆设有排污口,可通过该排污口排出缸套主体内的垃圾和废水,方便定期清洗,且沙区的底面上依次设有沙层、过滤网、带孔PVC板和多块水平布置的玻璃条,可以防止沙层流失进入排污口,造成堵塞;另外,过滤区中的排污口与过滤材料之间设有一横向设置的挡板,该挡板底部粘在缸底,高度为10cm,作用是阻隔粗颗粒沉底的污物使其不进入过滤材料并沉淀集聚在排污口附近方便排出缸外,可用于过滤如龟的粪便一类较大的垃圾;

6、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无需人工即能对水源进行净化和换水,保证水源洁净的同时还能调整缸套内的光照和湿度,具有节省人工、节水效果的优点。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沙区的底部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陆区的底部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槽的底部的剖面图。

在图1-4中:1、沙区;11、第一台阶;12、沙层;13、过滤网;2、陆区;21、第二台阶;3、水区;31、分隔板;311、缺口;32、过滤格;321、挡板;322、过滤材料;33、过滤区;4、过滤槽;41、粗生物砂层;42、排水口;43、抽水泵;44、循环管;441、出水孔;5、排污口;6、照明装置;61、电子时控器;62、固定支架;63、太阳灯;7、第一进水管;71、第一时控阀;72、雾化喷头;8、第二进水管;81、第二时控阀;9、带孔PVC板;91、玻璃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包括缸套主体,在缸套主体的底面上依次设有沙区1、陆区2、水区3以及与水区3连通的过滤区33,其中,过滤区33内设有过滤格32,过滤格32内填充有过滤材料322,本实施例中的过滤格32全腔体内填充毛刷作为过滤材料322,可以对水进行初步净化。

同时,在过滤格32的上方设有用于抽取过滤格32中水的抽水泵43,在水区3的上方设有水平布置的过滤槽4,且过滤槽4的底面上设有排水口42,过滤槽4的上部设有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循环管44,循环管44的管壁上设有与过滤槽4底面相对的多个出水孔441,循环管44的一端与抽水泵43相连,本实施例中,过滤槽4底部用间隔布置的玻璃条91隔空,上铺带孔PVC板9,带孔PVC板9上为粗生物砂层41做滤材,生物砂上可种绿萝,菖蒲等植物来吸收水中的氨、氮等等成分,净化水源。抽水泵43从过滤格32中抽提的水通过循环管44均匀地喷洒在砂层上,再穿过带孔PVC板9到底部汇集到排水口42回到水区3。需注意的是,过滤槽4是放在陆区2和沙区1背板上的,过滤槽4正下方是水区3的水道。

在本实用新型中,缸套主体的上部设有照明装置6,该照明装置6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支架62,安装在固定支架62上的至少两个太阳灯63以及用于控制太阳灯63的电子时控器61,通过设置在固定支架62上的太阳灯63和电子时控器61,能根据龟生长需求和外部光源的局限性调整光照,使缸套内部的光照适宜宠物龟的生长。

另外,在缸套主体的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进水管7,第一进水管7上设有雾化喷头72和用于控制其水流量的第一时控阀71,通过设置在第一进水管7上的第一时控阀71和雾化喷头72,利用自来水压即可达到雾化喷淋效果,第一时控阀71控制喷淋时间点和喷淋时长,进而调整缸套内部的湿度。除此之外,在缸套主体上还设有出水口设置在过滤槽4侧壁上的第二进水管8,且第二进水管8上设有用于控制其水流量的第二时控阀81,配合过滤区33的底面的排污口5,无需人工即可定时完成换水,同时,设置在沙区1和陆区2底面上的排污口5也可以排走沙区1和陆区2中多余的水分。

除此之外,沙区1与陆区2之间设有第一台阶11,陆区2与水区3之间设有第二台阶21,宠物龟可通过这些台阶在各区之间移动;同时,在水区3与过滤区33之间设有分隔板31,分隔板31上设有位于水平线下且靠近过滤区33中的排污口5的缺口311,过滤区33中的排污口5与过滤材料322之间设有一横向设置的挡板321,该挡板321底部粘在缸底,高度为10cm。过滤材料322的高度为30-40cm,水位为20-25cm高。阻隔粗颗粒沉底的污物使其不进入过滤材料322并沉淀集聚在排污口5附近方便排出缸外,可用于过滤如龟的粪便一类较大的垃圾。

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注意的是:

沙区1的底面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沙层12、过滤网13、带孔PVC板9和多块水平间隔布置的玻璃条91,可以防止沙层12流失进入排污口5,造成堵塞。

陆区2的底面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带孔PVC板9和多块水平间隔布置的玻璃条91,陆区2腔体用10cm以上厚的水苔粗泥炭土等填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用水喷淋冲洗自动底排走,时间长了水苔会泥化,再在上面填充新的水苔层,泥层里养有蚯蚓,帮助松土和处理陆区2龟残饵剩便等,是个活性的小生态系统,不容易滋生病菌。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过滤区33与过滤槽4配合净化水区中的水;照明装置6控制缸体内的光照强度;第一进水管7控制湿度;第二进水管8配合排污口5更换水体。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光照和湿度可调,且具有节约人工和水资源的优点。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