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2283发布日期:2018-11-16 20:40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水产养殖池增氧技术,是水产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低溶氧水平导致水生动植物生长缓慢,水产养殖池水质的恶化往往成为水生动植物发病的诱因;在现有技术中,水产养殖的增氧方法主要是采用点式集中增氧装置、水车式增氧机和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效率低,消耗大量能源,增氧量不足以使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反应,无法保证水产动植物健康快速成长,严重影响水产养殖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使得水产养殖池内的供氧均匀,避免出现局部溶氧缺乏的情况,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包括水产养殖池,及设置于水产养殖池中的曝气管路,及安装于曝气管路上的多个曝气头;所述曝气管路连接有供氧系统;所述供氧系统包括氧气发生器,及与氧气发生器通过三通阀连接的臭氧发生器;所述曝气管路由多个氧气曝气管路和一臭氧曝气管路构成;所述臭氧曝气管路设置于水产养殖池底部;多个所述氧气曝气管路沿水产养殖池其深度方向间隔设置于臭氧曝气管路上方;多个所述氧气曝气管路分别通过供氧管路与氧气发生器连接;所述臭氧曝气管路通过臭氧管路与臭氧发生器连接;通过在水产养殖池内设置多个氧气曝气管路,使得水产养殖池内的供氧均匀,避免出现局部溶氧缺乏的情况,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养殖动物拥挤在氧浓度较高的地方,提高养殖动物的存活率;同时,在水产养殖池底部设置臭氧曝气管路,可定期释放臭氧,对养殖池进行杀菌消毒,且臭氧杀菌还原后还能得到氧气,提高了养殖池内的溶氧率。

所述水产养殖池顶部中央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滑块上固定有用于计量投放增氧粉的投粉筒,可定期向水产养殖池内投加带增氧成分的底质改良剂和增氧粉,能够有效提高水体的溶氧量;并通过动力机构驱动滑块沿着滑轨来回运动,使得增氧粉能够均匀投加至水产养殖池中,提高整体溶氧水平。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供氧管路及所述臭氧管路上均安装有开关阀。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水产养殖池内,位于每一所述氧气曝气管路和臭氧曝气管路外侧分别安装有一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开关阀通信连接,可通过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水产养殖池内各深度位置处的氧气浓度,若某一深度处的氧气浓度低于设定值,则通过控制器控制相应供氧管路上的开关阀动作,联通该供氧管路和氧气曝气管路,在该深度位置处提供氧气,增加溶氧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水产养殖池还连接有ORP测试仪,可用于检测水产养殖池内的氧化还原电位值及温度值,并将测试值进行显示,便于用户查看水产养殖池内的臭氧的氧化还原情况,从而了解水产养殖池内的供氧及杀菌情况。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氧气曝气管路和臭氧曝气管路均呈环形结构,且臭氧曝气管路其环形周长大于氧气曝气管路其环形周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氧气曝气管路由上层氧气曝气管、中层氧气曝气管和下层氧气曝气管构成;所述上层氧气曝气管其环形周长大于下层氧气曝气管其环形周长;所述下层氧气曝气管其环形周长大于中层氧气曝气管其环形周长,使得水中的溶解氧分布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投粉筒包括储粉仓和投粉仓;所述储粉仓和投粉仓之间安装有计量阀;所述投粉仓其底部两侧及其底部中央分别安装有一下料管,且两侧所述下料管倾斜设置于水产养殖池上方,中央所述下料管穿过滑块并垂直设置于水产养殖池上方,使得增氧粉的投加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中央开设有用于贯穿安装中央下料管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为伸缩气缸组件或电动螺杆组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供氧装置,通过在水产养殖池内设置多个氧气曝气管路,使得水产养殖池内的供氧均匀,避免出现局部溶氧缺乏的情况,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养殖动物拥挤在氧浓度较高的地方,提高养殖动物的存活率;同时,在水产养殖池底部设置臭氧曝气管路,可定期释放臭氧,对养殖池进行杀菌消毒,且臭氧杀菌还原后还能得到氧气,提高了养殖池内的溶氧率;还可定期向水产养殖池内投加带增氧成分的底质改良剂和增氧粉,能够有效提高水体的溶氧量;并通过动力机构驱动滑块沿着滑轨来回运动,使得增氧粉能够均匀投加至水产养殖池中,提高整体溶氧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标注为:1-水产养殖池,2-曝气管路,21-氧气曝气管路,211-上层氧气曝气管,212-中层氧气曝气管,213-下层氧气曝气管,22-臭氧曝气管路,3-曝气头,4-氧气发生器,5-三通阀,6-臭氧发生器,7-供氧管路,8-臭氧管路,9-滑轨,10-滑块,11-动力机构,12-投粉筒,121-储粉仓,122-投粉仓,123-下料管,13-开关阀,14-氧气浓度传感器,15-计量阀,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包括水产养殖池1,及设置于水产养殖池1中的曝气管路2,及安装于曝气管路2上的多个曝气头3;所述曝气管路2连接有供氧系统;所述供氧系统包括氧气发生器4,及与氧气发生器4通过三通阀5连接的臭氧发生器6;所述曝气管路2由多个氧气曝气管路21和一臭氧曝气管路22构成;所述臭氧曝气管路22设置于水产养殖池1底部;多个所述氧气曝气管路21沿水产养殖池1其深度方向间隔设置于臭氧曝气管路22上方;多个所述氧气曝气管路21分别通过供氧管路7与氧气发生器4连接;所述臭氧曝气管路22通过臭氧管路8与臭氧发生器6连接;

所述水产养殖池1顶部中央设置有滑轨9;所述滑轨9上滑动安装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连接有动力机构11;所述滑块10上固定有用于计量投放增氧粉的投粉筒12。

每一所述供氧管路7及所述臭氧管路8上均安装有开关阀13。

所述水产养殖池1内,位于每一所述氧气曝气管路21和臭氧曝气管路22外侧分别安装有一氧气浓度传感器14;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14通过控制器(未图示)与开关阀13通信连接。

所述水产养殖池1还连接有ORP测试仪。

所述氧气曝气管路21和臭氧曝气管路22均呈环形结构,且臭氧曝气管路22其环形周长大于氧气曝气管路21其环形周长。

所述氧气曝气管路21由上层氧气曝气管211、中层氧气曝气管212和下层氧气曝气管213构成;所述上层氧气曝气管211其环形周长大于下层氧气曝气管213其环形周长;所述下层氧气曝气管213其环形周长大于中层氧气曝气管212其环形周长。

所述投粉筒12包括储粉仓121和投粉仓122;所述储粉仓121和投粉仓122之间安装有计量阀15;所述投粉仓122其底部两侧及其底部中央分别安装有一下料管123,且两侧所述下料管123倾斜设置于水产养殖池1上方,中央所述下料管123穿过滑块10并垂直设置于水产养殖池1上方。

所述滑块10中央开设有用于贯穿安装中央下料管123的通孔16。

所述动力机构11为伸缩气缸组件或电动螺杆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供氧装置,通过在水产养殖池内设置多个氧气曝气管路,使得水产养殖池内的供氧均匀,避免出现局部溶氧缺乏的情况,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养殖动物拥挤在氧浓度较高的地方,提高养殖动物的存活率;同时,在水产养殖池底部设置臭氧曝气管路,可定期释放臭氧,对养殖池进行杀菌消毒,且臭氧杀菌还原后还能得到氧气,提高了养殖池内的溶氧率;还可定期向水产养殖池内投加带增氧成分的底质改良剂和增氧粉,能够有效提高水体的溶氧量;并通过动力机构驱动滑块沿着滑轨来回运动,使得增氧粉能够均匀投加至水产养殖池中,提高整体溶氧水平。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