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种植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1454发布日期:2018-11-16 20:31阅读:3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种植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大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现有的许多瓜果蔬菜以及花卉等的种植都采用大棚种植,大棚种植有很多的好处,并且不受季节不受天气的影响,什么时候都能有很好的收成。在大棚种植中,给种植的植物洒水、施肥以及保温都是很浩大的工程,现有的许多大棚结构不合理,洒水施肥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导致成本高产量低,而且现有大棚多在田地里种植,浪费了大量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种植大棚。能够较为方便的进行灌溉和施肥,且采用立体结构,采光效果好,采摘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种植大棚,包括大棚本体、雨水收集系统、多个立体种植架、灌溉系统和施肥系统,所述大棚本体包括由多根支柱、多根横梁和多根弧形撑杆组成的框架结构和设置在框架结构外部的塑料薄膜,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雨水输送管和灌溉水井,所述雨水收集槽设置在大棚本体两侧的外部,雨水收集槽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雨水输送管一端连接雨水收集槽,另一端连接灌溉水井,所述立体种植架均匀分布在大棚本体内部,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补水管、水泵、增压罐和灌溉水管,所述增压罐设置在大棚本体内部一侧,所述补水管一端伸入灌溉水井底部,另一端通过第一补水支管连接增压罐上部,增压罐底部连接灌溉水管,水泵连接在补水管上,所述施肥系统包括水肥配制箱和水肥输送管,所述水肥配制箱设置在增压罐同一侧,水肥配制箱上部连接第二补水支管,水肥输送管一端连接水肥配制箱底部一侧,另一端连接灌溉水管。

优选的,所述立体种植架包括由多个从小到大相互叠加的圆环组成的阶梯形种植台和多个种植容器,所述圆环内表面的上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下部连通有定位环,圆环外表面的下部设置有凸棱,与下一个圆环的凹槽和定位环配合,所述种植容器均匀设置在圆环上部,种植容器下部设置有圆柱形凹孔,圆环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圆柱形凸钉。

优选的,所述立体种植架两侧设置有灯架,灯架上安装有大功率的白炽灯,灯架中部还设置有昆虫诱捕器,大棚本体内部与增压罐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气肥生产器。

优选的,所述灌溉水管包括灌溉主管、灌溉支管、灌溉环管和滴灌支管,所述灌溉环管固定设置在种植容器上部的圆环外侧,每根灌溉环管通过灌溉支管与灌溉主管连接,灌溉环管通过滴灌支管伸入每个种植容器,滴灌支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优选的,所述水肥配制箱一侧开有配料进口,内部设置有搅拌器,底部设置有排污阀,水肥输送管进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槽内部设置有筛网,筛网上部设置有活性炭层,活性炭层上部设置有土工布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施肥系统和灌溉系统连接在一起,能够较为方便的进行灌溉和施肥的工作,节省人工,且立体种植架采用阶梯形圆环种植台,方便采摘且具有较好的采光效果,设置雨水收集槽,能够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立体种植大棚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立体种植大棚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雨水收集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立体种植大棚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种植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立体种植大棚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圆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立体种植大棚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水肥配制箱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名称为1-大棚本体,2-雨水收集槽,3-支撑架,4-雨水输送管,5-白炽灯,6-灯架,7-昆虫诱捕器,8-二氧化碳气肥生产器,9-立体种植架,10-灌溉水井,11-补水管,12-增压罐,13-水肥配制箱,14-第二补水支管,15-第一补水支管,16-水肥输送管,17-灌溉主管,18-灌溉支管,19-土工布层,20-活性炭层,21-筛网,22-灌溉环管,23-滴灌支管,24-圆环,25-凸钉,26-种植容器,27-控制阀门,28-凹槽,29-定位环,30-凸棱,31-过滤网,32-排污阀,33-搅拌器,34-配料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一种立体种植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雨水收集系统、多个立体种植架9、灌溉系统和施肥系统,所述大棚本体1包括由多根支柱、多根横梁和多根弧形撑杆组成的框架结构和设置在框架结构外部的塑料薄膜,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2、雨水输送管4和灌溉水井10,所述雨水收集槽2设置在大棚本体1两侧的外部,雨水收集槽2底部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雨水输送管4一端连接雨水收集槽2,另一端连接灌溉水井10,所述立体种植架9均匀分布在大棚本体1内部,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补水管11、水泵、增压罐12和灌溉水管,所述增压罐12设置在大棚本体1内部一侧,所述补水管11一端伸入灌溉水井10底部,另一端通过第一补水支管15连接增压罐12上部,增压罐12底部连接灌溉水管,水泵连接在补水管11上,所述施肥系统包括水肥配制箱13和水肥输送管16,所述水肥配制箱13设置在增压罐12同一侧,水肥配制箱13上部连接第二补水支管14,水肥输送管16一端连接水肥配制箱13底部一侧,另一端连接灌溉水管。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雨水通过雨水收集槽2收集并通过雨水输送管4导入灌溉水井10,然后通过补水管11向增压罐12内补充水,再由灌溉水管输送到各个种植容器26,水肥配制箱13内的水肥经过水肥输送管16输送到灌溉水管进而输送到各个种植容器26进行施肥,增压罐12可以增加灌溉水管内的输送压力,方便将水输送到较远以及较高的位置。

所述立体种植架9包括由多个从小到大相互叠加的圆环24组成的阶梯形种植台和多个种植容器26,所述圆环24内表面的上部设置有凹槽28,凹槽28下部连通有定位环29,圆环24外表面的下部设置有凸棱30,与下一个圆环24的凹槽28和定位环29配合,所述种植容器26均匀设置在圆环24上部,种植容器26下部设置有圆柱形凹孔,圆环24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圆柱形凸钉25。阶梯形种植台由多个从小到大相互叠加的圆环24组成,圆环24之间卡接组装,可以方便拆卸及组装,以适应大棚内的空间环境,圆环24上设置的圆柱形凸钉25能够很好的与种植容器26组装,以固定住种植容器26,防止种植容器26受到外力作用移动掉落或倒塌。

所述立体种植架9两侧设置有灯架6,灯架6上安装有大功率的白炽灯5,灯架6中部还设置有昆虫诱捕器7,大棚本体1内部与增压罐1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气肥生产器8。二氧化碳气肥生产器8可以制造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白炽灯5可以在晚上继续为植物提供光照,使植物在晚上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能够生长的更加快速,缩短生长周期,昆虫诱捕器7能够消灭掉大棚内的害虫,从而避免植物遭受虫害。

所述灌溉水管包括灌溉主管17、灌溉支管18、灌溉环管22和滴灌支管23,所述灌溉环管22固定设置在种植容器26上部的圆环24外侧,每根灌溉环管22通过灌溉支管18与灌溉主管17连接,灌溉环管22通过滴灌支管23伸入每个种植容器26,滴灌支管23上设置有控制阀门27。通过多段连接,可以将水和水肥输送至种植容器26,控制阀门27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水和水肥的流量大小。

所述水肥配制箱13一侧开有配料进口34,内部设置有搅拌器33,底部设置有排污阀32,水肥输送管16进口处设置有过滤网31。肥料从配料进口34进入水肥配制箱13,水从第二补水管14进入水肥配制箱13,然后经过搅拌器33的搅拌,使肥料充分溶解,再由水肥输送管16输送出去,过滤网31能够阻止杂物通过水肥输送管16进入灌溉系统,防止各种管道的堵塞,排污阀32能够将水肥配制箱13底部的杂质排出。

所述雨水收集槽2内部设置有筛网21,筛网21上部设置有活性炭层20,活性炭层20上部设置有土工布层19,土工布层19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层20能够净化雨水,筛网21起到过滤和支撑的作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