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期鱼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8751发布日期:2019-01-29 17:3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早期鱼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苗培育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早期鱼苗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鱼苗培育是继鱼苗孵化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环节,鱼苗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鱼种的数量和质量,乃至商品鱼的产量。因此,鱼苗的孵化一直以来都倍受人们关注,在实际生产中,除了考虑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还需注重改良生产设备,以提高鱼苗数量与质量。

当前,在苗种基地,鱼苗培育有专门的培育设施设备,常见的是人工修建培育设施,即苗种培育池,这需要一定的设施场地,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而且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良,例如将原来的方形池改为圆形池,以避免鱼苗在方形池四个角落扎堆,造成缺氧死亡。但人工修建池始终存在使用年份长了之后,病菌滋生,不利于鱼苗培育的情况。

目前也有许多生产厂家利用钢化材料,生产出鱼苗钢化玻璃培育箱,圆形或者方形规格的都有,设备基本构成为蓄水池、引水设施、培育箱和排水设施等,且当前应用广泛。在培育过程中,整套设施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充氧不充分或充氧量控制不好,苗种育成后捕捞操作、设施不规范,容易造成鱼苗生长不好、机械损伤严重等问题,降低鱼苗产量。

当前,已有相关专利文献报道了专门解决早期鱼苗培育的装置或技术方案,主要针对具体的苗种,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措施,但都不够完善。因此,研究出一种更实用、更经济有效的早期鱼苗培育装置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早期鱼苗培育装置,能够实现鱼苗的有效培育,操作简单,成本低,苗种育成率高,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早期鱼苗培育装置,包括蓄水箱和培育箱,蓄水箱通过进水管连接到培育箱进水口且蓄水箱高于培育箱,蓄水箱内置有曝气增氧机,培育箱为圆柱形箱,进水管出水口沿培育箱切向布置且靠近培育箱内侧壁,培育箱内中部设置排水孔,排水孔上设置有竖直可拆卸的内管和外管,外管套接在内管外且外管内孔直径大于内管直径,内管设置有透水孔,外管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排周向溢流孔,外管高度高于培育箱顶端。

优选的,上述溢流孔分别设置在20cm、30cm和40cm高度处。

优选的,上述培育箱内铺设有表面带透气孔的充氧管,充氧管呈螺旋结构,一端伸出培育箱连接到增氧泵。

优选的,上述外管上端设置有防逃网,防逃网包括圆柱形的拦网框和铺设在拦网框内的纱网,拦网框底部设置有镶嵌槽,镶嵌槽镶嵌在培育箱上端的凸条上。

优选的,上述排水孔外端通过鱼苗收集管连接到集苗桶,集苗桶内设置鱼苗网兜,培育箱安装在三腿支撑架上。

优选的,上述进水管还连接有备用水箱。

优选的,上述培育箱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和摄像头,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上述培育箱内还设置有含氧传感器,含氧传感器位于液面以下。

优选的,上述液位传感器和摄像头连接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有电磁阀和曝气增氧机以及增氧泵,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含氧传感器,控制器连接有人机交互界面。

优选的,上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还连接有报警装置和定时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培育箱内设置切向的进水口的进水管并紧靠侧壁,沿箱体侧壁冲水,可使箱内水体沿一个方向流动,促使底部粪便、垃圾朝中间集中,从排水口排出,在蓄水箱中设置曝气增氧机,进一步提高水质含氧量,确保供氧充足,排水口采用内管外管套接结构,外管设置成多排溢流孔结构,便于控制培育箱内水位高低的控制,采用可拆卸接板,便于将其拆卸进行鱼苗的放出收集,设置拦网装置,防止鱼苗逃逸,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2)底部设置充氧管,进一步确保培育箱的氧气含量充足,采用螺旋结构铺设在底部,实现充氧充足;

(3)采用镶嵌方式的防逃网,方便进行装拆清洗消毒,减少不利于鱼苗的病毒细菌侵害,大大提高鱼苗成活率,而且该结构也便于进行维护,结构简单,成本低;

(4)设置集苗桶,便于进行鱼苗的收集,采用集苗桶内设置鱼苗网兜,便于进行鱼苗的转移,三腿支撑架支撑稳定可靠;

(5)设置备用水箱,能够有效防止缺水;

(6)设置液位传感器和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测培育箱内液位的高低以及鱼苗的生长情况,便于远程进行监控,且设置电磁阀,利于进行远程进行加水和换水;

(7)设置含氧传感器,便于实时监控培育箱内水质含氧量,及时进行处理,提高培育可靠性;

(8)设置报警装置和定时模块,对含氧量和液位达到设定阈值时进行报警,并定时进行数据采集,大大提高鱼苗培育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逃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逃网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早期鱼苗培育装置,包括蓄水箱1和培育箱2,蓄水箱1通过进水管3连接到培育箱2进水口且蓄水箱1高于培育箱2,蓄水箱1内置有曝气增氧机,培育箱2为圆柱形箱,进水管3出水口沿培育箱2切向布置且靠近培育箱2内侧壁,培育箱2内中部设置排水孔4,排水孔4上设置有竖直可拆卸的内管5和外管6,外管6套接在内管5外且外管6内孔直径大于内管5直径,内管5设置有透水孔7,外管6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排周向溢流孔8,外管6高度高于培育箱2顶端。

优选的,上述溢流孔8分别设置在20cm、30cm和40cm高度处。

优选的,上述培育箱2内铺设有表面带透气孔的充氧管22,充氧管22呈螺旋结构,一端伸出培育箱2连接到增氧泵23。

优选的,上述外管6上端设置有防逃网9,防逃网9包括圆柱形的拦网框10和铺设在拦网框10内的纱网11,拦网框10底部设置有镶嵌槽12,镶嵌槽12镶嵌在培育箱2上端的凸条上。

优选的,上述排水孔4外端通过鱼苗收集管13连接到集苗桶14,集苗桶14内设置鱼苗网兜15,培育箱2安装在三腿支撑架16上。

优选的,上述进水管3还连接有备用水箱17。

优选的,上述培育箱2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8和摄像头19,进水管3上设置有电磁阀20,摄像头采用可旋转360°的摄像头,通过支架安装在培育箱上方,正对培育箱表面,液位传感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侧面。

优选的,上述培育箱2内还设置有含氧传感器21,含氧传感器21位于液面以下。

优选的,上述液位传感器18和摄像头19连接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有电磁阀20和曝气增氧机以及增氧泵23,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含氧传感器21,控制器连接有人机交互界面。

优选的,上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还连接有报警装置和定时模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