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开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5997发布日期:2018-11-13 19:34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水田开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田开沟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在稻田中种植水稻的同时套养鱼、虾或小龙虾的种养混合新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方式的稻田与传统方式仅种植水稻的稻田不同,为了配合鱼、虾或小龙虾的养殖,同时兼顾水稻的生长,稻田中需要开出具有适合深度、宽度的沟渠,同时形成适合宽度的坝埂。而现有的农业机械通常功能较单一,在稻田整地时需要采用具有旋耕、筑埂、平整等功能的多种农业机械,形成的沟渠、坝埂的深度、宽度无法调节控制,只适合于种植水稻,无法满足种养混合新模式下对于稻田整地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尤其适用于套养模式稻田中的水田开沟机,可以根据养殖的品种的不同,调节控制水田开沟机整地形成适合深度和宽度的沟渠和坝埂,调节方式简便,机械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套养模式稻田中的水田开沟机,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转动轴、设置在转动轴上的旋刀、调节杆、套管和刮板;

旋刀包括两组对称地螺旋盘绕在转动轴上的螺旋片,两组螺旋片均由转动轴的中心向两端螺旋盘绕;

调节杆横向设置在机架后方,调节杆的两端分别在外部套设一套管,每个套管的外端连接一刮板。

所述转动轴直接由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转动,或者由驱动装置驱动一主动轴进行转动,主动轴转动时,经传动机构再驱动转动轴进行转动。

所述套管可调节地套设在调节杆上。

所述套管靠近调节杆的内端外壁上设置一螺纹孔或在通孔内固定一螺母,使一顶杆可通过螺纹连接在该螺纹孔或螺母内;旋转顶杆时,顶杆顶向套管内的调节杆上。

所述顶杆前端为螺纹杆;后端适合通过手操作使顶杆旋转。

所述调节杆与套管均采用圆管。

两组螺旋片之间连接在一起或留有一设定的间距;每组螺旋片为连续的单片或为间隔不连续的多片。

机架后方设置有可夹持固定调节杆的夹板,夹板上设置多个不同高度的调节孔,调节杆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通过将调节杆与夹板上不同的调节孔的配合固定,使调节杆的安装高度可调。

所述机架底部旋刀的后方至少设置一个轮子;

所述机架底部旋刀的后方、轮子的前方还设置一刮泥板。

所述传动机构采用链传动、带传动或齿轮传动;

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电压或气动驱动装置,或利用一牵引装置输出的动力做为驱动转动轴进行转动的驱动力。

水田开沟机由牵引装置牵引向前行走运动,或由自身设置的动力装置提供行走运动的驱动力。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水田开沟机可用于套养模式稻田中,一机多功能,可以根据稻田中养殖的养鱼、虾或小龙虾等不同的品种,调节套管和刮板的高度、宽度和角度,控制水田开沟机整地形成适合深度、宽度和坡度的沟渠和坝埂,使稻田整地既适合于种植水稻同时也适合于养殖,利于稻田排水晒田,调节方式简便,机械成本低,整地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旋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田开沟机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转动轴2、设置在转动轴2上的旋刀3、夹板4、调节杆5、套管6、刮板7和轮子8。水田开沟机可以由现有的牵引装置如拖拉机等牵引向前行走运动,也可以由自身设置的动力装置提供行走运动的驱动力。

旋刀3包括两组对称地螺旋盘绕在转动轴2上的螺旋片31,两组螺旋片31均由转动轴2的中心向两端螺旋盘绕,两组螺旋片31之间可以连接在一起,也可能留有一设定的间距。每组螺旋片31可以为连续的单片,也可以为间隔不连续的多片。当转动轴2主动或被动转动时,稻田内的土壤被两组旋转的螺旋片31由内向外推向两侧。较佳地,两组螺旋片31连接成为一体,并且每组螺旋片31也为连续的单片,即旋刀3通过焊接或组装等方式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利于将稻田中浸泡在水里的稀泥由内向外推向两侧。

转动轴2可以直接由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转动,或者由驱动装置驱动一主动轴9进行转动,主动轴9转动时,经传动机构10再驱动转动轴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旋刀3转动。

传动机构10采用链传动、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等传动方式。主动轴9、传动机构10外部可以设置防护罩。

驱动装置可以为液压、电压或气动驱动装置,也可以利用牵引装置输出的动力做为驱动转动轴进行转动的驱动力。较佳地,以手扶拖拉机与本发明的水田开沟机进行配套使用,为本发明的水田开沟机提供牵引力、驱动力。

机架1后方设置横向的调节杆5,调节杆5的两端分别在外部套设一套管6,套管6的外端连接一刮板7。套管6套设在调节杆5上的横向位置可以调节。当调节杆5与套管6均采用圆管时,使套管6可在调节杆5上转动,以此来调整刮板7相对下方土壤的刮切角度。套管6靠近调节杆5的内端外壁上设置一螺纹孔61或在通孔内固定一螺母,使顶杆11可通过螺纹连接在该螺纹孔或螺母内,旋转顶杆11时,顶杆11顶向套管6内的调节杆5上,保证套管6及其上的刮板7在调节到合适的横向位置与角度时,由顶杆11锁紧在调节杆5上。顶杆11前端为螺纹杆;后端适合手操作,如T形杆、L形杆、环形,适合以单手操作来使顶杆旋转。

调节杆5两端刮板7可以同时实现将两组旋刀推向两侧的土壤进行刮平,通过对调节杆5两端刮板7的横向位置及角度的调整,实现刮平幅面宽度及平整坡度的调整。在对稻田最边侧进行整地时,调节杆5上可以只在一端安装套管6和刮板7。

刮板7与套管6之间呈一设定的角度a,该角度a的范围为90度~180度,较佳地,角度a的范围为120度~145度,使刮板7在前进刮平土壤时,多余的土壤从刮板斜向延伸至后方的末端溢出,减少前进阻力。

机架后方中间位置竖向设置有可夹持固定调节杆5的夹板4,夹板4上设置多个不同高度的调节孔41,调节杆5中心对应设置有通孔,调节杆5通过穿过通孔和调节孔的紧固件可以固定安装在夹板4上,并且可通过将调节杆5与夹板4上不同的调节孔41的配合固定,使调节杆5的安装高度可调。通过对调节杆5的安装高度的调节,可以同时实现对调节杆5两端的套管6及其上的刮板7的高度的调节。

较佳地,夹板具有一U型的底部,通过U型底部的托载,避免在调节移动调节杆5时,调节杆5无托载脱离夹板4掉落。

为增加调节杆5的稳定性,也可以在机架1后方夹板4的两侧各增加一个托架。托架上还可以设置与夹板上的调节孔位置相同的调节孔,调节杆上设置与托架上的调节孔配合的通孔,由夹板及两侧的托架一起夹持固定调节杆。托架的设置应避让开套管的套设安装,不影响套管及刮板的调节。

机架底部至少设置一个轮子8,较佳地,当由牵引装置牵引前进时,轮子设置在整机前进方向旋刀3的后方,使轮子8始终在被旋刀3旋转翻推过的地方行驶。

机架底部旋刀3的后方、轮子8的前方还设置一刮泥板12,进一步对轮子前方的土壤进行刮平,以减少对轮子的阻力。

旋刀3上方的机架外罩设一外防护罩13,对旋刀3及转动轴等部件进行防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