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以实现自动换水的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298发布日期:2018-12-07 21:58阅读:1361来源:国知局
设置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以实现自动换水的鱼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缸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通过设置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以实现自动换水的鱼缸。



背景技术:

鱼缸又称为水族箱、水族漕、鱼池等,目前现有的鱼缸技术,水环境均为内循环系统,具体为通过上过滤或者底过滤装置使鱼的粪便和垃圾物吸附在过滤装置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鱼缸水质污染的问题。一些先进的内循环过滤系统可以做到将鱼缸内一部分氨转变成了硝酸盐,由于鱼缸的容积有限,硝酸盐的累积浓度也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上升到较高的水平,同时有害细菌也会持续增多,对鱼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需要人工定期换水;但又不能把水全部换掉,因为原水包含许多有益细菌,对鱼生长起着重要作用,需要人工定量换水。传统的水环境内循环过滤系统鱼缸完全依赖于人工,换水很难做到定期和根据鱼缸实际情况合理定量,往往是在该换水时忘记换水或者懒得换水;另外由于自来水刚放出来时和鱼缸内的水往往有很大的温差,更加致命的是氯含量太高对鱼有致命危害,因而需要提前将自来水装在桶里放置一段时间后让温差尽量缩小,同时让水通过长时间静置待氯挥发干净后才能加入;另外每次换水的量更加难以把握,换少了水环境得不到应有的改善,换多了水质会突然改变,令鱼难以适应,鱼缸换水工序显得相当繁琐复杂让养鱼者费尽心力。另外传统技术的水环境内循环过滤系统的鱼缸过滤装置又没有设置排水管,只能通过设置最高水位线和最低水位线来维持内循环过滤系统的正常运行。水过满则溢出缸外,而水位过低又会造成内循环过滤系统停止运行,水质会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经常发生水位过低的情况还会损坏水泵,因而需要养鱼者时刻留意水位的情况而加减水。基于以上缺陷,现有的基于水环境为内循环过滤系统技术的鱼缸令很多养鱼爱好者望而却步,想说爱鱼不容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以实现自动换水的鱼缸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养鱼者只需调节自来水进水阀门控制恒定适宜的进水量,即可实现鱼缸不需要人工参与就能实现自动换水,时刻保持水质的新鲜度以及相对恒定的水温,让鱼缸水环境保持稳定,让水既清澈又富含营养成分更加适合鱼的生长,解决了养鱼者每次换水难以科学定量和换水频率难以把控的问题,使得养鱼之事变得轻松简单。所述的设置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主要构成如下:鱼缸本体1,鱼缸地柜2,自来水除氯净化过滤装置3,一号滤缸组4,二号滤缸组5,上水气泵6,鱼缸溢水管7,鱼缸水位线8,鱼缸上水三管合一引流罩9,鱼缸溢水口10,鱼缸本体进水口11,鱼缸下水口12,自来水除氯水净化过滤装置水位线13,一号滤缸组水位线14,二号滤缸组水位线15,二号滤缸组溢水管16,二号滤缸溢水口17,鱼缸总进水管18,排污管道接驳口19,鱼缸下水过滤管20,鱼缸总进水管阀门开关(常态开启)21,鱼缸总排水管阀门开关(常态开启)22,鱼缸上水管阀门开关(常态开启)23,鱼缸下水过滤管阀门开关(常态关闭)24,二号滤缸组排水管阀门开关(常态关闭)25,自来水除氯净化过滤装置与一号滤缸组连接管26,鱼缸上水管27,一号滤缸组与二号滤缸组连接管28,滤缸溢流管与滤缸接驳口29,鱼缸总排水管30,排水管与滤缸接驳口31,滤缸溢水管与滤缸排水管三通连接头32,鱼缸顶盖33,滤缸基座34,鱼缸总进水管接驳口35。

附图说明

图1 鱼缸正视图

图2 鱼缸背视图

图3 鱼缸上水三管合一俯视剖面详图

图4 鱼缸上水三管合一侧视剖面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所述的设置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以实现自动换水的鱼缸,换水原理如下:上水环节,通过调节位于鱼缸总进水管18上的阀门开关(常态开启)21控制恒定大小适宜的进水量→新水进入自来水除氯净化过滤装置3 →进一步的通过自来水除氯净化过滤装置与一号滤缸组连接管26→进一步的进入一号滤缸组4 →通过上水气泵6提供动力→经由鱼缸上水管27 →进一步的经由鱼缸本体进水口11 →最后到达鱼缸本体1;下水环节,随着新水不断进入鱼缸本体1,水位超过鱼缸水位线8后多余的水通过鱼缸溢水口10 →经由鱼缸溢水管7 →回流到二号滤缸组5→ 到达二号滤缸组5的水大部分经过过滤后回流至一号滤缸组4,多余的水(超出二号滤缸组水位线15后)通过二号滤缸溢水口17 → 经由二号滤缸组溢水管16 → 经由滤缸溢流管与滤缸接驳口29 → 进一步的通过鱼缸总排水管30 →进一步的通过排污管道接驳口19最后排到污水通道或连接马桶洁具等的排污通道。以上两个环节持续进行就构成了鱼缸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实现鱼缸持续自动循环换水过程。通过这个鱼缸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鱼缸再也无须人工参与就能轻松实现自动换水,时刻保持鱼缸水的新鲜度和恒定的健康水环境,让鱼缸养鱼变的轻松简单。

所述的设置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以实现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为鱼缸总进水管18上设置有阀门开关21,养鱼者可根据鱼缸内养鱼的密度和水环境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的喜好灵活控制自来水进水量的大小。水环境的外循环过滤系统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情况可随时关闭或开启,只需要关闭或者开启位于鱼缸总进水管18上的阀门开关(常态开启)21即可轻松实现。

所述的设置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以实现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为设有鱼缸溢水管7和溢水口10,鱼缸本体1进水量超过溢水口10后会自动排到二号滤缸组5,最后排到污水通道或连接马桶洁具等的排污通道,不会溢出鱼缸和滤缸外。

所述的设置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以实现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为设有自来水除氯净化过滤装置3,自来水持续进入自来水除氯净化过滤装置3经过有效除氯后方进入一号滤缸组4,确保新水进入鱼缸前氯含量达到养鱼标准。

所述的设置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以实现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为养鱼者如需要对鱼缸进行清洗和消毒,需要彻底排空或部分排掉鱼缸本体1的水,将鱼缸总排水管阀门开关(常态开启)22,鱼缸下水过滤管阀门开关(常态关闭)24,二号滤缸组排水管阀门开关(常态关闭)25同时设置为开启状态即可轻松实现。

所述的设置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以实现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为养鱼者为新购买的或者已经排干水的鱼缸需要注水时,只需确保鱼缸下水过滤管阀门开关(常态关闭)24和二号滤缸组排水管阀门开关(常态关闭)25是关闭状态,然后开启鱼缸总进水管阀门开关(常态开启)21即可轻松实现为鱼缸注水,免除一桶一桶的人工为鱼缸注水的劳力之苦。

所述的设置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以实现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为设置有鱼缸总进水管18、鱼缸总进水管接驳口35,与自来水管或者净水设备连接的方式以及鱼缸总排水管30、排污管道接驳口19连接污水通道或下水道等,可根据养鱼者自身情况选择暗管铺设连接或明管铺设连接,也可在需要换水时临时连接。

所述的设置水环境外循环过滤系统以实现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为设置有的自来水除氯净化过滤装置3。设置自来水除氯净化过滤装置3其原理为利用氯的静置挥发的化学特性,缸体为不设顶盖敞口设计以让装置内的自来水尽可能的完全暴露在空气当中,以利于氯以最短的时间彻底挥发干净;同时让水由缸体顶部进入底部排出,有目的的延长新进来的自来水进入一号滤缸组4的时间,更有利于氯的彻底去除;另外根据鱼缸本体1的大小,设置缸的具体个数和大小,以保证自来水经充分除氯后方能进入一号滤缸组4 。鱼缸总进水管18上的阀门开关(常态开启)21设置进水量的最大限位,以满足打开最大限位时进来的自来水能达到除氯标准进入鱼缸,以确保缸内鱼的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