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7677发布日期:2018-11-20 19:02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自动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自动捕鼠器。



背景技术:

老鼠是养殖场和农田的一大危害,不仅造成大量粮食饲料浪费和设备损坏,还会传播疾病,且老鼠繁殖能力很快。现有的捕鼠方式,有实用诱饵毒饵、诱捕贴纸、以及使用捕鼠夹等。虽然能够达到捕鼠的功能,却存在各种缺点:使用捕鼠夹,虽然可以捕获老鼠,但是捕获后的老鼠因为尸体的腐烂会造成二次污染,分泌出的尸碱,会使得老鼠携带的病菌更容易传染,造成严重的后果,且现有的捕鼠产品多只能诱捕一次,人工收拾过于繁琐,老鼠繁殖能力强,此类方式过于消耗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缺点,提供了自动捕鼠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自动捕鼠器,包括捕鼠外桶和设在捕鼠外桶内的捕鼠内桶,捕鼠外桶埋设在地下且开口与地表平行,捕鼠外桶内壁上设有卡槽,捕鼠内桶的下端部开口且设有与卡槽卡合的凸台;捕鼠内桶的上部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上套设有套环,套环的中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上设有第一夹持环和第二夹持环,第一夹持环与环形槽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夹持环与环形槽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一旋转轴的两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设在捕鼠内桶上部内壁;捕鼠内桶的中部设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上铰接有挡板,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复位弹簧,捕鼠内桶的内壁上弹簧挂钩,第三复位弹簧一端与挡板下表面连接,第三复位弹簧另一端挂设在弹簧挂钩上;挡板的下表面还设有放置石灰粉的石灰粉盒。将捕鼠外桶埋设入地下,将捕鼠内桶卡设在捕鼠外桶内,如此设置,捕鼠外桶作为一个收集死鼠的桶,捕鼠内桶可拆出多次利用;设置了套环,套环内设有夹持环,将诱食夹在夹持环之间,简单方便,且可绕套环360°夹持诱食,在老鼠爬到套环上时,因无法掌握平衡,落入桶内,而通过360°的夹持诱食,使得老鼠接触诱食的几率更大,进而增加了老鼠爬上套环的几率,且不需工人不断进行添加诱食,大大提高了捕鼠几率;同时在中部铰接挡板,其一是防止老鼠逃出,其二是触发设于挡板下的石灰粉盒,当挡板向下翻转时,石灰粉盒内的石灰粉从开口处撒入桶内,石灰粉可以杀菌消毒,抑制死鼠携带的病菌传染,且石灰粉是一种化肥,当拿出捕鼠内桶,将捕鼠外桶进行掩埋后,不会破坏土壤环境,且可种植植物;第三复位弹簧将挡板进行复位,减少老鼠逃出的几率。

作为优选,石灰粉盒的开口设在背向第三复位弹簧一侧。

作为优选,捕鼠外桶的内壁底部设有若干刀头向上的刀片。老鼠落入桶底后,刀片直接将其杀死,防止老鼠向同类发送信号或挖洞逃生。

作为优选,挡板下方设有衬套,衬套与第二旋转轴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捕鼠外桶的下端面设有锥形头,捕鼠外桶的外壁设有螺纹。更便于将捕鼠外桶安装入地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可进行多次捕鼠,且无需人工干预,可自动进行捕鼠,同时本捕鼠器通过简单的方法减少了死鼠造成的环境污染,且装置可反复利用,拆装方便,成本低廉,且避免了如捕鼠夹类的高伤害装置对人造成的误伤,保护环境消除鼠患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了人类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捕鼠外桶、2—捕鼠内桶、3—卡槽、4—凸台、5—第一旋转轴、6—套环、7—环形槽、8—第一夹持环、9—第二夹持环、10—第一复位弹簧、11—第二复位弹簧、12—连接件、13—第二旋转轴、14—挡板、15—第三复位弹簧、16—弹簧挂钩、17—石灰粉盒、18—刀片、19—衬套、20—锥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自动捕鼠器,如图所示,包括捕鼠外桶1和设在捕鼠外桶1内的捕鼠内桶2,捕鼠外桶1埋设在地下且开口与地表平行,捕鼠外桶1内壁上设有卡槽3,捕鼠内桶2的下端部开口且设有与卡槽3卡合的凸台4;捕鼠内桶2的上部设有第一旋转轴5,第一旋转轴5上套设有套环6,套环6的中部开设有环形槽7,环形槽7上设有第一夹持环8和第二夹持环9,第一夹持环8与环形槽7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0,第二夹持环9与环形槽7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1;第一旋转轴5的两端设有连接件12,连接件12设在捕鼠内桶2上部内壁;捕鼠内桶2的中部设有第二旋转轴13,第二旋转轴13上铰接有挡板14,挡板14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复位弹簧15,捕鼠内桶2的内壁上弹簧挂钩16,第三复位弹簧15一端与挡板14下表面连接,第三复位弹簧15另一端挂设在弹簧挂钩16上;挡板14的下表面还设有放置石灰粉的石灰粉盒17。

石灰粉盒17的开口设在背向第三复位弹簧15一侧。

捕鼠外桶1的内壁底部设有若干刀头向上的刀片18。

挡板14下方设有衬套19,衬套19与第二旋转轴13间隙配合。

捕鼠外桶1的下端面设有锥形头20,捕鼠外桶1的外壁设有螺纹。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